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第二次经济结构调整的伦理意义*
2010-03-21刘吉春
刘吉春
(长沙师范学校,湖南长沙 410100)
试论中国第二次经济结构调整的伦理意义*
刘吉春
(长沙师范学校,湖南长沙 410100)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中国的经济结构也在不断地调整和改善。受发展观念变化的影响,人民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公平、公正、舒适、和谐等理念上来,从而使第二次经济结构调整具有了新的发展伦理价值和意义,具体来讲主要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构建和谐,注重公平、公正;科学引导生活,关注社会和谐;推动人格提升、实现自我,关注人的发展。
中国;经济结构;伦理意义
与第一次不同,第二次经济结构调整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目标得以明确,“经济蛋糕”得以明显壮大,人民生活水平基本得以提高的状况下,受发展观念的变迁影响,人民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公平、公正、舒适、和谐等理念上来,从而使第二次经济结构调整具有了新的发展伦理价值和意义,具体来讲:
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实施人本发展战略,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的发展,把人民群众的基本民生问题放在经济结构调整的首位。在当代中国,实施人本发展战略,“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具体来说,当代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其出发点和归属都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要从人民群众出发,把人民群众作为一切发展活动的出发点,充分反映和尊重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愿望和要求。人民群众才是发展的动力、发展的主体,在经济结构调整中要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实施以人本发展战略,在我国不但必要而且可能。中国的改革开放推进到今天,人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已逐步获得相应满足,更高层次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正在社会成员中普遍产生,这种需要应该由社会发展的伦理原则给以反映。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根据人的发展需要来调控社会的发展,来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是非常急需的。因此,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
二、构建和谐,注重公平、公正
第一,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其中一个重大举措就是改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经济增长方式和对环境影响的角度看,主要有三种经济发展模式:第一种是传统模式即“资源——产品——废气物”的单向过程,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发展模式。第二种是“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即“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这也是一种成本高、技术难以支撑,无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模式。第三种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产品——废气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模式,其目的是要节约资源、减少环境负荷,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由于资源过量耗费、严重污染,地球不堪重负,人类生存受到极大挑战。循环经济是一种减少资源耗费,减少对大自然的污染,能使废物重新利用、资源再生、经济循环发展的饿经济。循环经济提出于发达国家,在我国也提到了议事日程。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气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必须实现发展模式的转换。根据生态规律,中国的发展绝对不能仿效“美国的发展模式”和“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占世界人口6%的美国人为了维持其目前的生活水平,耗费了约三分之一的世界资源年产量。如果全世界人都像美国人那样生活,估计至少要8个地球。中国要发展,一方面不可能实行“零的经济增长”和“稳定经济”,一方面又不能效仿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在遵守生态规律的基础上,找到不同于西方工业化的发展模式。这是一条资源节约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和谐发展要求我们从关注经济增长优先目标逐渐转向关注社会发展优先目标,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我们追求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发展优先、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协调发展。社会发展优先是相对于经济增长优先而言的。社会发展不等于经济发展,两者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如果没有必要的统筹,它们在发展进程中会出现不平衡,甚至失调;社会发展与经济水平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经济增长未必能带来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不是经济发展的附属物,它是一个独立的发展尺度。社会发展是人类理想实现的一个过程,是实现社会变迁的高度自觉,是多领域、多重目标的综合体系,最终指向是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人们发展能力增强的过程,是消除知识贫困、人力贫困和收入贫困的过程,是缩小经济发展差距、人类发展差距和知识发展差距的过程。实践证明,只有社会发展优先,才能和谐发展。当然,社会发展优先,并不是要否定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因为没有经济发展,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巨大增长,就会像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然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否定了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要实现和谐发展是难以想象的。但是,为了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否定了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和谐发展同样是不可能的。
第三,实施“公正”发展战略。公平公正是社会的稳定器,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公平公正。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所谓和谐社会就是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可以说,社会公平和正义是和谐发展的根本。实施“公正”发展战略,首先要求我们改革和完善分配方式,关怀弱势群体,实现分配正义。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多元化,社会利益结构也随着分化、重组,新的利益群体和阶层逐渐形成。但由于多元社会的利益诉求机制缺位,致使我国社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利益协调危机,由于利益分配不均而产生的社会矛盾尤为突出,特别是一些享受改革成果很少的弱势群体,其利益经常被侵犯。社会上的公平现象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司法不公等等频频出现。由于上述种种情况,所以只有坚持社会公正和正义,才能实现和谐发展。我们党历来主张社会公平和公正,因此,社会发展到今天,正如刘国光所指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口号现在就可以淡出了,而向“效率与公平并重”或“效率与公平优化结合”过渡。
