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切经音义》通假字辨析

2010-03-22王华权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同属通假同音

王华权

(上海师范大学 古籍研究所,上海 200234)

通假是古籍用字现象。《一切经音义》中保存了丰富的文字假借的用例,但其通假字尚未得到全面充分的揭示和研究。通过对其通假字的归纳分析,有利于对《一切经音义》本身的整理与研究,也有利于对中古时期古籍通假字用字现象的研究。本文拟从传统同音借字、省形同音借字两个方面对《一切经音义》中的文字通假现象作一个归纳和分析。

一、传统同音借字

(一)已指出的通假字

1. 犀-迟

【金星】太白金之精,其色白,其性勇,将军之象。一年一周天见,二百四十四日初夕见西方。其行稍急,日行一度,少半渐犀(迟),二百四十九度乃留,八日逆行,十日夕伏,十二日遂晨见,东方大抵八年五终,五度夕见,五度晨见。(5L)①

按:“犀”、“迟”二字同属古脂部,通。此二字相通现象在其它古文献中亦有用例,多作为讹误字处理。如:王念孙《读书雑志·淮南内篇》“迟利”,按:“迟利二字义不相属。迟当为犀字之误。”

“犀”亦与“齿”通。如《荘子·则阳》:“犀首闻而耻之。”陆德明《经典释文》:“犀首,魏官名也,司马云,若今虎牙将军,公孙衍为此官,元嘉本作齿首。”

《一切经音义》中此二字相通用例,可补古籍校勘中某些讹误。

2. 烈-列

【车辂】上九鱼反,下洛故反。《戴礼》云:古之车也。盖圆像天,二十八轑以像烈(列)宿也。轸方像地,三十辐像日月。仰则观于天,俯则察于地。《释名》云:天子所乘曰辂,有五饰,金饰、象饰、宝、革等五,随饰各为名。(5L)

按:“烈”、“列”二字通。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假借烈为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烈假借为列。”敦煌变文中“列”、“烈”二字亦多相通。如:项楚《敦煌变文选注·伍子胥变文》:“列(烈)士抱石而行,遂打其齿落。”“先赐重赏,勋禄不轻,有此骁列(烈)之夫,速来咨陈,牒勑旣行下,远近咸知,各悉投名,争前应募。”《敦煌变文选注·持世菩萨》:“是时也,波旬设计,多排婇女嫔妃;欲恼圣人,剩烈(列)奢华艳貭。”

3. 由-犹

【鄢郢】上焉蹇反,下盈井反。荆楚地名也。楚王旧都,见在郢城。在江陵东北十余里,丘墟城郭由(犹)在。(H84)

按:“由”、“犹”二字通。刘淇《助字辨畧》:“由与犹同。”此通假现象在敦煌变文中经常出现。如:项楚《敦煌变文选注·伍子胥变文》:“女子答曰:儿闻古人语,盖不虚言,情去意实难留,断弦由(犹)可续。君之行李,足亦可知。”《敦煌变文选注·汉将王陵变》:“王陵先到标下,灌婴不来,王陵心口思惟:‘莫遭项羽毒手?’道由(犹)未竟,灌婴到来。”

4. 慧-惠

【妍丑】上啮坚反。《广雅》云:妍,好也。《说文》:忮(技)也,慧(惠)也。从女幵声。幵音坚也。论作妍,俗也。(H87)

按:“惠”假借为“慧”。古二字通。如《论语·卫灵公》:“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陆德明《经典释文》:“鲁读慧为惠,皇本慧作惠。”《观世音应验记三种译注·续光世音应验记》:“唯王周旋惠简道人素有胆识,独就居之。”董志翘注:“惠,《续高僧传》作慧。”

(二)鲜有用例的通假字

1. 逻-椤

【竖栅】下楚革反。《广雅》:栅,逻(椤)也。《苍颉篇》:絷也。《字统》云:竖木如墙曰栅。《说文》:从木册声也。册音同上。絷音知立反。(H90)

按:“椤”属歌韵,“逻”属戈韵。《一切经音义》中二字音近相通。其本字恐当作“椤”。《类篇》:“椤,良何切。《博雅》:椤,落篱也。一曰檖木别名。又郎佐切,文一重音一。”王念孙《广雅疏证》:“椤,杝也。王念孙注:杝,今篱字也……椤字通作罗。”

2. 楼-㡞

【马篼】下斗侯反。《广雅》云:楼(㡞)篼,囊也。《说文》亦食马器也。从竹兜声。传文作兜,即铠也,非本义也。(H89)

按:王念孙《广雅疏证》:“㡋篼、㡞篼、帐,囊也。王念孙注:㡞之言娄也。《小雅角弓笺》云:娄,敛也。”《正字通》:“㡞,卢侯切,飤马橐。”《康煕字典》:“篼,《广韵》,当侯切;《集韵》,徂侯切,并音兜。《说文》:饮马器也。扬子《方言》:饮马槖,自关而西或谓之掩兜,或谓之㡞篼。《正字通》:竹舆也,箯之别名,俗谓之篼子。”

