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RP、FIB在重度烧伤早期并发SIRS变化规律的临床研究

2010-03-17张承飞卢学军王一兵付晋凤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脓毒症休克重度

张承飞,卢学军,王一兵,付晋凤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江苏 淮安 223300)

重度烧伤(severe burns)是一种涉及多系统多脏器全身性疾病。烧伤脓毒症仍是目前重度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发展一般认为与休克发生、炎症介导机制、免疫介导机制、凝血机制和感染因素等有关,其中最主要原因在于免疫失调和凝血功能障碍[1],而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急性期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正是重要的免疫和凝血功能指标,烧伤脓毒症的发生通常与临床早期诊断和处理密切相关,因此,同时检测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等急性期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对早期诊断SIRS具有临床意义。我院2008年5月~2009年3月收治的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选择36例TBSA≥30﹪烧伤病人,对是否并发SIRS进行分组在不同时相点测定CRP、FIB值,它们在重度烧伤早期变化具有一定规律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2009年3月住院烧伤患者36例,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10~68岁,平均(28.9±11.5)岁。烧伤原因:火焰烧伤20例,热液烫伤16例。烧伤面积30%~90%TBSA,平均(50.2±19.7)%TBSA,其中Ⅲ度1%~63%TBSA,平均(28.0±17.5)%TBSA,并发休克4例(代偿期),吸入性损伤4例(轻或中度)。于伤后3~5 d,36例中24例不符合SIRS诊断标准为重度烧伤非SIRS组,12例符合SIRS诊断标准[2]为重度烧伤SIRS组。入院后,常规补液防治休克及各种并发症发生,加强创面处理。Ⅲ度创面分别行切痂自体邮票植皮或自体微粒皮+Dr脱细胞异种(猪)皮覆盖手术,共21人次,手术面积1%~40%TBSA,平均(24.0±13.0)%TBSA,手术时间在伤后3~8 d,平均(5.5±1.6)d。治愈和好转出院35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伤后14 d死于烧伤脓毒症,有一次血液标本未采集。

1.2 标本采集

分别于烧伤后3、7、14 d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2份,皆为5 mL,将测CRP5 mL在37℃水温箱中静置1~2 h,使之在30 min内凝固,以保持最佳血清原状并防止溶血,经离心20 min(2 000~3 000 r/min)后分离出血清,在20~22℃下收集血清,将血清保存在-20℃冰箱内待测;将另一份抗凝血液标本做FIB检查。所有收集的标本最后均在指定时间内测定。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各项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重度烧伤SIRS组、非SIRS组不同时相点CRP值的比较

CRP值在SIRS各对应时相点均高于非SIRS组,P<0.05见表1。

表1 重度烧伤SIRS组、非SIRS组不同时相点CRP值的比较(mg/L,

表1 重度烧伤SIRS组、非SIRS组不同时相点CRP值的比较(mg/L,

注:与非SIRS组对应点比较*P<0.01。

组别 例数 3 d 7 d 14 d重度烧伤非SIRS组 24 6.83±1.21 8.92±1.25 7.46±1.07重度烧伤SIRS组 12 12.26±1.21* 15.90±1.25* 11.90±1.14*

2.2 重度烧伤SIRS组、非SIRS组组间不同时相点FIB值的比较

FIB值在SIRS组与非SIRS组各对应时相点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重度烧伤SIRS组、非SIRS组不同时相点FIB值的比较

表2 重度烧伤SIRS组、非SIRS组不同时相点FIB值的比较

注:与非SIRS组对应点比较*P>0.05。

重度烧伤非SIRS组 24 7.52±0.67 8.02±0.79 6.26±1.07重度烧伤SIRS组 12 8.46±1.07* 9.52±0.67* 7.46±1.07*

