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基层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研究
2010-03-22南君
南 君
(敦煌市图书馆,甘肃 敦煌 736200)
在图书馆界风起云涌的以数字图书馆、掌上图书馆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化建设潮流中,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那些经费短缺、建设滞后的基层图书馆来说,进行信息化建设面临着哪些困境,如何基于自身条件在信息化环境、信息化资源和信息化服务方面进行基层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则是我们基层图书馆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1 西部基层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定位
我国图书馆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信息化建设以来,已经经过了3个阶段,即以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发展为特征的第一阶段和以图书馆网络化发展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为特征的第二阶段,以及目前以海量信息存储、多媒体技术、分布式管理为特征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为代表的第三阶段[1]。但总体的发展水平和阶段并不能说明我国当今所有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都处于第三发展阶段,由于大部分基层图书馆并没有完成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信息化建设过程,基层图书馆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图书馆仍旧处在第二建设阶段乃至第一建设阶段。以笔者所在的甘肃省全省基层图书馆为例,在统计的91家市、县、区图书馆中,有28家只有1台或没有计算机,占全省基层图书馆的30.8%;有37家图书馆配置了服务器,占全省基层图书馆的40.7%;在软件服务方面,实现图书馆业务管理自动化的有33家,占全省基层图书馆的36.3%;接入互联网的有48家,占全省基层图书馆的52.7%;只有8家图书馆建有自己的主页,仅占全省基层图书馆的8.8%。需要说明的是,如此低的计算机拥有率和信息化程度还是在共享工程建设直接推动下的结果(全省设在各基层图书馆的共享工程支中心有57个),许多图书馆拥有的计算机等设备和Interlib系统也都是共享工程所配送的,[2]如果没有共享工程的建设推动,基层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将更加落后。
2 西部基层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困境
2.1 经费困境。从《中国图书馆年鉴》所记录的近几年硬件发展数据来看,2008年全国县级公共图书馆共投入19.36亿元,平均每馆79.21万元,比2005年的统计(两项数据分别是11.54亿元和48.93万元)有了大幅提升。但换个角度从区域发展看,2008年全国人均购书经费是0.794元,不足8毛钱,其中,上海的人均购书经费已达到7.612元,而我国大省河南的人均购书经费却只有0.158元[3]。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图书馆人均购书经费更是低于平均水平,甚至有的基层图书馆多年未曾有一分钱的购书经费,如甘肃省通渭县图书馆[4]。经费短缺使这些西部基层图书馆没有更多的新书供读者借阅,也没有资金去购买计算机等现代科技信息设备开展网络化建设,进行信息化建设也就成为一句空谈。唯有多方筹集,如在政府申请基础上进行社会募捐、基金项目资助等才能解决这个困境。
2.2 人才困境。人才是制约基层图书馆各项工作发展的主要瓶颈,以甘肃省为例,在所统计的1058位基层图书馆工作者中,高级职称者28人,占统计人数的2.6%;大专以上学历者526人,占统计人数的50%。由于基层图书馆工作者大多专业知识水平较低,对计算机使用不熟练,更不能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工具进行信息服务,因而成为制约西部基层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一大困境,要解决这个问题,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提高图书馆准入门槛均为可选途径。
2.3 服务理念困境。理念是指导图书馆工作的先导,因而图书馆学家(者)非常重视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培养与创新,从1876年图书馆学家杜威提出的图书馆读者服务“三适当”准则,到1931年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提出的“图书馆五原则”,再到21世纪我国图书馆界达成的“图书馆核心价值观”与新的“图书馆服务五原则”等,无一不体现出界内人士对图书馆服务理念的重视[5]。笔者以为,服务理念困境是基层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最大困境,只要有一颗服务大众的理念之心,经费短缺、人才匮乏等都可以解决,但在西部的一些基层图书馆,上至馆长,下至馆员,图书馆服务理念淡薄,国家专项拨送的书籍及设备不但没有得到更好的利用,有的反而成为馆内人员的个人用品;部分图书馆有了计算机及服务器等设备却不能充分利用,如甘肃省基层图书馆有计算机及服务器等设备的有37家,而建有网页或特色数据库的却分别只有8家和1家,更甚者连基本的馆藏书目数据库都没有,究其原因,服务理念淡薄是其主因。
