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得失寸心知
——有效语文教学探究琐记

2010-03-23湖北省教学研究室特级教师李作芳

成才 2010年12期
关键词:母亲语文课堂教学

■湖北省教学研究室特级教师李作芳

得失寸心知
——有效语文教学探究琐记

■湖北省教学研究室特级教师李作芳

在恒久的主题里,

耕耘出新的天地。

——编者画外音

转瞬之间,我走进小学语文教学已有20多年。并非像当今国内的一些教育名师那样特别眷恋这片热土,而是不知离开这片热土自己还能做些什么,还会做些什么,于是我就一直老老实实守在这块土地上,做着三件似乎单调但是又充满乐趣的事情——学习、实践、研究。我带着在语文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去学习,向浩渺的书本学,向自己的学生学,向优秀的教师学;带着对语文教学的思考去实践,在课堂上验证理论,收获灵感;带着对语文教学的一些认识,不知疲倦地“与课堂对话”,“与文字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其中,我一直最为关注的事情之一,就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在研究中,发现或多或少还积累了一点心得,留下了一些痕迹。记下了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感受。将这些零星的碎片串起来,竟成了一篇不短不长的文章:《有效语文教学探究琐记》。

(一)有效语文教学,需要更新教学理念

一位老师执教《四季》(一年级)一课,在读到“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一处时问:“小朋友,谷穗为什么是弯弯的?”学生答:“因为他在鞠躬啊!”教师问:“可是,他不鞠躬时也是弯弯的呀。”学生说:“因为风吹过来了。”教师接着说:“可是风不吹过来时,他也是弯弯的呀。”学生答:“因为他成熟了。”这时,教师马上给予肯定:“对呀!谷穗弯弯是因为他成熟了。”啊,原来是这样,学生作恍然大悟状,教学进入到下一个环节……

听到这里,我马上联想到几年前小语界广为流传的一个案例:教师问:“雪化了是什么?”学生答:“雪化了是春天。”教师说:“错了,雪化了是水。”

两个案例何等相似!面对一篇篇意蕴丰赡、情感灵动的课文,面对一个个生动活泼的独特理解,教师竟然无动于衷,依然按照自己事前设计的“套子”,将学生诱入其中。

这样的教学是有效的吗?

按照过去的观念,“谷穗弯弯,是因为他成熟了”、“雪化了是水”,这些答案的正确性似乎无可非议。学习、感悟如同人的生命。教学应该关注学生主体,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情感世界。教师不顾及学生语言与情感表达的独特性,仍顺着预先设计的教学思路展开教学,追求所谓“科学”的“标准”的答案。但是,在追求“正确”答案的背后,教师忽视的是儿童的思想和情感,忽视了儿童是活生生的有着丰富情感的独立的个体。这种做法,禁锢了多少鲜活的思想,泯灭了多少创造的火花!试想,教师带着这样的教学理念走进课堂,与学生的对话会产生心与心的交流吗?会有思想与思想的交锋吗?这样的教学理念支撑下的课堂,怎会有精彩的生成?所以,语文的有效性教学需要一个生成性课堂,需要首先完成教学思想的转变,确立新的课堂教学价值观。

1.课堂教学是人的生命活动。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生命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过程,每一节课都是师生生命不可重复的过程。作为学习的主体,每一个学生都凭借着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生活体验参与其中,有着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对语文的学习、感悟如同人的生命,“是单单属于我自己的”。教学应该关注主体,关注个性,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允许并积极倡导学生的“与众不同”。因此,课堂教学应是培养学生能力、启迪学生智慧、点化学生生命的过程,任何功利的、物质的、背离学生主体需要的教学活动,都不是我们所追求的。

2.语文教学是丰富的,生动的。语文学科广阔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学科人物形象的魅力、语言文字的魅力以及思想文化的魅力,决定着语文课堂教学是个性鲜明的,是五彩缤纷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不可能也不应该是线性的、一成不变的,而是立体的,交互的,流动的,富于变化的。教师必须关注课堂上的实际情境,关注学生对语言独特的感受,与学生做平等的沟通与对话,及时、灵活地调整预定教学设计,使之适应并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有效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独特感悟

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之后,老师的眼光会随时关注学生。这种关注,会使教师的感觉异常敏锐,会使教师发现自己在备课时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学生有独特见解的地方。那么,出现了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怎么办呢?

应该及时参与进去,将它转化为全体同学共同研究的话题,使“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取得难以预料的高效。

一位教师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第1自然段时问:“从哪些词句中读出小鱼很可怜?”有的说从“它们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有的说从“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等句子可以看出小鱼很可怜。这时一名学生说道:“我越看越觉得‘蒸’字的四点底就像火一样,鱼儿快被蒸死了。”对这一名学生的独特感悟,教师没有置若罔闻,而是及时肯定这位同学的观点:“你的描绘真形象,把四点底想象成了火,那鱼岂不是在火上烤吗?真难受啊!”教师引导全班学生一起识记“蒸”字后,再读描写小鱼生存状态的这段话。

这真是“一举三得”:既进行了创造性识字,增强了识字的趣味性,又有助于理解词义,有助于增强对鱼儿生存环境的认识,感受鱼儿所面临的困境,使学生不仅增强了对语言的感受力,还深化了对文本思想的认识。

(三)有效语文教学,需要强化备课与预设

那么,生成性课堂不是不要备课了呢?不,生成性课堂要强化备课与预设。教师要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进行细致的研究与与充分的预设。这“充分”是说,要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特别是学生的状况有充分的估计。充分预设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同时又是课堂动态生成的前提;没有充分的预设,难以出现精彩的生成。

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在学生认知发生冲突处变换角度,指点迷津。

六年级《穷人》课至中途,学生忽然质疑:课文中“温暖”与“舒适”两个词用得不准确:

“渔家的小屋里只有一个没有熄的炉子,外面寒风呼啸,屋子是漏风的,屋里怎么可能是温暖的呢?”

