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火论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探析
2010-03-21刘雪琴
刘雪琴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天津 300193)
1 阴火论阐微
金元医家李东垣的“阴火学说”是从“脾胃内伤学说”中衍化出来的李杲的又一学术特色。其创立“阴火论”,内容散见于《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等著作中。实际上,阴火论起源于《内经》。李东垣继承前人的医学理论和经验,并通过长期临证实践,积累了治疗内伤病的丰富经验,独树一帜,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的病机见解,并创立了阴火理论。李东垣认为脾胃虚弱,元气不足,产生阴火。导致脾胃虚弱、元气不足的原因多为饮食不节、寒温不适、劳倦过度、情志内伤等。《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曰:“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脾胃为一身气血生化之源,元气之本。中气不足、气机升降失常,这就是脾胃阴火产生的基本病机。按李东垣所述,阴火的症状有“遍身壮热,头痛目眩,肢体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显火上行独燎其面”,“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阴火的证候特点:有全身内热的表现,又见一派脾胃气虚之象。阴火的治疗原则以益气健脾,升阳散火为法。重视脾胃阳气升发,“升阳气”,就是“降阴火”,脾胃阳气升发则元气自旺,浊热阴火自潜。李东垣在治疗上指出:“……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李东垣拟温补脾胃益气升阳以泻阴火的治法,并创立了不少卓有成效的方剂。代表方有: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2 阴火是慢性痿缩性胃炎发生的病理基础
慢性萎缩性胃炎虽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变化多端,但阴火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元气亏虚,“阴火”上冲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之病机关键。
李东坦在《脾胃论》中提出“人以脾胃中元气为本”,五脏六腑的“升降浮沉”等运动是以脾胃为枢纽,故胃气一虚,五脏受病,就会产生“阳气下陷,阴火上乘”的病理状态。在正常情况下,心火为君火居上,肝肾之火为相火居下,脾胃居中为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受纳腐熟水谷,如沸之釜;君火下降,相火上升,助脾胃蒸腾气化。脾胃气机升降正常,则上下升降有序,君相之火相助为用。饮食劳倦、情志失调,脾胃受损,元气亏虚,气机升降失常,则如釜破,水谷清浊不分,流之于下。火不能为釜所用蒸化水谷而生精微,在上之君火与在下之相火本为“生气之少火”,成为“独盛”和“乘土位”的“食气之壮火,则阴火产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多因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劳倦失养、感受外邪或禀赋不足等原因所致。其中饮食失节和情志失调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在这些因素长期交杂作用下,脾胃损伤,最终导致脾胃元气亏虚,升降失常,脾气下陷,“阴火”上冲,胃络发生病变。“阴火”是脾胃虚衰的病理性结果,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过程中新的第二层次的致病因素。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发展过程中,阴火贯穿始终,为最关键之病理环节。
3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与阴火证本质一致
阴火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2方面:元气不足症状,可见神疲倦怠乏力,面色萎黄无华,懒言声低,头晕目眩,气短自汗,便溏纳呆,恶心呕吐,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脉细无力;阴火上冲症状,主要症见发热,热势可高可低,甚或仅自觉燥热、泛酸、口苦口臭、大便虽溏泄但臭秽不爽。而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中医属“胃脘痛”、“痞满”、“呃逆”范畴。临床上表现为:阴火盛症状有胃脘灼痛、泛酸、口苦口臭等;脾胃本虚症状有面萎、怠惰嗜卧、肢倦乏力、便溏、脉沉细缓等。临床症状虽多,其元气下降,阴火上升之理却不变。其次,阴火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脾胃功能失调,主要是脾气虚弱,升清不足,故阴火证必有脾虚气陷,或清窍失养,或湿浊不化的症状,如头晕,气短,纳差,便溏,身重,脉缓,甚则水肿等。上述几方面病症错杂而见,然概而言之,须具备发热或燥热、气虚症状、劳累后症状加重,这些阴火证表现往往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所具备的症状特点。
4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李东垣阴火证治疗之法相通
《脾胃论》曰:“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故对阴火之病当以补元气为治疗大法。脾胃是阴血的源泉,如果脾胃阳气不足而下陷,阴火便有余而上侵,更伤脾胃。而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故治阴火,首应健脾胃,补元气以制阴火。阴火以脾气虚、阳气不升和阴火经常并见为临床特点。据此,临床遇脾胃阴火之证,需要补脾胃、升阳气和泻阴火三法共用。李东垣创立“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在治则上提出要解决升阳泻火的矛盾,元气旺,自然阳气升而阴火降。李东垣强调:“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提出“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苦寒以泻其火”以及“以诸风药升发阳气……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的治疗大法。可分以下几个方面:1)甘温补中。脾胃阴火是由于饮食劳倦,寒温不适或喜怒忧恐损伤脾胃始得,以黄芪、人参、炙甘草温补脾胃。2)升阳散火。阴火为脾胃受伤,气机升降失调所致。火性炎上,故李东垣以柴胡、升麻、羌活、葛根等风药配合上面辛甘温补之剂升发阳气,引火从上散之。3)甘寒泻火。东垣所谓甘寒泻火是将黄芩、黄连、黄柏、石膏、知母等大寒之药佐于大量补益脾胃的甘温之剂中,并且申明这些甘苦大寒之剂非独用而必须经火酒二制,以防大苦大寒伤脾胃。4)调畅情志。《安养心神治脾胃论》曰:“夫阴火之炽盛,由心生凝滞,情不安故也。”“善治斯疾者,惟在调和脾胃。”慢性萎缩性胃炎为饮食劳倦,情志过极致脾胃虚损、阴火内生所致。其病机为脾胃虚损,元气不充,心火独亢相火妄动,横逆侵犯脾胃,致元气愈衰,阴火愈旺,阴火愈旺,元气愈衰的恶果。治法以甘温除热和甘寒泻火两法并行。
5 结语
李东垣的阴火理论,确实为医家治疗阴火病证提供了一条巧妙的思路。“阴火”学说的临证要点为:病程多较长;有脾胃气虚的见症,甚至气虚下陷的见症;在复杂的见症中,即使出现了舌苔黄或黄腻等,但若见到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脉迟缓等脾胃虚的征象,可运用“阴火”学说治疗。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医疗实践中,患者有热之症状合苔黄、脉弦,往往容易误以为实热、湿热或积滞,常施苦寒泻热或消滞清利之品重伐胃气,却不知其乏力、纳少、口淡是“虚”的表现,而苔黄或厚腻也可由脾气虚日久、运化失职致湿浊内生,而不敢用温补来泻火,犯虚虚之戒。李东垣对“阴火”论述虽欠明确,然而他能通过复杂现象看清本质,他认为,“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用扶正以祛邪,处处顾护患者胃气,实为“治病必求于本”的典范,这是中医精髓之所在。脾胃是元气之本,元气是健康之本,元气衰则疾病所由生。“阴火”之证,临床并不少见,治疗的成功在于抓住病因病机的本质,中气不足,阴火内生,惟有补脾是抑制阴火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