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上巨虚穴缓解慢性内脏痛敏的作用及机理
2010-03-19高志雄吕恩基赵金茹
高志雄,王 威*,吕恩基,赵金茹
(1.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辽宁沈阳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心,辽宁沈阳110032)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简称IBS),是以慢性或反复出现的腹痛并伴随腹泻、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主要症状而又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综合征[1,2].近年来认为内脏敏感性增高是IBS的病理生理特征,是IBS患者症状产生的重要基础和症状多样化的原因,甚至被学者视为IBS患者的生物学标识[3],其具有临床上常见多发,但治疗方法有限,且疗效不理想的特点[4].
针刺治疗内脏性疾患具有确切的疗效[5],然而,国内又很少开展单纯针刺治疗IBS的基础研究报道,加强这方面工作,将有助于临床针刺治疗IBS工作的推广应用.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作为胃肠运动调节中一对重要的兴奋性和抑制性胃肠肽,在胃肠道有广泛的分布;为此,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针刺上巨虚穴对IBS大鼠模型胃肠道SP、VIP分布的影响,研究针刺的作用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雄性3周龄SD大鼠100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清洁级.
1.2 主要试剂
兔抗鼠SP、VIP抗体,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1.3 自制结肠扩张 (colorectal distention,CRD)刺激球囊
球囊扩张器选用安全套头端3 cm,用4号手术丝线与加工后的一次性输液器采液端导管扎紧(气囊长度25 mm,直径2.0 mm).距球囊头端6 cm处扎丝线作为插入时的深度标记.其外侧开口端接一输液用三通管(规格:CONNECTAPLUS3 White瑞典BD公司),分别与10 mL注射器和XJ11D台式血压计相连.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空白组、模型组、多次电针组、单次电针组、单次针刺组,每组20只.
2.2 IBS造模方法
选用AL-Chaer内脏敏感动物模型为基础,稍改进.使用自制的刺激球囊,蘸少许医用石蜡油,自大鼠肛门轻柔插入4~5 cm,大致达到大鼠的降结肠部位.每次气囊打气,维持肠道压力60 mmHg,保留l min,然后撤气.每次刺激之前,检查球囊的密闭性;给予扩张刺激前,可预先刺激大鼠肛门部,使其排尽大便,以减少粪团对扩张程度的影响.一天内给予操作一次,总共持续刺激2周.正常对照组大鼠不作任何处理.
2.3 治疗方法
2.3.1 单次电针
电针时取大鼠双侧“上巨虚 (ST37)”,通过G6805-1A型电针治疗仪,采用疏密波,密波100 Hz/3s,疏波4 Hz/3s交替,刺激强度1 mA,以大鼠后肢轻轻抖动但不产生嘶叫为度,持续30 min.单次针刺组大鼠给予同样操作,毫针刺入穴位但不进行通电刺激.次日采集标本.
2.3.2 隔日多次电针
电针方法同上,隔日给予一次,持续给予4次,治疗结束次日采集标本.
2.4 标本采集
标本采集前大鼠禁食不禁水12 h.大鼠给予腹腔注射20%乌拉坦0.35 mL/100g麻醉,动物深昏迷状态下打开腹腔,取距肛门6 cm处结肠1~2 cm,矢状剖开,盐水清洗,平铺于滤纸上,10%甲醛固定,冰箱4℃保存.
2.5 结肠SP、VIP免疫组化染色
按 SABC(stret avidin-biotin complex)法进行.
2.6 结肠SP、VIP、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
应用BI-2000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灰度值分析.
2.7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对鼠结肠SP表达的影响
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表明:与多次电针组相比,模型组大鼠SP表达有明显增强 (P<0.01);单次电针组、单次针刺组大鼠SP表达明显增多 (P<0.01).单次电针较单次针刺组大鼠SP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 1.
3.2 大鼠结肠VIP表达的影响
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表明:与多次电针组相比,模型组大鼠 VIP表达明显降低(P<0.01);单次电针组、单次针刺组大鼠VIP表达明显降低(P<0.01).单次电针较单次针刺组大鼠VIP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IBS大鼠模型组、治疗组和空白组结肠SP表达的比较(±s)
表1 IBS大鼠模型组、治疗组和空白组结肠SP表达的比较(±s)
注: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与单次针刺组相比☆P<0.05,☆☆P<0.01;与单次电针组相比△△P<0.01;与空白组相比※P<0.05,※※P<0.01.
