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复合型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思考

2010-03-22黄玉萍

图书馆学刊 2010年12期
关键词:个性化图书馆用户

黄玉萍

(盘锦市图书馆,辽宁 盘锦 124010)

所谓“复合型图书馆”是在印刷型文献和电子文献或虚拟文献共存互补的环境下,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有机结合的共存体。在复合型图书馆环境下,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不仅可以激发读者的信息需求,而且有助于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变革。

与传统的信息服务相比,在网络技术环境下复合型图书馆信息服务更有力地支持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需求。例如:Web技术、网页动态生成技术、数据传送技术、过程跟踪技术、安全身份认证技术、智能代理技术等等,为实现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创造了条件。同时,复合型图书馆使读者拥有个性化资料环境、个性化检索环境、个性化过滤环境、个性化服务环境变得十分和谐与自由,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图书馆检索信息平台获取信息资源以及Web上的各种资源链接等等。

1 复合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征

1.1 个性化信息服务方式的转变

复合型图书馆中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呈多维特征:一是任何一次图书馆服务可能是通过若干图书馆馆藏得以完成,即几对一服务;二是任何一次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都不会影响其他图书馆服务,换言之,广大用户都可同时享用复合型图书馆的服务。

由于复合型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本身具有层次性,加之所面对的读者受教育程度不同,以及其知识水平和所从事的社会职业不同,不同职业与文化程度的社会成员对文献信息服务提出了不同层次的信息要求,使得多层次信息服务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一致性服务。这种多层次服务不仅表现在科研、生产、社会管理、普及教育等层面上,而且每一大层面又可分为若干层面。按文献信息资源和用户群的不同需求划分层次,通过分析文献资源与用户之间的层次性关系,把握各个层次用户的特点、需求与发展趋势,使服务的目标更加具体和明确,并能从中总结出各个层次服务的特点和规律。

1.2 从单向被动服务向双向主动服务过渡

个性化信息服务越来越趋向对分散、无序的信息进行科学的评估、合理的整序、有效的重组和深层次的加工,主动向用户提供有序化、知识化、集成化的信息,并通过建立通畅的反馈机制,利用电子邮件、网页、专用信息发送与接受等渠道及时调整服务策略。可以看出,单向被动服务已无法满足读者对信息的全方位需求,向双向主动服务过渡的趋势逐渐明朗化。

1.3 动态信息服务占主导地位

复合型图书馆以主动姿态和超前意识来主宰个性化信息服务,将捕捉和分析的各类新信息实时提供给用户。同时,不停地激活静态信息,发掘信息潜在价值,为信息寻求最合适的用户,从而实现信息价值,并善于利用虚拟信息,共享“信息空间”,扩充信息空间的范围。

1.4 从封闭走向开放

群体性、交互性、分布性和协作性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来特征,网络使复合型图书馆的信息交互达到了空前良好的阶段。复合型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应该是一种开放式服务,它摒弃了传统信息服务从现有资源出发的思维理念,选择从用户需求出发进行服务。横向联合与开放服务也充分发挥了人才优势与信息资源优势,减少了封闭式管理造成的巨大浪费。

2 深化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建议

2.1 制定个性化信息服务方案与档案

可以说,没有一个用户所需要的信息与另外一个用户所需要的信息是完全相同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并不意味着随意提供信息,它也需要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针对不同用户,制定详实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方案是完善信息服务管理的基础性环节,也是个性化信息服务迈向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一步。在进行相关工作之前,图书馆必须对读者目标群体有准确的细分和明确的定位,并对本馆或共享文献信息资源、技术设备、人员条件以及服务能力等进行细致分析,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可行的、富有可实施性和现实操作性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方案。同时,对个性化信息服务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建立个性化信息服务档案,有助于图书馆员在原有服务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定向跟踪服务,不断更新信息内容,定期提供给用户。而且,通过稳定的、个性化的经常接触和跟踪服务也可以获得用户对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信任。

2.2 完善管理,保护用户的隐私权

用户隐私问题是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中的一个敏感且需要积极面对的问题。一方面,要通过制定信息服务制度,对用户个人信息加强保护,承诺用户个人信息不会被滥用,用户资料不会被泄漏;另一方面,从技术角度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如制定较为详细的用户资料保密策略,或对用户信息设定查阅权限,以及通过密码方式对用户信息进行适当的加密处理等。

2.3 在服务中体现人性化管理

复合型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在自动化、现代化程度上的优势使其信息服务中越来越凸显“人”的个性和能力的张扬。因此,随着信息服务个性化的发展,复合型图书馆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所谓人性化管理,即在管理中,无论是对读者还是对馆员来说,都要融入人文关怀精神。本着人的因素第一、公众精神至上的根本准则,针对层次不同的用户,提供深度不一、有的放矢的服务;本着“人”是图书馆核心的理念,强调在管理中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积极引进各种高层次的人才,如网络专家、各学科专家等,努力培养和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复合型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要求,同时要为读者创造一个宽松、舒适的借阅环境。

2.4 拓展复合型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途径

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根据用户需求,按照具体专业或课题领域组织、实施服务,通过系统集成、服务集成、团队工作等多种形式联合、协调,利用多种知识、资源、人员系统进行有益的信息服务探索,以具有洞察力的市场概念,开发和引导个性化信息服务消费,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系列信息产品以及与产品形式相对应的原始素材。

总之,以复合型图书馆馆藏资源及共享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用户需求为目标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信息服务进入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的象征。当代图书馆人应深入分析国内外图书情报界专家、学者在个性化信息服务方面的学术成果和实际工作模式,立足复合型图书馆的业务发展要求,对其不断进行积极、有价值的探索。

[1] 刘传标.复合型图书馆的建设.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2] 包虹.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图书馆管理与实践,2005(2).

[3] 白文渝.论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及其构建.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3).

[4] 曹树金等.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几个基本问题.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6).

[5] 周瑶.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主要障碍及其对策.图书馆学刊,2009(7).

[6] 史伟.个性化服务:高校图书馆的新理念.图书馆学刊,2010(1).

猜你喜欢

个性化图书馆用户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图书馆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