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代谣谚中的民俗民风事象
2010-03-21王凯旋
王凯旋
(辽宁社会科学院民俗学文化学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31)
有关汉代事件的著述,除《史记》、《汉书》、《后汉书》及稍后出现的《三国志》外,还有为数不少的私家著作,如《汉纪》、《后汉纪》、《七家后汉书》、《三辅黄图》、《四民月令》等等,但这些作品都仅是从一个方面或从断代史的角度而作,其中作者个人的认识倾向和思想观点既鲜明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而就不免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随意性。又因为两汉时期只重官学而轻视私学,相关的文献记载大多出自官府和在朝廷中任职的文人之手,因此能够反映社会生活面貌的大众文学和大众史学就显得很薄弱。尽管如此,民间所广泛流传的民俗谣谚还是为我们传递了汉代社会生活的许多内容和信息资料,特别是其中的民俗民风事象不但类别多,而且信息量大,今天看来,这些民谣民谚的价值大多是正史和私家著述不能替代的,很多材料甚至是独一无二的。
汉代民间谣谚涉及的内容和领域相当宽广,观察的视点既准确又尖锐,文笔简洁精当,其文词所表达的情感和哲理丰富而深刻,使人读后不能不对它产生系列性的联想和回味。汉代的民间谣谚又至为优美舒展,对人物性格和事件的刻画入木三分,是优美的文学亦是精当的史学,是汉代民俗风物的真实写照。
汉代谣谚的篇章中有许多关于从政为官的总结性格言。《古谣谚·韩婴引鄙语二则释诗》记载:“不知为吏。视已成事。”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做了官却又不知该如何做这个官,怎么办呢?那也简单得很,看看前人是如何做的,你照着做就是了。实际而言是对汉代许多官吏为官不思进取,才庸学浅,只会依样画葫芦的辛辣嘲讽。汉代的官吏中有许多人既无军功又无真才实学,靠什么当了官呢?原来汉代的郎官中有很多人是承袭父兄的官职而来的,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纨绔子弟;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捐了钱财买个官做。汉武帝时期曾为解决边地军粮实行过“入粟拜爵”,商人往边地输粮可以得到汉朝的封爵。爵位在汉代是同官职相连的,有了爵位就有官做,所以汉代的许多商人靠入粟实边而获得了爵位,进而跻身于官僚行列。可以想见,如此的官吏会是什么样子。汉代谣谚说:“前车覆而后车不诫。”实际上就是针对上述一班人而言的。这则谣谚今天已成为中华民族流传千古的名句,不过在词句上有些调整,其含义未变。但却可以看出,汉代的一些为官之人是根本不愿也不可能做“后车之诫”的。“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1]是汉代民人对往昔历史所作的最深刻总结,它强调了历史的继承性,更看重在历史的发展中应该丢掉什么抑或发扬什么。
“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直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2]这首谣谚是对贪鄙之官的控诉。正是那些贪赃官们,生前不知廉耻,死后又为家族亲友聚敛了富比王侯的财富,民谚以“廉吏不可为”来痛斥贪吏的横暴,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好官难做,好人难当,汉代的千百万民众实则在呼唤为官清廉的太平盛世的出现,这是何等强烈的反衬之笔啊!
又民谣中说:“谨上操下。如束湿薪;出居安能郁郁,欲投鼠而忌器;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何以礼义为,吏书而仕宦。何以谨慎为,勇猛而临官。”均是意在说明为官治政所将面对和所应应对的事件和策略,汉代皇权制度下的社会民俗世风由此可见一斑。
汉代谣谚中也不乏对清正廉洁之官的称颂之词。“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聪明贤知惠吏民,政如鲁卫德化钧。周公、康叔犹二君。”[3]“王阳在位。贡公弹冠。”[4]“邺有贤令兮为史公。决漳水兮灌邺旁。终古舄卤兮生稻梁。”[5]这些造福一方的好官是人民咏叹歌颂不尽的,是正义和美善的化身。民谚在此对汉代正反官吏的描绘不正是表达了一种内心之声吗?