3 讨论

CRPF、IB在重度烧伤早期并发SIRS、Sepsis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本课题通过对12例重度烧伤患者并发SIRS的研究发现:由于各种原因,3~5 d时出现SIRS症状,3 d时CRP呈持续增高趋势,7 d达到峰值,14 d时仍处于一高位水平,均明显高于非SIRS组,说明重度烧伤在早期容易出现失控性全身炎症反应。这种失去控制的炎症反应在细胞因子的持续相互作用下,可产生SIRS的瀑布效应[3],诱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甚至导致死亡,换句话说,如果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来控制SIRS的发生或缩短SIRS持续时间,CRP水平就可能出现像非SIRS组的变化规律。结合本组资料及有关文献,笔者认为重度烧伤病人的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⑴早期快速、充分的复苏补液,使休克期平稳度过。⑵及时切痂,清除坏死组织和感染病灶并予植皮,早期积极手术治疗,多在烧伤后3 d内进行削痂或切痂[4]并给予植皮,烧伤面积Ⅲ度面积大行DR脱细胞异种(猪)皮覆盖自体微粒皮移植[5],以阻断炎症介质和毒素自创面入血,降低血中炎症介质和毒素的含量,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6],从而有效地遏制炎症的级联反应,减少SIRS的发生。⑶早期联合应用抗生素,根据药敏及时调整抗生素。⑷早期给予非类固醇药物和拟胸腺肽类药物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治疗。⑸早期给予肠道内营养支持,并且在食物和补液中添加谷氨酰胺等氨基酸、复合维生素、微量元素等。⑹其它:抗氧自由基治疗,应用Vitc、甘露醇等;生长激素治疗(r-hGH)[7]。因此,早期诊断SIRS和早期防治SIRS是治疗重度烧伤成功与否的关键,CRP可作为重度烧伤早期预测SIRS发生的敏感指标。

临床上预测重度烧伤是否并发SIRS及病情变化时可以将CRP和FIB结合评定。本课题SIRS组CRP持续增高且处于高位,张庚等[8]关于脓毒症与CRP的研究亦证实这一点,我们同时检测的FIB虽然与非SIRS组各对应时相点比较无显著差别,但它在SIRS组中亦持续高位。有研究表明,如果此时FIB发生变化,那么病情可能随之发生变化,明志强等[9]通过100例脓毒症与凝血功能紊乱的研究,发现血小板PLT、FIB均低于非Sepsis组及对照组,说明严重感染时FIB较正常值明显降低。如果CRP持续增高,FIB较正常值明显降低,这是一更危险的信号,说明病情可能从SIRS向脓毒症方向发展,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疗,很可能发生DIC[10-11],甚至MOSF危及生命。

[1] 姚咏明,盛志勇.重视对脓毒症本质的探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5,14(3):185-186.

[2] Gabay C,Kushner I.Acute-phase proteins and other systemic response to inflammation[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1999,34(6):448-454.

[3] 杨向红,孙仁华,徐云翔,等. SIRS、MODS患者活化血小板与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4,24(4):246-247.

[4] 高维谊,郭振荣,郝岱峰,等.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切痂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防治[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8,14(5):341-345.

[5] 李传吉,吴少军,李俊高,等.应用异种皮作微粒皮移植覆盖物治深度烧伤的临床观察[J]. 中华烧伤杂志,2006,22(6):456-457.

[6] 黄跃生,杨宗诚,黎 鳌,等.一次大面积切痂防治烧伤早期脏器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1997,13(6):173-176.

[7] 张 勤,廖镇江,刘健吴,等.严重烧伤并发SIRS时生长激素的治疗[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9,19(4):340-342.

[8] 张 庚,陈扬波,余丹凤,等.脓毒症患者急性时相蛋白的动态联合检测[J].中国危重急救医学,2005,17(4):223-227.

[9] 明志强,俞林明,王黎卫,等.脓毒症患者凝血系统功能紊乱的临床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3):148-149.

[10] 朱惠莉,龚 瑾,符礼刚,等.肺部感染时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变化[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3,15(3):180-181.

[11] 金惠铭.病理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6-138.

猜你喜欢

脓毒症休克重度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宫斗剧重度中毒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麻醉研究进展
请您收藏
——过敏性休克和肺水肿的抢救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