APP下载

三国时期蜀国战略管理思想的当代意义

2010-04-03王晓乔

关键词:战略规划战略目标刘备

王晓乔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四川 成都 610041)

三国时期蜀国战略管理思想的当代意义

王晓乔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四川 成都 610041)

三国时期战略管理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内容博大精深,包含极其丰富的思想资源,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从管理的角度审视,其影响至今犹存。本文对战略管理进行初步的探析,通过对三国战略体系中管理思想的阐述,力求获得具有当代意义的理论启迪。

三国时期;蜀国管理;战略管理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以三国文化为例,其中就包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管理实践和管理经验,对我们的公共管理有着丰富的启迪。我国的现代公共管理既然植根于中国大地,那它就应从祖国古代优秀的文化中吸取营养,这样做,既能使我们的公共管理更加切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也有益于促进管理的发展。三国时期,管理者就有着自己的一整套战略管理的措施。三国战略管理,是各集团在宏观层次通过分析、预测、规划、控制等手段,实现充分利用本集团的人、财、物等资源,以达到优化管理,进而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统一天下。

三国文化的战略管理思想相当成熟,自成系统。其战略分析,能相当准确地评估纷繁复杂的天下大势,找出对己方有利因素和潜在的祸害,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战略目标,确定阶段性的目标,逐步实施。在形势发生改变时,依据形势重新修正目标,体现出相当的灵活性。应当说,三国文化中的管理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以儒学为代表的伦理型管理思想,即为“修身—齐家—立业—治国”,即以自我管理为起点,以社会管理为过程,最终实现“平天下”之目标[1]。

笔者认为,三国的战略管理对我们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启迪。

一 战略目标

目标是任何组织在特定时期内一切工作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从某种意义上说,组织的目标是组织试图达到所期望的状态。在实践中,目标是组织在未来某一时间的业务活动应达到的预期成果,是制定战略规划的依据,组织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目标来进行。确定目标成为制定战略工作的第一任务[2]。

三国时期,曹魏、孙吴、蜀汉三大集团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结束战乱,建立自己的政权,最终统一全国[3]。

古语云“有志者事竟成”。一个集团(或团队),必须有一个明确而长远的奋斗目标,没有宏伟战略目标的集团(或团队),就失去了努力的方向,无法凝聚力量,根本不可能成就大事。只有确定了宏伟的奋斗目标,才能使集团(或团队)凝集全部的力量,众志成城,所有人朝着一个共同方向努力,终成大事。曹魏、孙吴、蜀汉三大集团都确立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就是建立自己的政权,进而统一全国,三大集团中人无不为之艰苦奋斗,浴血征战,方得以青史留名,给后世留下了辉煌的三国历史和三国文化。

曹魏、孙吴、蜀汉三大集团成长壮大直至建国的历史,清晰地显示了重视战略目标对一个集团(或团队)的发展的重大意义。企业没有目标,员工就没有热情、没有积极性,企业就缺乏动力。例如,万科的董事长王石创业初期就提出了自己的目标:找一份工作,为公司挣钱,做一个好的业务员,做一个好老板,做一个规范的公司……做一个专业的地产公司,做世界第一的地产公司。凭着这个目标王石带领他的团队在地产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万科现今开发的楼盘是家喻户晓。

二 战略规划

一个组织战略规划的制定关键是确定它的总目标,这涉及到一定时期内组织的全局方针、主要政策与任务的运筹谋划,它决定着本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活动方向和水平,它是制定战略、策略和计划的准绳[4]。

由于战略目标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实现它需要长时期的努力,绝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有一个艰苦的奋斗历程。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战略谋划与战略管理。在战略谋划与战略管理过程中,都会首先涉及到内外部环境问题。正确地认识外部环境带来的机会和产生的威胁,明确自身竞争的优势,认清自身的弱点与不足,从而把握集团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关键要素,正确地应对之,使战略谋划与战略管理能够方向明确,针对性强,行之有效。所谓战略规划,就是将战略目标的奋斗历程予以规划,从而充分调动资源,沿着既定方向前进,顺利实现战略目标。

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隆中对》就是蜀汉集团最早的一部战略规划。

在《隆中对》里,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三点:

第一,确定了近中期的战略规划。刘备的最终目标是“信大义于天下”,即结束战乱、统一全国、兴复汉室。凭借刘氏后裔的关系,刘备就出师有名了;同时,讲信义就有了人望,就可以让天下归心。因此,实现夺取荆、益二州的计划有相当的胜算。刘备集团占领荆益二州以后迅速地扩充实力,为实现“霸业”打下基础。

