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牧团场集中核算报账制的几点思考

2010-03-19葛秀丽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10期
关键词:团场基层单位电算化

葛秀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兵团农牧团场内部的会计核算体制还延续计划经济时期的“两级管理,两级核算”。为了贯彻兵团党委《关于加强农牧团场财务管理的暂行规定》精神,适应团场经济发展和管理的需求,建立科学的、规范的、有序的财务管理体系,实现有效的财务控制,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确保企业各项财务活动的合理、合法、高效、有序地进行,就要进行财务制度改革。因此,兵团各团场陆续对农业生产连队全面推行报账制,对工交建商及事业单位实行集中核算,这是新形势下团场内部会计核算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

兵团农牧团场是一个农、林、牧、工、交、建、商综合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现行的会计核算体制实行两级管理、两级核算,各单位全面核算资产、负债、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并定期向团计财科报送会计报表,年终团场计财科根据各基层单位的会计报表进行汇总调整后并入团总账,并编制团场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这种核算体制在计划经济时期能调动单位和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对团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团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生产经营机制的变革,由职工两费自理承包、租赁承包为主的经营体制已全面推行,基层生产单位的管理职能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从生产经营型转变为管理服务型。当前,团场不但饱受资金私有制的困扰,后续发展受到极大制约,而且团场资金管理分散,不能行成合力,发挥不了资金的规模优势,更加剧了团场资金的供需矛盾,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摆脱资金困境,团场的会计核算体制必须从两级管理、两级核算转变为两级管理、一级核算,即对农业连队实行报账制,工交建商事业单位实行集中核算的体制已势在必行。

一、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报账制的必要性

1.从团场生产经营体制改革看

随着团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其生产经营体制已发生了重大变革,实施家庭农场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家庭农场已成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独立的经济利益与风险的主体,连队的职能已经由生产经营型转变为管理服务型。团场集中核算,基层单位报账制是适应目前团场经营管理机制,加强财务管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2.从团场加强财务管理实施会计监督看

团场内部财务管理监督控制制度,在会计分散核算的条件下,实施中有较大局限性。资金分散管理,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团场经济发展的弊端。例如:有些领导讲排场,出门办事就是包车,招待费大增,开支数额相当可观。更有甚者,有的利用职权对会计、出纳人员的正常工作横加干涉,千方百计套用现金,钻团场资金紧缺的空子,中饱私囊。也有些基层领导在决策中出现意断,不愿听取他人意见,形成错误决策,造成资金浪费,国有资产蒙受损失,却得不到有效监督。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报账制,可以切实解决资金分散,管理混乱的局面,减少基层单位领导失误造成的资金损失,同时能有效的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也便于团场领导及时掌握全团资金的运作情况,统筹安排,合理调配,确保团场生产正常进行。

3.从团场生产经营活动特点来看

团场目前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以家庭农场为承包单位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定额上缴的管理体制。生产连队进行的会计核算是以家庭农场为主体进行的核算。核算的收入、成本、费用,其实是承包户的收入、成本、费用。生产连队核算,主要是与家庭农场的代垫、代收的债权、债务结算,而非权益关系。随着会计核算对象的改变,由分散核算改为集中核算,并且实行会计报账制,是在新形势下从新规范会计核算组织模式的正确举措。

二、原有的会计核算制度存在的问题

过去各团场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各基层单位会计人员由团组织部门聘任,人事关系在所聘单位。各单位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会计的工资与效益挂钩,团财务科日常只核算本身发生的经济业务,全场的财务收支、经营情况的资料由各基层单位上报,财务科进行并账汇总后取得。这种分散核算模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曾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入世以后国际经济的接轨等问题的出现,这种分散核算所存在的弊端也日趋显露。

1.本位主义严重,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的工资、奖金与企业效益挂钩,企业与会计人员的利益紧密关系,致使不少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时本位主义严重,不能坚持原则。为拿工资、奖金,不惜弄虚作假,虚报利润,致使会计数据失真,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如:利费和垫支款不真实,灾情减免和补贴不到位,篡改和冒领兑现报酬款。资产不实,利润失真,领导权力无视法规制度而为所欲为,群众深恶痛绝的种种弊端逐渐显露出来,这些行为破坏了党群关系,激化了矛盾,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2.财务监督滞后

虽然财务科对基层单位的各项费用支出都做出了核定,但部分单位对核定标准并未落到实处,把关不严致使支出严重超标。团财务科、审计部门只能事后惩戒,无法及时制约。

3.单位分散不利于资金管理

曾有这样的情况:某人欠某单位材料款2万元,同时另一单位欠某人工程款1万元。财务科在汇总决算时账面显示应收款有某人,应付款也有某人,以后某人欠单位的材料款欠拖不还,而另一单位欠某人的工程款却在不停支付,形成东边欠账西边拿钱,一笔完全可以抵消的往来账,却因基层单位各自独立核算,而不能抵消,形成欠款挂账。

农牧团场实行集中核算报账制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发展的需要。作为一种新的会计核算形式,它具有事权和人权分离,会计人员相对独立,会计服务趋向社会化,会计职能作用发挥全面等特点。与原来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相比,它在会计人员的组织管理、监督考核、职责履行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会计人员的委派制或聘用方式不同,会计人员的负责对象不同,会计职能作用发挥的程度不同。委派会计代表团场和财务部门监督基层连队财务,即对管理单位的会计工作负责,更对团场和财务部门负责,可较好的实现服务与监督的统一。

