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相关对策研究*

2010-03-21刘朝霞

外语与翻译 2010年2期
关键词:价值生命教育

刘朝霞

(广东华软软件学院,广东广州 510990)

高校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相关对策研究*

刘朝霞

(广东华软软件学院,广东广州 510990)

生命教育是一种能够影响人一生发展的全人教育,它的开展将带来课程建设的新的理念,教育的实质是实现教育的社会性。随着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的不断增多,生命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急需关注的问题。各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建立起开展生命教育的平台,从而实现生命教育的价值。因此,从我国生命教育的现状来分析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如何开展适合我国情况的高校生命教育,就成了需要具体探讨的问题。

生命教育;必要性;对策

一、生命教育的概念及内容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一词源自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是作为社会中的吸毒、自杀、他杀、性危机等危害生命的现象的对策而出现的。可以说,生命教育起初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人们希望通过生命教育可以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消解对生命的威胁。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开始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这种思想很快波及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潮[1]。

(一)生命教育的普遍概念

从实施生命教育的国家和地区的情况看,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是让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并探索生命的意义,进行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或者说在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价值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其核心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现生命价值[2]。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高校人文教育的最高要求,因为“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告诉青少年要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意识到应该让生命的其它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3]

(二)高校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生命教育通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存和生活的真谛,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及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最终养成仁爱情怀。结合高校的教育实际,我们认为高校的生命教育应该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生命意识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4]。

(1)生命意识教育

生命意识教育是生命教育的第一个层次,就是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有限和珍贵,教育他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生命的绝对责任不是别人或外部力量强加的,而是我们的意识或意志固有的自由的结果,是我们自身的逻辑要求,即便一个人想逃离某种责任,也要对他的这种自由选择负有责任。

(2)生存能力教育

第二个层次是生存能力教育,或者说生命安全教育,这是个体生命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生命的价值首先是基于生命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才能发展和提升生命的价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成长的考验,有些甚至是灾难性的。生命教育应该引导大学生树立生命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3)生命价值升华教育

第三个层次是生命价值升华教育,即生命质量提升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最高层次。生命本身有着崇高的价值,生命不仅仅意味着肉体的存在,而且是一种意识观念的载体,其价值并不在于寿命的延长和外表的美丽,而在于心灵的善良、人格的健全。因此,教育的使命就在于使个体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将人生的蓄积发挥出来,从而最终实现自我。

生命价值升华教育的核心在于体验生命。人不仅体验生命的美好,还应体验生命的挫折。生命教育不只是教会大学生欣赏生命美,感受生命美,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能坦然接受生命中的挫折和苦难。

二、高校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模式只重视应试教育、成才教育,而忽视生命教育,导致近几年高校大学生荒废生命、淡漠生命、伤害生命的事件频繁出现。我国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系统地开展生命教育,这实际上是教育的一个缺口。从目前现实情况来看,开展生命教育迫在眉睫。

(一)高校生命教育现状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个体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与此相伴,青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可以说,当学生的情感、心灵和个性被忽略时,各种漠视生命的现象就会产生。缺乏对学生生命关怀的教育氛围,未能帮助学生正确面对生命的教育,可以说是当今高等教育的一个重大缺憾。

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理论层面的教育过多,说教过多,能深入到学生灵魂深处的教育少之又少。某些高校开展的生命教育活动也仅仅是一些如感恩教育等与中小学教育相重复的教育活动,缺乏系统的布局和思考;在师资队伍方面,由于经济、住房、职称和学历等方面的压力,使部分高校教师自身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使其失去了对生命的热情和关爱,在教学的过程中更无法体现对学生生命的真切关怀和对学生生命智慧的培养和挖掘[5]。

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当前的高校中并没有获得广泛的认可。越来越多发生于高校中的轻生惨剧说明了在目前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生命教育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仍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其教育效果远远没能适应当前社会环境的变化,它缺乏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紧密结合。

(二)生命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生命教育的兴起缘于社会环境变化对青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挑战。急剧的社会变迁使青年学生面临的外部世界变得日益复杂。

大学生轻生事件的屡屡发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脆弱,也反映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弊端,其中最明显的不足应该在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欠缺。而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生命教育,广大师生达到身心的健康和谐,有从事科研和学习的理想与动力,有创新进取的心态和为祖国努力的决心,有维护和实现自己和他人生命幸福的积极渴求,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主动结束生命的悲痛事件,为校园的和平和安宁创造最基本的条件。

