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纵横·光明网博客文化言论略览之六】
2010-03-21
□文化侵占的是心灵的土地 王东林于2010年3月25日发表光明博文《文化侵占的是心灵的土地》,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的确举世瞩目,军事防御的力量的确大幅提升,国家的硬实力的确空前增强,但是在文化方面,我们抵御西方文化侵略的力量还相当薄弱。我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在文化攻守的战场上,我们已经丢失了地盘;我们的泛娱乐化性质的文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汉奸”和“帮凶”的角色,正在不由自主地密切地配合美国中情局的对华战略。
□山寨型模仿秀切莫亦步亦趋 艾君于2010年3月15日发表光明博文《山寨型模仿秀切莫步入瓶颈才想找回自我》,他指出,山寨型模仿秀的出现和流行,社会上更多地要采取包容、宽容和理解之心,让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发挥好其应有宣传作用。这是一种好的现象,说明这种文化和模式不是低俗的文化,而是带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模仿秀要真正成名、成家,他们必须找回自我,因为模仿不可能成为一个人一生追求的艺术。模仿毕竟是模仿,它永远不是自我的艺术风格!正如齐白石有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人本教育的文明改革 甘明于2010年4月10日发表博文《呼唤人本教育文明改革》。时代势必响起一个越来越大的声音:教育文明改革。譬如:在中国这一端,在美国那一端,两区域的教育文明改革活动势将成为一场共同善良平台上的战略文明角逐。今日教育文明努力是明天国家文明发达的根本保障,教育文明的现状如何,则在根本上决定了国家文明的现代化发展希望。教育文明兴则国家文明兴,教育文明衰则国家文明衰,教育文明成则国家文明成,教育文明败则国家文明败,未来世界文明的一切兴衰荣辱全在今日的教育文明改革努力中!
□大学“滥”在哪里? 叶之秋于2010年4月7日发表光明博文《大学“滥”在哪里》,他认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一)合校之滥 自高校合并之风兴起,许许多多原来叫“学院”的都改称为大学了。不能不说大学合得太滥。滥在有些合并得仓促,合并得牵强,合并得没有道理;滥在合并得资源浪费,合并得愈加校园社会化,愈加管理行政化,愈加非教学人员剧增,愈加官员成灾、人浮于事。
(二)职评之滥 不要说中级职称、副教授多如牛毛了,就是正教授也评得太滥。教授早已与学识不搭界,令人崇敬的学术权威的风光不再,成了地位权势荣誉的代名词。
(三)论文之滥 因评职称必有论文的硬性要求,为数相当不少的人或找“枪手”代劳,或东拼西凑抄袭,已然酿成黑风,制造出大批的文字垃圾。为此还衍生了专事发表“水货”论文的产业链。严重地败坏了学术风气,亵渎学识。
□“曝私”:文化抑或低俗 左传文于2010年4月14日发表光明博文《把“曝私”当文化,是为发展还是暴露低俗无知?》,他指出,纤夫拉纤本身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要让后人不要忘记过去我们民族艰辛生活、应当好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悲剧式、有重要教育意义的文化。如果剥去这层文化内涵,仅以赤裸“曝私”来论,就纯是在展览一个赤裸裸的“原生态”动物人,这是毫无意义的,这样做不仅不是文化,而且还是一种极其低俗无知的表现!我们今天早已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纤夫了,开发游客资源,我们当还原当时纤夫的艰苦写照,而不是要复制其裸体“曝私”。
□多建博物馆≠文化品位 齐光瑞于2010年4月15日发表光明博文《多建博物馆就有文化品位吗?》,他指出,虽然说博物馆是传承文化的,也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往往也会成为城市的文化标志。但博物馆毕竟不是简单的盖房子,与其“粗制滥造”地修建更多的博物馆,还不如想法让更多的民众多去几次现成的博物馆,或者先把现在的博物馆改造好、用好。量力而行,集中资源,办好重点馆。不能只想着与国际接轨,要现代化,要国际一流,还要看其社会功能发挥好坏,这才是最重要的。提升文化品位绝对不是建几个博物馆就能解决的,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有人才能有文化,不提高人的素质,又何谈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教育的异化 应学俊于2010年4月14日发表光明博文《中国教育改革:敢问路在何方?》,他指出,曾几何时,在我们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为了某种“大局”,也许是为了拉动内需?——有人提出了“教育产业化”和大学盲目扩招的大跃进策略,于是违反规律的事情出现了。教育一步一步异化了,异化为经济的杠杆,且进一步异化为攫取各种利益的工具,波及整个教育界。虽然“教育产业化”不再提了,但病根却深深植入教育的肌体,一时难以完全根除。教育的“乱象环生”与此有极大关系。任何事物的异化都是要谨慎防止的现象,一旦异化,那事物必然变质,转化为不是原来自身的另一种属性的东西,或者称之为“怪物”,中国教育中的很多现象已经很像“怪物”了。
□识别网络推手正确把握舆情 杨谷于2009年10月19日发表光明博文《识别网络推手正确把握舆情》,他指出,“芙蓉姐姐”、“贾君鹏”、“别针换别墅”等网络热点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网络推手的精心策划,在知名网站上保持一定热度的炒作,不明真相的网民被裹挟。网络推手常常通过网站论坛、博客、QQ群、聊天室、网络视频、新闻网页、贴吧等载体,干扰舆情,误导网民。因此,快速、准确地识别网络推手,排除网络推手的干扰,已成为把握网络舆情的关键环节。
遏制和打击网络推手,就要加强对网站的管理。对于那些罔顾新闻道德、纵容网络推手,为网络推手的活动提供温床的网站,要进行严肃的处理。对于一些易于被网络推手所利用的网络传播形式,要及时进行研究,加强监管。网站作为网络精神食粮的提供者,更应该加强行业自律,主动行动起来,与网络推手划清界限,禁止网络推手渗透到网络编辑、论坛版主等岗位上来。
□权利横行学霸涌现 木然于2009年9月27日发表光明博文《大学权力是如何侵蚀学术道德的?》。大学有大楼,没大师,有官学,没真学,有权力,无权利,硬件越来越硬,软件越来越软。行政治校而不是教授治校也只能如此。权力的影子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学校权力部门垄断各种资源,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如果想分得一杯羹,不斯文扫地、不放下尊严去求权力部门只能被边缘化。权力的不断侵入,尤其以意识形态的方式侵入,极大地压缩了思考、思维和思想的空间。搞学问的不挣钱,不搞学问的挣大钱也会使一般教师的心理受到巨大的冲击,一心一意搞学问几乎成为不可能,普通教师也是人。其最终的结果是学问凄惨退出,学霸层出不穷。说白了,一个权力到处横行的大学,学问只有舔腚沟的份儿。
□新时期的文化建设 艾 于2010年3月8日发表光明博文《如何理解温总理对文化地位的科学阐述?》,他指出,温总理的报告,在表述“文化建设”时,是从“无形”文化作用入手阐述和“有形”文化建设入手进行表述的——
无形的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它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也能桎梏一个国家国民的意识,左右了一个民族的走向。看一个民族是否进步主要看这个民族的思维和意识等这种无形文化的进步性,以及这个民族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价值观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能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改造一个落后的国家,实际上就要改造这个社会和民族桎梏其进步和发展的固有的传统思维意识、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以及其肤浅错位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洞察问题的理念。而有形的文化建设不仅可以直接地带来物质财富,而且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价值观和意识等无形文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