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秀电视节目受众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
2010-03-21刘萍
刘 萍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真人秀电视节目是由制作者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普通人参与,在规定的情境中通过竞争达到明确的目的,并将全程以录制形式播出或某些过程环节采用现场直播的电视节目。真人秀电视节目从2000年荷兰的《老大哥》开始,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形式之一。我国最早的真人秀电视节目是2000年广东电视台的《生存大挑战》,之后有《走进香格里拉》、《完美假期》、《夺宝奇兵》等。近年来,在借鉴真人秀电视节目的理念、手法和技巧的基础上,涌现出一批娱乐、竞技、游戏等方面的真人秀电视节目,如《超级女声》、《梦想中国》、《莱卡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名声大振》、《舞林大会》等,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而《谁将解说北京奥运》更是将2008年北京奥运会电视节目主持人选拔赛与真人秀电视节目结合起来,为真人秀电视节目开辟了新的尝试和空间。
一、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许多受众在接收大众媒体传播信息之前就已具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愿望,这种愿望促使受众有选择地接收能够满足自己愿望的信息。也就是说传媒越能满足受众的需要,就越能吸引受众。笔者认为,真人秀电视节目除了满足受众娱乐心理之外,更满足了受众深层次的心理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追求真实感
通常情况下,受众看到的电视节目往往是经过电视工作者精心的筛选、编辑等工作之后形成的。尤其是竞技、游戏等电视节目,一般都要经过事先的训练和排练,然而选手做了哪些准备、接受了什么样的训练、评委又如何评判等环节过程却往往被省略删除,受众对其过程真相不得而知。久而久之,受众对这种“把自己蒙在鼓里”的电视节目越来越感到乏味,希望看到充满了生活原汁原味的、比赛如火如荼的电视节目。
从某种意义上看,真人秀电视节目就是一种未经加工处理的新闻事件,采用纪实的手法将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较为完整、真实地转移到电视荧屏上。而参与新闻事件的是一些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真实的人,从在日常生活中体验成长的真实状态到在训练营中接受训练的成熟过程,从选手之间的友谊、小矛盾到在直播现场上被评委们毫不留情地“品头论足”,统统被忠实地记录下来。真人秀节目就仿佛是一面镜子,将日常生活中、比赛过程中的一切细节、情节、场景真实地反射到电视荧屏上,极大地满足了受众对于真实感的需求。清华大学冉儒学教授认为电视剧跌宕起伏的情节和人物喜怒哀乐的情感,最吸引观众,但那毕竟是虚构和表演。一般的纪录片又缺少集中的戏剧冲突,而真人秀电视节目刚好平衡了这些矛盾,既真实又最富戏剧感。
(二)满足好奇心与窥私欲
好奇心与窥私欲是人类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好奇心是个体对新异和未知事物想知的倾向,是个体重要的内部驱动力之一。马斯洛认为,人和动物都有积极探索环境的需要,他们总是对四周的环境充满好奇心,总是对神秘的、未知的、不可测的事物心驰神往。窥私欲是人们想了解他人隐私的一种心理欲望。人多少都有些窥私心理,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崇尚自我个性,人们想通过观察别人来了解自己,也想知道自己以外的人究竟有怎样的生活方式、有着什么习惯等。同时,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使得人们深层次的精神交流越来越少,人们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因此通过窥视别人来得到发泄和满足。
真人秀电视节目将真实的生活场景、训练营地和比赛现场等移入荧屏,在一定意义上满足了人们想了解他人隐私及对节目制作过程的好奇心理和窥视欲望。如福克斯电视网策划推出真人秀节目《诱惑岛》,围绕四对恋爱男女在“诱惑岛”上经历的各种情感考验展开。爱情作为一个世间永恒的话题经常引起一些争议,总能激发起受众的好奇心。甚至将比较隐私的约会搬上荧屏,更是强烈地激发了受众窥视他人隐私的欲望。而在我国,各类媒体更是常常劲爆“选手们的‘粉丝’与‘玉米’大战”、“选秀幕后黑手”、“某某真人秀选手隐私”等等。受众把真人秀电视节目当做了一个“监视器”,借此了解他人的真实生活状态、窥视他人的行踪。
(三)替代式参与
现代社会更加崇尚个性化,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出现更是为想要充分展现自我个性魅力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大舞台。然而,大部分的受众由于受到自身条件、时间或空间等各种因素的限制,没有办法登上这个舞台。大众传媒恰好为受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世界的途径,受众无须亲历现场,便能了解到发生在不同时段、不同地区的事件。电视媒介更是具有其他大众传媒所无法比拟的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为受众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也就是说,受众对于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关注,替代了他们亲身的参与。
一方面,受众关注某些与其自身存在共同点或相似之处的人物,以及某些与自身密切相关的、自身一直关注的、在真实生活中存在争议的问题,通过比较、分析与思考来重新审视自身、审视生活。另一方面,受众以节目中的人物、事件作为自我评价的参照,发挥想象,假定自己作为参赛选手会有如何的表现。受众观看真人秀电视节目,就如同一次心灵的旅程,最为切近地体验到事件的发展过程。
(四)成为残酷争斗的主宰
真人秀电视节目一般设立了丰厚的物质奖励,一旦胜出必将名利双收,所以选手们往往为了获胜奋不顾身、竭尽全力,甚至不择手段。处处充满悬念的情节过程吸引着受众,如此激烈的竞争气氛感染着受众,他们在观看时不仅仅想替代式参与,更渴望获得与参与者平等的地位。
