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 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

2010-03-19殷亚楠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3期
关键词:脑血管炎性神经功能

夏 昱,殷亚楠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郑州 450003

△男,1965年2月生,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脑血管意外的诊断和治疗,E-mail:xiayu2182003@yahoo.com.cn

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脑梗死的主要病因,本质为脂质慢性聚集的炎性过程[1]。高敏 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为人血清中非抗体性蛋白质,是一种独特的炎性标志物[2]。作者观察了血清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05年 10月至 2008年 4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115例,年龄 50~75岁,男 76例,女 39例。依 CT标准[3]分为血栓性脑梗死(TCI)和腔隙性脑梗死(LI)。TCI组脑梗死灶直径>1.5 cm,共110例,住院首日依第 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级标准[3]分为轻型组 15例,中型组56例,重型组39例。LI组脑梗死灶直径≤1.5 cm,共 5例。对照组选择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 80例,年龄 42~71岁,男、女各 40例。参与该研究者均知情同意。各组间年龄与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所有入选对象详细询问并记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肝硬化、血液病史及吸烟、饮酒和精神刺激等病史。排除有明显肝、肾、心功能衰竭,肿瘤,感染与手术史的患者。

1.2 血清hs-CRP检测 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均于清晨空腹采血5m L,制备血清,置 -30℃冰箱中保存。血清hs-CRP含量测定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试剂盒由 Beckman公司提供,按说明书操作。hs-CRP>10mg/L为异常。

1.3 预后评定 入院后4周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3],将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分为4级: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与死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处理。对各组间hs-CRP水平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对各组hs-CRP异常率的差异及血清hs-CRP正常组和异常组预后的差异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及异常率比较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及异常率比较

2.2 血清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系见表2。

表2 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正常组和异常组预后比较 例(%)

3 讨论

CRP是人血清中非抗体性蛋白质,由肝细胞合成,正常人血清中含量很少。但在严重细菌感染、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损伤、缺血和坏死等情况下,可明显升高,故可作为独特的炎性标识物应用于临床病理研究[2]。研究[4]发现,局部脑组织缺血 2 h,即出现病理性改变,导致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释放,IL-6可诱导CRP产生,引起血中hs-CRP升高。该研究结果显示,TCI及LI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及异常率高于对照人群;而且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愈重,血清hs-CRP水平愈高。因此血清hs-CRP水平是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轻重的良好指标,对脑梗死患者宜常规监测。

血清hs-CRP水平对脑梗死预后有明显影响。该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hs-CRP异常组病情恶化及死亡者明显增多。

综上所述,hs-CRP水平是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良好指标。

[1]Hashrman H,Kitagawa K,Haugaku H,etal.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ctive protein and p rogression ofearly atherosclerosis in hypertersive subjects[J].Stroke,2004,35 (7):1 625

[2]温红梅.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卒中[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2,10(4):298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4]Silvestri A,Vitale C,Ferretti F,etal.Plasma levels of inflammatory C-ractive protein and interleukin-6 p redict outcome in elderly patientswith stroke[J].JAm Geriatr Soc, 2004,52(9):1 586

猜你喜欢

脑血管炎性神经功能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