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需求不确定下的供应链精柔协同研究综述

2010-03-21叶怀珍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0年12期
关键词:精益柔性供应链

陈 阳,叶怀珍

(西南交通大学 物流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供应链精柔协同理论兼顾了对环境变化的有效反应和保持较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使其成为理论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通过分析、归纳和总结供应链精益协同问题,以期揭示其理论内涵,并将其理念服务于企业的生产与分销实践中。

1 供应链精柔协同的概念

精益的思想最早源自丰田生产模式。20 世纪 60 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考察美国汽车工业的生产方式后,根据自身的技术背景和市场需求,采取了准时制生产,以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和低消耗的生产方式获得了巨大成功。

柔性是指企业在预见或识别系统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具备快速适应这种变化的能力,并由此取得竞争优势。供应链柔性表现为在面对不确定的市场需求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通力合作,适应这种不确定环境的能力。

针对精益和柔性两种不同的管理理念,精柔协同的思想结合了二者的优点。精柔供应链的概念最早由J. Ben Naylor等人提出,其核心思想为:通过一个分离点将供应链分为两部分,分离点下游采用柔性策略以迎合市场多变的需求,而分离点的上游采用精益策略提供平准的生产。该策略充分利用了精益管理和柔性管理的优点,在快速响应的同时保持了较低的成本[1]。精柔协同思想的目的是通过精益和柔性两种范式的协同,以同时获取规模批量生产和快速灵活反应的双重优势。

2 需求不确定下的供应链精柔协同研究现状

2.1 需求不确定性研究现状

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一直是理论和实践界关注的问题,主要是指供应链系统内部存在的、对供应链的性能有直接影响的、可以控制和管理的不确定性[2]。Lee 和 Billington 认为供应链中有3种不确定因素:需求 (数量、产品组合)、生产过程 (生产、机器故障和运输的可靠性)、供应 (零部件的质量、交货可靠性)[2],其中最难控制的是需求的不确定性。需求不确定产生的直接原因可以归纳为:需求的内在性质、市场需求信息的不透明,以及供应链成员基于自身利益造成需求的逐级放大。目前解决需求不确定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2.1.1 快速反应的延迟

延迟的概念最早由 Alderson 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在 1950 年首次提出,直到近些年才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鉴于市场需求信息的不确定,通过延迟可以达到较为准确地获取需求信息的目的,从而有效规避风险。供应链中的延迟策略可分为生产延迟和分销延迟。

Bucklin[3]首次提出在分销渠道中应用延迟策略,延迟库存向客户方向的移动。Bucklin 认为延迟是供应商通过一定的预测机制将风险转移给买方的一种手段,延迟的重点在于库存在分销渠道中的定位、库存的位置和买方。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兴起为物流延迟提供了契机。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得需求信息在供应链各方中实现了快速传递和有效共享,需求信息的获知显著提高了分销渠道的运营效率。

Harrison 和 Skipworth[4]将生产延迟定义为:将产品的最终成型延迟至收到客户订单,在短时间内实现由标准产品或基础产品形成的最终产成品。成型的延迟过程可能是生产过程、组装过程、配置过程、分装过程或贴商标的过程。Lee和Tang[5]分析了在生产中采用延迟战略,通过产品差异点的延后满足消费者变化的需求,提出生产延迟的实现途径有:通用组件、模块化设计以及流程重组,并通过数学模型进行了费用效益分析。

随着时间的推移,延迟策略开始从营销领域向整个供应链延伸。Yang 等[6]认为延迟在供应链中的运用不仅是通过调整满足客户需求,同时还要注重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技术革新。从不同角度出发,在供应链中采取的延迟策略可分为:时间延迟、地理延迟和生产延迟。Yang 等系统分析了延迟在对不确定性管理方面所取得的作用,可以运用不同的延迟策略来应对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问题。

2.1.2 消除牛鞭效应的影响

牛鞭效应是指市场需求信息在从供应链下游传递到上游过程中呈现出逐级放大的现象。牛鞭效应导致了需求波动的放大,加重了需求不确定的程度。Forrester[7]是最早研究牛鞭效应的学者,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需求波动沿着供应链向上游企业逐级放大的系统特性。Lee 等[8]描述了需求信息在从供应链下游传递到上游过程中产生的扭曲现象,并且需求从下游到上游呈现逐级放大的趋势。供应链上每个成员基于自身利益的理性行为造成了需求的逐级放大。具体原因体现为:需求信号处理、批量订货、价格波动,以及供应短缺。

Lee等[9]从运作管理的角度分析了牛鞭效应现象的5个主要原因:需求信号处理、供应短缺、批量定货、价格变化、交货时间。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消除或减轻牛鞭效应的建议,如销售终端数据信息共享、库存状态数据的交换、订单协调、订价方案的明晰等,但利益分配机制的合理化是前述建议得以成功实施的基础。

