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创造感动
2010-03-21朱俊华崔学森
朱俊华 崔学森
一、“感动”与“教育”的关系
能把“教育”和“感动”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认真思考的人不多。因为“感动”是情感的问题,“教育”往往被看做“教授知识”的代名词,于是经常在技术层面被仔细探究,理性主义占有主导地位,似乎不能“感情用事”。现在,“教育的价值取向出现了根本性的偏差。当今的教育更多的是以物为价值取向,更多的是从社会及其发展对人的需要的角度出发,过多关注教育的‘物质性功能’,而忽略了教育的‘精神性功能’,导致教育长期以来对人的精神世界发展的冷漠和遗忘”。教育要发挥其“精神性功能”,就要考虑人的情感问题。
教育的过程离不开情感因素,教育过程中师生的情感关系至关重要。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受人的发展规律所制约,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才能促进其发展”,而“情感”和“语言、思维、意识”等都是“人类的一般本性”,所以教育活动是离不开人的情感因素的。德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在唤醒生命感与价值感的过程中,教育一定会触及人的情感世界。情感关系是师生心理关系的重要内容,“它在教育过程中能产生直接提高学生积极性的重要的动力作用”。追求教育效果必须处理好师生的情感关系。
感动是人情感世界的重要内容,是教育所需要的。感动指“受外界事物影响而引起内心激动”,感动“是一种心理反应”,“是一种情感能力”,是“人对真善美的事物产生‘为之动容’的情绪反应”。当我们对生活中的真、善、美感到愉悦并能够欣赏、赞美,甚至动情地流下热泪,这时感动就产生了。感动也与道德相关,因为“善于感动体现的是一种道德敏感性和道德感悟力”。所以,感动是教育所需要的:一方面教育要培养受教育者的这种“情感能力”,另一方面教育要使教育情境中的人(包括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体验到这种“情绪反应”。所以教育需要创造感动,这样教育不仅在这种美好的情感体验中增强了教育效果,更在这种情感体验中培养了受教育者的情感能力。
二、教育中的感动在课堂内外
(一)创造感动的教育存在于课堂教学中
创造感动的教育存在于课堂教学中,既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又体现在教学方法上。一方面教师教授的内容要打动学生,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人不是机器,人是有感情会思维的动物。“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是相互依赖的”,人的理性思考会受到感性的左右——即人的思维活动在引发兴趣时开始发生,在受到感动时得以深化。另一方面,教师要研究令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会对感兴趣的东西进行认真思索和研究探讨。所以教师的教学艺术就在于尽量把所教授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外语教学为例,教学中要结合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教授外语,而且要增加多种形式的文化体验活动。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不分国界的,当学生在美的文化中徜徉,学习外语的动机就会增强。“对于一种文化持审视、批评态度的人,在学习该文化的语言时,一般持工具性动机,在学习心理上保持距离,同样持审视、批评的态度”。相反,如果学习者认可目的语文化,对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持欣赏、赞美的态度,在学习心理上距离就很小,那么对目的语的学习就会向深层次发展,语言水平也就会有更大的提高。所以为学生提供的多样的文化体验和学习机会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打动学生的内心,促进外语教学。
(二)创造感动的教育存在于师生的日常交往中
教育要创造感动需要建立良好的教师威信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言行不仅体现出令学生钦佩的高素质,而且能够处处为学生着想——不仅在教学中,更在生活中。这样教师就会感动学生,在学生中建立良好的威信。融洽的师生关系源于心与心的交流,“能打动人心的,只有人的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必须真心诚意地与学生交流。敷衍了事和虚情假意都不会打动学生。只有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真心实意地替学生着想才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温暖与感动。
创造感动的教育应该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教育中的感动更应该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当教师的关怀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教育就在感动中升华,教育效果也在感动中叠加。如今,大课堂教育尽管可以低成本和高效率地传播知识,但师生交流的机会变少,师和生的关系也渐渐疏远,这样是不容易在教育中产生感动的。与之相对应的传统的师徒一对一关系的教育模式更注重徒弟对师傅精神的继承关系,在言传身教中不仅实现知识的传授,更注重贯穿于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的人格培养,这样的教育容易产生感动。产业化的现代教育缺乏师徒亲密接触的机会和精神承袭的教育内核,自然缺乏产生感动的契机。因此,要使教育产生感动必须增加学生与教师单独交流、接受教师个别指导的机会,并增加师生课堂外接触、沟通的机会。
三、创造感动的教育的本质特征