“楼”、“㡞”同属侯韵,《一切经音义》中音近相通。

3. 荷-符

【方册】初革反。《说文》:荷(符)命也。诸侯受于王,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或作,古文字也。(H97)

按:今《说文》:“册,符命也。诸候进受于王也,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

“荷”属歌韵,“符”属虞韵。《一切经音义》中“荷”、“符”二字通假,恐以方音或口头读音相近而通。今吴方言中,“荷”、“符”二音亦同。

4. 吹-次

【铜镴鍮石】铜则赤铜、白铜。镴音拉,即白镴鈆锡。鍮音偷,石吹(次)于金。皆充器。(H100)

按:“吹”字据文义当作“次”。《龙龛手镜·金部》:“鍮,吐侯反。鍮石次于金也。”《一切经音义》中,“吹”、“次”二字通。

“吹”属古歌部,“次”属古脂部。古经典文献中二字相通用例较罕见,《一切经音义》中,“吹”、“次”相通假,恐据中古时语音或当时方音。今吴方言中“吹”、“次”二字音近同。

在俗文献中“吹”又与“炊”通。如:项楚《敦煌变文选注·韩朋赋》:“井水湛湛,何时取汝?釜灶㒬㒬,何时吹(炊)汝?”。

5. 藉-积

【贮聚】猪吕反。杜注《左》传:贮,蓄也。蓄藏之也。《说文》:藉(积)也。从贝宁声也。下从裕反。何注《公羊传》:聚,敛也。贾注《国语》:集也。《说文》:会也。从乑取声。乑音吟,从三人也。(H16)

按:“积”假借为“藉”。“藉”、“积”中古同属昔韵,二字音近,通。

6. 臣-神

【羞赧】上秀由反。孔注《尚书》云:羞,辱也。《左传》:无作臣(神)羞。杜注云:羞,耻也。《说文》:羞,进献也。从羊羊所进也从丑丑亦声也。下儜蕳反。《方言》云:赧,愧也。《考声》云:羞惭面赤也。《说文》:面惭赤也。从赤㞋声。律本从皮作,俗字也。㞋音尼展反。(H62)

按:“臣”字日本狮谷白蓮社本作“巨”,非。今《左传》:“无作神羞。”《一切经音义》中“神”假借为“臣”。二字同属古真部,音近,通。

7. 褔-幅

【衮冕】上古本反。《周礼》云:享先王则服衮冕。郑众注云:衮,龙衣也。郑玄笺《毛诗》云:玄衣而画以龙也。《说文》亦龙衣也。绣下裳褔(幅),一龙蟠阿上向。从衣公声。下眉辩反。郑注《周礼》云:冕,首饰也。《说文》:从冃免声。冃音冐也。(H92)

按:《一切经音义》中,“褔”、“幅”二字通用。

8. 滗-匕

按:经文中“滗”作“匕”,恐为同音借字。

9. 騃-骇

【猖狂】齿杨反。谓变易情性也,亦狂騃(骇)也。《庄子》:猖狂,妄行也。(X24)【猖狂】齿杨反。谓变易情性也。亦狂騃(骇)也。《庄子》:猖狂妄行是也。(X1)

按:宋本《玉篇》:“猖,狂骇也。”此字《慧琳音义》均引頋原王作“骇”,《玄应音义》均作“騃”。中古时期“騃”、“骇”同属骇韵,二字音近同,玄应恐同音借用,通。

10. 济-际

【濩落】上胡郭反,下郎各反。《广雅》云:濩落,寛广无涯济(际)也。《字书》云:殒濩,落䕪失志皃也。(10 L)

按:据文意本当作“际”,二字恐通。

二、省形同音借字

《一切经音义》中存在着大量的省形借字。这些字一般不作为传统的通假字处理,但在《一切经音义》等俗文献中却作为通假字来实际使用,具有较鲜明的俗用字的特征,即遵循简省的原则,既保留了原字的读音,又不失原字的主体构形。因此,此类通假字亦有学者称之为“形声字与其声符字通假”。

根据现有古籍整理资料,我们发现除了《一切经音义》之外,敦煌文献及《三国志》古写本均有不同程度的此类用字现象存在。在古文献中恐为俗字大发展这一特定时期的一种社会俗用字习惯。此类通假字现在还少有论述,现选取一些用例作一简要描述。

【蹲踞】上音存,下居御反。《考声》:狐蹲也。《释名》:蹲,存也。谓存(),其后不着于席也。踞,箕踞也。《礼》云:无箕踞也。箕音基。(7L)

2. 其-骐

【驾驷】上古讶反。《切韵》:驾,乘也。《毛诗》曰:驾我其(骐)馵。下息利反。四马共乘也。《尔雅》曰:天驷,房也。郭璞注云:龙为天马,故房四星谓之天驷。李淳风注《天文经》云:天驷一名天马。二星为右服右骖,二星为左服左骖也。馵,丈句反。(2L)

