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重塑
2010-03-21郑铁刘健
郑铁 刘健
(大连大学,辽宁 大连 116622)
近年来,随着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大学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教师文化的研究也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教师是文化的产物,传递、创新文化是教师最基本的一项文化职能[1]。大学教师是大学教育的实践者,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更是大学文化的践行者,如果没有教师文化的深层次支撑,就不可能有大学的发展,大学任何的教育教学改革也终将是徒劳的或表面化的。研究大学教师文化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指明教师文化发展的方向以及教师文化对教师个人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更重要的是完善大学文化,促进教师成为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和发起者,肩负起大学的社会责任。
一、当代大学教师文化的本质特征
大学教师文化植根于大学文化之中,是从属于大学文化的亚文化,它不仅代表着一个大学的大学精神和品格,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思想、管理理念,而且也预示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趋向和价值取向。大学教师文化,是处于一定的大学文化氛围中的教师群体以独立的身份,在教育教学和研究活动过程中不断汲取其他文化因素的营养,经过长期积淀、融合和提炼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反映。它包括教师的精神信念、教育理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职业意识、职业习惯和行为方式等。教师文化一般可分为3个层次:核心文化层,包括精神信念、教育理念、价值取向;职业文化层,包括职业意识、职业习惯;行为文化层,包括行为态度、行为方式。其中,核心文化层是教师的思想理念、价值体系层次,内隐于教师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教育者,属于隐性文化,它决定着教师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中的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职业文化层和行为文化层外显于学校的教风和校风,是能够观察得到的,属于显性文化。这3个层次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教师文化整体。
大学教师是社会上的“精英群体”,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大学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育者、研究者和社会批判者3种社会角色[2],并以自己独特的工作方式履行着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和知识创新的社会职能,从而使教师文化显示出与其他社会群体文化不同的本质特征:
(一)学术性
大学是追求真理、探究知识、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对学术的永恒追求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目的。由大学教师组成的“学者共同体”尊奉真理至上的价值观念,拥有自己的信念,具有共同的使命感,遵守共同的学术规范,并享有学术职业的自由和限度,由此形成了大学教师特有的学术文化。这种学术文化具体表现为教师的学术信念、学术自由、学术忠诚、学术责任等,它贯穿在教师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乃至教师个人生活等各个方面。崇尚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倡导民主,鼓励兼容并蓄,主张民主开放的学术环境是大学教师文化的基本要求和体现。对于大学教师个人而言,学术活动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工作而是自我精神世界的建构,更是创造和表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大学教师如果缺少了这种学术品质,只能成为一名“教书匠”,而无法成长为“学术大师”。
(二)多元性
大学教师文化多元性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外部环境的影响。大学是各种思想和文化的汇集地,大学教师更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开放的思想,有着较强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比其他的社会群体容易受到新文化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教师文化的多元性特征是社会文化多元化趋势在大学教师群体中的必然反映。二是大学教师群体内在的差异,使大学教师文化表现出多元性特征。大学教师个体由于在社会经历、接受教育的背景、年龄、学识、价值观、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在大学教师文化中产生许多独特的亚文化现象,丰富了大学教师文化的内容。三是不同的大学,即使是同一所大学中的不同院系,其教师文化也是不一样的。大学的类型、规模、历史的不同,其组织文化各有特色,形成了各自的学术信念,在不同学术信念支持下,不同大学中的教师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追求和期望。同一所大学中不同院系的教师,因其所从事的相同学科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用专业化的语言,形成了相同的认识风格,相近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三)自主性
大学是一种“有组织无秩序”的松散组织,大学教师文化的自主性是与大学教师的弹性工作制和学科的专业性相关联的。首先,大学教师的弹性工作制,促使教师形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有时不但喜欢远离同事,也喜欢远离课堂和纷繁的现实,独自相处,埋首于对学术的探索、反思之中,在探索与反思之中超越现实的桎梏,而追求心灵的自由、追求对真理的热爱。在很多时候,对独处的偏爱,也彰显了大学教师一种高品质的智力成熟。其次,由于大学教师所从事的学术专业的独特性甚至唯一性,为教师提供了在自己所从事的学术专业领域内自主决策的客观条件,使教师在本专业领域内的自主性不断增强。课程教学大纲对教师的约束越来越弱,在课堂上,教师教什么、怎样教,以及在教师学术方向的选择上,大学教师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也就是说,从学术研究与发展的角度看,外界对大学教师专业领域的介入越来越少,对教师约束更多的则是来自于教师自身内在的对学生的责任感和对学术专业的忠诚。
(四)导向性
大学教师文化代表着社会群体文化中的先进文化,对大学教师自身发展、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大学生群体的发展具有导向和引领的功能。首先,教师文化是影响教师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教师文化左右着教师的价值观、教育观,并最终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师的自身发展;大学教师文化倡导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满足了教师较高的成就动机、自尊及民主意识等方面的心理需要,也为自身进一步发展创设了良好条件。其次,大学教师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的代表与缩影,必然对社会文化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大学教师文化以其高尚的精神文化激励人、塑造人,在发挥文化教化功能的同时,创造出社会需要的具有引领社会文化风尚的先进文化,影响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最后,大学教师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其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对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始终发挥着导向的作用。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人格、处世哲学、价值观念等人文素养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会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真谛,领会到独立、批判与追求真理的价值观。
二、新时期对大学教师文化的诉求
