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潜能课堂”的理性思考与实践
———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小学“潜能教育研究”(三)

2010-03-23湖北武汉特级教师孙中强

成才 2010年12期
关键词:建构教学活动情境

■湖北武汉特级教师孙中强

“潜能课堂”的理性思考与实践
———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小学“潜能教育研究”(三)

■湖北武汉特级教师孙中强

“潜能课堂”是长春街小学潜能教育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潜能教育在课堂教学实践的重点、难点。“潜能教育”是以人本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多元智力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人的潜能唤醒、挖掘、发展为重点,以促进人的全面、充分、自由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方式。“潜能课堂”是以情境导学为手段,以激发学生愉悦、主动学习为基本策略,以互动对话、思维碰撞为重点,以促进学生主动建构、个性发展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活动。

潜能课堂教学与社会普遍推崇的有效性教学并不矛盾,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潜能课堂注重潜能开发的教学实践,关注学生学习的愉悦心理感受和主动学习的精神状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建构和思维碰撞,关注学生由课堂的学习向课堂外自主性学习的有效拓展。有效性教学关注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关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生成性、合作性、互动性、拓展性,关注学生主动建构,主动发展的有效性。以生为本,促进思维与个性的发展是它们的共性所在。

一、潜能课堂的基本特性

潜能课堂是以激活学生生命潜能,促进人的潜能无限释放的教学活动。其课堂教学具有生本性、愉悦性、探究性、发展性四大特征。

生本性:生本性体现了潜能课堂的价值属性,具有三层涵义:一是明确教学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把学生的主动建构、有效内化、和谐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二是学习活动中的生命性,努力做到生命因学习而激活,因学习活动而提升;三是价值追求下的“因学而教”的教学原则、教学策略。

愉悦性:愉悦性是从个性心理的层面提出的,强调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只有处在愉悦状态下的学生,心灵之门才是敞开的,思维才是活跃的,态度才是积极的,激励才是有效的。人的潜能释放,离不开人的内心感受。因此,健康的心理是人潜能开发的关键因素。

探究性:探究性是从思维活动的有效性提出的,它是潜能课堂的重点。人的潜能开发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思维的开放性、多元性和思维品质、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与提高。探究性强调教学主线的明晰和核心情境问题的生成与引导,强调个体思维活动的体验性学习和思维碰撞的互动性学习,强调教师的有效引导、激励,促使学生思维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思维轨迹的呈现。

发展性:发展性是从学生的潜能释放、个性发展的角度提出的,它是潜能课堂的结果和价值追求的目的所在。发展性强调知识的整合与内化,强调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强调思维联系与拓展,强调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强调由教师主导下的课堂学习向学生自主性课外学习的延伸。只有良好的习惯、浓厚的兴趣和思维品质在自主性的学习中得到体现,才有可能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人的潜能才会得到有效开发。

二、潜能课堂的基本教学范式

潜能课堂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心理,关注学生的知识、方法、能力形成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永不满足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潜能课堂应是开放的、互动的、探究的、个性的。因此,潜能课堂的基本教学范式应是“情境——体验——创造”。

1.情境。它是潜能课堂的重要前提。情境不仅是一种教学原则,还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学不是纯知识性的学习,也不是传统的传授式教学,而是营造有利于学生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知识链接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可分为文化情境、心理情境和问题情境。文化情境指创设有利于学生进入课程学习的学习环境和贴近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心理情境指教师的情感与教材中的情感要素的有机结合,以及教师情感对学生的有效感染,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投入有兴趣的主动性学习。问题情境是引导学生有兴趣有个性学习的关键因素,它往往与教学的主线、教学的重点、难点有关。问题情境可师生共同创造,自然生成,也可由教师直接提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操作中,要求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年段特点,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创设适合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达到有效激发兴趣,引领思路,入境入情之目的。

2.体验。它是潜能课堂的重要过程。体验是一种学习方式,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体验性学习具有实践性、时空性和建构性三大特点。实践性指学生的认知过程不是教师以结果的方式灌输的,而是学生在结合已有经验,调动自己的多种感官,动手、动脑,动口等,逐步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知识内化。时空性强调体验性学习应留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只有学生有时间去体验、感知,才可能真正体现主体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意义。不同学科、不同年段,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有所不同。建构性指知识内化的过程性和有效性。有效建构必须以实践性和时空性为前提。操作中,要求教师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要求教师充分领悟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充分考虑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素,引导学生有兴趣的主动建构学习,保证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3.创造。它是潜能课堂的最高境界。这里说的“创造”不是科学意义的创造,而是学习意义的创造。从学习的意义讲,创造主要包括创造精神、思维方法和个性品质。创造精神主要指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求解的探索精神,其特征是认真、严谨、自信。创造思维方法主要指与他人不同的思维角度、思维观点、思维逻辑等。创造的个性品质主要指学生在交流观点时外显的个性特点和独特的表达方式等。创造品质的培养,是潜能课堂的价值追求,要求教师以培养创新精神为价值追求,选择具有创造价值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逐步形成。