创造感动的教育必须以学生成长为第一要义: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以学生的成长为目的。牧口常三郎曾经说过,重要的是“(教育工作者)对于寄托在你膝下的可爱的孩子们,要从‘怎样才能使他们将来度过最幸福的一生’这样的问题入手”。当教育工作者为了学生的幸福,从学生成长的角度考虑问题,感动就产生了。
创造感动的教育具有触及内心的超理性特征。感动的教育并非拒绝理性,而是属于善于驾驭理性的超理性范畴。只讲理性,拘泥于硬邦邦的说教、冷冰冰的管理,这是没有正确认识教育对象——“人”的特质,这样的教育只是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因为教育应该是直指人心的。教育如果不能触动人的心灵,就不会真正起到“育人”的作用。所以,教育必须超越理性,使理性与感性有机结合,才能打动人心。
创造感动的教育具有从身边小事着眼的生活化特征。如果只是空谈高远的理想,而忽视身边的具体小事,一切设计都是没有根基的,教育如果泛泛到脱离现实生活也会失去生命力。教育只有关注身边小事,才会贴近生活,只有贴近生活,才会让人感动。所以教育不只存在于课堂中、书本中,更应该活生生地存在于生活中。
创造感动的教育具有连续的一贯性特征,如果只是偶尔做一件打动人心的事无法形成真正的感动的教育——偶尔的事也无法深刻地触及人心,只能被看做是为了某种功利性目的的“表现”、“作秀”。只有持续地、一贯地、不断地使人感受到感动才会形成创造感动的教育。
创造感动的教育是不拘一格的,也是可以传递的。教条地处理问题,不能灵动地处理,就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就不能创造感动的教育。创造感动的教育是可传递的,因为感动是可以传递的:直接接受教育的学生受到感动之后,还会把这种感动传递给没有直接受教育的人。创造感动的教育在于追求美的最高境界,体现在“和谐美、人格美、思想美、创造美”之中。
四、教育创造感动的实现方式
教师的个人素质、先进的大学文化以及“对话”的教育方式对教育是否能够创造感动起决定性作用。
(一)教师是感动的缔造者
教师是创造感动的缔造者,因为“最大的教育环境是教师自身”。教师首先自己要感动才会感动他人,所以,感动的教育需要教师关注自己的内在心灵。只有以真实的内在生命投入到受教育者的真实生命中,有效的教育才真正开始。只有教师自身关注心灵感受,才会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所以和其他行业相比,教师必须具有充实的精神世界,重视精神追求。一味追求物质生活、忽视内在精神世界的人是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的。
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格才能在教育中创造感动。教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人格,对学生充满爱心、尊重和信任,而且在具体的教学和生活中真正体现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热爱。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人格,把三尺讲台看成实现神圣使命的天地,把自己真正定位为“灵魂的工程师”,为了学生的成长、为了追求良好的教育效果,不断求索、不断创新。教师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责任人格。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是不会求真、求实做好事情的。如果教师失去了责任感,教育就失去了希望。
教师只有热衷于自己的专业,对教书育人的工作充满极大的热情才会感动自己、感动他人。对世界对他人漠不关心,对自己的专业提不起兴趣的人不会缔造感动的教育。传说,“人们把苏格拉底对青年的感化力评价为好像‘电鳐’一样”,苏格拉底说:“电鳐因为自己充了电,所以才能使他人触电。”教师就要像电鳐一样充满“电力”——教育的热情,这样才能在教育中创造感动。
(二)先进的大学文化是孕育感动的土壤
感动的教育体现在课堂上和师生的生活交往中,最终体现在大学文化中。一所大学的上层精神即文化理念决定了大学的定位和处理事情的原则。一所大学面对学生的事务能否以学生的利益为第一准则,能否强化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能否一切为了学生成长的需要,是一所大学是否拥有先进的大学文化的标尺。只有拥有先进的大学文化,才会处处替学生着想创造感动的教育。
先进的大学文化在精神文化层面体现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社会承担的责任。人性是相通的,对真、善、美的理解和追求也是相通的。教育只有坚持真、善、美,才能打动人心。另外,“大学文化的第一层面的文化精神讲的就是社会责任”。责任感对于教育也十分重要。责任感能使人产生勇气和智慧:拥有责任感,原有的能力便得以发挥,甚至得以扩大几倍几十倍;没有责任感,再大的能力也发挥不出来。如果教育界失去了对真、善、美的追求,淡漠了社会责任感,受世俗影响而追名逐利、弄虚作假,只注重物质刺激而失去精神追求,只顾眼前利益,不能坚持指向长远的目标,感动的教育就不会创造。
(三)创造感动的教育通过对话来实现
教育的实质应该是一种“对话”,“教育关系是一种纯粹的对话”,但现代教育缺少对话。古代教育中师傅带弟子的方式并不缺少对话,而现代教育一位教师面对数十名甚至上百名学生,对话就不容易进行了。随着人与人之间的感觉日渐隔阂,“对话已经成了现代社会人类的一项‘缺失的技能’”。自然,教育也不例外。
创造感动的教育通过对话来实现,其中包括师生对话、师师对话、生生对话、校师对话、校生对话。教育要创造感动,必须创造各种对话的机制(这种“对话”不仅是语言上的,而且必须是心灵上的),改变单纯的灌输式、压制性管理模式。只有教育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在精神层面实现真正的沟通和交流,教育才能创造感动。
要实现以对话式的教育来创造感动必须磨练教师人格。对话,是拓展视野,增强自我的反思能力。对话不是说服对方,不是表彰自己,也不是利用机会改变别人对你的误解。只有拥有崇高的道德人格才能更好地应用对话方式进行教育,才能在对话中实现感动教育。
总之,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追求实际的教育效果,冲破技术层面的局限,追求教育的精神境界,才能创造感动。感动在教育中产生,教育就会在感动中升华,而创造感动的教育是教师的人格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