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玉娘看《张居正》的偏误

2010-03-21严运桂

文学自由谈 2010年1期
关键词:张居正

●文 严运桂

玉娘是熊召政先生在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中着意虚构的一个重要形象,她虽然远离政治事件,但她懂得政治的残酷,其命运或多或少与政治相关联;她虽然出身卑微,但她知书达理,聪慧过人,色艺双全,冰清玉洁;她不是主角,但因了她,其他人物才显得更加丰满鲜活。写她的笔墨不多,但贯穿于四部小说之中,她的活动关联着几个主要人物:高拱、张居正、邵大侠、李太后等。作者塑造她的良苦用心非比一般。

读完《张居正》,对玉娘的印象可以用这样几个词来概括:

刚烈。当高拱罢官南归,她追到京南执意要与高拱回老家,遭拒受辱,她一头撞向楹柱,血流如注;当被卖到妓院,她身藏剪刀时刻捍卫自己的清白之身;当她得知坐在对面的张居正就是抢走高拱首辅之位的仇人时,她拿着剪刀愤然向张居正刺去;当她深爱的人杀了她的恩人时,她毅然斩断情缘,出家为尼。她柔弱身躯里的刚烈之气让人惊心动魄,让人扼腕叹息。

聪慧。她出身贫寒,11岁被父亲卖与他人做丫环,后又进了玉萧楼,跟着“干妈”学弹琴唱曲、吟诗描画。五年下来,她才艺过人,能随时即兴弹唱,自己作词作曲,词曲动人,应景适情,恰如其分。

忧郁。小说中写玉娘处,几乎都与泪水,伤心,凄婉等元素相关联,她孤身一人,漂泊异乡,情系一人,姻缘难定,恩情难报。她的这些孤独感、漂泊感、危机感,无奈感成就了她的忧郁气质。

重情义。为了实现邵大侠的心愿,无论高拱显赫还是倒霉,玉娘别无二心,都要与高拱生死与共;为了报答恩人,她尽心尽力,无奈之时只得斩断情缘,弃爱为尼;为了一份真爱,她舍生赴死,完成了爱的绝唱。

在激烈的权与利的纷争中,在被权与利所控制的人群里,玉娘的形象无疑是一束强烈的电光,她的光亮扫射到哪里,那里的或美或丑的灵魂都会清晰地凸显出来。玉娘形象昭示着一定的人性美和人格力量,具有浓厚的浪漫气息。但美中不足的是玉娘像一幅幅不成系统的定格的画,高高地挂在墙上,不鲜活,不亲切,她无法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只可远距离地观赏,无法近距离地交流。揣着这份感觉再度品味《张居正》,笔者体会到玉娘形象本身存在着诸多的不和谐因素。

玉娘的形象至少在下列方面值得我们讨论。

玉娘是清纯还是愚忠?玉娘虽出身青楼,但当她与张居正相爱时仍是处女身,这除了玉萧楼的“干妈”为谋高价钱养着她外,再就是她自己守身如玉,不顾生死以保自己不受他人凌辱。她与千千万万的女人一样,一心想嫁个如意郎君,无论富贵与贫贱,她对高拱的期待就是明证。她生性聪明且有主见,失于算计,忠于情义,可她的“忠”让人觉得不可信。首先体现在她对高拱的态度:虽然邵大侠为她赎身后告之于她,是要把她送给朝廷高官做妾的,她能知道的也仅此而已,可她没有心灵的挣扎,欣欣然接受了邵大侠的安排。当她见到虽然是重权在握但是风烛残年的高拱老头时,并且受到高拱的冷落、拒绝时,她还是一如既往,不改初衷,把自己看成是高拱的人,甚至毫不犹豫地为高拱报仇,用剪刀刺向“夺”了高拱首辅之位的张居正等,这种忠诚的逻辑在哪里?莫非她看中他的高官之位?抑或纯粹是男性的性别?还是感恩于邵大侠,努力把自己与高拱捆绑在一起?这些都很荒唐,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理由能够解释呢?自始至终,邵大侠对玉娘何曾关心?除了利用还是利用。而玉娘却将他视为大恩人,出口称“恩公”。当邵大侠获罪典刑后,为报恩,她竟然斩断情缘,一来求得内心平衡,二来表达怀念之情。对玉娘作这样的处理让读者觉得勉强到家。

