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素质与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旅游文化课教学改革
2010-03-22张红
张 红
(天津国土资源与房屋职业学院,天津市 300270)
以素质与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旅游文化课教学改革
张 红
(天津国土资源与房屋职业学院,天津市 300270)
实现以素质与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教育模式,必须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如何逐步实现素质与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了探讨。
中国旅游文化;素质与能力;教学
旅游行业是一个特殊的综合性服务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与能力要求高且全面。高职旅游文化教学为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必须把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为旅游业发展输送合格的人才。能力与素质培养目标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二是培养学生较为广博的文化知识素养与娴熟、精准到位的职业技能。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的课程,课程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它在对学生以素质和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价值。课程教学如何围绕以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如何实现素质与能力培养目标,就成为我们积极思考探讨的内容。
一、要提升课程对学生素质与能力培养的价值
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程,对于高职旅游教育培养学生能力与素质的目标有着特殊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首先,这门课程综合性很强、涉及面广,它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拓展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这门课程在保证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基本框架下,实现旅游学、地理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和渗透。从课程内涵上看,中国旅游文化涵盖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宗教、教育、建筑、服饰、风尚习俗、文学艺术等,知识覆盖面广,对拓展学生视野,提升文化素质有着重要的价值。
其次,传统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道德价值观念,带给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方面的熏陶和教育。传统的人文精神和核心的价值观念,优秀的民族精神,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进而升华人格,提高精神境界。
最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旅游行业发展和职业发展的观念和意识。旅游业发展趋势是文化旅游为主,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生长点,尤其是我国是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大国,这些旅游资源价值能否体现,与未来的旅游从业人员对旅游文化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密切相关。通过中国旅游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行业发展的观念意识,利用所学为旅游经济服务,为旅游业的发展服务。
二、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重视人文素质培养
1.重视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对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低、适应力差、功利意识强、团队协作能力差、职业情感淡漠等现象都要引起高度重视。课程教学时不能只讲解具体的文化知识,缺少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念和职业道德修养和素质的积极引导和教育,要突出中国旅游文化课特有的教育性,有针对性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如大局意识、诚信意识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品格等等的价值观念引入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情境,对学生予以正确引导。同时教育学生要牢记热爱祖国、不卑不亢、一视同仁、顾全大局等的道德观念,为今后走向旅游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要在职业信念与理想方面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学生树立为中国旅游业发展奋斗的理想和责任意识,把行业的发展和个人未来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热爱旅游业的感情,增强职业发展的信心。
2.注重文化素质培养和职业操作技能培养的双丰收
实现双丰收是由高职旅游教育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目标决定的,也是旅游行业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同时知识素质与技能素质是互相支撑,不可分割的。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本身的特色使得对文化素质培养方面的教学比较突出。因此,教学最关键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讲授文化知识,而是如何要将知识进一步内化为素质,以提升文化底蕴为目的。注重学生职业操作技能的培养,这与文化底蕴的提升并不冲突。要充分重视课程的实践教学对学生技能素质提升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锻炼学生的技能水平。要围绕以素质和能力锻炼为核心,针对学生应具备的技能素质,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置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效地实施实训环节,达到文化素质与技能锻炼双丰收的目标。
三、要明确教学主线和教学重点,注重知识的内化
教学的主线和重心的设置是组织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前提。课程如缺少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教学内容随意性强,教学主线不清晰,教学重心就把握不准确。学生无法对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认识,学习只停留在知识层面,而且很庞杂,无法将知识内化为素质。
明确课程的总体框架,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的总体把握。课程内容应以中国文化为依据,以对旅游的把握为主线,详细阐释山水、宗教、建筑、园林、民俗、饮食等诸多旅游文化形态,同时深入探讨中国旅游文化所植根的土壤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文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通过纵向历史比较和横向中西对比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揭示其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梳理出一条清晰的主体脉络,将知识进行细化,使教学内容层次更加清晰。教学的重心不在于那些文化形态的具体知识如建筑、艺术、生活习俗等文化现象,而是透过这些具体的、表层的文化现象把握旅游文化的深层内涵和价值。其最终目的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们真正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综合人文素质以及旅游专业素养的提高具有真实功用。旅游行业要求学生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教学必须鼓励学生接触更多的生活文化和表层文化,积累文化知识。