组 别 灰度值模 型 组 95.38±1.02☆※※单次针刺组 94.69±1.06※※单次电针组 93.82±1.13*※※多次电针组 84.17±1.48**△△☆☆※空 白 组 82.29±1.06**△△☆☆
表2 IBS大鼠模型组、治疗组和空白组
4 结论
SP作为一种重要的胃肠肽广泛地分布于肠神经系统和整个胃肠道[6],既可以激素的形式亦可作为神经递质参与胃肠运动的调控.在哺乳类动物肠道P物质主要定位于感觉神经纤维,具有参与感觉(特别是伤害性刺激)信息的传递、增加血管通透性和调节肠运动等十分重要的生物活性[7].本实验结果显示,针刺后结肠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神经元含量明显降低,且表现多次电针效果优于单次电针、单次针刺.结果提示结肠中SP的含量增加在IBS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往实验研究证明SP是胃肠运动调节中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8],新生期持续肠道机械刺激导致含SP的肽能细神经纤维末稍(伤害性感受器)处于致敏状态,同时其受体NK 1在各种靶细胞中表达增加.一旦再接受较低强度伤害刺激信息时,SP肽能神经纤维就能产生神经冲动,一方面向中枢部位传递,产生痛觉过敏,另一方面肽能感觉神经纤维又可通过轴索反射和神经节反射逆向释放SP,与各种靶细胞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导致肠道动力紊乱、血管渗透性改变、腺上皮的分泌和肥大细胞的脱颗粒等,而肥大细胞脱颗粒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 (如组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淋巴因子等)反过来又可进一步引起肽能感觉神经末稍的去极化 (尤其正常情况下处于非功能状态的伤害刺激感受器),降低其感觉阈值,从而形成一种正反馈机制,造成肠道持续的感觉高敏感状态和动力功能紊乱.本实验显示电针上巨虚穴能降低结肠中SP的阳性神经含量,提示电针上巨虚穴可能通过胃肠道局部SP来降低胃肠壁内神经元的兴奋性,减轻肠道高敏状态和动力功能紊乱,且表现多次电针效果优于单次电针、单次针刺.
本实验中,我们还观察到多次电针能显著增加结肠中的VIP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含量,且表现多次电针效果优于单次电针、单次针刺.VIP是ENS中具代表性和研究较深入的神经肽,也是重要的肽类神经递质之一,许多研究已证明VIP在胃肠运动调节中主要起抑制效应.故此,上述结果表明电针上巨虚穴还可能通过增加VIP对胃肠道的抑制作用,降低胃肠运动.
综上所述,本实验结果表明电针上巨虚穴减轻内脏痛敏的作用与胃肠道SP的分布减少及VIP的分布增加存在着密切关系,且多次电针效果优于单次电针跟单次针刺.电针上巨虚是否对胃肠道其他胃肠激素和神经递质也产生影响,还需作更深入的研究.
[1]吕愈敏.胃肠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30-735.
[2]张兵,张万岱.现代消化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860-862.
[3]Bouin M,Plourde V,Boivin M,et al.Rectal distension testing in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sensitivity,specificity and predictivevalues of pain sensory thresholds[J].Gastroenterology,2002,122(7):1771-1777.
[4]潘国宗,鲁素彩,柯美云,等.北京地区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一个整群、分层、随机的调查[J].中国流行病学杂志,2000,21:26-29.
[5]王威,白丽,高志雄,等.针刺天枢、上巨虚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6):6335.
[6]Maake C, Kloas W, Szendefi-m,et al.Neurohormonal pep-tides, serotonin and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 the enteric nervous system and endocrine cell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of neotenic and thyroid hormone-treated axolotls[J].Cell Tissue Res,1999,297(1):91-101.
[7]Ohtsuka M,Yoshioka K.Neurotransmitter functions of mammalian tachykinis[J].Physiol Rev,1993,73(2):229-308.
[8]Wheatley I M,Hutson J M,Chow C W,et al.Slow-transit constipation in childhood[J].J Pediatr Surg,1999,34(5):829-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