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院校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2010-03-19陈维青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10期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知识双语

陈维青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课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越来越明显。会计学作为管理学学科的一个核心专业,同样肩负着培养一批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掌握专业外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教学任务,当然也需要进行双语教学。

一、双语教学及其模式

“双语”的英文表达为“bilingual”,国外多采用双语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的提法,而我国大都采用双语教学的提法。《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对“bilingual education”的解释为“The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意即在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学科内容的教学。可见,双语教学不是外语教学,而是学科教学,即专业课教学。具体来说,双语教学是以外语作为教学媒介进行某一学科的教学,我国目前在各教育阶段的教学大都是以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应用于课堂教学。在高校中对会计学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就是通过使用英语进行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会计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同时通过应用英语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这一语言。

目前国内进行的双语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

(一)渗透式双语教学模式

老师在进行会计专业课程的授课过程中,适当渗透一些专业词汇,每节课大约5~8个。通过专业词汇的渗透,使得学生在高年级时能够比较容易地阅读专业文献,并及早地接触科学前沿的知识。

(二)二级双语教学模式

课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师在课堂使用中英文结合授课,而多媒体课件、考试试卷等均采用英文形式。此种教学模式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三)三级双语教学模式

课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师在课堂以英文授课为主,中文授课为辅。多媒体课件、考试试卷等均采用英文形式。此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听力、口语、写作能力均有全方位的提高。该教学模式要求授课对象首先具备较好的英语基础,因此授课对象基本为英语专业的学生。

二、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目的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愈加明显,国际经贸往来日趋频繁,商务合作的方式也愈显多元化。外国直接投资(FDI)在我国的比例不断增加,跨国公司(MNC)的大量进入及其本土化经营大大增加了对涉外高级技术人才及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这类市场急需的复合型人才,除了必须精通一门外语(主要是英语)外,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对其他相关领域非专业知识也要有足够的了解。正因为此,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8月《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在3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会计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加入WTO后,我国通用会计专业方面的人才十分紧缺。如何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高效培养人才,为我国经济与现代化发展服务是会计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其中措施之一就是加大会计教学中的双语教学比例。近几年,双语教学在我国高等院校蓬勃发展,最先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高等院校开始登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近百所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对会计学专业开展双语教学主要有两个教学目的:

其一,双语教学的首要目的应当是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会计学专业知识。会计学领域中有很多较前沿的理论和方法都是用英语来表述的,不同语种下的读者若想接触并学习这些前沿知识,就必须进行语言的转换。会计学双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直接运用英语来领悟这些前沿的理论和方法,而不必过多地借助于别人的翻译资料。如此一来,直接用英语来理解原汁原味的专业知识,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同文化主体在翻译理解时所产生的不到位现象,因此,用“双语”进行教学是使用不同的语言达到学习会计学专业知识的目的。如果将对英语的学习作为学习的首要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未免就喧宾夺主了。

其二,会计学双语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双语教学,对教师而言是“通过英语教授会计学知识”,对学生而言是“通过英语学习会计专业知识”。双语教学使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下、在已经具备的特定专业背景下来运用英语进行理解,使其在学习会计学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将英语真正用起来,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会计学作为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学科,具体来讲,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应当是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知基本的会计专业词汇和词组,具备对一些中等难度专业资料的英文阅读能力;能够对一些会计问题以原汁原味的英文进行描述,对外资企业的基本会计实务能够进行会计核算并学会编制基本的英文会计报表等。

明确了以上教学目的,就应当注意协调把握双语在授课过程中的比例,具体应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权衡。对于那些用母语来理解和把握相对更直接更容易的专业知识,应当尽可能使用汉语来表达,从而使学生快速地理解和掌握会计知识;而对于那些用英语来理解更恰当的知识点,尤其是在学习一些概念性的内容以及介绍一些起源于英语环境的专业知识时,就应当采用英语来表达。

三、会计学专业双语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会计学专业“双语教学”要求教师使用两种语言进行会计专业知识的传授,这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比较高,目前在我国各大高校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是师资力量的局限性。双语教学要求对授课教师的外语应用能力应有着较高的水平,教师在对会计学专业知识本身有较好把握的基础上,对两种语言,尤其是英语所体现的英语国家文化和语言表达方式,都要有较高程度的把握。而目前多数专业课教师不是学语言出身,虽然词汇量大、语法好、阅读能力强,但他们的听说水平和写作能力大都不高。由于我国的双语教学起步较晚,还处于试验阶段。一般都没有专门的双语教师,而是由外语比较好的教师兼任。所以还不能达到双语教学的普及并最终在学校范围内形成双语教学环境。这就导致了会计学双语教学师资力量薄弱,双语教学的推广面临着很大的难度。