“渔家的屋子是个小屋,炉子、食具、床挤在一起,这样小的屋子怎么能说是舒适的呢?”“地扫得千干净净,食具擦得闪闪发亮,小屋最多只能说是整洁的。五个孩子挤在一张床上,这哪里谈得上舒适?”

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似乎早有准备,马上给予充分肯定:“问得好!厨房、餐厅、客厅、卧室都合在一起了,而且又漏风,怎么能算是温暖、舒适的呢?”

老师又说:“是作者用词不当呢?还是我们的理解有偏差呢?请大家仔细读读课文,联系整篇文章想一想,看看这种‘温暖’与‘舒适’是相对什么而言的?”

随着老师的引导,学生马上埋头读书。不一会儿,课堂讨论开始了:

生:哦,我明白了。“温暖而舒适”用得非常准确。因为小屋跟外面相比是温暖而舒适的。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外面狂风怒吼,又黑又冷,而小屋即使漏风,跟外面相比,相对来说还是温暖的。更何况小屋里还生着火炉。

师:有道理!你能联系上下文来思考问题,说明你已掌握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读书方法。“舒适”用得准确吗?

生:(先前质疑的同学)渔夫驾驶的是小船,而海上寒风呼啸,海浪汹涌澎湃,他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而桑娜坐在家里,孩子们都安静地睡着。因此,跟外面比,家里相对来说是温暖而舒适的。

生:还有,与邻居西蒙家相比,渔夫的家就显得温暖而舒适多了。

这个精彩的讨论是怎样出现的呢?显然,是教师引导的结果。它的出现,全在教师的预料之中。这个问题,是学生认知的冲突处。教师在研究教材时发现了,并早已做好了准备。于是,教师顺势进行巧妙调控,点拨读书方法,及时引导学生带着这个有价值的问题钻研文本,有效培养了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教给了学生用联系的观点阅读文章的方法,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把握。

认真的备课,深入研究教材,充分的预设,对于有效教学来说,多么重要啊!

(四)有效语文教学,要利于个性化阅读

《被袋里装的是什么》是鄂教版五上的一篇课文。文字平实,故事感人。孩子们日思夜想的爸爸终于回来,他背回的满满一袋子东西究竟是什么呢?作者于文末“抖开包袱”,结果出乎意外,不是,不是,也不是,而是一袋家信。让人震惊不已,也让人感动不已。教师整节课的教学堪称完美,对教材的组织非常灵活,抓住四个“总是”和三个“全”字,引导学生依托语言,沉浸其中,语言训练实在,情感体验浓烈。

但是,我听了课以后,却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为什么呢?请看最后一自然段:

此时此刻,从来没有流过泪的妈妈,第一次在我们面前哭了。起初,她小声地抽泣,泪水顺着面颊往下流。她用双手捂住眼睛,泪水又顺着指缝往下流。妈妈摇头想止住,但是没用,她最终控制不住自己,放声大哭起来。

母亲的“哭”,在这里描写得极为传神。这“哭”,究竟包含着哪些内容?蕴含着母亲怎样的思想情感?这里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

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母亲的哭,学生都是单一的答案:母亲有着太多的思念和担忧。学生的思维处于单一的线性状态。

学生的思维为什么没有发散开去?思来想去,我觉得与教师制作的课件有关。教师将课文中没有明写的内容——母亲的信,用课件形式呈现出来。

读了这三封信,学生感动了,听课的教师也感动了;与此同时,学生也被这三封“母亲的信”束缚了,捆住了!因为这三封信,全写的是思念,全写的是担忧与牵挂。所以对母亲后来“为什么哭”,学生只能谈这些了。

因此,我认为,这个课件,有限制学生思维与想象之嫌。它固然创设了很好的教学情境,丰富了文本的内容,但也限制了学生对文本丰富内涵的独特感受。

如果不采用以课件形式出示三封“母亲的信”,而是让学生自己结合上下文去猜想文中没有言及的内容,引导学生想象:母亲这些年做了些什么,可能遇到了些什么,母亲在信中可能写到哪些内容;在父亲不在家的这些年,母亲想到些什么……然后在小组里互相交流、碰撞,会不会呈现出不同内容的“哭”呢?课堂会不会因此而百花齐放,五彩缤纷呢?

我想是会的。父亲离家的这些年,母亲除了思念,牵挂,担忧外,还要一人承担无尽的艰辛,还要独自面对繁重的家事;孩子们“要爸爸”,她得一次又一次的解释、掩盖,无尽的等待与企盼,一年一年,何时才到尽头……母亲的“哭”,也许是辛酸的泪,也许是激动的泪,也许是多年的等待终于实现后的轻松的泪、快慰的泪,也许是看到父亲从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变得苍老憔悴后的心疼的泪、心酸的泪,也许更多的是看到一封封信被父亲在战火中珍藏着的感动的泪,也许……这一“哭”,怎一句话了得?!

不迷信教参,用我们自己的心灵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不依赖课件,让学生走进文字中去品味,去涵泳。这样,阅读教学就会呈现出别样的风景,学生的生活经验、个体体验就会成为阅读中独特的资源,个性化的阅读就会频频光顾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语文教学会更加有效!

特约编辑 刘中林

责任编辑 廖林

猜你喜欢

母亲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给母亲的信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悲惨世界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