四、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在被动状态,教与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不能被激发出来,教与学的关系僵化。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水平,开拓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都受到制约。教学手段单一、落后,无法为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发挥作用,因此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多样化
必须充分研究学生的能力状况,创造一种平等开放、民主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多种素养与能力。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教学方法、“模拟情景”教学方法等,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启发式”教学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能力的培养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讲授过程中适当给学生多提供表达独特性思想和感情、自我评价的机会。如在学习节日民俗时,让学生讲述自己家乡在传统节日里的习俗,最后由教师点评,学生情绪高昂,教学效果显著。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深入分析,认真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去把握旅游文化的深层内涵和价值。要逐步实现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氛围,就要善于引导,精心设计文化专题,采用分组合作进行讨论学习,通过思考、辩论将基础文化知识内化为素质,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采用模拟情景的教学方法,比如讲到佛教建筑布局,可模拟天津当地的千年古刹独乐寺景点情景进行讲解。同时进一步要求学生做模拟导游分组讲解训练,达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的锻炼。
2.教学手段的丰富化
课程教学中信息量大,案例多,恰当、巧妙、灵活的运用多媒体的手段,可以提高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氛围。许多章节需要形象化教学,山水、宗教、建筑等等,制作多媒体课件,将图片、图像、声音等生动形象的在屏幕上展示出来。例如讲解北京的四合院时,要用图片直接将四合院的布局特点展现出来,形象直观,印象深刻。另外还有一些知识点难以理解,如建筑元素斗拱、建筑屋顶式样,通过实例图片进行讲解,学生兴趣浓厚并能准确的把握。可以采用播放教学VCD、利用互联网等多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使原本难于理解的知识变得资料丰富,易于掌握,形象生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效率,促使学生对文化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要优化与创新实训环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职教育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的知识与经验是单纯课堂教学所无法获取的。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中国旅游文化课程的设计上要重视加大实训和实践的力度,以使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不断优化、模式不断创新。在实践环节的设计上,可以按照教学进度,充分利用校内的实训室和实训设备,设计景点模拟讲解等,强化导游讲解技能和文化知识;按照教学进度有针对性地参观当地的代表性的人文旅游景点或景观,加深学生的感官体验和情感体验;充分利用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旅游企业,进行实践情境教学,比如在学到民居建筑这部分知识时,带领学生到校外的实训基地石家大院进行参观并进行现场的讲授。同时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讲解,锻炼自己的讲解技能,从而缩短毕业生从学校到市场的过渡和磨合期。需要强调的是实践教学,一定要按照既定的实践大纲进行,严谨地执行每个环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同时要考虑与专业的其他技能训练课程有机结合,共同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比如说在景点讲解锻炼上,可与导游业务课程的部分实践课时耦合,以达到同时锻炼多种职业能力的目的。总之,一切实训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从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素质和能力出发,真正发挥实践教学对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的作用。由于学校的教学课时毕竟是有限的,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还要依靠学生长时间的努力。除了课堂学习外,还要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鼓励学生担任公益导游,临时兼职导游等等,争取多种途径进行实战锻炼,从而达到教学做合一的理想效果。
[1]龙凌,刘丽群,唐春艳.以素质与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旅游教育创新模式初探[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2]陈红玲,陈文捷,潘兆光.旅游文化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高教论坛[J].2007,(5).
[3]刘容.旅游管理专业《中国历史文化》课教学探讨[J].教育发展与研究,2009,(1).
[4]韩福文,孙文福.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
[5]杨雅丽,王凤荣,同晓荣.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Implementing Teaching Reform for Course of Tourism Culture Centered by Cultivation of Quality and Capability
ZHANG Hong
(Tianjin L and Resources and House Vocational College,Tianjin 300270 China)
It is necessary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course teaching constantly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so as to carry out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al mode centered by the cultivation of quality and capability.The paper discusses the way to implement the cultivation centering on quality and capability gradually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ourism Culture.
Chinese tourism culture;quality and capability;teaching
H195.1
A
1673-582X(2010)01-0078-03
2009-10-18
张红(1980-),女,天津市人,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助教,从事旅游管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