从先秦至汉代,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尊贤礼士之风。汉代谣谚在这方面自然不能不有所体现。“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6]是说不要因为读书人贫贱而不重视他。“人貌荣名。岂有既乎。”[7]是说人才不是可以凭借外貌来衡量的。《古谣谚·太史公引谚论佞幸》条说:“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实际是说千里马和伯乐要相遇相知才行,也就是说,人才的发现和使用要有好的客观环境才行。
《古谣谚·时人为扬雄桓谭语》条载:“玩扬子云之篇,乐于居千乘之官。挟桓君山之书,富于积猗顿之财。”这是对当世学人何等崇高的评价。关于这则谣谚,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传赞》中是这样解释的:“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士人以他的品德高洁赢得天下人的尊敬,又何须在意是否善辞令与否呢!相反,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说善于花言巧语,谄媚奉承的人,仁德大概不会太多,也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了。所以清代学者杜文澜才说“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这个“喻大”就是对天下才俊之士的“识”与“信任”。
作为史料价值极高的谣谚在对汉代政局的评述上也有十分具体而精彩的段落。“诸吕用事兮刘氏危。迫协王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决中野兮苍天举直。于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贼。为王而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8]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死后,以吕后为代表的外戚集团独揽朝政,汉朝政局险象环生。上则谣谚对此妙笔刻画,使人们不难发现其间的政治风云变幻。“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宁一。”[9]曹参为西汉初年继萧何之后的朝廷丞相,用现在的官职推比相当于国家总理。在汉初六七十年的经济恢复和发展中,曹参遵循前任丞相萧何的治政方针,凡事无所变更,与民休养生息,因此就有了汉代民人的十六字谚语相传。如果参阅《史记》和《汉书》的相关“书”、“志”、“传”,我们会发现,“画一歌”无疑是一则准确无误的文献资料。
除治政方面外,有关教子育人、社会风情、尊老尚贤、民人生活、自然万物、婚丧嫁娶等,汉代的民谣民谚也是丰富多彩。“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卜筮。”是说一个人做事不能坚持不懈,就不会有所成就。“儿妇人口不可用”是对世事人情的深刻总结。“三岁学,不如一岁择师”、“孤犊触乳,骄子骂母”、“骄子不孝”是说骄纵子女等于杀伐他们,骄纵者本人也不会有善终。“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是说父母因疼爱儿女,很少、也不愿意去正视儿女身上的缺点过失。“熊罴眼直,恶人横目”是从直观上来观察、分析、区别善恶之人。
对动物习性的描绘有的很有趣,如:
鸠食桑葚则醉。猫食荷则醉。虎食狗则醉。
豺群噬虎。瘦如豺。
狼卜食。
薄荷醉猫。死猫引竹。
鸳交颈而感,鸟傅涎而孕。
天将雨。鸠逐妇。
鸳鸯相逐成胎。
鸨无舌。兔无脾。
蚊有 市。
一亩之地。三蛇九鼠。
对植物果木特色的记载有:
梅华优于香。桃华优于色。
白头种桃。桃三李四。梅子十二。
梨百损一益。 (木瓜)百益一损。
荷华日舒夜敛。芡华昼合宵炕。
藕生应月。月生一节。闰辄益一。
这些富有科学意义的总结今天仍然不失它的价值。
对各地风物人情,汉代谣谚也不乏神来之笔。如江浙一带“:其山崔巍以嵯峨,其水溢沓而扬波,其人而英多。”扬雄赋记蜀地童谣:“阳雀叫央。商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楚地:“牵牛径人田,田主夺之牛。”
