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粹摘编
2010-03-22
国务院决定免除中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
2009年12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除学费。
免学费标准按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学费标准确定。
对因免除学费导致学校收入减少的部分,通过财政给予补助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及顶岗实习解决。对在政府职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批准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一、二年级符合免学费政策条件的学生,按照当地同类型同专业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免除学费标准,由财政给予补助。免学费补助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
职业教育路线图亟待重新调整
有经济学家认为,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传统产业机构的冲击是巨大的,它必将淘汰一批落后的工业生产方式,“催生”一批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新兴产业。这对职业教育而言,是“冲击”也是“契机”。在这个关键时期,国家对中长期职业教育规划作出相应的调整显得尤为必要。这种调整应该是全方位的,包括办学方向、办学模式、培养目标等多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只有充分实施“制度化”,才能打造真正属于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华东师大职成教研究所所长石伟平认为,由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职业教育无形中被降格为“低层次教育”和“断头教育”,在“文凭本位”思想尚占有很大市场的中国,仅仅只有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无疑是难有立足之地的。
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提出,从长远看,在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的基础上,应研究从“免费”发展到“义务”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并适时提出逐步实行中等职业义务教育的目标;除了升入普通高中准备考大学的学生外,对就业前的初中毕业生,应该从制度上要求并保障他们接受一至两年的正规中等职业教育,取得必要的职业素质和技能,然后才能进入就业市场。他认为,一旦这一“路线图”得以实施,就能有效从源头上保证我国劳动力结构的转变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为我国向经济强国转变提供必需的劳动力准备。 [教育文摘周报2009.8.26]
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成为当务之急
职业教育资源只有在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作用,才能真正实现优化配置。
一是技能训练基地共享与合理布局。技能训练基地是一项投资大、要求高、更新快、管理难度大的系统工程,每所院校都必须拥有自己的技能训练基地,但这不意味着同一地市范围内各学校低水平重复建设技能训练基地。建议由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拟定政策,鼓励院校合作建设、合用或共用技能训练基地,以降低职业教育成本。
二是师资共享和网络建设。当前,各职业院校的教职工人数不少,但教职工中的专任教师比例偏低;专任教师中的理论课教师不少,但“双师型”或“多师型”的教师比例偏低;追求高学历、高教师职称的学校和教师不少,但追求高技能和工程系列职称的教师比例偏低。为促进教师质量的提高,应建立省市范围的职业教育师资库或师资网络,创造条件实行跨学校、跨所有制、跨地域优化配置师资。
三是信息共享与市场分工。为适应市场对职教资源的配置作用,各职业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区位、基地等优势和特点,参与职业教育的市场分工,应逐步建立合作性的学生就业、学校招生、教材建设、学科动态等信息网络,为上网交流创造条件。 [教育文摘周报2009.8.26]
广东中职技术教育“双零”培养模式的重大成果
2009年6月4日,广东省首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双零”(零学费入学、零距离上岗)培养模式试点班近千名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顺利毕业,毕业生就业率达100%。标志着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双零”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政府不出一分钱,学生不交一分钱,学校收费不减一分钱,企业额外增加开支一分钱”,以及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企业满意和“培养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按照这种模式,在学生入学时,学校预先垫付其学费,在学3年,实行弹性学制,一半时间在学校上课,一半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教学与实践交替进行,学校和企业共同教育和管理、共同组织相关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企业向学生支付合理劳动报酬,用于学生缴纳学杂费和生活费用,学生到工厂实习,中职学校教师同时进厂全程跟进,边学习边工作,并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
“零学费入学、零距离上岗”是广东省教育系统创造的一种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升学和就业的新模式。一是解决了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没书读的困境,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和技能,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为学生家长解决了孩子的读书问题,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二是扩大了学校办学规模,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三是节省了企业岗位培训成本,缓解了技能型人才紧缺状况。四是实现了智力扶贫和扶志,帮助经济苦难家庭学生形成了靠自己的技术来发展的能力和志气。五是推动了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教育文摘2009年8月5日]
高职平等竞争地位的确立
上海交通大学熊丙奇教授认为,随着高职的规模增大,高职的就业前景看好,社会对高职的观念也在发生着转变。但是,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的观念转变了吗?社会不认为差学生读高职,但是根据目前的招生录取规则,其事实是高职(高专)都放在各地高考招生录取的最后一批。高职所能招收到的学生大多是二本、三本录取剩下来的。
由于我国的高考,是按分数排序、结合志愿投档、录取,因此,高招制度造成的现实是,无论高职高专学校多么努力都难以招到高分学生,反过来,这些学校还经常被质疑:你们办学质量好,为什么都是分数低的学生报考呢?
在我国的招生录取规则制度中,很难出现一个高考分数可以上北大的学生,放弃北大不上,放弃一本、二本不填,而去填报高职高专志愿的,这样的人肯定会被认为有问题,或者有什么难言的苦衷。而在美国,一个能进哈佛大学的学生,可能不进哈佛而选择一所烹饪学校,而且这种选择并不会让社会大惊小怪。
当然,这除了招生录取制度的原因,还有劳动价值观、行业收入差异、社会福利保障等诸多因素影响。
熊丙奇教授说,我国教育部门应该调整对高职的认识,创造各类教育平等竞争的环境,并逐渐带动社会改变对高职的看法。
首先,要打破目前按批次招生录取的规则,逐渐实现各校的平等竞争。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高考改革方案,提出高职高专可率先实行全面自主招生,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事实上,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较高的上海和北京等地,高职高专自主招生已经尝试多年。2009年,上海自主招生的高职高专院校,招生名额为12000多人。
其次,要淡化高校的行政级别。目前,我国高校的行政级别从副部长级,到正厅、副厅、“没有级别”不等,公办高职高专为副厅级,民办高职高专没有级别。级别也意味着学校的地位、在教育界的发言权等差异,这导致了各校全方位的不平等竞争。
我国正在制订的中长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作为核心内容。让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拥有与普通本科院校同样的竞争地位,是既促进教育公平,又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
[《科学时报》2009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