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宋代山水画中的“禅境”

2010-03-22胡建锋

关键词:禅境静谧禅宗

胡建锋

(太原师范学院 美术系, 山西 太原 030012)

论中国宋代山水画中的“禅境”

胡建锋

(太原师范学院 美术系, 山西 太原 030012)

没有任何一种宗教思想像禅宗这样深入中国士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禅宗与中国绘画发生关系的更重要方面,是禅宗对文人人生观的广泛渗透和影响,对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内容、风格、流派的形成以及绘画艺术的批评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不将禅宗对山水画的影响考虑进去,就无法勾画出唐宋以后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基本面貌。

禅境;虚静;中国山水画

禅宗与绘画的关系是一个范围广阔的课题。禅宗作为一种宗教思想,在过去广泛地影响了中国的哲学、文学乃至绘画艺术的发展。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绘画作品中的“虚静”之意境与逸气只突出表现在元代山水画中。而事实上,宋元山水画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许多共同点,宋代文人已经通过山水画作品表达出了十分明确的“虚静”审美主张,元代又传承和发扬了宋代的审美观,无论元宋,他们在绘画作品中“空”“虚静”的审美特征更多是通过禅境在山水画中的体现得以强化的。可以说,不将禅宗对山水画的影响考虑进去,就无法勾画出唐宋以后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基本面貌。

一、禅宗思想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

1.禅宗的传入及影响。禅宗由印度传入中国,至中国禅宗六祖慧能达到了兴盛,并广泛盛行于古代中国,其思想一直对后世文化、艺术产生着深远影响。正是在禅宗的影响下,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普遍表现出禅境。所谓“禅”是指“静虑”之意,禅宗思想认为世间万物皆为无常,为空,人的生命根本所在不在于肉体与思想,而在于“自性”,且“自性本空”。世界的本源为空,空且寂静,空无才是究竟。一切可见的“象”均为变化着的表象,世间与人心的永恒境界在于虚空、寂静——“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而古代中国山水画创作也正是将这样的禅境通过对中国山水意象的描绘表达出来。山水画创作正像是画家们对内心的观照,静能生定,定则生慧,而最终达到“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的虚空、静谧境界。

《唐朝名画录》中已提出“万类由心”的美学思想。“心的作用,意气的显现,表现出来才是真正的艺术,心不同一般,意气异于寻常,艺术才不同于一般,才异于寻常,才有艺术的魅力。”[1]227而这种“画乃心印”的思想至宋代则得到了更明确的肯定,不仅产生了更为主张明确的绘画理论,同时,这种禅境的表达已经开始被运用于山水画创作的理论及实践中,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说:“凡画人物,不可粗俗,贵纯雅而幽闲。其隐居傲逸之士,当与村居耕叟、渔父辈体貌不同。窃观古之山水中人物,殊为闲雅,无有粗恶者;近之所作,往往粗俗,殊乏古人之态。”“画僧寺道观者,宜横抱幽谷、深岩、峭壁之处。惟酒旆、旅店,方可当途,村落之间。以至山居隐避之士,放逸之徒也,务要幽僻。有广土处,可画柴扉、房屋、平林、牛马、耕耘之类。”[2]83~84以上论述中多有“幽闲”、“闲雅”、“幽谷”、“隐避之士”、“幽僻”之词,表达了绘画所追求的心灵与造化合一,从而感悟到“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虚空、静谧的禅境。

以山水画风格论,唐代王维被尊为水墨山水一端的主要开创人,从他开始,绘画的功用从面对公众转为面对自我,服务个人心灵,而被尊为“诗佛”的王维,也已经将禅宗的精神及禅境表达在了他的诗歌中。从绘画的角度看,王维已经没有确定的真迹传世,仅有表达闲居生活的《辋川图》刻版和宋人题为《雪溪图》的作品,而《雪溪图》也离王维风格甚远,但就这幅被宋人尊为王维之作的《雪溪图》,画面表现了山脚下的小溪与桥,以及屋舍树丛和远处的河流、船只、远山,一切景物都被冬雪覆盖,大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意境。这样的画面与王维的诗境极为吻合,同时也被宋人所推崇。画面幽静萧疏,辽远空阔,已具备了明显的静谧、虚空的格调。

2.中国绘画禅境的提出。黄庭坚最先正式提出了禅境用于绘画鉴赏,但在黄庭坚之前,有许多人已经在理论上为禅境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包括欧阳修、王安石等人。宋代黄庭坚最为直观地将禅意与绘画鉴赏联系起来。“余未尝识画,然参禅而知无功之功,学道而知至道不凡,于是观画者,悉知其巧拙功,造微入妙。”《(豫章先生文集》卷二十七)“禅家主空寂,又直接而简当,不依古法和条文,其空到‘本来无一物’。空是无功,禅家又特重空,这就是‘无功之功’;至道(最高的道)是不繁的,也就是说精炼的、平易的、简朴的。”[1]302

黄庭坚对禅的理解也直接影响到他对绘画的理解,而这一观点与欧阳修、苏轼等人的主张相近。而他将禅与画的结合、将禅境与画境的结合也成为了后世以禅论画的滥觞。

所谓禅境,也可理解为一种无边界的自由意境。禅境即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意境,不需言语描述,同时也无法表述,体现于绘画,则是画面容纳万象的虚空。正如“山水景物,与我同在,和我一体,任我取用,物我合一,相入无碍”。禅是无、有、虚、实,是天地万物,同时又是将天地万物化为寂灭,归于清静的境界。《维摩诘经》中有:“法常寂灭,灭诸相故”,“寂灭是菩提”。宋代梁师闵《芦汀密学图》就描绘了湖岸汀渚的萧疏气象,江天辽阔,只有鸳鸯游于其间,近处尚有几株枯木和一片竹石,远景则是典型的虚空,整幅画面境界静谧。值得注意的还有画卷上宋徽宗题的“梁师闵芦汀密雪”。宋代院体派绘画通常被认为是富丽贵气的象征,但事实上,贵胄出身的梁师闵也追求静谧萧疏的创作境界,这种格调同时被统治者所认可,可见这一绘画主张在宋代绘画中的重要性。