对商人经营和贾作,汉代谣谚的许多词句令人过目不忘。西汉初年就有所谓的“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之语。汉代因交通不便,所以商人转输货物劳顿,像柴薪和粮米一类的大宗货物一则路远,二则各地均有,因而远途贩卖这些商品货物是赚不到什么钱的。所以就有了“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的谣谚。“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因为富有,故可以财产抵罪。商人必须有精密的计算头脑才行,即“研桑心算”。“古人欲达勤诵经,今世图官勉治生。何以孝悌为,财多而光荣。”可见人们的思维理念在发生变化,重商意识越来越强。汉代世风从轻商到重商呈现出微妙的社会心理变化。
对妇女生活的许多内容,汉代谣谚也多有记载。如《古谣谚·华容夫人歌》中唱道:“花纷纷兮渠,骨藉藉兮亡居。母求死子兮妻求死夫。裴回两渠间兮君子独安居。”一幅丧夫失子之妇的凄苦画面跃然而入。如:“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倡导男女平等,是对汉代溺婴恶俗的有力抨斥。“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逢天时而生,曾无我赢。”“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美女入室,恶女之仇。”活脱脱勾画出妒妇的心态特征和状貌言行。
对一代名士的歌颂也是汉代谣谚的一个主要内容。“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是讲谷永的一枝笔可以产生生花之作,而楼护的精言论辩又可以使众人敬畏心服。《古谣谚》所记这方面的材料很多。
五经复兴,鲁叔陵。
厥德仁明,郭乔卿。忠正朝廷上下平。
道德彬彬,冯仲文。
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
贾父来晚,使我先反。今见清平,吏不敢饭。
问事不休、贾长头。
弃我戟,捐我矛。盗贼尽,吏皆休。
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
殿中无双,丁孝公。
张直自遂。南阳宁李。吏畏其威,人怀其惠。
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
徒见二千石,不如一缝掖。
关西孔子,杨伯起。
邑然不乐,思我间君。何时复来,安此下民。
五经纵横,周宣先。
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车如鸡栖马如狗,疾恶如风朱伯厚。
天下规矩房伯武。因师获印、周仲进。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其间或是讴歌正直廉吏,或是赞叹道德文章俱佳的文士学人,或是树立嫉恶如仇、慈爱关怀百姓疾苦的无畏勇士,或是奖掖勤政智慧、学富五车的贤官名相。其所占篇幅为汉代谣谚各项之首。这是为什么呢?它说明,汉代民人在生活中,希望出现更多的贤能爱民之官。这是他们的心底之愿,亦是他们的切肤之痛。所以汉代谣谚中才会屡屡出现“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这样的悲愤之作和“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这样的抗争之词。毫无疑问,人民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对汉代社会时局的关切不可谓不忧虑至极。在这样的层面上,也是不难体会到汉代世风的一个侧面的。
对两汉时期的选士用人制度,汉代谣谚揭示了它的本质特征。《古谣谚·桓灵时人为选举语二则》记载道:“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汉代政府自认为制定完备的察举、孝廉等选官制度,其执行过程中竟是选拔培育了这样一批文不知书、武不荷戟的庸碌之人。所由入仕的途径何来呢?除前述荫袭的郎官外,还有买官买爵而来,今人在阅读清史文献和作品时感慨于当时“捐纳”制度的黑暗,殊不知在先于清朝两千多年的汉代即已存在着这样的肮脏勾当。汉代政风会如何,岂不是不言自明吗!