三、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报账制的优点

1.规范了单位会计核算,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报账制后,由于选用了优秀会计人员,又对他们进行了政策、法规制度和技能的培训,因此,会计核算中心的业务人员能更好的以《会计法》及相关的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依据,对纳入集中核算的报账单位进行准确、及时的会计核算,并按要求提供会计信息。

2.加强了财务监督力度,促进了廉政建设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人员的管理从核算单位分离出来,从而提高了会计的主观能力性,使会计人员能够独立的行使监督职能,加强了执行财经纪律的力度,统一了开支标准,加强了清正廉洁的力度。特别是实行集中核算后,加强了票据的购、销、领管理制度,由原来各单位自行领销变为由核算中心集中办理,并严格规定票款同行,从而杜绝了单位私设“小金库”。

3.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加强了核算管理

会计核算中心成立后,撤销了所有核算单位的账户,把闲散的资金集中在一起,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核算中心可以根据轻重缓急,合理调配资金供核算单位使用,从而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了资金预算管理,也为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奠定了基础。

4.实行统一结算,降低了费用支出

会计集中核算,在资金支付方面也实行了统一结算。如税金、养老金、医疗统筹金、工伤失业金、住房公积金、保险费等的缴纳,从以前每个核算单位分别缴纳,到现在会计核算中心计算汇总后统一缴纳,既减少了程序,也降低了繁琐手续中支付的费用。

5.有利于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加强了会计档案的管理

团场实行集中核算报账制后,对几十个连队与上千个承包户发生的经济业务,都由团计财科进行会计处理,会计业务量很大,如果用手工操作记账,是很难完成核算任务的。实行报账制将会落空,客观上要求随着会计核算体制改革。首先,要开展会计电算化,用微机记账代替手工记账,并不断扩大,完善微机功能,从而促进会计电算化工作。经过几年来的努力,会计电算化工作,已基本适应会计核算体制改革的需要,现在团场根据基层单位的会计原始凭证输入微机,运用统一的会计核算软件自动汇总生成报表,正确、及时地反映基层单位和承包户的经济事项。团场的会计核算报告在质量上有所提高,可信度有所增强,为团场的进一步开展会计电算化和企业管理电算化打下了基础。连队实行报账制和开展会计电算化,有利于会计档案的集中管理。过去,由于基层连队没有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会计资料是由会计人员自己保管。随着会计人员的调动,连队保管条件的限制,曾出现过连队会计资料丢失、焚毁等情况,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团计财科在实行“一级核算”的过程中,把基层连队的会计凭证、账簿等会计基础资料都集中整理和汇总,增强了会计档案的安全性,为会计档案管理规范化工作也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四、改进和完善会计集中核算报账制的基本思路

集中核算报账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要求,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过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兵团财务改革的一个新内容。目前,兵团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所以会计集中核算报账制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和完善。

1.要严格区别报账会计与会计核算中心人员的职责分工

在会计核算中心管理制度里虽然已经明确了报账会计的工作职责,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责任不清的问题。职工调资和填制工资表的工作应该有报账会计来完成,会计核算中心可以为报账会计在计算机内编制工资表,每月只要稍作修改就可以为报账会计在计算机内编制工资表,每月只要稍作修改就可以发放,这样报账会计可以减少很多的工作量。但是,会计核算中心不能大包大揽,把调资和造工资表的工作完全揽过来,甚至连考勤表都由会计核算中心的责任是推卸不掉的,这样也不符合会计核算中心的宗旨。

2.要提高报账会计职业素质,对其进行委派管理

目前各单位的报账会计的综合素质方面还有待提高,应重视对报账会计的连续教育和培训,使他们具有熟练处理会计实务的能力,自如运用电脑处理会计信息的能力及协调各部门关系的能力。报账会计属于各报账单位管理,只是在业务上接受会计核算中心的指导,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会计核算中心很难正常办理业务。因此,报账会计应由会计核算中心进行委派管理。

3.加强电算化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及时

目前,集中核算报账制在电算化管理上还很不够,单位自身的软硬件维护力量薄弱与客观需要的矛盾比较突出。主要依靠外部服务力量,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应用系统故障处理的及时性,有时因不能及时得到外部服务,系统故障自己不能排除而影响正常工作,这个问题在较远的农牧团场显得较为突出。

4.会计电算化应用的范围和深度有待扩大和提高

(1)目前农牧企业电算化应用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最基本的几个会计核算业务上,即财务处理、往来帐核算、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和几个主要对外报表的生成。

(2)对于存货核算、销售核算和成本核算的电算化应用才刚起步。

(3)财务管理和财务决算方面的电算化方面尚未开展。

(4)采购、库存、生产和销售等涉及资金和费用的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电算化没有连成一个整体,财务部门不能直接获得业务部门的核算数据,及时性差,不能共享核算数据,这样显然影响财务监督控制和管理,与现代化的管理要求不相适应。

会计集中核算报账制在实行过程中,促进了会计工作规范化,加强了会计核算和监督,提高了工作效率,改革了用人制度,提高了各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有效的遏制腐败的发生。这是团场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新生事物,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财务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在团场改革发展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完善会计集中核算报账制,更好的为致富职工群众,发展壮大团场服务。

猜你喜欢

团场基层单位电算化
淮委领导看望慰问治淮一线和基层单位职工
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浅谈如何做好基层单位政工人事工作
淮委领导看望慰问治淮一线和基层单位职工
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基层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兵团10个团场摘掉“穷帽子”
会计电算化模式下财务工作探析
浅议电算化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团场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