按:“其”为“骐”省形同音借字。二字同属之韵。

4. 尾-㞙

按:“尾”为“㞙”之省形字,“㞙”即“尿”之古字。《玉篇》:“,踈有切,面也。又所留切,小便也。”《类篇》:“㞙尿,奴吊切,人小便也,从尾从水,或省,文二。”《新校互注宋本广韵》:“㞙,古文。”《故训汇纂》引《慧琳音义》卷九七:“,少溲,谓小便尾也。”恐断句有误。“尾”属尾韵。“㞙(尿)”属宵韵。

5. 阳-鐊

【钖鸾】上养将反。《周礼》云:钖,马面当颅,列金为之,所谓镂钖也。郑笺《毛诗》:眉上曰阳(鐊),列金饰之,金当颅也。《说文》:马头饰也。从金阳声。正作鐊字。(H95)

按:“阳”为“鐊”之省形同音借字。二字同属阳韵。

6. 兼-蒹

【蒹葭】上音兼,下革遐反。《说文》:兼(蒹)葭,荻芦未秀者也。蒹曰荻,葭曰芦。并从草,兼叚皆声也。(H97)

按:“兼”为“蒹”省形同音借字。二字同属添韵。许慎《说文》:“蒹,雚之未秀者。”

【鸋鴂】上佞丁反,下蠲穴反。《广雅》云:鸋鴂,果羸、[桑]飞、女匠()、工雀也。《方言》:桑飞,自关而东谓之鸋鴂,俗名巧妇小鸟也。《说文》:并从鸟,宁夬皆声也。夬音古快反也。(H88)

8. 毕-韠

【搢绅】上津刃反。《仪礼》云:搢,插也。《礼记》云:端毕(韠)绅搢笏。《说文》从手晋声。下失眞反。包注《论语》云:绅,大带也。《说文》:从纟申声也。(H84)

按:“毕”为“韠”省形同音借字。今《礼记》作“韠”。

9. 戾-捩

【柁折】上陀个反。《释名》云:舩尾曰柁也。正舩不使他戾(捩)也。《文字典说》云:舩后正舩木也。从木它声也。它音陁。律文作柂,是车拖字,非舩柁字也。下善热反。(H63)

按:“戾”为“捩”省形同音借字。

10. 敫-激

【激楚】上音击,琴操曲名也。司马彪注《庄子》云:流隐曰激。《楚辞》:谓声清敫(激)而无不通也。王逸曰:激,感也,形声字。(H90)

按:“敫”为“激”省形同音借字。

11. 盈-楹

【丛楹】上族公反,下音盈。盈(楹),柱也。丛,聚也。从丵取声。(H91)

按:“盈”为“楹”省形同音借字。

12. 渐-壍

【坑坎】上客庚反。或从阜作坑。顾野王云:坑,壑也。亦池渐(壍)也。《说文》:坑,墟也,从土亢声。下堪敢反。《考声》云:小坑。(H93)

按:“渐”为“壍”省形同音借字。

13. 严-酽

【严酢】鱼剑反。酢之甚者曰严(酽)也。(H48)

按:“严”为“酽”省形同音借字。慧琳亦指出,如:【严酢】上严剑反。借用字,正作醶。下仓固反。酸也。有作醋,俗字也。(H14)而“酽”字恐又为“醶”的借字。许慎《说文》:“醶,酢也。从酉佥声。”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醶,字亦作酽。”

14. 兾-骥

【騄骥】上龙烛反。《穆天子传》云:周穆王骏马名騄耳也。下饥义反。《说文》:兾(骥)谓千里之马。孙阳所相者也。并从马,彔、兾皆声。彔音禄也。(H97)

按:“兾”为“骥”省形同音借字。

15. 付-怤

【妬憋】上都故反,下裨列反。《方言》云:憋,恶也。郭璞注云:付(怤)急性者也。《古今正字》:从心敝声。(H40)

按:“付”为“怤”省形同音借字。今《方言》:“憋,恶也。”郭璞注:“憋,怤急性也。”

16. 敝-潎

【皆漂】匹遥反。《毛诗传》曰:漂犹吹也。《广雅》:漂,敝(潎)也,泛也。《说文》:浮也,从水票声也。票音同上。敝音篇篾反。(H18)

按:“敝”为“潎”省形同音借字。今《广雅》:“漂,潎也。”王念孙《广雅疏证》:“漂、潎、洴、澼,一声之转。漂之言摽,潎之言撆,洴之言拼,澼之言擗,皆谓击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潎,今苏俗语谓之漂。”

17. 亭-停

【汪水】乌黄反。《通俗文》:亭(停)水曰汪。汪,池也。《说文》:汪,深广也。(X18)

按:“亭”为“停”省形同音借字。《慧琳音义》释此词作“停”。

[注释]

① 所引《一切经音义》均为高丽藏本。“H”表示《慧琳音义》,“X”表示《玄应音义》,“L”表示《希麟音义》,序号表示卷数。以下皆同,不再出注。

猜你喜欢

同属通假同音
康有为藏西夏字书《同音》残叶版本考
衛伯考(下)
《同音》二字格探析
English Jokes: Homonyms
承认两岸同属一中是开启台湾幸福的密码
《洛神赋》“清阳”词义训诂
浅说通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