2.1.3 有效利用市场信息

Fiala[10]指出,信息不对称是产生需求波动放大的重要原因,而共享需求信息有助于消除这些波动带来的影响。现代技术的进步使得集成化信息系统、较短的提前期、小批量生产成为可能,具有契约或合同约束的信息共享也有利于结成更紧密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在多级供应链中,通过需求和库存信息的共享,可以优化整个系统的运营费用。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可以实现销售终端数据的共享,特别是在市场需求波动较大、生产提前期较长时,这种共享可以大幅降低供应链库存费用。

对市场信息的有效利用也可以表现为利用更新的信息进行两次订货,从而缓解需求不确定性的影响。陈旭[11]考虑了需求信息更新在应对易逝品需求波动中的运用。在建立的模型中,制造商为零售商提供两次订货机会,即:首先在销售期之前比较长的时间给零售商提供一次订货机会,然后在临近销售期时零售商根据需求信息的更新对订货进行调整。Sethi 等[12]考虑了中期调整订货量的策略,在允许外部市场采购的条件下,建立了基于需求更新的数量弹性策略模型,给出了最优的订货量和在信息更新条件下的最佳反馈量,分析了信息准确性对于最优决策的影响,对模型进行了多期推广。

2.2 精柔协同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

供应链管理的范式大体上可分为精益管理、柔性管理及精柔混合管理的思想,其管理范式的侧重目标各有不同。

2.2.1 精益管理

精益生产的理念最早由 Womack et al. 在 1990 年提出。Bruun 和 Mefford[13]指出,成功实施精益生产的企业开始将精益的思想应用到自身业务的其他领域,如产品设计、支付清算、订单处理等,并尝试成为精益型企业。Bruun 和 Mefford[13]研究了精柔生产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分析了网络对供应链、生产计划、库存控制、采购管理、质量提升和人力资源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讨论网络究竟是服务了精益生产的实施,还是阻碍了精益生产的实施。Perez等[14]研究了在汽车制造业中整车制造商与零部件供应商之间实施精益供应及精益生产的问题,通过对 53 家企业进行访谈调查,得到 28 份有效数据。依据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这些企业在具体实施精益生产时的绩效。

2.2.2 柔性管理

Yusuf 等[15]认为柔性的概念首次出现于 20 世纪90 年代初的美国制造业,主要原因是美国希望从日本夺回制造业的领导地位。Yusuf 等详述了柔性制造的驱动因素、核心理念,并给出了柔性制造的定义和评价指标体系。Gunasekaran等[16]指出,柔性制造是基于顾客和供应商的整合,这些整合体现在产品设计、制造过程、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支持等方面,其优势是通过为客户实现价值、与竞争者合作、适应需求的变化和复杂性、提升员工素质和信息质量来实现的。Yusuf 等[17]提出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水平的进步促使了制造商倾向于构建柔性供应链以增强企业竞争力。Yusuf 等通过要素分析法考察了影响柔性供应链的驱动因素。

供应链柔性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3个方面:①有关供应链柔性的概念、绩效评价、考虑柔性的供应链伙伴选择和柔性约束条件下供应链的生产决策优化等问题。Gunasekaran 等[16]从柔性作为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角度对供应链柔性进行了研究。②将柔性的理念从单个企业扩展到整条供应链中。Ching-Torng Lin 等[18]认为企业在面临快速变化的市场时,必须与客户和供应商实现一体化管理,柔性的思想要从单个企业扩展到整条链中,运用模糊逻辑理论架构了供应链的柔性模糊指标体系。③有关供应链建模方面的研究。多Agents技术在研究供应链设计与协调问题被广泛采用。

2.2.3 精柔混合管理的思想

在市场环境中,一部分产品的竞争优势源于价格,另一部分产品的优势源于快速响应,该观点已经被业界接受,并将前者称为功能型产品,后者称为创新型产品。成本低价和快速响应这两个目标存在对立,但它们之间的矛盾可由精益和柔性的融合来实现[19]。针对精益和柔性两种不同的管理理念,Naylor 等认为精益与柔性可以通过成功设计、运作的供应链加以结合,从而产生精柔供应链的概念。精柔供应链的定义是通过一个分离点将供应链分为两部分,分离点下游采用柔性策略以迎合市场多变的需求,而分离点的上游采用精益策略提供平准的生产[1]。

