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盈余质量的含义与计量方法
2010-03-19刘晓华
刘晓华
企业的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判断企业经营状况和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而在会计信息中会计盈余是一种最重要、最综合和使用者最为关心的信息。因此,如何正确地界定和计量会计盈余信息的质量(本文简称“盈余质量”)至关重要。
一、盈余质量的含义
从国内外有关盈余质量研究的文献来看,关于盈余质量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2002年,在由美国会计学会主办的关于盈余质量的研讨会上,盈余质量被定义为会计收益转化为现金流入能力的高低程度(辛清泉,2004);Schipper和Vincent(2003)将盈余质量定义为报告盈余如实地反映希克斯收益的程度;Dechow和Dichev(2002)将盈余质量定义为应计项目同当期和相邻期间现金流量的实现相匹配的程度;储一昀和王安武(2000)认为,盈余质量是指盈余的确认是否同时伴随相应的现金流入,即以应计制为基础的盈余是否与现金的流入相伴随;程小可(2006)则认为,盈余质量是指盈余信息的投资者决策相关性,即当期或历史盈余预测公司未来现金流的能力。
FASB(1978)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一号中指出:财务报告应当提供现在的、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用以评价预期现金流入的数量、时间和不确定性的有用信息……由于投资者和债权人的现金流量与企业的现金流量有关,所以财务报告应当提供有助于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使用者评价企业预期现金净流入的数量、时间和不确定性的信息。IASB(2002)在《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也指出: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在经济决策中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财务报表还反映企业管理层对交托给它的资源的经管成果或受托责任。使用者之所以评估企业管理层的经管情况,是为了能够作出经济决策。因此,按照FASB和IASB的观点,财务报告(或财务报表)的目标主要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
会计盈余是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盈余质量是高还是低主要取决于会计盈余是否能够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即会计盈余是否能够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用于评价预期现金流入的数量、时间和不确定性的有用信息。因此,笔者认为,盈余质量应当是指会计盈余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性,即会计盈余预测企业未来现金净流量的能力。如果会计盈余预测企业未来现金净流量的能力较强,那么会计盈余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性就高,会计盈余就具有较高的质量;反之,如果会计盈余预测企业未来现金净流量的能力较弱,那么会计盈余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性就低,会计盈余就具有较低的质量。
二、盈余质量的计量方法
同盈余质量的含义一样,对于盈余质量的计量方法目前学术界也没有达成共识。由于盈余质量的含义不同和研究的目的不同,研究者们采用的计量盈余质量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从评价盈余质量的标准来看,笔者认为盈余质量的计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以股价或股票报酬为标准的计量方法
这种计量盈余质量的方法以股价或者是股票报酬作为评价盈余质量高低的标准,会计盈余解释股价或者股票报酬的能力越强,则认为会计盈余的质量就越高。在这种计量方法下,研究者们采用的计量盈余质量的指标主要包括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会计盈余的及时性、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和盈余反应系数等。
1.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和盈余反应系数。以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和盈余反应系数来计量盈余质量的研究,大多数采用事项研究法和关联研究法。在事项研究法下,一般采用如下的计量模型:CARj=α0+α1UEj+εj,其中,CARj表示j公司一定时间窗口内的累计非正常报酬率,UEj表示j公司的未预期盈余,εj表示随机扰动项。在这一计量模型中,一般用α1的估计值1表示盈余反应系数,用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R2或调整的R2)表示价值相关性。α1的估计值1越大,表示盈余反应系数越大,盈余质量就越高;R2或调整的越大R2,表示盈余的价值相关性越高,盈余质量也就越高。
在关联研究法下,一般采用如下的计量模型:Rjt=β0+β1Ejt/Pjt-1+β2(Ejt-Ejt-1)/Pjt-1+μjt,其中,Rjt表示j公司t期间的股票报酬率,Ejt、Ejt-1分别表示j公司t期和t-1期的每股盈余,Pjt-1表示j公司t-1期期末(或t期期初)的股价,μjt为随机扰动项。在这一关联研究的计量模型中,一般用β1和β2的估计值12表示盈余反应系数,用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R2或调整的R2)表示价值相关性。β1和β2的估计值12越大,盈余质量越高;R2或调整的R2越大,盈余质量也越高。