汉代谣谚对汉朝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以及这种战争给人民造成的苦痛也作了如实的记录。《续汉书·五行志》载:“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 者妇与姑。丈人何在西击胡。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华阳国志》载:“安汉吏取粮,令为之偿。”这里不难看出中国当时的西部地区同汉代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往来。
对汉代的当世贪官,民人谣谚作了大胆辛辣的嘲讽。“城上鸟,尾毕逋,一年生九雏。公为吏,子为徒。一徒死,百乘画。车班班,人河间,河间姹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作堂,石上慊慊舂黄粱。梁下有悬鼓,我欲击之丞卿怒。”
汉代谣谚对农业耕作生产和水力兴修也多有记录,《汜胜之书》载“顷水比亩善”,是讲农耕时土地肥力的重要性,地不在多而在精,因而有此语。“子欲富,黄金覆。”“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是说种植小麦时要保持麦穗间的一定间隔,不可太过稠密,要适时锄耘,同时以锄下的杂草和杂叶秆护住麦根,如此可以得到成倍的收成。又《四民月令》记载:“二月昏,参星夕。杏花盛,桑叶赤。”是对桑作的季节得出的科学总结。“蜻蛉鸣,衣裘成。蟋蟀鸣,懒妇惊。河射角,堪夜作。犁星没,水生骨。”后来的农书《齐民要术》曾说“智如禹汤,不如常耕”,实际是对汉代农业生产所作的经验总结,一言以蔽之,农耕需要平时悉心护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技术再好也是不成的。
对人们衣着冠服的描述,蔡邕《独断》引谣谚说:“王莽秃,帻施屋。”本来着帻的人,是从古而来卑贱没有地位之人所穿的服饰,但最初帻服是没有巾饰的,汉末的王莽因为秃头,不得已而戴了头巾。从这里,我们倒是对汉代民人的服装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同贪官、昏官相对照的是清廉、勤智之官,汉代谣谚记述了很多官吏中正面形象的事迹。《古谣谚》记载:“君不我忧,人何以休。不行界署,焉知人处。”这一条说的是东汉时的弘农县令吴佑在任职期间劝善惩恶,打击贪黩,劝民垦耕,安宁一方,弘农县政通人和,粮食丰收,所以当地的儿童们最先唱起了这首谣谚歌。《古谣谚·京师为鲍宣鲍永鲍昱歌》写了东汉的司隶校尉鲍子都与其子鲍永、其孙鲍昱三世为司隶校尉之官,爷孙三人都恪守勤政廉洁之风,后来虽然被封为一等公爵,但出行往来却是骑乘极为普通的骢马,因而在当时的京都洛阳到处都有人唱“鲍氏骢,三人司隶再入公。马虽疲,行步工。”《古谣谚·汲县长老为崔瑗歌》载“上天降神明,锡(赐)我仁慈父。临民布德泽,恩惠施以序。穿沟广灌溉,决渠作甘雨”。时任汲县令的崔瑗开沟造稻田,一些盐碱之地经过整修冲刷变成了肥力很高的良田沃土。汲县百姓的生活也由此而安康,境内的许多有威信的老人们便写出了这首歌。在民人眼中,勤政为民之官是慈父,是上天降临世间的神明,这种神明所带给百姓的是德泽和恩惠,它也正是汉代世风的另一面,一个灿烂多姿的治世之面。汉代之所以成为古代中国兴盛的朝代之一,也正是由于有许多上述一班官吏的勤工勤政。谁对世风看得最清楚呢?是世间的民人,他们亲临世事沧桑,他们从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和经历中最为准确地把握着时代脉搏,所以民间谣谚哪怕是三言两语,也常常是一矢中的,好坏都看得很清楚。类似的谣谚如:“我府君,道教举。恩如春,威如虎。刚不吐,弱不茹。爱如母,训如父”;“德行堂堂,邢子昴”等,说明汉代民人谣谚对勤政之官的歌颂与对贪庸之官的嘲骂同样是很少遗漏的。
对汉代建筑的描绘记载,汉代民间谣谚也多有所录。《古谣谚·繁钦引凤阙古歌》条载:“长安城西有双阙,上有双铜雀。一鸣五谷成,再鸣五谷熟。”清代学者杜文澜据《三辅黄图》卷2记载,“建章宫左凤阙高二十五丈。建章宫门北起圆阙,高二十五丈,上有铜凤凰。……建章宫中有凤凰阙,汉武帝造,高七十丈五尺。秦汉规模,廓然泯毁,惟建章凤阙,耸然独存。虽非象魏之制,亦一代之巨观。”从这样的大型而装饰复杂的建筑可以看出汉代建筑工艺的天工之美。