其次是学生的局限性。与其他高校相比,同一所民族院校的学生基础跨度很大。学生的差异不仅来自于第一批次、第二批次招生,而且主要来自于地区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语言水平。有很多学生的母语不是汉语,对于他们而言,双语教学相当于三语教学。如果以少数民族语言为母语的学生汉语也很好,说明他们已经有了接受双语教学的经验,再学习外语可能会优于普通的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如果这些学生的汉语也不好,则在双语教学中压力就会更大。

再次,目前我国中学的英语教学仍然是应试教学,更多地侧重于词汇与语法。虽然目前高考中将听力也作为了一项考试内容,但仍然缺乏对学生以听说为基础的外语沟通能力的培养。进入大学之后,很多本科生在学习英语时被英语四、六级备考占据了较大的精力,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并未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学生之间的外语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往往在一个班里两极分化就很大,在教学中,基础好的学生学习具有主动性,而且还经常主动提出加大教学内容;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大都跟不上教学进度。此外,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这些因素都给教师开展双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另外,教材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难度。教育部要求对于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应使用优秀的外语原版教材,但在实际开展会计学双语教学时,教师选择英文原版教材时信息渠道狭窄,同时由于价格昂贵学生一般难以承受,而且许多原版教材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学生往往“啃”不动。可见,虽然原汁原味的英语教材具有诸多优点,但目前在我国高校使用似乎并不现实。此外,由中国作者编著的教材虽然利于学生理解但往往缺乏英语思维,甚至是学科上的随意性。表达方式大都脱离不了“中国特色”,因此使得各高校自编自选的这些教材往往具有语言表达上的偏差。

四、营造双语教学氛围,强化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思考

(一)从思想上重视双语教学

经济的发展需要培养复合型的国际通用人才。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应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对于我校的实际情况,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与内地其他一些院校相比,都存在着较大差距,笔者认为对双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作为专业课来说,会计在课程上是比较适合双语教学的。各国社会发展的独特性,导致了其会计理论、具体会计准则和处理方法具有明显的本土特征。但认真对照我国的会计准则和美、英等国的会计准则,不难发现,会计基础、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及审计各门学科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特别是新准则实施后,我国的准则出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性。这为双语教学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二)在业务上进行教学的充分准备

首先,在双语教学课程的开设面上,应遵循逐步增加的程序,不宜过快过广地推行双语教学。不可否认,本校的学生与重点院校的相比,存在基础较差、自学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强等不足。因此,在专业课的理解上,对于很多同学来说,用母语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外语能力普遍较低,从常理来说,双语教学在语言上人为增加了同学理解专业课的困难。因此,只有在初步进行小部分专业课的双语教学的实践后,在有了实践的证明后,才宜在较多专业课上进行实践。

其次,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双语教学的成功开展迫切需要一批高素质的双语教学师资。一方面,学校可以定向引进用于开展双语教学的教师,在人才引进时从专业素质和外语水平两个方面进行考核;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专业培训,并定期对双语教学教师进行外语培训,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将听力和口语水平较高的教师送到国外相关经济类大学进修会计学专业课程。

再次,选择合适的教材与合适的教学方式。为了兼顾学生不同的外语水平,对于一般的高等院校可以选择国内编写的优秀会计学双语教材。而对于那些国家重点院校,如果学生入校的外语水平就很高,则可以直接选用优秀的英文原版教材,这样可以直接把前沿的外文专业知识传达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跟上教学进度,在听课时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直观的印象,可以借助电化教学进行多媒体授课,这样可以避免教师在板书书写方面耗费过多的时间而无法完成预定的授课内容,并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整堂课的教学内容。

(三)各高校应当制定完善的双语教学规范

会计学双语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的有效途径,各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应切实做好调研,如双语教学的目标、双语教学教师资格的认定、双语教材的选择、双语教学的评价等,从而制定出适合本校的双语教学规范。另外,由于教师开设双语教学要比一般的专业课教学付出双倍甚至好几倍的辛苦,因此制定有关对双语课教师的鼓励政策、进修机制也很有必要。在制定这些相关的政策规范后,还应组织有关教师对开展双语教学进行科学研究,尤其是对开展双语教学后学生的专业水平是否得到了提高、学生在毕业后对双语教学课程的实际应用程度等方面都要有一个科学的评价。

猜你喜欢

会计学专业知识双语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2018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2016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市会计学会确定2014年度10项研究课题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