玉娘是歌妓还是圣女?玉娘在“干妈”严格管束下学了五年的艺,从没让她见过一个生人,这种封闭式的教育,也许能让她熟练地唱曲和弹琴,也可使她清纯可人。她的许多地方,尤其是与张居正的相处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可是如果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女孩,能洞知人情时事,深悟人生哲理,道出惊世骇俗的真言,做出感天动地的举动等,确实叫人匪夷所思。玉娘一出场,楚楚动人,甚至迷住了不解风情的高拱。她与张居正在一起时,尽展色之柔媚、艺之精湛,这是她的本色呈现。然而,玉娘送高拱唱出的《木兰歌》、祭张居正唱出的《火凤凰》就是作者的一厢情愿了。《木兰歌》揭示了明代中叶官场的实质,揭示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是全书的“眼”,语言犀利,一语中的。《火凤凰》是全书的终曲,它蕴含和承载了太多太多的内容,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火凤凰》最后的那首歌,寄托了我对整个文化的无奈感。如此重任,让一个歌妓身份的弱女子来完成,的确有些差强人意。一个歌妓,既是色艺双全的绝代佳人,又是一个洞微知著、深遂无比的智者,还是一个追求至美至爱的殉“道”者,这样组合,就好比电脑的硬件与软件不匹配一样。

玉娘是活人还是道具?玉娘的整个形象虽然体现出了荡气回肠的诗性美,但却出现了一些硬伤。为了表现高拱重权欲轻情欲的特点,作者竟然不顾初涉人世少女特有的矜持与羞涩,对高拱极尽卖乖献媚之能事。如果说她敬酒、弹唱《满庭芳》还算合乎人之常情,那么她为了讨高拱欢心,认真琢磨高拱后,“油腔滑调”地唱起了《锁南枝》,这就太不伦不类了。的确,在玉娘的反衬下,高拱的形象特点丰富了,他除了重权轻色外,还比较保守耿直。如果说第一次高拱拒绝玉娘是怕女人惹祸的话,第二次拒绝则是不忍以自己的老朽之躯耽误了玉娘的花样年华,这里作者充实了高拱,迷失了玉娘。为了展现张居正怜香惜玉的风雅情怀,在张居正的悉心关爱下,玉娘完全陷进了爱的柔情里,玲珑剔透,风情万种,对张居正爱得无以复加,一个刚烈女子在张居正的面前变得如此的小鸟依人,反衬了张的人格魅力。玉娘是邵大侠出大价钱从青楼里赎出来的“解语花”,面对如此美人,他克制住了男人的欲念,对玉娘毫发不伤,将她赠给高拱,而且对高拱不图具体的回报,加上玉娘对他感恩的态度,这些都衬托了邵大侠大气侠义甚至有点神秘的形象特点。为了使李太后的形象更加丰满,玉娘适时出现了。玉娘的谦卑与恭顺,反衬出了太后母仪天下的尊贵。同时,她们关心谈论同一男人,使李太后埋在心底的爱恋之情得以恰当地表达。就这样,为了衬托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玉娘有时候讨好卖乖,有时候清纯可人,有时候怒目金刚,有时候低眉顺眼,结果,玉娘有些尴尬了,她形象的多面性缺乏内在逻辑,她像一个重要的道具,虽然被导演精心安排着,但仍然失去了生气与活力。

造就玉娘形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玉娘的生存环境,有读者的理解,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作者的主观意图和创作能力,涉及到玉娘的诸多遗憾之处,可以从熊先生那里找到缘由。

首先,概念先行。关于小说创作,熊先生曾说:每个人物的构思、定位都代表了一种哲学观念,代表了一种文化。关于明朝的男女关系的文化真实,作者也曾这样说道:在明代,最好朋友之间买姑娘相送,那叫朋友情义,没有任何一个人说这是道德败坏的表现。邵大侠买玉娘,调教得那么好,送给高拱,就是因为高拱没有儿子,这在今天是大逆不道的……而在当时是一种为世人认同的风俗人情。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用戚继光买胡姬送给张居正来说明张居正的腐败,这在明代其实根本不是腐败,而是一种文化真实。我们由这段话明白了作者的用意:玉娘就是为展示明朝这一文化“真实”而诞生的。玉娘明知自己是要去做偏房的、明知自己爱恋的男人都是有妇之夫等,她没有一点内疚与负罪之感,如贞女一样的执着追求,她的这些心态都是与当时的这种文化环境相印证的。与此同时,作者的某些历史观、社会观、人生观、爱情观,诸如知恩图报、男欢女爱、权力纷争、官商互利等,也要通过玉娘的活动演绎传达出来。由于玉娘联接的人物非常重要且复杂,活动的时段较长,作者难免顾此失彼。观念传达了,人物形象却虚化了。