三、高校生命教育的相关策略

高校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应在高校的思想教育体系中得到体现,而且应放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来认识和思考。高校生命教育应采取“整体构建,全方位渗透,三位一体”的新模式,即学校、家庭、社会整体构建,学科专业全方位渗透,思想教育、校园文化、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生命教育模式。

当然在高校生命教育中,高校作为一个主要载体,应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发挥核心的作用,引领整个高校生命教育良性发展。

(一)高校发展生命教育的整体措施

(1)促进人文学科的发展

人文学科把人的生命从自然生命提升到社会生命,从人的社会需要和精神需求出发,提供价值关怀和人文勉励。实际上,人文学科为生命教育提供价值依托。传统的人文学科在高校地位的衰落与边缘化的状况如果无法改观,那么生命教育的开展必然缺少重要的力量支撑和价值源泉。高校如果不重视传统人文学科的地位与作用,不重视人文学科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尤其是理工医科学生中的推广,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将受到严重阻碍。

(2)合理课程设置

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必须充实教育内容,编写专业教材以及强调实践活动的作用。生命教育不仅为了认识人自身的生命,而且还要认识自然生命、他人生命、社会生命乃至地球生命,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阔。所以,完全可以凝聚各个专业的专家学者,组成专门的生命教育团队,推行生命教育课程。

(3)培养师资队伍

开展生命教育必须提升教师的教育素养。教师的教育素养有助于引导学生实现生命价值。实现生命价值是生命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的目标。为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要坚持科研先导,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研究;另一方面要创新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育实践环节注意弥合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

(4)在社会实践中融入生命教育

社会实践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然而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不能仅仅看作为走向社会做准备,还完全可以把它作为推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应当鼓励和支持学生到最贫困的地区去体验社会基层人民的生活;可以参观革命英雄纪念碑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逝去的英雄,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对于生命教育而言,感受通常胜于知识的接受。身边的事例对于被教育者的生命教育最容易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成为生命教育的良好平台,应当在社会实践中融入生命教育。

(二)具体的施教内容和方法

高校的生命教育主要包括生命意识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三个层次。下面分别阐述实现这三个层次教育的具体施教内容和方法。

(1)生存意识教育

该层次的教育应从三方面人手:一是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学校要着重宣传学生安全的重要性;要深入持久地开生命教育及层次分析开展法制教育、生命教育、自我防范等安全教育的宣传和讲座。二是进行生活态度教育。人在生命的历程中不可能没有挫折和矛盾,没有矛盾就不可能有发展。生命中不可能一帆风顺,酸甜苦辣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是看人以什么样的姿态对待它。只要积极地重新审视生命,投入自己的激情,就会发现生命的魅力所在。三是进行死亡体验教育。死亡是令人害怕但又不可回避的问题,这是自然规律。但人也正是因为对死亡的恐惧而会更加留恋、珍惜生命。

(2)生存能力教育

该层次的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动手能力,尤其是基本的生活自理和自主能力。二是加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一个人对环境的认识、利用和改造能力越强,对环境的依赣性越小,其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三是增强抗挫折能力,特别是增强心理的调适能力。四是从虚拟课堂到野外的强化训练。五是增强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救能力。

(3)生命价值升华教育

该层次的教育一方面要重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过程就是生命教育的过程。因为审美追求就是对生命的追求,审美创造是对生命的创造,热爱审美就是热爱生命,审美态度的不同就是对生命态度的不同。因此,人们对生命的亭受实质上是一种最高的美的享受。生命价值的提升不仅应贯穿生命的全程,而目要超越生命的时间界限。

[1]林香港,项炳池.生命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29(4):87.

[2]赵玉新,张亚琴,王才妹.生会教育是师范类高校教育的重要课题[J].中国校医,2006,4(2):209.

[3]王东莉.生命教育与人文关怀——青少年教育的终极使命[J].当代青年研究,2003,(6).

[4]陈文斌,刘经纬.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 (9):83.

[5]叶澜,等.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010-05-12

刘朝霞(1979-),女,湖南桃源人,辅导员。

猜你喜欢

价值生命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