第二,明辨敌友,确立应对策略。刘备集团的主要敌人是北方的对汉王朝构成威胁的曹操集团。但曹操集团在官渡之战中击败了袁绍,“以弱胜强”,地位日益巩固,成为了强大的势力,刘备集团当时的实力非常有限,因而在一定时期内“不可与之争锋”;而孙权集团是当时长江以南的最大割据势力,在江东的地位已经相当稳固,孙吴与曹操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因此,诸葛亮认为孙吴应当是刘备集团的联盟,“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于是出现了连吴抗魏的策略。

第三,明确阶段性的战略规划与战略目标的关系。诸葛亮指出,在夺取荆州、益州之后,刘备应当一方面修明内政,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另一方面联合孙权,把曹操集团孤立起来,使它两面受敌。如此一来,形势的变化就大大有利于刘氏集团。这时,就可以从荆州和益州两路出兵,与曹操逐鹿中原,实现统一全国的战略目标。

其后历史的发展果然如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预测,刘备集团最终占领荆益,建立了蜀汉政权,与曹魏、孙吴鼎足而立。因其战略规划的准确性,《隆中对》在后世享有极高的声誉。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就曾评价:“草庐数语,皆如左券。”[5]称赞《隆中对》战略规划的高明,完全准确地预测了后来历史发展的进程。

三国文化在这里给我们的启迪是,在明确长期的战略目标后,应当根据现有实际状况,制订出一个分步实行的战略规划,并对这一规划进行深化和完善,在相应的范围进行宣传和鼓动,以战略规划为核心确立奋斗方向,从而逐步实现我们公共管理的战略目标。现代公共管理非常重视战略规划的作用。中国政府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早在1979年,我们的经济刚刚从“四人帮”的巨大破坏中略有恢复时,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就高瞻远瞩,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第一次提出了“小康”概念以及在20世纪末我国达到“小康社会”的构想。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总产值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在这之后,他又多次提出了这一构想。党的十二大正式引用了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二十世纪末的战略规划。正因为这一战略规划的指引,中国经济迅速腾飞,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日益丰富,成功地实现了“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党和政府等现代中国的管理者,正沿着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继续向纵深和广阔的领域前进。中国的综合实力已经成为世界强国之列。中国崛起,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国,也指日可待。

三 战略基础

战略基础包括组织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部分。组织外部环境一般包括下列因素和力量:即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组织所处范围中的竞争状况。外部环境可以适时地为组织寻找和发现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机会,也可以预测组织所存在的威胁,做到知己知彼,以便在制定和选择战略中降低风险系数。组织内部环境即是组织本身所具备的条件,也就是组织所具备的素质,它包括员工情况、管理能力等。组织的内部条件体现了组织所具备的优势或弱点,通过内部环境的认识以便组织在制定和实施战略时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有效地利用组织的各种资源。[6]

一个集团的总的核心能力构成集团的战略基础,一个集团之所以能够在竞争之中立足,以致于发展壮大,是因为这个集团往往有着特殊的、独具的优势或特点,这种特殊的、独具的优势或特点可以称为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一个集团生命力的关键。以三国为例,曹操集团的核心能力在于他的军事优势“今操已拥百万之众”和政治优势“挟天子而令诸侯”;孙权集团的核心能力,在于不仅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国险”(长江天险),而且内部稳定而团结“民附”、“贤能为之用”;刘备集团的核心能力,在于其独特的政治号召力和团队的极其忠诚。刘备以汉室后裔身份打出的“兴复汉室”的旗号,在当时有着特殊的号召力;而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文臣武将,对刘备的忠诚程度是其他集团无法比拟的。正因为曹魏、孙吴、蜀汉集团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自身的长处,才能同时立足和存在,鼎足而三。蜀汉弱小,诸葛亮因而选择了联吴抗魏,这就是现代所谓的战略联盟,有了这一联盟,蜀汉和孙吴也才能在一定的时期内与强大的曹魏抗衡。由于集团自己的能力较弱,在短期内难以迅速壮大,于是集团可与友方结成联盟,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建立协作关系。蜀汉与孙吴也正是这样结成联盟,方可与曹魏抗衡。蜀吴联盟,也增强了两大集团各自的核心竞争力。作为集团决策层和最高领导人,应该认真分析判断集团的核心能力之所在,然后巩固核心能力,发展核心能力,保护核心能力。否则一旦丧失了核心能力,集团也就没有了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尽管对于核心能力的界定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它们无一例外地都认为核心能力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是在集团资源积累的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特有的能力,是最重要的战略资产。

