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描述地理事物特征,提高地理表达能力
2010-03-22浙江省诸暨中学100875王迪江
浙江省诸暨中学(100875) 王迪江
学会描述地理事物特征,提高地理表达能力
浙江省诸暨中学(100875) 王迪江
地理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中明确要求考生“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事物的特征”,并且在过去几年的高考试卷中描述类试题也是不断的出现,以考查考生各种地理技能。不过从高考答题状况和日常练习考试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遇到这类题,总是东一句西一句,答不完整,或者根本不知道怎样去回答。本文结合高考试题就此类问题如何复习备考谈谈个人的看法,希望能给广大读者一点帮助和启迪。
一、地理主干知识的特征描述归纳
通过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归纳,可以掌握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一般方法,提高对地理事物的表达能力。在高考范围内,要求描述地理事物特征(特点)的主干知识,如表1所示。
表1 地理事物特征(特点)的描述
以上主干知识的特征描述应该熟练掌握,做到了然于心,这样在分析这一类题目时就能清楚的确定要从哪些角度展开,回答哪些方面内容,答题的思路就此形成,答案的正确率也将会显著提高。
二、学以致用,提高地理表达能力
1. 典型例题分析
高考试题对复习备考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分析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可以明确高考对能力考查的具体呈现方式,能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例1(2009年浙江自选模块第12题)
中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
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⑴图中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3分)
【分析】问题要求描述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状况,需要考虑其分布区域位置、分布走向、强弱特征等。
【答案】第二地形阶梯上;大致呈东北一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
例2(2008年北京文综卷第36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⑴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6分)。⑵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7分)。⑶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4分)。
【分析】从问题的设计看,本试题分别要求描述地形区的分布状况、河流流向及其水文特征、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都属于主干地理知识。在具体描述中,地形区的分布既要结合图回答有哪些地形区,又要描述其位置和走向;河流流向的描述则需说明怎么流,水文特征的描述要从流量、水位、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展开;年降水量的分布结合图中信息,既要指出降水量的多少,又需描述出其空间变化状况。
【答案】⑴阴山山脉位于北部,呈东西走向;河套平原位于中部,东西延伸;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广布。⑵从南(西南)向北(东北)流动(或从低纬向高纬流动);流量大,含沙量高(或含沙量比中下游低),有冰期,冬春季有凌汛。⑶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自西向东逐渐增多(或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例3(2007年全国文综卷Ⅰ第40题)
读图9,回答⑶小题。⑶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13分)
图 9
【分析】题目考查城市选址的自然区位条件,依据其区位因素,结合图中的各种有效信息,从地形、气候、河流(水源)、土壤等方面展开分析。
【答案】地形: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势平坦。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海洋),可有效增加夏季(东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袭。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水(漕)运通道。土壤:冲积平原上,土壤肥沃有利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需的农副产品。
例4(2005年全国文综Ⅰ第36题)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述该小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16分)。
【分析】描述地形特征一般从地形的种类、海拔高度、地势的高低起伏状况、坡地、地形分布特点等方面展开,根据图文信息和题目的要求,回答时先从剖面图出发,描述地形的高低变化、地形类型,并将三个剖面图的差异在分别回答地形特征的时候体现出来,然后将三个剖面图所表现出来的地形特征变化状况综合起来阐述形成该小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
【答案】AA′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低山、丘陵)中的一个宽阔河谷(盆地)。BB′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中的深切(“V”形)河谷(峡谷)。CC′剖面显示的是丘陵地中的河谷。该小区域是山地(低山、丘陵)中分布着宽窄相间的河流谷地。
2.提高地理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正确完善地描述好地理事物的特征需要考生有较强的地理表达能力,而这种能力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逐渐培养提高。比较有效的提高途径有:
(1)熟读教材,使用规范的地理语言,夯实基础知识。因为教材中的语言是标准的地理学科术语,考生能熟悉教材并不断使用规范的地理语言,使之成为习惯,就可以很自然地运用学科语言、逻辑严谨、文字准确地表述地理事物的现象、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特征。
(2)课堂中能积极主动发言。课堂学习是提高地理表达能力的主要场所,在听课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发言往往能吸引教师的注意力,教师会快速判断你的表达是否准确,有无知识性和专业性术语的错误,并且往往是当场指出并更正。这对地理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帮助是很大的。
(3)多分析历年高考真题的参考答案,要思考参考答案的描述角度是什么,描述方法是什么,使用了哪些地理专业术语。从多年高考试题来看,关于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的描述类试题比较多,从其形式表现上可以分为点状地理事物、线状地理事物和面状地理事物三大类分别描述。如前文分析的高考例题中,有“点、线、面”不同性状的地理事物分布,对此其描述表达的思路可整理如下。
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地理事物呈点状,说明其背景比例尺很小,往往是要求描述其分布特点,描述时应从大范围去考虑。
线状地理事物的描述: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往往是要求描述其分布特点,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一种是要求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总体分布特点,往往得要求描述其分布特点、数值变化趋势等,可从极值(最大值、最小值)、疏密、面积等方面去考虑。
面状地理事物的描述:在描述面状地理事物的题目当中,相对而言其比例尺往往较小,常要求描述该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对其面积大小、形状、空间走向等应加以注意。
(4)开展专题性质的训练,并要注重反思。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归纳整理后,一定要有专门的练习来巩固,把学到的方法用到实战中去,通过训练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和熟练程度。而且每次训练后都需要有总结和反思,通过不断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快速、准确的解题能力。
当然,还有很多地理事物特征的知识没有归纳,提高描述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注意积累,并需将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同时进行。在做题时一要明确答题方向,二要读懂题意、看清图示、注意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注重成因分析,结合地理规律和原理然后进行准确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