“情境——体验——创造”教学范式,遵循了小学各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即创设情境、引导动机;体验内化、对话探究;训练拓展、发展创造。它们三者之间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一定的交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学基本体系。

附:潜能课堂“情境——体验——创造”教学范式

潜能课堂“情境——体验——创造”教学范式

三、潜能课堂的教学策略与实践

“情境——体验——创造”教学范式是一个宽泛的教学结构,之所以不提模式,其目的是有利于教师既有一定的分寸感,又不被其束缚,从而有利于广大教师在唤醒每个学生潜能,促进其主动建构、个性发展的同时,形成自己行之有效的教学特点、教学风格。

潜能课堂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原则,以生为本是教学的出发点,旨在潜能唤醒的思维活动是教学的重点,而促进每个学生认知、心理、个性的发展是潜能课堂的根本要求。教师在潜能课堂教学实践中,应遵循“情境体验,开放对话,赏识引导,自我实现”四大策略。

情境体验策略:情境体验策略,涉及到“潜能课堂”的基本特性、基本内涵。它既体现了一定的教育思想,也体现了一定的教学方式,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策略之一。实践中,教师应从情境、体验两个层面来把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兴趣,创设有利于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的文化情境、心理情境、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做中学”的教学思想,尽可能将学习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多维感官的体验性学习,形成由感觉到感知,由感知到理解,由理解到内化,由内化到升华的体验式学习过程。

开放对话策略:开放对话策略涉及到教学活动的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活动的开放度。它要求教师从传统的封闭型课堂走向开放的多元的课堂。实践中,教师首先应做到从构建课程的大教育场入手,尽可能将课程与课程、课程与生活、课程与经验、课程与信息手段的有机联系与整合。其二是思维方法的多样性和活动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开放空间;其三是对学生价值判断的尊重与引导,避免以成人价值观代替学生的价值判断。二是教学活动的对话度。它要求教师在情境问题的引导下,在学生体验性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对话,通过对话,学生的知识得到有效内化,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个性心理得到有效影响。

赏识引导策略:赏识引导策略是潜能课堂教学活动中常用的策略之一,贯穿教学的始终。它同样涉及教学的两个方面:一是赏识激励,它要求教师充满人文关怀,尊重关心每一个学生,哪怕学生出现了学习的困难和问题。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对学生在教学中的大胆参与,思维方法、口语表达、观点看法等给予及时的真诚的评价与赏识。赏识切忌不切实际,切忌语言单调,千遍一律。二是诊断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由于认知水平还没达到一定的程度,加之思维方法的不当等,难免在交流中出现判断不准、思维不缜密、表达不清楚等情况,教师要在充分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并给予及时引导,切忌因赏识学生而不敢指出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准确的诊断,巧妙的引导,也是科学精神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渗透。

自我实现策略:自我实现策略体现了“相信自我,潜能无限”的潜能教育思想。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潜能无限释放的前提。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如一地贯彻“相信学生”的思想,把“兴趣、自信、坚韧、挑战”等作为心理品质的重要因素予以培养。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的质疑权、选择权、参与权、评价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现个性的魅力。实践中,教师还应注意到学习目标的有效认同,只有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而且很愿意去实现这一目标,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心理健康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把教学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在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也只有具备健康心理品质的学生,才会自觉实现自我设定的目标,也只有每个学生潜能的唤醒,我们才可能达到让每个学生潜能无限释放的教育状态。

教学策略体现了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准确把握、灵活运用的。“情境体验、开放对话、赏识引导、自我实现”四大策略,它们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切不可孤立、机械去理解与运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准确把握潜能课堂的基本特性、教学范式,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才可能创造灵性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潜能课堂,才可能在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教学风格,才可能逐步实现潜能教育实验的目标——学生潜能的唤醒与潜能的无限释放!

责任编辑 向保秀

猜你喜欢

建构教学活动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建构游戏玩不够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