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效教学,创新教学常规
2010-03-22商长胜
■商长胜
商长胜 天津市实验小学
天津市实验小学围绕“让常态课成为高效课”这个目标,依据课改理念,结合学校实际,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了调整、完善,确立了抓好“三性、三题、三课”的教学常规制度。“三性”是指教学全过程必须紧扣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的目标进行,这是“让常态课成为高效课”的根本着眼点。“三题”是指教师精心选择与配置例题、习题、试题,要坚持科学性、克服随意性。“三课”是指要着力研究、精心设计、不断提升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的教学效率,充分把握与优化这三个主要教学环节。近年来全校教师都在努力实践、不断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既保证充分体现规范的共性,同时又彰显各自的特长与风格。
一、在“三性”上做文章
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是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底线目标。我校提出了“深度备课”的教研目标,引领教师从每一节课的源头抓起,把“课标”信息,教科书信息、资源信息转化为教师的教学信息,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统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学定教。为了达成“三性”目标,具体操作有两点。
1.梳理思路。
教学要做到“科学性“,教师在深度备课中必须对教科书、课标烂熟于心,深入研读,梳理思路。我们发现,导致课堂教学效益不高的关键原因是学生的思维缺席。如果教师的教学思路没有精心梳理,就容易导致学生思维的混乱。如果教师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单向的、机械的,就会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因此,如何遵循学生认识的规律,激活学生思维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重点思考的内容。
2.六个策略。
一是熟知课程教材,做到心中有“标”;二是了解教情学情,做到目中有“人”;三是预设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四是选择有效措施,做到手中有“法”;五是制定评价标准,做到腹中有“秤”;六是设计学习过程,做到教授有“序”。
教师唯有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才会使常态课教学“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的目标达成,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体现出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才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在“三题”上做文章
“三题”是“让常态课成为高效课”不容忽视的变量。“例题”是否有效,是否有针对性,是否有梯度,决定了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性。“习题”是教学量与质的科学统一,是检验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与悉心呵护两者能否完美结合的“晴雨表”。“试题”是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要保证适切性与效度、信度,确保正导向。
学校加强日常检查,认真实施“四精、四必”的教学要求。“四精”是“精选、精编、精练、精批”;“四必”是“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补”。教师和主管主任为了精选试题,常常反复讨论,注重基础,关注覆盖,把握难度,避免重复。这样做确实加大了工作量,但让学生受益良多。
三、在“三课”上做文章
“三课”指的是日常教学中最常见的新授课、复习课和讲评课。我校近年来不断健全制度建设,从四个方面为“三课”保驾护航。
1.做到“三讲、三不讲”。
“三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要点。“三不讲”即不讲学生已知的内容,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内容。学校要求常态课减少“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环节;增加学生“交流”、“操作”和“练习”的教学环节。
2.制定六个策略。
一是提出有效问题,使教学有中心;二是创设问题情境,使问题有激励;三是激发学生参与,使学生有动力;四是促进有效建构,使目标能落实;五是及时有效指导,使全员获成功;六是实施有效评价,使学生有动力。
3.健全听课制度。
一是“随堂听课”。学校要求教学管理人员每天进行随堂听课,及时了解高效教学的落实情况。做到深入课堂中,了解每一个班的课堂教学状况;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的愿望和需求,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深入教师中,了解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每周进行一次“课堂会诊”,探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分析、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每月进行一次教学综合分析和一次单项分析,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学困生指导、质量调研等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是“教学巡视”。我校在坚持“推门听课”的同时,还采取“巡课视导”的方法。校长、主任巡视所负责的学科、年级和教学班的课堂教学,对在巡视中发现的教学问题,及时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提出改进建议。对巡视中发现的好方法,及时进行推广。这一管理举措,有效促进了常态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制定高效课堂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导向,它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起着引导作用,能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我校制定了《天津市实验小学高效教学课堂评价表》,要求全校教师听课后认真填写评价表。此评价表作为评价做课教师的重要依据。学期末对评选出获得“实验杯”各奖次的教师表扬奖励,由获奖教师向全校做教学汇报。通过制定高效教学课堂评价标准,做课的教师有了具体可循的研究目标,听课教师和校行政有了科学准确评价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客观依据,对高效教学的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