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0-03-22范锡霞
范锡霞
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范锡霞
(天津青年职业学院,天津市 300191)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了进一步分析,积极探索创业教育的实施策略,通过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化解就业矛盾和压力。
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毕业生;就业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极为严峻。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七大对就业问题高度重视,胡锦涛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时,特别强调“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并专门指出“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工作”。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再靠大办国有企业的方式来解决就业问题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来解决毕业学生就业问题无疑是一种可行而且有效的方法。
一、高等创业教育的现状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已开展创业教育课程研究,如今也是实施创业教育最为受益的国家。我国如果以1997年的“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作为我国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开端,那么创业教育在高校已开展十多年了。在此期间,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开始于1999年的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在全国高校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从2002年初教育部高教司在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试点创业教育。2003年下半年教育部举办了第一期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全国100多所高校的200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当前我国已经认识到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然而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不容乐观,中央电视台2005年底对大学生创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想创业的大学生达到了80%,但真正能实践的只有4.2%。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相分离。我国高校目前的创业教育,是在“正规教育”之外,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的“业余教育”,“重讲座轻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与学科专业教育未能有机结合,没有融合于学校整体育人体系中,致使创业学生激情有,而内功不足;想创业的人多,选择创业的人少。目前有的学校近一、两年才给学生开设了创业教育的必修课,已收到了良好效果。如天津新报报道,某学校法律专业四个毕业学生合伙创业,开设了一个餐馆,生意不错,为毕业生树立了自主创业的榜样。
(2)创业教育的开展仅限于少数学生。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开始于创业大赛,自开始就刻有极强的精英化痕迹。创业教育关注的是少部分人的骄人业绩,学校没有学生创业培训机构。“创新试验室”、“学生创业俱乐部”、“科创中心”等,都是精英化的机构,大部分学生因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和社会经验的欠缺而只能成为袖手旁观的“看客”。
(3)从创业学生的经历来看,社会经验的欠缺和资金的不足给学生自主创业带来的困难较大。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社会因素
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受教育者进入社会后发挥创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这又取决于社会性的外部环境,主要表现在国家政策及社会力量,如创业发展优惠政策、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资本供给渠道的畅通等。从当前的情况看,政府引导创业和创业教育的力度不够,社会各界对搞创业教育的认识有限,对此全社会还未能引起普遍的反映和回应,不足以形成声势、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有很多地方机制建立不完善、政策法规不配套,不利于创业者发展。中央电视台对大学生作了一次调查,调查问题:“你自己创业最大的困难在哪里?”其中缺少启动资金占59%;缺少专业经验占26%;缺少人脉关系占11%。资金缺乏反映了我国目前适应市场经济的风险投资机构尚不健全、国家相关促进政策没有落到实处。
2.学校教育
创业教育是系统工程,目前创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没有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方位之中。
(1)创业教育观念落后。目前对创业教育处在一个为大学生就业找出路、创造就业岗位的阶段,还没有提高到国家经济发展“驱动力”的高度。创业教育及创业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为活动而活动,为大赛而大赛,缺乏相应的教育大学生创业的具体措施,没有真正将创业计划付诸实施,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机会和发展空间。
(2)教育体制不利。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教学模式仍然注重学科标准、教师主导、知识传授、静态评估,专业设置狭窄,课程体系追求“小而全”,忽略甚至压制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学生被过分强调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缺乏参与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缺乏创新意识。近几年多数高校虽然推行学分制,但是还有太多的考试、学制等框架,限制学生去求异、去冒险、去建造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空间。