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师文化,对于实现教师价值、推动大学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在新时期,教师文化又面临着新的困惑与挑战。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的中外交流日益广泛和深入,多元文化对大学教师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另一方面,我国社会转型和大学合并、重组、调整也对大学教师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面对多元文化的不适应
文化的多元化是社会经济、政治全球化的结果。社会传统文化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基于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心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存状态却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甚至是伤害。面对多元文化中的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和发扬者的大学教师,因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开放意识而受到的冲击最大,也最为直接。一些教师固守着传统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因无法接受现实而感到困惑。由于传统文化中的自我中心地位被撼动,在处世哲学和行为方式领域,大学教师群体中传统意义上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逐渐淡漠,“在对理性精神的理解与实践方面,工具理性日趋膨胀,价值理性不断萎缩,一方面以数字化方式存在的科学技术作为自然万物呈现的唯一合理方式而受到崇拜,另一方面在终极关怀方面无所信仰、无所追求,信仰意识淡化”。[3]
(二)教师价值衡量标准的市场化,学术价值取向的功利化
大学一向被人们视为精神的家园、思想的净土、科学的乐园,是追求真理、传授科学的地方,但随着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双重变革的到来,大学的思想变革和管理体制变革却出现了偏差,对传统价值观的否定,直接导致了教师价值体系的坍塌,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育劳动价值衡量标准的市场化,教师追求的是功名利禄而非学术成果。在现实面前,大学教师的风骨与高雅已经被实在的衣食住行所淹没,以教书育人为目的,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职业操守要求的太阳底下最阳光的职业,日趋庸俗与没落。“商品化、世俗化之风充斥校园,吞噬着自由清新的学术空气,许多大学因匮乏思想和一流的科技成果而等同于职业中专”[4]。学术的功利性在大学的肆意蔓延,助推了“学术泡沫”现象的产生。学术性本来是大学教师文化的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大学教师的生存之本。但事实上,大学教师并没有把学术作为根本价值,而是更看重工具价值,学术已经沦落到为教师个人获得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升迁的工具。
(三)专业的职业化倾向和普遍意义上文化的失落
由工业文明成果所反映的科学技术的作用被日益强化,科学主义思潮的形成与发展,使得大学的教育更加追求实用化,大学的实用目的压倒了人文培养目的,传统的人文精神难以立足,在学科设置中过度强调专业技术性,忽视人文学科的设置。职业教育成为大学教育的主旋律,而反映人的精神生活和人文品质的学科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科技和人文两种学科文化的分裂趋势在日益加深。大学教师的专业性工作,也使得教师追求专业领域内知识的出类拔萃,但作为普遍意义上的文化知识,如文学、历史、地理、天文和民俗等方面知识的缺乏,却显现了大学教师知识的狭窄和缺失,大学校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单向度的人”。另外,某些政策导向也把教师的注意力集中到外语、计算机等能带来功利的科目上,出现了外语、计算机等能力提高,而专业知识却徘徊不前甚至衰退的现象。
大学是文化发展的标志,是社会精英文化的捍卫者,是社会发展的坐标。面对上述种种困惑与挑战,重拾大学精神,塑造先进的大学教师文化,既是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社会对大学的诉求与期望。
三、大学教师文化的重塑
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塑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大学教师文化,以此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拓展教师群体和个体的文化内涵修养,满足教师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大学理念,促进大学教师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它区别于人本主义,既重视人的自然本质的一面,也重视人的社会本质一面。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大学教师的需要。在学校的各项事务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充分考虑教师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要求,以满足教师的学习、工作、生活、发展等各方面的利益为出发点,努力在教师中形成相互尊重、彼此关爱、密切合作、融洽相处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具有学校意识、自主意识、参与精神,全心全意为学校发展服务。
(二)引入人文管理的评价机制,促进大学教师文化建设
大学教师文化的形成需要科学的人文管理理念,需要具有促进文化生长的长效评价机制。人文管理是科学、人本和文化管理的融合,其管理机制融合了文化管理的思想,是构建教师文化评价机制的优化理论。它是一种着重强调组织文化精神整体发挥的管理,是以文化精神为载体,以文化精神家园的归属为理念,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管理方式。人文管理评价是一个对话交流、共同协商、取向一致,达到组织与个体共同利益的建构过程。这一评价机制摒弃学校呆板的规章制度对教师的束缚,放弃对教师数字业绩的追求,通过对话交流式评价,建立诚信的文化氛围;通过共同协商、取向一致的自我内在评价,建立和谐、发展的教师文化。
(三)培植人文精神的土壤与氛围,促进大学教师文化建设
人文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精髓所在,大学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如何构建它的人文精神。构建大学人文精神,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加强人文教育,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加强人文类课程的设置,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关注人文学科及人文教育,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要求;要加强对大学教师的文化素质教育,拓展教师知识宽度,提高教师人文素质,使教师具有“儒雅超脱之风”和“高雅厚重之德”;要经常性地举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系列讲座,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适合大学人文精神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创建诚信共生的价值体系,促进大学教师文化建设
教育对象的复杂性,要求教育者具有渊博的知识与智慧,而知识智慧的生长需要教师集体的努力,即共生才能逐步形成;教书育人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诚信合作的态度和忠于事业的情怀,教师间的诚信是教育专业共生的基础,也是形成共同价值观的前提;科学研究的严肃性,要求教师在诚信共生的文化氛围中积极坦诚地开展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交流,为共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诚信共生的价值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学教师传统封闭的文化意识,使教师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具有现代人的宽广胸怀、诚信人品、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建立起教师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将教师间的共同发展与专业发展密切相联,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师文化。
[1]舒志定.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教师文化职能[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2):32-37.
[2]周宗诚.大学教师社会角色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1.(5):53-56.
[3]杨蓉.重塑大学教师的人文精神[N].中国教育报.2000-12-21.
[4]董云用.找回大学精神[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