Mason-Jones等[19-20]进一步由总价值度量、Hill的市场合格者—市场赢家及Fisher的产品分类等观点,区别柔性与精益的特性,通过供应链中的分离点与延迟等概念结合二者;提出分离点的位置是由产品与市场的特性决定,分离点的位置可以用来表明在何时、何处采用精益或柔性策略。Strattona 和Warburton[21]分析了精益和柔性的战略性整合,运用TRIZ (Theory of the Solution of Inventive Problems)理论和 TOC (Theory of Constraints) 理论构建一个高效率、快速反应的混合供应链,给出一个时装行业的案例印证提出的理论和方法。该模型在实务上的效用,显示了供应链系统中精益和柔性两种范式的协同合作,可以做到兼顾供应链的效率与弹性。

3 结束语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需求的不确定性、精柔协同的管理思想等问题进行了长期有益的探索,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运用精柔协同策略消除需求不确定产生的影响方面,现有的文献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

(1)为应对市场需求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管理思想往往考虑生产工艺的持续改进,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精益生产方式,或具有更高灵活性的柔性生产方式。通过从二者协作的角度看,探讨精益和柔性组合策略下供应链的生产运作,可以实现精益和柔性生产方式的互补共生,从而展现其组合竞争优势。

(2)从理论上阐述精柔协同可行性的文献居多,部分学者进行了实证分析,但就如何在生产、分销中实施精柔协同策略,建立具体的优化模型,寻找合适的算法进行寻优求解等方面有待做进一步的探究。

(3)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不确定的市场需求带来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运用精益和柔性两种范式动态适应和调整供应链的生产分销实践具有急迫性,现有的研究较少。此外,供应链上成员进行协作时,需要建立公平的激励机制,使供应链的总收益在各成员间进行合理分配。目前的文献很少涉及精柔协同协作优化问题。

[1] J Ben Naylor,Mohamed M Naim,Danny Berry. Leagility:integrating the lean and agile manufacturing paradigms in the total supply chai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1999, 62(1):107-118.

[2] 张 涛,孙林岩. 供应链不确定性管理:技术与策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Bucklin L P. Postponement,specul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distribution channels[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65(2):26-31.

[4] A Harrison,H Skipworth. Implications of form postponement to manufacturing:a cross case comparis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2008,1(1):173-195.

[5] Hau L Lee,Christopher S Tang. Modeling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delayed product differentiation[J]. Management Science,1997,43(1):40-53.

[6] Biao Yang,Neil D Burns,Chris J Backhouse. Postponement:a review and an integrated framewor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Production Management,2004,24(5):468-487.

[7] Forrester J. Industrial Dynamic[M]. New York:MIT Press and Wiley&Sons,Inc,1961.

[8] Hau L Lee,V Padmanabhan,Seuingjin Whang. The bullwhip effect in supply chains [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7(1):93-102.

[9] Lee H,Padmanabhan V,Whang S. Information distortion in a supply chain:The bullwhip effect[J]. Management Science,1997(43):546-558.

[10] P Fiala. Information sharing in supply chains [J]. Omega,2005(33):419-423.

[11] 陈 旭. 考虑需求信息更新的易逝品的订货策略[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3,9(11):1038-1043.

[12] Suresh P Sethi,Houmin Yan,Hanqin Zhang. Quantity flexibility contracts:optimal decisions with information updates[J]. Decision Sciences,2004,35(4):691-712.

[13] Peter Bruuna,Robert N Mefford. Lean production and the Interne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Production Economics,2004 (89):247-260.

[14] Manuela P Perez, Angel M Sanchez. Lean production and supplier relations:a survey of practices in the Aragonese automotive industry[J]. Technovation,2000(20):665-676.

[15] Yusuf Y Y,Sarhadi M,Gunasekaran A. Agile manufacturing:the drivers,concepts and attribut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1999, 62(1-2):33-34.

[16] Gunasekaran A,Patel C,Tirriroglu E. Performance measures and metrics in a supply chain environment[J]. Inter-facturing Systems,2000,2(1):54-61.

[17] Y Y Yusuf,A Gunasekaran,E O Adeleye c,et al. Agile supply chain capabilities:determinants of competitive objective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4(159):379-392.

[18] Ching-Torng Lin,Hero Chiu,Po-Young Chu. Agility index in the supply chai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6,4(2):285-299.

[19] Mason-Jones R, Naylor J B,Towill D R. Engineering the leagile supply chai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le Manu-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Production Management,2001,21(1):71-87.

[20] Rachel Mason-Jones,Ben Naylor,Denis R Towill. Lean,agile or leagile? Matching your supply chain to the market pla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2002,38(17):4061-4070.

[21] Stratton R,Warburton R D H. The strategic integration of agile and lean suppl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3,8(2):183-198.

猜你喜欢

精益柔性供应链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机加零件精益单元构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