三、科学引导生活,关注社会和谐
随着人与自然的对立和个人与社会的对立,社会对自然物质的无限商品化转换,以及个人对物质、财富的无限占有成为了生活方式的主要目标。而生活质量的高低也以个体对实物的占有量的多少和个体对实物需求量的满足程度为评判标准,以对别人劳动的占有的多少来做评判标准,以片面的个体的自主性、独立性的分离为评判标准。这种生活方式以工业文明的生活方式为典型,工业文明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强化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和个体对社会的疏远,并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导致了人类的生存困境。
在批判和反思工业文明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一种人类向自然的回归,个人向社会的回归的生活方式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在改变现有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展望未来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畅想中,有许多新思想和新思维。有人认为,“未来的生活方式应当是一种能把能量流动降低到最低限度,人们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也将发生变化,将能耗降低到最低限度,不再为占有物质财富而争斗。”应该说,这是一种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为主题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生活方式同样应该成为当代中国追求和谐发展时应有的生活理念。
首先,这是一种追求个性丰富与发展的生活方式。如果说,工业文明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的生活方式,那么,和谐社会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追求个性丰富与发展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有利于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有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一方面,个性丰富与发展是基于人与人和谐共处的情况下才能获得的。马克思曾经指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前提的新型社会”。但是个人的自由发展并不是通过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排斥来取得的,而是在社会成为个人获得自由和解放的条件下获得的,这也意味着个人与社会矛盾的真正解决。只有在人与人关系和谐的基础上才能获得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个性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个性丰富与发展有利于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其次,这是一种重视精神需求的生活方式。从人的存在角度看,人是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综合存在。人既是一种自然性存在,也是一种社会性存在,还是一种精神性存在。人直接也是自然存在物。同时,人又是超越自然物与一般动物的高级社会动物,是相互间发生交往并同各种现实复杂关系紧密相连的社会存在物,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之间,必然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从人的需求角度来看,人为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既有自然的、物质的需求,又有社会的需求,还有超越于前两者的精神需要。发展伦理提倡人类对自然的尊敬敬畏,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倡人与人的和谐,提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有这些都有助于人们实现精神的超越和追求注重精神需求的生活方式。
再次,这是一种节俭型的生活方式。重视精神需求的生活方式,需要克服西方消费文化的影响,反对挥霍性消费,提倡节俭性消费。
四、推动人格提升、实现自我,关注人的发展
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凸显出许多发展伦理的问题。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发展中人的作用问题,要求人类在发展中重新认识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己、约束自己和塑造自己。古希腊神殿上的神谕提出的挑战是“认识你自己”,而拉兹洛则认为,今天我们面临的挑战是“认识你怎样进化”。确实,几千年来,人类一直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惑:我们从哪儿来?又要到哪里去?如果把历史的镜头不断往前推移,我们发现,世界最初只有混沌、不稳定、膨胀和辐射。就整体发展而言,“我们是自然界朝秩序、结构和系统挺进的最光辉的体现,是自然界朝非平衡这个危险的奇境挺进的最光辉的体现。要在这个危险的奇境中生存下去,必须精明老练,灵活多变……说到底就是要有理性和智慧。”确实,发展不像钟表的指针——指按照预定的法则向前走动。发展不是命运,向前发展不是去会见我们命中注定的劫数。我们自己也不是宇宙舞台上的一群木偶。我们有意志、有目的具有主观能动性,需在生存,获得尊重和自由。正如罗素所说:“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世界,要把它变成天堂或地狱都在于我们。”因此,当代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伦理发展,必然会推动当代中国人的人格提升和自我实现。
有了这些伦理意义的解读,使我国人们正确理解和处理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理清了经济增长、技术进步、收入分配以及社会现代化终究只是工具性的范畴,人的发展和人类永恒的福利才是目的,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最高的价值标准就是公平与公正,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便是和谐,这为我国后期的经济结构调整指明了价值取向,为发展理论和发展模式指明了方向,对我国新时期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1]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4-05.
[2]解振华.循环经济知识读本(前言)[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3]张宇.中国模式[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刘国光.重新审视社会公平问题[N].北京日报,2005-04-25.
[6]李培超.自然与人文的和解——生态伦理学的新视野[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7][美]欧文·拉兹洛.人类内在限度[M].黄觉,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8][英]罗素.社会改造原理[M].张师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2010-05-12
刘吉春(1982-),男,湖南邵阳人,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