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德育教育初探*

2010-03-21

外语与翻译 2010年2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道德德育

饶 昊

(湖南师范大学人事处,湖南长沙 410081)

高校德育教育初探*

饶 昊

(湖南师范大学人事处,湖南长沙 410081)

从古至今,我国一直比较重视德育,但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却似乎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在新的时期,时代更是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应当赋予德育工作新的内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明确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而培养出有良好道德风尚的优秀大学生,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

高校;德育;教育

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我国一向重视德育,从古代孔子最先提出的“为政以德”,孟子的“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荀子的“礼治”,到近代维新派的思想家梁启超、康有为的“重精神、重德育”,“德育居十之七,智育居十之三,体育亦将种焉”,“况人道蒙养之始,以育德为先”,到当代的邓小平同志1978年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当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的高度”,江泽民十六大报告“教育为本,德育为首”,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由此可见,都把德育放在了为先为首的地位。然而在的德育的实施过程中,德育的实际效果却似乎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一、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德育工作近年来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但实践中一些人对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德育自身的改革和创新跟不上时代发展,使得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在理念、方法、内容等方面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成分。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主流文化、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宣传力度不够。在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对社会主流文化、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宣传力度不够,对当代西方民主、自由的伪善一面揭露与批判不足,这导致目前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敬业精神不足、吃苦精神不够等问题。

2、德育教学考核脱离主体操行。德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德行。通过学生的认知、体验、践行,德行得以发展,确立既能“祛恶”更能“向善”的道德理想,完成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目前的高校德育工作由于过分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考核结果和学生实际操行分离,导致知与行脱节,教学内容与教育对象脱节,教育形式与教育效果脱节。

3、重智育轻德育倾向严重。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中,人们对大学生能力的评价主要是依据考试成绩和基本技能,而忽视了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努力方向。另外,在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乏一些有知识没道德、有文化没教养、有目标没信仰的人。

4、对德育的定位过于狭窄。一直以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总是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一些高校对德育定位普遍比较狭窄,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德育的唯一目的,认为德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政治信仰,从而导致德育工作忽视道德和心理因素来空谈理想和政治信仰,使德育变成了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

5、德育内容陈旧、方法单一。面对价值观的多元化、人生观的复杂化和信仰的功利化,德育对自身内容进行更新的幅度和速度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与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不紧密,对学生情商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涉及的也不够多。教育方法上,德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道德教育时往往采取灌输的方法,而对负面的东西仅用“堵”的手段和方法来防止其蔓延。这种教育方式在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很难取得实际效果。

6、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长期以来,高校的德育目标一直存在着理想化的倾向。在确立德育目标时,没有充分考虑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等现实情况,而是“拔高”社会道德水准,试图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到理想境界,导致高校德育标准与客观现实明显脱节。

二、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1、强化德育首位意识,形成高效德育氛围,重视德育生活化。高校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其中思想品德的健康合格是人才的首要素质要求。因为“道德是人的根本,根本一丢,纵使你有一些学问,也无甚用处。”因此,高校的各级工作部门都应增强“德育首位”的思想共识,把它作为当前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把高校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防止高校德育工作遭排挤。这就要求高校一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德育课程建设,发挥德育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把德育渗透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在专业课教学、管理、生活服务各方面都体现育人的宗旨,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综合教育应成为所有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自觉行为”。在此基础上,高校应建立完善相关工作体制,把高校德育融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之中,从而形成高校的德育氛围,全面营造高校德育的立体、综合育人环境。