(3)师资力量薄弱。教授创业课程的教师应具有创业或投资的经历,熟悉企业的运营。但目前在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校里,从事创业教育和培训的教师一半来自两个方面:一类是原先从事企业管理学科教学的教师,另一类则是学生就业工作的指导老师。这两类师资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在为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训时,难免陷入“纸上谈兵”的尴尬。
(4)课程体系不健全。目前许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主要通过开设选修课方式及在校园内为学生建立创业实训基地,这样为学生将来走出校门打下良好基础。课程设置缺乏合理的安排,没有规范统一的教材,课程内容多为著名企业、集团有关创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与大学生关注小企业的创办与发展有一定差距。缺乏小企业的生存之道、发展之道、壮大之道的讲解与分析,指导意义不强。
3.个人因素
(1)就业观念陈旧。择业目标狭窄,期望值偏高。长期以来,许多学生形成了大学毕业生包分配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仍抱有“等、要、靠”的思想,缺乏开阔的行业视野,缺乏远大理想的引导,更缺乏创业创新的精神准备。
(2)自主创业能力较差。创业知识贫乏,创业能力太低。教育部2004年调查显示,全国较早的97家学生创办的企业中,盈利的仅占17%,5年后生存下来的只占30%。
(3)自主创业社会经验欠缺,资金不足。
三、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社会方面
创业需要一个完整的创业体系的支持,包括鼓励创业的环境、支持创业的社会融资渠道以及敢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团队的教育。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氛围。环境是创业的外部条件,是决定创业效果的客观因素。要通过广泛而持久的社会舆论宣传创业教育的意义,引导社会各界人人关心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破除创业教育仅仅是学校工作的观念,推动创业教育成为社会的责任、高校的使命、家庭及个人的自觉行为。
其次,坚持“扶上马,送一程”的原则。对于大学生创业,政府的帮扶作用不可小视。政府要认真制定落实大学生创业的有关政策,如国家工商总局对从事个体民营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2008年免收5个费用;在资金、政策、管理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条件,特别是融资体系,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发展的空间,推动高校创业教育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2.学校方面
(1)树立正确教育理念。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它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突出了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学校在强调教学质量的同时,要把创业教育纳入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目标之一。首先要建立健全创业教育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为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保障;其次利用校园宣传,积极开展与创业有关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独立、坚韧、克制、适应等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
(2)深化教学体制改革。教学体制机制是确保创业教育实施的关键,学校可采取积极灵活的措施,促进创业教育与实践。
首先,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实践方式,培养学生的参与、竞争意识,以科学地选择职业。如实行弹性学分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允许有创造力的学生在其创业的关键阶段申请休学进入社会办公司;也可以吸收有创业前途的大学生以勤工助学的形式进入校办企业,为他们的劳务输出和智慧输出搭设桥梁、铺设平台;学校在宏观上应对重点创业项目进行扶持,并对大学生的创业设计、立项、论证、审核等给以指导和帮助。
其次,注重创业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重点拓展内容,最重要的是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加大试验、学习和社会实践等教育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特别应该提倡学校为学生在校园内建立创业产业园,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够得到实践和锻炼。同时还应通过门类众多的课外活动和领域扩大学生社会实践,把创业需要的知识、课程纳入到创业知识的教授,将企业成长、成功收获等完整的创业过程教授给学生,彻底改变我国创业教育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培养的问题,强化大学生创业意识,切实提高创业者的综合素质。
第三,健全创业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并逐步建立一支师德高尚、指导有力、梯队合作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是开展创业教育的一项紧迫的任务。学校可以通过和相关机构合作 ,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或者选聘有成功创业经历的企业家或大学生担任创业教育教师等途径实现教师队伍的强化,让学生感受创业体验、接触创业实际问题,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3)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结合自身学科和专业特点设计课程体系,既要考虑突出专业知识与技能,又要兼顾创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实践,使课程与课程有交叉、专业学习与创业教育相促进;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来确定渗透的知识内容,创业课程围绕创业构思、融资、创业营销、中小企业管理、才会管理等开设课程。