以往由于电视媒介的信息传播往往是一种从点向面的面向不确定受众的传播,受众的反馈难以及时有效地影响电视媒介的信息传播过程,因而受众很难发挥主动性。但真人秀节目制作方适时打出“互动牌”,鼓励普通民众以互动的方式参与,还将节目中的某些选择权、决定权交给了广大受众。也就是说,真人秀电视节目打破了受众较为被动的状态,受众可以通过直接参与或利用各种方式的信息反馈,对节目的内容、事件的发展、选手们的去留等问题产生较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受众不再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来观看节目,更作为一个仲裁者参与节目的整个进程,这种互动方式可谓前所未有,极大地激发了受众的主动性。真人秀电视节目是一场残酷的争斗,而受众则是这场残酷争斗的主宰,享受着被尊重的快乐。
(五)进行新时代的文化消费
新时代物质水平的提升,带来的是精神世界的相对匮乏。我们已经迎来一个“体验经济”的时代,也就是说,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感受到身心和灵魂的快乐才是商家能否取胜的重中之重。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电视节目,也是如此。电视节目不仅要为受众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更应为他们提供一种更高层次的消费——文化消费。这个趋势正切合了马斯洛著名的自我实现理论,在满足了基本物质需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成为吸引人们的新经济点。
真人秀电视节目是文化消费驱动下产生的新型节目。它的真实性与参与性更体现出它的文化消费特质。“在《老大哥》以及《阁楼故事》中,人们消费的是同居一室的男女情感与关系;在《生存者》中,人们消费的是残酷竞争中的钩心斗角和原始异域的风光;在《重走长征路》中,经典的红色资源既是一种革命教育的资源也成为一种消费资源。”真人秀电视节目从策划到具体实施都考虑到受众的需求,充分地迎合受众的口味,不仅作为一种娱乐形式,更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形式而存在着。
二、真人秀电视节目制作的应对策略
真人秀电视节目在我国已经走向第7个年头,在以娱乐性、互动性火爆电视荧屏的同时,由于文化背景差异、电视发展和制作水平等原因,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不但成为真人秀电视节目发展的瓶颈,而且对社会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随着2008年《超级女声》、《梦想中国》等节目的停办,真人秀电视节目制作者应该停下来进行反思,如何更好地汲取国外真人秀电视节目的精髓,剔除文化背景差异的糟粕,使我国真人秀电视节目更加健康向上、有益无害。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疑惑真实与尊重真实
真人秀电视节目满足了受众对于真实感的需求,但是以事先精心设计安排为蓝图的,以编造拼凑为基础的。新鲜过后,受众就会对节目中的“真实”产生疑问:生活中真的有那么多的特别场景、别样经历吗?细心回味一下就会发现原来真人秀节目还是离不开游戏规则,离不开“秀”,受众会感觉被愚弄和欺骗。因此,真人秀电视节目制作者应尊重真实,即无论游戏规则、环节设置还是场景设计都应与实际生活相接轨,做到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并充分利用电视制作元素和手段,将“真”与“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受众提供一个更具真实感和亲近感的节目氛围。
(二)缺失人文与凸现人文
真人秀电视节目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与窥私欲,但是以牺牲参与者的隐私为代价的,以暴露人性弱点和阴暗面为卖点的。宣泄过后,受众不禁会对节目中的“劲爆”产生疑问:人性真的这么丑陋吗?长此以往,真人秀电视节目就会陷入低级庸俗的境地。因此,真人秀电视节目制作者应注重人文关怀,即关注社会现实中人的生存状况,体现对人生命的关怀和尊重,展现人文内涵,表现人的命运、精神和价值,肩负起媒介责任,培养受众的健康审美趣味,而不是一味地迎合某些受众的低级趣味,并对社会伦理道德等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积极引导,应为受众提供一个更具人文性的节目氛围。
(三)模仿复制与加强设置
真人秀电视节目满足了受众“身临其境”体验事件发展过程的愿望,但模仿国外此类节目的痕迹较为明显,缺乏新意的游戏模式和毫无悬念的结局预测成为受众食之无味的“鸡肋”。体验过后,受众就会对这种简单乏味的游戏失去兴趣。因此,真人秀电视节目制作者应注重节目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加强游戏环节的设置,选取一些现实生活中控制难度较高的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情节作为游戏范本,增加真人秀节目的欣赏性,并充分利用电视的传播手段和技巧,为受众提供一个更具挑战性和吸引力的节目氛围。
(四)片面主宰与全面参与
真人秀电视节目满足了受众,使其成为残酷争斗的主宰,但受众仅仅是对节目的某些环节较为表层次的触及,而在节目的游戏规则、情节设置等深层次方面则“任人摆布”。参与过后,受众就会发现原来自己仍然摆脱不了“棋子”的命运。因此,真人秀电视节目制作者提供给受众的应不只是“给自己喜爱的选手投上一票”的机会,还应有平等交流、全面参与的平台,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对节目的规则设置、内容形式、情节过程等方面的看法,并将其中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地作用于节目的制作过程之中,为受众提供一个更具参与性和民主性的节目氛围。
(五)消费文化与引发思考
真人秀电视节目为受众提供了一种文化消费形式,但消费文化过程中能沉淀下来的、引人思考的却少之又少。快乐之后,受众就会很快遗忘。因此,真人秀电视节目制作者应注重反映新时期人们的思想状态、价值观念和存在的问题,揭示节目背后所蕴涵的现实意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制宜地引导受众进行思考,用符合中国观众口味的节目来满足受众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为受众提供一个更具思想性和教育性的节目氛围。
综上所述,真人秀电视制作者应充分了解受众心理,并从受众的心理需求出发,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策划节目、制作节目、宣传节目,制作出高品位、符合本土观众口味的真人秀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