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的命题,所以德育的内容也应该源于生活,德育教育的内容应该是具体的、生动的,应取之于学生生活,取之于社会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个体的个性特征,学生在课堂,在学校所接受的道德教育的内容是有限的,更多的要在社会中学,在生活中获得。从自己说起,从身边说起,从生活说起,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了解德育教育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讨论、启发、引导,调动主观能动性,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较好地与德育工作者进行沟通,促使学生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接受德育教育。并且我们要创造生活化德育的环境,在当今开放化的社会里,学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思想文化影响,实际上受到了多元化的教育。尤其是家庭,社会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学校德育不能脱离学生生活的家庭和社会,应当构筑起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德育空间。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德育功能,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德育资源的整合,从学校德育“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观念,正确处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往的教育中存在一个十分荒诞的悖论:一方面强调德育是培养人、塑造道德人格的活动,另一方面又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器,被动接受道德灌输的对象。”这是缘于一些德育教师没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观念,仍然习惯于德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器,这本身就是一种非道德的物性化德育,缺少人性化的内容。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观念就要求德育改变其“目中无人”的情况,重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坚持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确立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推理和判断能力,帮助他们自觉形成应有的道德品质。

3、加强高校德育队伍建设及德育工作评判机制。高校德育师资队伍,尤其一线政工干部队伍是高校实施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要把政治素质高、道德素养好、业务能力棒、敬业精神强的同志配备到政治辅导员队伍中,并且保证政治辅导员数量上充足。对辅导员在工作环境、工作待遇、岗位培训等方面的改善落实到位,对其晋级、发展予以政策上的倾斜,以增强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然后就是高校要改革现有的德育考核与评价体制,在学生的德育成绩中要体现实际生活操行的成分,力求使学生的德育成绩与其实际生活操行相统一。要改进当前德育的讲授方式,高校德育课的理论教学应当多从工作在德育工作一线的政工干部中选拔。学生德育课教师要尽可能从管理该部分学生的政工干部中选用,改变理论课教学对象和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之间的脱节,力争使其统一。

4、树立实践德育观,着力强化学生的道德实践。实践德育观是高校德育的首要观点,德育目标、德育过程、道德内容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高校德育必须针对大学生缺少实践锻炼、缺乏对国情的全面了解这一显性弱点,树立并强化实践德育的观点,高度重视以实践为基础的高校德育理论建设,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德育的全部。如果一味注重道德知识教育,就会导致德育过程过于空洞说教,理性说服和灌输教学往往会占据德育的主导地位。殊不知从完整的德育意义上看,道德知识必须要通过学生的道德内化转化为道德实践,而且道德实践要比道德知识的教授和获得更为重要。因为离开了道德实践,德育的效果将无从检验,道德价值也无从落实,只能成为毫无意义的“纸上谈兵”。因此,当前的高校德育应建立开放型的德育模式,在学校道德知识教育的基础上,着力强化学生的道德实践,积极开展与德育目标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就要求学校德育走出“象牙塔”,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大胆拓展学生接触社会的领域,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并把它坚持下去,形成具有特色的德育实践项目,充分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强化道德内化、巩固道德信念,这样才会真正达到高校德育的目的。

5、努力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发挥高校网络的德育功能。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具有强烈的导向、凝聚和规范作用。它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从显性校园文化看,校园环境应体现人文气息。第一,专栏报道应宣讲精神文明,用看得见的无声语言,把学生定格在道德的框架内。第二,高校应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文体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聘请党政官员、专家学者开展时事讲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且要多途径地鼓励学生广泛参与校园的显性文化建设,不断提高他们对时势的洞察力和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力。第三,要积极开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努力构建一个以心理健康素质课程教育为主渠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格局,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从隐性的校园文化来看,当前要突出发挥高校网络的德育功能。互联网构成了一个信息传播、人际交往的虚拟空间、虚拟社会。学校应积极组建掌握网络先进技术的德育队伍,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开辟校园主流网站,切实抓好德育进网络的工作,为学生营造清新、干净的网络时空,广泛传播科学、健康向上的思想信息,不断增强高校网络的德育效果。

[1]魏荣华.浅谈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132-133.

[2]曾咏辉.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6):108-110.

[3]丁国荣.高校德育低效原因探析与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1):26-28.

[4]梁晓天.从“德育新观念”看高校教师的德育教育[J].广西高教研究,2002,(2):90-92.

[5]黄巧玲.应对挑战,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J].高教论坛,2002, (5):27-30.

[6]龚海泉.走进新世纪的高校道德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010-03-16

饶昊(1983-),男,湖南华容人,硕士。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