“故昧于理者,心为绪使,性为物迁,汨于尘坌,扰于利役,徒为笔墨之所使耳,安足以语天地之真哉!是以山水之妙,多专于才逸、隐逐之流,名卿、高蹈之士,悟空识性,明事烛物,得其趣者之所作也。”[2]105韩拙的这句话又佐证了是文人士子最先接受和体察了“悟空识性”的禅家思想,并通过绘画将自己对禅家的感悟表达出来。

二、动静结合的禅境及绘画的“虚静”风格

宋代苏轼提出“萧散简远”的艺术主张,这一主张对宋元绘画发展的影响深远,并一直主导着中国文人画的发展方向。苏轼的诗词及绘画主张都受到释、道思想的影响,“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寓意为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即绘画创作旨在通过绘画的过程,达到“游目骋怀”或观照自性的目的。他的词“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描写一夜雨后的夏日景致,“翻空白鸟时时见”为动,“照水红蕖细细香”为静,而静中有动,动中又有极静,这正是禅境的表达。从静到动成就禅境的基始,从动回归至静,乃是禅境的圆成。

宋代巨然的《秋山问道图》中,虽山势表现为高远险峻,但无论从绘画手法以疏松自如的批麻皴表现柔和的山石,还是从高处蜿蜒倾泻的溪流,或是肃穆的树丛,都传达出层层山谷的幽深静谧。但静谧中又有生命的灵动——山坳处的茅舍间,屋中二人对坐。与其直观地说是“二人对坐”,不如说是作者将自身精神至于画内,于清静悠然中观想生命的本性,将人性与造化融为一体。茅舍中的人物令静的山水有动的象,而充满“烟岚之气象”的山水则将人物的精神烘托得更为宁静、清虚。这正是动静的结合,动静归一的禅境。萧散简远在这幅作品中也显露无疑,萧散疏松于山林气象,简在茅舍及人物的简单刻画,远则表现为画面的高远及无限的深远,更表现出“秋山问道”之意境的无限深刻,这一切松散萧疏的物象凝结出画面的虚静境界。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白驹》之诗,《紫芝》之咏,皆不得已而长往者也。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混漾夺目:斯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也。不此之主,而轻心临之,岂不芜杂神观,溷浊清风也哉!”[2]6宋代著名画家郭熙这段论述从表象看传达的是远离尘嚣,向往隐逸,追求“空”“静”,但就这段话而言又表现出静中有动、以动促静的效果,如没有猿鹤飞鸣、猿声鸟啼,也就无法表达“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的境界。由此可见,“禅境”和老庄的“虚静”观不谋而合地对当时文人人生观产生的影响,即追求“空”、“无”、“静”。

三、“萧条淡薄”的审美主张与画面禅境

欧阳修提出“萧条淡薄,此难画之意”,“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他对绘画的鉴赏,强调“萧条淡薄”、“闲和严静”的意境,以此鉴画,“此后并成为文人作画和鉴画的最高标准。这是宋朝文人的发明,也是宋朝文人画论的共同特征,五代以前是没有的”[1]285。

在这里,前朝人所崇尚的“飞走迟速”或相对写实直白的绘画风格已经不为宋代文人所喜爱。他们推崇的是清淡平易、萧疏宁静的画面气象。而这种画面格调,已经远远超出仅仅表达物象或寄托某种特定情感的创作境界,造就了映射着高尚人格的非凡格调。这种格调正是禅境的一种表达。平淡是真,正如平常心是道,正是平易宁静的画面,才传达出至高无上的人生境界与自然广阔无垠的雄浑大气。而王安石也提出“欲寄寒荒无善画”的观点,认为绘画最适于寄情于寒荒之境,其思想与欧阳修相似。

郭熙《早春图》是一个典型代表,画面近景中有树叶脱尽的枯木,浅白的山丘层层后退,最后则是无尽的虚空,整幅画面肃穆、沉静、萧条且平和,这正是由高尚人格熏染出的画面意境。这种严静的意境圆成得毫无造作,完全是浑然天成。

综上所述,宋代山水已经有了闲和、萧疏、淡泊的逸气格调的表达,多数文人画家纷纷通过他们的绘画或者画论提出了以山水画表现内心清静,追求闲和、静谧的精神,对禅境的运用与表现更充分地体现了宋代山水画的虚静境界。禅宗与中国绘画发生关系的更重要方面,是禅宗对文人人生观的广泛渗透和影响,对中国绘画(尤其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内容、风格、流派的形成以及绘画艺术的批评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2] 熊志庭.宋人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张 琴】

2010-05-18

[个人简历]胡建锋(1958-),男,湖北沔阳人,太原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

1672-2035(2010)04-0098-02

J209

B

猜你喜欢

禅境静谧禅宗
禅宗软件
悠然神往
静谧古城
《静谧》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静谧姿态
读《廓如明圣应相让,心寄空澄天地宽》悟禅学
《愚公移山》和医学“禅宗”
怎样打造禅宗文化大品牌——对湖北黄冈禅宗文化开发的思考
禅境与诗境的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