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护理干预对农村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0-03-27吴艺
吴 艺
脑卒中是心脑血管常见多发病症之一,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若不及时治疗,可能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将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农村患者由于文化普遍较低,缺少相关的健康指导,劳动强度较大,因此发病率相对较高。脑卒中患者康复期间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持续性护理对农村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笔者对 129例农村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2007年 4月~2009年 9月收治的 129例农村脑卒中患者,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诊断标准[1],并结合临床症状和颅脑 CT扫描证实,其中脑出血 45例,脑梗死 84例。129例患者中男 87例,女 42例。年龄最大 81岁,最小 39岁,平均55.7岁。病程最短 1年,最长 6年,平均 3.2年。文化程度:文盲 71例,小学 33例,初中 18例,高中及以上 7例。将 129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67例和对照组 62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通过和患者及其家属交流,对患者身心状况做全面评估,结合患者病历和临床表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制定持续性护理方案,具体如下。
1.2.1 康复锻炼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锻炼计划和目标,在急救期后 1周内开始,并根据反馈效果随时调整。首先进行各关节的活动锻炼,具体如下:(1)良肢位的正确摆放和保持。在患者腋下放软枕,保持肩关节的外展、外旋位,腕指伸展,膝、髋自然屈曲,足底放置 5 kg的米袋保持足部置背曲位,防止足下垂;侧卧时上下腿之间和肩背部垫软枕。(2)被动运动。为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被动锻炼患者瘫痪肢体各关节,如挤压肩关节,伸肘训练,患侧上肢上举,并适当辅以按摩、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关节灵活性。(3)辅助运动。协助患者进行Bobath握手和翻身法,坐位锻炼,坐位平衡锻炼,桥式运动,待有一定恢复后,可进行下肢负重的站立锻炼及站立平衡锻炼,3~4次/d,10~20min/次,以后依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频率和运动次数,但不宜疲劳。(4)主动运动。如扶床绕行,扶拐步行,自己梳头、洗脸、换衣、适当的写字、阅读等,逐步巩固已恢复的功能,增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康复锻炼强调时间由短到长,内容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量力而行。
1.2.2 健康指导 农村患者由于保健意识较差,因此健康指导尤为必要,具体如下:(1)入院宣教。包括医院、病室环境、规章制度、探视制度、作息制度、治疗原理、护理内容和目标、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等。(2)住院宣教。包括用药指导、并发症预防、饮食指导、行为指导、康复保健等。(3)出院指导。包括康复保健、用药指导、生活习惯、避免诱发因素等。此外心理疏导也非常重要,患者由于病情给生活带来种种不便,或康复期较长,患者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很容易产生焦虑、悲观、烦躁等不良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的情况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倾听患者的声音,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通过交流宽慰患者的情绪,并通过眼神、手势等暗示性动作鼓励患者,增强患者的信心。此外针对农村患者普遍文化较低的情况,交流或回答疑问时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可制作一些简单的宣教卡片,用图画向患者解释相关问题,增强宣教效果。
1.3 效果评价
1.3.1 肢体功能恢复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肌力达Ⅳ级以上,血压达到正常范围,生活基本自理;有效:临床症状不同程度的好转,肌力达Ⅲ级以上,能下床扶杖行走。无效: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或加重。
1.3.2 生活质量评价 采用Ⅱ-1改良 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共 5个等级,0级:完全无症状;Ⅰ级:有症状,但无明显功能障碍,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Ⅱ级:轻度残疾,不能完全独立完成病前活动,但能照料自己的日常事务;Ⅲ级:中度残疾,需部分帮助,但能独立行走;Ⅳ级:中重度残疾,不能独立行走,日常生活需要帮助;Ⅴ级:卧床,大小便失禁,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他人。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13.0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情况的比较进行K-WH检验。α=0.05。
2 结 果(表 1,表 2)
表1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例)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例)
3 讨 论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脑血管疾病患者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导致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3],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临床上表现为临时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而且康复时间长,因此康复期的护理极为重要。农村患者由于文化水平较低,保健意识不强,因此常规护理就显得相对不足,需要加强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功能锻炼,因此我们引入持续性护理模式。
持续性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以患者为中心,在整体的原则上注重个体的差异,针对性的将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护理实践,并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体护理工作的全程。从农村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患者身心状况准确评估,注重常规护理的基础性,给予针对性的功能康复和健康指导,并将心理疏导贯穿健康指导的全程,加强患者和护理人员的亲近感,使患者感受到重视和尊重,更主动的配合护理人员接受康复护理,从而促进自身病情的早日和全面康复。从临床效果来看,实验组显效率为 76.6%,总有效率为 97.0%,其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因此我们认为,持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农村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能显著改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1] 缪鸿石主编.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165.
[2] 孙 燕,周际昌主编.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第 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3-54.
[3] 陈燕红.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9,3(5):191-192.
[4] 张 宇,金玉红,姜淑娥,等.持续性护理健康教育对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及分析[J].吉林医学,2008,24(29):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