3.学生方面
(1)理性认识创业教育。加强创业教育,不是鼓动学生毕业后都去创业,更不是放弃学业去创业,而是通过了解创业政策,学习创造的理论素质,达到“就业有实力”、“创业有能力”的目的。
(2)合理设计职业规划。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合适的才是正确的。独特个性是创业的基本素质,大学生充分利用几年大学时光,尽早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特长制定实施职业规划,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注重个性发展,发挥自身优势,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出击,变翘首观望为积极进取,变循规蹈矩为开拓创新,是自己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要想解决大学生创业教育缺陷,必须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及具灵活开放的优势,依托团委、学生社团等组织机构,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一个理论加实训的创业教育环境,使大学生有一个可以接触到社会平台,使创业技能得到有效地锻炼。
首先,校方要考虑将企业引进校园。大学生创业,不单单是高校和大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行为,还应将企业请到校园中来,创新校企联盟的机制和形式,利用校企各自的资源和优势为大学生搭建一个创业实训的平台。现在很多高校也将企业家请进高校与大学生交流创业经验,如“企业家课堂”等,也只是局限于理论层面。笔者所述的企业进校园是指企业以多形式、多渠道的途径进入校园,可以充当大学生创业的指导者、培训者、评估者、激励者的角色,在项目和资金的支持下甚至可以做大学生的“老板”。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大学生获得企业在项目运行、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培训与管理、市场调研、产品开发等多方面实操能力。
其次,要考虑实训模式的构建。实训模式的载体可以是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社团”或“创业训练营”、“创业实验室”等组织形式。实训体本身以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来运行,可以设立董事会、股东大会、CEO、总经理、财务经理、人事经理等等,通过大学生自己的分工协作来推动实训体的管理和发展。高校应当充当服务者的角色,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为企业提供科研和技术上的支持。企业应当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包括企业战略、企业文化、财务管理、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同时企业可以共享实训体创造出来的成果。而大学生通过亲身的参与,会得到更多实际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实训本身就是大学生创业的一种尝试,学生是虚拟的法人。从创业到经营,大学生可以自主制定章程,根据经营需要设立内部机构,制定各项管理制度,每个人严格履行自己在实训体内部的职责,明确责任分工,团结协作,取长补短。企业在对大学生进行技能培训的同时,定期对实训体各机构进行考核评估,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实行定期换岗制度,尽量让每个学生尝试实训内部的各个角色,使其对企业经营有整体性的把握。高校在做好服务者的同时,还要积极与企业沟通,维护好大学生的权益,实现三者的共赢。
开展创业产业园实训是大学生实现社会化的有益途径。通过企业的融入,大学生在校园实训的环境中可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逐步与社会接轨,学会接纳社会规则,懂得如何整合资源获得社会支撑和帮助。总之,通过校园实训的建设,可以不断完善高校创业教育环境。
学生社团与大学生创业。学生社团是学生以共同的兴趣为基础形成的非正式群体,使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享受充分交流的平台。学生在社团中长期交流与合作,比较容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理念,这是创业必备的重要元素。首先,紧紧围绕“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开展学生的社团活动,不断提高社团创业的层次。其次,设立“社团创新奖”。“社团创新奖”可实行申报制,每年评定一次,有利于提高大众化的社团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第三,完善相关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成立各种形式的学生科技型创业社团,大力扶持学生社团开展各种创业活动。
[1]左崇文.高职创业教育体系的创建与创新[J].职教论坛,2009,(4).
[2]段素菊.我国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发展中的政策问题与对策分析[J].职教论坛,2009,(3).
Analysis on Present Situation of Business-starting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and Research on Countermeasures
FAN Xi-xia
(Tianjin Youth Vocational Institute,Tianjin 300191 China)
This paper makes f urther 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 roblems of business-starting education to university students.It explores the implementing strategy of business-starting education actively.The contradiction and p ressure of the employment can be resolved by training students’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startup and by imp roving their consciousness and quality of business-starting.
university students;business-starting;business-starting education;graduates;em2 ployment
G710
A
1673-582X(2010)01-0116-04
2009-10-11
范锡霞(1958-),女,天津市人,天津青年职业学院高级政工师,主要研究高职学生教育管理、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