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梁山伯与祝英台》
2010-03-27
专家点评《梁山伯与祝英台》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献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首演剧目,于2010年6月3日拉开了“全国昆曲优秀剧目展演周”的序幕。
6月4日上午,主办单位召开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评论会。文化部艺术司戏剧处处长吕育忠,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全国戏曲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汪人元主持。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的部分主创人员到会听取了专家的点评。
周育德、马博敏、崔伟、何玉人、蔡正仁、张洵澎等专家分别从剧本、导演、表演、舞美、灯光、服装、化妆等方面,对《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剧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评析。
原中国戏曲学院院长、教授周育德说:昆曲艺术具有丰厚的遗产,继承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另一方面,也需要有新剧目的支撑。“梁祝”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但对昆曲来说,这是个新鲜的戏。因为有越剧经典《梁祝》在前,昆曲《梁祝》面临着艺术上的大挑战。从舞台呈现上看,这一次挑战获得了成功,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良好结合。本剧显示了昆曲独特的魅力与光彩,舞台空灵,演员调度极有法度。剧本严守格律,令人钦佩。美中不足的是,“楼台会”等部分篇章的冲击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上海京昆艺术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马博敏认为,《梁》剧体现了昆曲的品格与境界,诗情画意、载歌载舞,用昆曲的形式表现了独到的音乐与艺术魅力。多媒体的运用很成功,用高科技手段联接了古典文化与现代观众的需求。剧本严谨、典雅,若能在戏剧情节性上有所加强,则更有助于舞台节奏的变化。希望在舞美的虚实结合、二度的节奏感上进一步打磨完善。目前全剧情感高峰也显不够,演员外化的动作十分优美,但内心强调稍有欠缺,应强化人物的内心情感,并更好地运用灯光等舞台手段,帮助人物进行情感表述。
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室主任崔伟说:《梁》剧体现了时代、历史、艺术的价值,符合昆曲艺术和文学的规律,具有很好的艺术欣赏的吸引力。它富于昆曲特点、传达了昆曲的神韵,用昆曲的形式表达了对“梁祝”题材的感受,充满了文学发展、认识和文学的创造性,使昆曲得到了延续与发展。本剧强化了“悲恨”的悲剧性,开拓认识了人物命运,在古雅的风范下焕发着今日的艺术魅力。不过,在性格之合理性、情感之细腻性、命运之完整性上,还可加强。
中国戏曲研究所研究员何玉人强调,昆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与结晶,是生命的存在方式之一。昆曲的观众在回归,昆曲也在回归。《梁》剧坚持了昆曲的本体规律,传递着中国戏曲“以喜写悲”的悲剧观,很好地把握了经典,忠于原著精神并予以恰到好处的诠释。舞台设置空灵写意、剧本文辞蕴藉典雅。不过全剧动作性尚显不够,心理情感缺乏丰满的交流、张弛和起伏,视觉美感和视觉冲击力也有待加强。
上海昆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蔡正仁说:本剧与台湾国光剧团演出的《梁祝》虽是同一个剧本,但二者风格不同、各有所重。比之国光剧团,本剧在诗情画意的渲染上更有所强调。全剧演员表演十分认真、达到了一定的水准,舞蹈动作优美。但是诗情有余,过程尚显不够,剧情缺乏必要的铺垫,且在一定程度上简单化了“梁祝”的悲剧根源。从音乐上看,曲子失之平淡,主腔不够突出,希望能更为清晰地提炼主腔,并改进部分服装细节,使之更加昆曲化为宜。
上海昆剧团表演艺术家张洵澎称赞祝英台的扮演者龚隐雷的表演通过此剧不断成熟。她说,《梁》剧极富南昆特色,典雅、优雅、文雅、风雅、淡雅、清雅。其服装、化妆结合古今,既继承了传统之美,也具有时代感。演员动作十分规范,哭坟一场,很有感染力,不过全剧冲击力不足,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友情至爱情的过程及表演,都希望能更加细腻。期待化妆更有层次感、更为精致,服饰与造型更符合人物身份及其性格。
评论会后,专家们还就一些具体加工修改意见与剧院主创人员进行了交流、切磋。
据悉,展演周上7台剧目演出次日的上午,都将召开评论会,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必将有助于推动剧目的进一步打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