3 西部基层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3.1 以基础构建为主导的信息化环境建设
信息化环境如计算机、服务器、网络和管理系统等是其他一切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但由于西部经济发展落后,进行信息化环境建设只向政府申请款项解决并不现实,图书馆还应拓宽思路,积极利用民间基金会资助[6]、社会募捐[7]、共享工程配送等资金或设备建立起电子阅览室等信息化环境,再申请政府资金进行持续发展如硬件维护,如此才能更好地开展西部基层图书馆信息化环境建设。
3.2 以共建共享为主导的信息化资源建设
3.2.1 数据库建设。在西部基层图书馆,由于设备落后和经费不足等原因,一些图书馆可以查询的数据库少之又少,读者可以利用的网上信息资源匮乏,所以,西部基层图书馆可以利用现有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适合当地需求的数据库,如养殖业数据库、服装设计数据库等,并可对馆内的纸质文献进行信息数字化处理,并开展相关数据库建设。
3.2.2 电子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电子资源一般包含电子图书、电子论文等,常见的载体主要有网络文献、光盘文献、磁盘文献等。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数字资源需求的提高,电子文献资源在我国图书馆所起的作用日趋加大,经费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因经费等问题,西部基层图书馆一般没有经济能力去购买一些大型数据库,但基于共建共享的总分馆和图书馆联盟的发展现状让我们看到了基层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思路,即和省馆进行总分馆发展模式,与高校图书馆进行图书馆联盟发展模式,共享他们的数字资源,为更广大的基层群众提供服务。
3.3 以“读者第一”为主导的信息化服务建设
3.3.1 图书馆主页建设。当今网络时代,每个图书馆的主页是其形象代表,也是图书馆提供网络服务的窗口,通过主页读者可以方便地了解图书馆的基本信息和服务,因此,基层图书馆应该重视图书馆主页建设。笔者以为,图书馆的主页应包括:①图书馆概况简介。如图书馆简史、图书馆建筑楼层布局、机构设置、部门职能等。②电子资源与书目查询。如图书馆所藏电子资源与书目查询、新书通报、好书推荐等。③服务指南。如开放时间、图书馆公告、专题服务等。④我的图书馆。如读者留言、读者建议、网上借阅、我要续借等。
3.3.2 馆员信息素养教育。电子信息资源依托因特网的服务模式为网络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应用成本,它的产生意味着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从传统型向信息型转化,这就对图书馆的服务主体——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图书馆员既要有专业的图书情报知识,还要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专业化和学科化服务的熟练技能及相关学科知识,图书馆应通过培训等形式加强馆员的信息素养教育,提高他们的现代信息技能与学科知识水平,进而提高服务水平。
3.3.3 基于技术的个性化服务建设。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图书馆的服务也在不断深化,读者越来越需要真正适合自己的个性化信息服务。Web2.0、云计算[8]、3G[9]等现代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图书馆可借助这些技术进行诸如手机图书馆等个性化服务,打破时空限制,更好地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4 结束语
西部基层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内容广泛,需要依靠图书馆员、当地政府乃至当地省级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等诸多部门的共同力量来完成。对于基层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方式、策略、模式等也不是一两篇论文可以穷尽的,且由于各地的经济等条件不同将呈现不同的建设发展方式。
[1] 鲁欣.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及风险规避[J].图书馆建设,2008(5):19.
[2] 郭向东,陈军.甘肃省市县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调研与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0(3):77-81.
[3] http://www.chinanews.com.cn/cul/news/2009/11-19/1972776.shtml.
[4] 张红五.一个基层图书馆馆长的自白[J].图书与情报,2008(1).
[5] 王怀诗,李慧佳.图书馆协同管理模型构建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0(4):127.
[6] 张昱,周文杰.青树乡村图书馆建设之路[J].图书与情报,2010(3):40-45.
[7]张文超.西部地区社区图书馆解决办馆困难的有效途径——募捐[J].图书与情报,2009(2):115-118.
[8] 魏志鹏等.云计算影响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J].图书馆,2010(2):87-88.
[9] 徐忻,娄路.基于3G的手机图书馆服务系统构建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9(3):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