四 战略保障

任何一个战略目标都需要有强大的战略保障,当年诸葛亮为壮大蜀汉集团,完成统一大业,在受托孤之重任后,把恢复和发展生产放在重要地位。诸葛亮对关系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水利工程非常关心,抽调1200名士兵对其维护还创设“堰官”进行管理,从而保障了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广袤的成都平原展现一派丰收的景象,为蜀汉政权提供着物资支持。蜀锦是成都一大特产,三国时期,为增加财政收入,诸葛亮恢复“锦官”,专门负责蜀锦的生产和调拨,实行务农养桑,大力发展锦织业,他还身体力行,在自己的庄园内种桑800株。蜀锦作为蜀国上等礼品,常在与魏、吴的交往中使用,同时也大批量地销往中原和江东地区,蜀锦成为蜀国战事的重要财源。诸葛亮曾感慨道:“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7]直到蜀国灭亡,国库尚有锦、绮、彩、绢各20万匹。公元231年(建兴九年),诸葛亮第五次与曹魏作战,魏国以司马懿率张郃、郭淮等将相拒。诸葛亮留王平守祁山,自己率主力迎战司马懿大军。郭淮出击,被打败。此后,司马懿凭险据守,不肯再战。诸葛亮施诱敌之计,假退兵,而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只尾追其后而不迫近,他部下数次请战未被获准。不少魏将讥笑司马懿说:“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8]司马懿又气又恼。只得出战。结果一战便败,蜀军缴获军资兵械无数。蜀军正待乘胜追击,而因李严运粮不到,被迫退兵。撤军途中,诸葛亮伏兵布弩,用乱箭将追赶的张郃射死。这次征战后,诸葛亮一面“休士劝农”“分兵屯田”发展生产,一面“教兵讲武”,训练军队。他运用巧思,设计制造出木牛流马,解决军粮运输问题。蜀军以这种木制四轮车川流不息地运粮,集于斜谷口(今陕西郿县南),为更大规模地出征做准备。分兵屯田,务农养桑等等,都是为六出祁山提供战略后勤保障。

当今社会,一个集团的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严格的经营管理来实现,包括:计划预算编制与实施、现金控制与管理、成本利润分析、技术开发制度、采购与付款方式、销售与收款政策、筹资与投资决策、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形象设计等各个方面,这是集团成功的战略保障,也是集团战略核心能力得以发挥的基础。

五 战略实施

战略实施通常称为战略管理的行动阶段。战略实施要求一个机构建立一个年度目标,制定相应的政策,激励雇员和有效调配资源,以保证建立的战略能够实施。战略实施包括制定出战略支撑文化,创造一个有效的机构组织,调整市场,准备预算,开发和利用信息支持系统并调动每一位雇员参与战略实施的积极性。[9]

任何正确决策必须准确有效地执行,才能予以贯彻。在《三国演义》的影响下,人们往往把刘备看成一位只会哭的皇帝,所谓“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其实不然。虽说论谋略刘备远不如诸葛亮、庞统,论打仗,又不如关羽、张飞等大将,不过刘备却能将诸葛亮、庞统、关羽、张飞等等优秀人才团聚在自己周围,充分任用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才干,使之为刘备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这些人甚至甘愿为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例如,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正月,曹操出兵攻打驻守下邳的刘备,刘备兵败,逃奔袁绍,关羽被降。曹操很器重关羽,赏赐他许多贵重东西,还封他为汉寿亭侯。但关羽仍然“身在曹营心在汉”。曹操让与关羽交情颇深的张辽去打探,关羽很感慨地说,刘将军恩重如山,我誓与之同生死共患难,最终不会留在曹营。在白马之战为曹操斩杀了袁绍大将后,封金挂印,过关斩将,历尽艰辛而重归刘备。

用现代观点来分析,刘备的过人之处就在于能选定具有专业能力的人员承担职责,配备各种人才组成具有整体协作能力的团队,并且根据集团的实际需求,科学设置各职位,切实可行地保证战略目标的运行。到今天,许许多多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到成都武侯祠参观,都无不赞赏刘备这一独特的过人之处。曾经有位国际友人来武侯祠参观时,还戏称刘备就是今天一位成功的CEO。

六 战略评估

评估,一般是指明确目标测定对象的属性,并把它变成主观效用(满足主体要求的程度)的行为,即明确价值的过程。战略评估是战略管理中最后一个阶段。[10]