2.会计盈余的及时性和稳健性。以会计盈余的及时性和稳健性来计量盈余质量的研究,一般采用如下的经济计量模型:Ejt/Pjt-1=γ0+γ1DRjt+γ2Rjt+γ3RjtDRjt+υjt,其中,Ejt表示j公司t期的每股盈余,Pjt-1表示j公司t-1期期末(或t期期初)的股票价格,Rjt表示j公司t期间的股票报酬率,DRjt为虚拟变量,当Rjt<0时,DRjt=1,否则,DRjt=0,υjt为随机扰动项。在这一计量模型中,一般用回归方程的R2或调整的R2来表示会计盈余的及时性,R2或调整的R2越大,会计盈余的及时性越高,盈余质量也越高;一般用γ3的估计值3表示会计盈余的稳健性,γ3的估计值3为正数且数值越大时,会计盈余的稳健性越高,盈余质量也越高。
(二)以现金流量为标准的计量方法
这种计量盈余质量的方法以现金流量作为评价盈余质量高低的标准,会计盈余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越强,则认为会计盈余的质量就越高。从相关文献的检索结果来看,以现金流量为标准计量盈余质量的模型主要有应计质量模型和现金流量预测模型。
1.应计质量模型。应计质量模型从应计项目与现金流量的匹配程度考察盈余质量的高低,应计项目与现金流量的匹配程度越高,应计项目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越强,会计盈余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也越强,盈余质量就越高。以应计质量模型来计量盈余质量最早由Dechow和Dichev(2002)两位学者提出,他们提出的应计质量模型为:ΔWCt=b0+b1CFOt-1+b2CFOt+b3CFOt+1+et,其中,ΔWCt表示t期的流动性应计项目,CFOt-1、CFOt和CFOt+1分别表示t-1期、t期和t+1期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et为随机扰动项。Dechow和Dichev(2002)指出,在上述计量盈余质量的模型中,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计量盈余质量,一种方法是采用et的绝对值计量盈余质量,另一种方法是采用et的标准差来计量盈余质量。et的绝对值越大,盈余质量越低;et的标准差越大,盈余质量也越低。
2.现金流量预测模型。现金流量预测模型最早由Dechow等(1998)提出,Dechow等(1998)提出的现金流量预测模型为:CFOjt+1=a0+a1Ejt+a2Ejt-1+νjt,其中,CFOjt+1表示j公司t+1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Ejt和Ejt-1分别表示j公司t期和t-1期的会计盈余,νjt为随机扰动项。在这一计量模型中,一般用回归方程的R2或调整的R2来计量会计盈余的预测能力。回归方程的R2或调整的R2越大,会计盈余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就越强,盈余质量也就越高。
(三)以没有经过管理的真实盈余为标准评价盈余质量
这种计量盈余质量的方法以没有经过管理的真实盈余作为评价盈余质量高低的标准,公司报告的会计盈余与真实盈余的差异越小,一般则认为会计盈余的质量就越高。
由于盈余管理行为是导致盈余质量下降的一个原因,因此,会计盈余被盈余管理的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盈余质量的高低。这种计量盈余质量的方法主要借助于盈余管理计量模型来评价盈余质量,如Jones模型、修正的Jones模型、观察盈余数据在几个临界值附近的异常分布区间以及观察小额盈利和小额亏损出现频率的不对称性等方法。有关这些计量方法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相关的研究盈余管理的文献。
上述三种计量和评价盈余质量的方法,各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在以股价或股票报酬为标准计量和评价盈余质量时,要求资本市场是有效的。相关的经验研究表明,美国的资本市场已经达到弱势有效,而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否已经达到弱势有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在中国采用以股价或股票报酬为标准的计量方法来评价盈余质量时,得出的有关盈余质量的结论可能会包含较多的“噪音”,从而降低了结论的可靠性。在以没有经过管理的真实盈余为标准评价盈余质量时,要求能够从总体盈余中准确地区分没有经过管理的真实盈余和经过管理的操纵性盈余,而现有的有关盈余管理的计量模型都不能够从总体盈余中准确地区分没有经过管理的真实盈余和经过管理的操纵性盈余。并且,盈余管理与盈余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别,盈余管理行为只是导致盈余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因此,采用盈余管理计量模型来衡量盈余质量是不准确的(辛清泉,2004)。
三、研究结论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而有关企业预期现金净流入的数量、时间和不确定性的信息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最相关,因此,以现金流量为标准定义和计量盈余质量最符合财务报告的目标。本文认为盈余质量是指会计盈余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性,即会计盈余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并且在现有的计量盈余质量的模型中以现金流量为标准的计量模型最为合理和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