其次,出“位”太多。对于玉娘的定位,熊先生说过:对张居正我更多地感念他的人格美,而对玉娘我感念她的人性美。就是说一个女人爱一个男人的时候是没有条件的,而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是有条件的……我是想用玉娘的人性美来反衬张居正的人格美;张居正一辈子爱过不少的女性,我把她们综合起来塑造了一个玉娘。我塑造玉娘的时候,脑子里整个的想法就是一个不求回报,只求心心相印的女子。基于这样的定位,文本中,作者用玉娘反衬张居正的目的是达到了,用玉娘体现传统美德也实现了,玉娘也比较适合这种定位。但事实上,作者对玉娘的期望远非如此,他赋予了她太多的使命,如前所述,她直接间接地陪衬了众多人物形象,在不同的人物面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她是乖乖女、淑女、美女、才女、烈女、圣女、大智者,每个身份都可加在玉娘头上,她是作者最高级别的代言人。作者对历史、对时弊、对文化、对爱情、对宗教等深刻思考的诗性表达都是由玉娘完成的。作者曾说过他从小的文化资源就是传统文化,诗词歌赋是他的童子功,加上熊先生是诗人出身,所以诗词歌赋是他擅长的文学形式,而玉娘张口吐玉,她总是与一首首美如珠玑的诗词相伴随。作者用一首首诗词歌赋使玉娘变得耀眼无比,让人看得头晕目眩,但进而许多人都会摇头发问:这是可能的吗?如前所述,即便是才艺双全的歌妓,也难当此任。

再次,根深的传统意识。一方面,作者把玉娘塑造成人性、道德、智慧的化身,作者在与人谈到玉娘时曾动情地说:我觉得,平生能得到这样一位知己,足矣。可见他对玉娘的迷恋与钟爱。另一方面,玉娘没有地位,总是作为男性的从属。关于这一点,曾有记者问熊先生是不是潜意识里有一种大男子的思想,他回答说:我是不是受到了这样(三从四德)一种感染,这种感染是我的意识中意识不到而恰恰在潜意识中又存在的……我很惶恐。对传统美女的追求与向往,对男权的固守与崇拜,它们像遗传基因已融化在作者乃至于许多男子的骨血中,正因为如此,先天注定了玉娘形象的矛盾与变形,说到底,玉娘的矛盾与不和谐源自于熊先生意识深层次的对立与分裂。在这种意识主导下的玉娘形象,既不是“扁平”的单纯体,也不是“圆形”的有机统一体,而是有点零散的堆砌体。

由于上述因素,致使玉娘的光亮的外表下隐藏了一些暗伤,这种现象实际上在《张居正》的其他人物形象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张居正的冷静与柔情、高拱的正直与无情、邵大侠的世故与义气等,都还不很圆融,影响了人物形象的生气感。

对玉娘形象的讨论,实际上关系到文学创作的一些基本问题,诸如人物形象塑造应依据人物性格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不能一味按照某种外在需要;人物塑造不能贪多求全,要顺其主干繁荣丰富;作者创作时要注意换位思考,包括换角色思考、换性别思考;作者在创作时要尽量心平气和,抛弃个人偏见和情感倾向,还人物形象本来的逻辑面目,等等。如果当初熊先生在玉娘的塑造上充分注意了这些,玉娘可能应该会从墙上的画中走下来,生气勃勃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了。

猜你喜欢

张居正
张居正《论语集注直解》中的察人用人之道探析
张居正感激考官让自己落榜
磨砺是一笔财富
张居正宽待对手
张居正的误会
张居正宽待对手
张居正的为官之道
张居正的职场成功三要素
给人才一点磨难
从考成法看张居正改革的成与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