战略规划在实施中成效如何,集团必须有一个适时、清醒的认识,也就是需要及时作出战略评估,从而决定对原有的战略规划是继续执行还是进行修正。这是因为,一方面战略规划的正确性只有在其实施的过程才能得以验证,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战略规划的制定是依据对当时形势的判断作出的,而形势却在不断地变化,这种变化有时甚至可能达到原有战略规划难以继续执行的程度,这时,就必须对战略规划进行及时的修正。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为刘备集团制定的战略规划是“跨有荆益”,建立战略根据地,增强实力,与孙吴结成抗曹联盟,在形势有利时,兵出两路北定中原。但是这一战略到了执行时,我们看到的却总是诸葛亮独自率一路蜀军北伐曹魏,“六出祁山”。应该看到,在公元219年攻占汉中后,刘备集团曾一度“跨有荆益”,但不久正在全力进攻襄阳的关羽的后方遭遇孙吴大将吕蒙的偷袭,终至败走麦城,刘备集团因而失去了原来控制的荆州数郡,从此不再拥有自荆州出兵北伐的条件。刘备急于为关羽报仇,向东吴出兵,结果遭致火烧连营七百里,从此蜀国元气大伤。由于没有遵循《隆中对》中联吴抗魏的方针,导致蜀国最终未能取得统一全国的目的。

这就启迪我们,应当充分重视战略评估。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必须充分考虑形势和各种利害因素,从而进行轻重权衡,对错误的进行更正、对误差的进行修正、对正确的予以保持和发挥。例如,巨人集团著名企业家史玉柱,在1989年用借来的4000元钱承包了天津大学深圳科技工贸发展公司电脑部,并用手头仅有的4000元钱在《计算机世界》利用先打广告后付款的方式做了8400元的广告,将其开发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推向市场。广告打出后13天,史玉柱的银行账户第一次收到三笔汇款共15820元。巨人事业由此起步。到9月下旬,史玉柱将收到的款项全部再次投入广告。4个月后,M-6401的销售额一举突破百万大关,从而奠定了巨人集团创业的基石。1991年巨人实现销售额三百亿元,利税4600万元,成为中国极具实力的计算机企业。由于国际电脑公司的进入,电脑业于1993年步入低谷,巨人集团也受到重创。1993、1994年,全国兴起房地产和生物保健品热,为寻找新的产业支柱,巨人集团开始迈向多元化经营之路——计算机、生物工程和房地产。在1993年开始的生物工程刚刚打开局面但尚未巩固的情况下,巨人集团毅然向房地产这一完全陌生的领域发起了进军。欲想在房地产业中大展宏图的巨人集团一改初衷,拟建的巨人科技大厦设计一变再变,楼层节节拔高,从最初的18层一直涨到70层,投资也从2亿元涨到12亿元,1994年2月破土动工,气魄越来越大。 对于当时仅有1亿资产规模的巨人集团来说,单凭巨人集团的实力,根本无法承受这项浩大的工程,巨人集团终因财务状况不良而陷入了破产的危机之中。史玉柱认真分析市场对集团的目标进行评估,调整战略规划几年后用脑白金保健品再次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巅峰。现在的史玉柱又看准了网络,他的网游《征途》竟然创奇迹月入4000万。这款用免费模式运营的游戏吸引了最高31.9万玩家同时在线,即便是凌晨2点,也有数万人奋战在电脑前“打怪练级”。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我们需要把古代优秀的文化与我国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促进管理的发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三国文化,自然也是现代管理者应予重点关注的。“三国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积淀、社会意识的潜流,千百年来渗入社会心理的深层,不断影响人们的行为标准、思维模式、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与风俗习惯。

注:

[1]万顺福:《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 0 0 3年。

[2][4][6][9]][1 0]李玉刚:《战略管理行为》,中国市场出版社,2 0 0 6年。

[3]关于孙吴集团的战略目标到底是统一全国还是划江自守学术界争议颇大,具体再另行文讨论。

[5](西晋)左思:《蜀都赋》

[7]李昉:《太平御览》卷八百一十五引《诸葛亮集》,中华书局,1 9 6 0年。

[8]《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华书局,1 9 5 9年,第9 2 5页。

On the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Thinking of the Shu State in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Wang Xiaoqiao

(Zhuge Liang Memorial Hall Museum in Chengdu,Sichuan,Chengdu 610041)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thinking of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as a special 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is profound in content and has had a far-reaching impa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ety with its extremely rich intellectual resources.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tries to get some theoretical inspir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through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thinking in the strategic system of the Three Kingdoms.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management of the Shu State;strategic management;

K236

A

1004-342(2010)06-26-05

2010-05-21

王晓乔(1982—),女,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员。

猜你喜欢

战略规划战略目标刘备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读懂刘备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刘备与徐州
对战略规划评估体系研究的思考
论油气田战略规划与投资风险管理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探究
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第一生产力”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的内在动力
推行综合平衡记分卡的战略目标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