在立志为人、处事修身方面,汉代谣谚所反映的史实也是十分丰富的。《古谣谚·贾谊引周谚》记载:“君子重袭,小人无由入。正人十倍,邪僻无由来。”这同孔子所说的远小人、亲贤者道理是一致的,并且它也是汉代所倡导的一种风尚,因为汉代从总的方面说是重儒教的社会。《古谣谚·刘向引谚》条说:“诚无垢,思无辱。”将诚和思作为不招致毁谤和污辱的两个基本立向准则,也就是强调一要诚信,二要思考,既老实办事做人又不人云亦云,踏实而有主见。《古谣谚·又引谚论长短》条载:“侏儒见一节而长短可知。”《古谣谚·徐斡引古人歌》:“相彼玄鸟,止于陵阪。仁道在近,求之无远。”同书《傅玄引谚》:“巧诈不如拙诚。”《古谣谚·武帝策问引古语》条载:“良玉不辨。”同书《东方朔引古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李同引语曰》:“蛲蛲者易缺,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汉代谣谚也有许多类似于后代世人所称的警句格言,这些辞章原是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总结,我们这里姑且称它为杂谚也许较为妥切。如《古谣谚·袁盎传引》:“千金之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同书《公孙弘引古语》:“揉曲木者不累日,销金石者不累月。”同书《桓谭引谚》:“二人同术,谁昭谁冥。二虎同穴,谁死谁生。”同书《蔡泽传》:“长袖善舞,多钱善贾。”同书《晁错传语曰》:“变古易常,不死则亡。”同书《韩安国传引语曰》:“虽有亲父,安知其不为虎。虽有亲兄,安知其不为狼。”同书《王夫人传》:“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皆黑。”同书《卫鞅传》:“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又同书《张仪传》:“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同书《诸葛恪》引俚语:“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如此的格言警句在汉代民谣民谚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有,上述所举不过是个大概。即便如此,却仍然不难发现,这些谣谚所反映的层面和思想着实广大而深刻,对于等级制度、世事沧桑、逐利求富、道德纲常、人情冷暖、社会环境、文士风骨及人言可畏等诸多社会现象都有透彻的认识和刻画,其中的许多文句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积淀。这种积淀并不单纯是就一个意义而讲的,古代中国的许多学者曾毕生致力于对古圣先哲“微言大义”的解读,其卷帙之浩繁令人浩叹。然而真正值得人们去思考和诠释的民俗经典却为数不多。民间谣谚的大气磅礴是中国古代任何一家学说都无可比拟的。民间谣谚是民人的魂,是民族的根,它最为直接地来自于生活,又以最畅达的笔墨讴歌着生活,不论所咏所叹所唱所歌是苦是乐是悲是喜,有一点是最具价值的,即它是最真实的。
汉代民间谣谚中更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是它对两汉时代的人民反抗斗争寄予了深厚的同情和真实的记录,如《古谣谚·更始时南阳童谣》记载:“谐不谐,在赤眉;得不得,在河北。”对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及后来的失败做了中肯的分析。《古谣谚·东方朔为王匡廉丹语》:“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可见汉末的政府军与农民军在民人心目中的地位,汉代统治者的残暴把大部分民人推向了赤眉起义军一边。所以汉代民人才唱出“千人所指,无病而死”。对欺压民人的赃恶官吏发出心底的诅咒,是对腐败王朝的诅咒。
汉代谣谚是汉代民俗世风的真实写照,是了解汉代社会的信史。限于篇幅,撷取之数还不足以反映其全貌,对汉史感兴趣者,在阅读大量的汉代谣谚中也许会对汉代的世风世貌所悟更多,这是必要又有意义的一件工作。
[1] 杜文澜.古谣谚·贾生引野谚[M] .北京:中华书局,1985.
[2] 杜文澜.古谣谚·优孟歌[M] .北京:中华书局,1985.
[3] 杜文澜.古谣谚·上郡民为冯氏歌[M] .北京:中华书局,1985.
[4] 杜文澜.古谣谚·汉世称王贡语[M] .北京:中华书局,1985.
[5] 杜文澜.古谣谚·魏河内民为吏起歌[M] .北京:中华书局,1985.
[6] 杜文澜.古谣谚·褚先生引谚论东郭先生[M] .北京:中华书局,1985.
[7] 杜文澜.古谣谚·太史公又引谚论游侠[M] .北京:中华书局,1985.
[8] 杜文澜.古谣谚·赵王友歌[M] .北京:中华书局,1985.
[9] 杜文澜.古谣谚·画一歌[M] .北京:中华书局,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