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2010-03-15姚志厚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7期
关键词:巴曲暗带脑细胞

姚志厚

河南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商丘 476000

我院自2006-02~2008-03应用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9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02~2008-03我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92例,发病时间为6~48 h,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首次发病或再次发病既往未遗留任何神经功能损伤,并经头颅CT或M RI证实,有较严重神经系统缺损体征,无全身严重并发症,年龄<80岁,且经济条件好,依从性好,家属同意。19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6例,男56例,女40例,年龄40~79岁;对照组96例,男52例,女44例,年龄42~76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梗死面积、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度、评分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巴曲酶(10.5.5 BU)隔日给药,常规给予生理盐水针250 m l+胞磷胆碱针1.0 g+曲克芦丁针460mg,1次/d静滴,生理盐水250m l+银杏达莫针20 m l,1次/d静滴的基础上给予抗脑水肿,调整血压、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于第6天给予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针(江苏、南京先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30 mg加生理盐水针100 m l,2次/d静滴。

1.3 治疗评定 治疗21 d后,根据1995年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评分标准评分[1],功能缺损减少91%~100%为基本治愈,46%~90%为显著进步,18%~45%为进步,0~17%无变化,0以下为恶化。

1.4 统计方法 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Ridit等级资料分析,2组总有效率比较, P<0.01,表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治疗21 d时2组疗效比较 例(%)

2.2 不良反应 2组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其中牙龈出血1例,鼻出血1例,1例谷丙氨酸酶轻度增高,对症治疗后好转,对治疗无影响。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有缺血中心区及周围缺血半暗带组成[4]。缺血中心区脑细胞已发生不可逆坏死,而缺血半暗带区脑细胞功能缺损,但结构完整,具有可逆性。故抢救缺血半暗带成为治疗关键,超早期溶栓是减轻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措施。急性脑缺血超过6 h后,在不可逆性的缺血中心部位周围存在半暗带区。血流恢复后,一部分半暗带区的细胞会发生迟发性死亡,这些细胞死亡导致兴奋性氨基酸释放、神经细胞钙内流、氧自由基产生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是脑缺血后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1]。因此脑细胞缺血后,除缺氧和能量代谢衰竭外,再灌注损伤成为神经元死亡的重要机制,再灌注损伤机制包括自由基的过渡形成,及自由基的“瀑布样”连锁反应,神经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和酸中毒等一系列变化。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强效的小分子羟自由清除剂和抗氧化剂[2]。其治疗机制为能清除缺血半暗带区再灌注损伤产生的大量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有阻止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抑制迟发性神经细胞死亡,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损害症状等神经保护作用[3]。从而发挥脑细胞保护作用,减轻脑损伤,改善预后。

巴曲酶是一种生物合成的高纯度类凝血酶样物质,属于糖蛋白[4]。近年来,国内外已对巴曲酶的神经保护作用进行了大量实验与临床研究,发现巴曲酶对全脑缺血及局灶性再灌注均具有保护作用[5]。巴曲霉不仅能降低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并能促进内源性t-PA形成及释放,促进血栓溶解,保护血管内皮,促进神经再生。起病6~72h内使用巴曲酶,可通过降低血纤维蛋白原水平、血黏度等,起到抑制血栓形成及改善脑微循环作用。

因此,两种药合用能积极保护缺血半暗带区可逆性损伤神经元,使其转变为正常灌注区,减轻急性脑梗死致残率、病死率,疗效显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1] 钟玉法.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9(3):60-61.

[2] 李竞,冯宏业,任力杰,等.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5,27(7) 663-665.

[3] 高志强,盛蕾,韩伯军.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4,17(5):391.

[4] 沈明强,程庆璋.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4,14(2):211-212.

[5] 程琼,陈莹,张旭,等.巴曲酶治疗79例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03,25(2):62-63.

猜你喜欢

巴曲暗带脑细胞
3D pCASL不同标记后延迟时间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体积时相对脑血流量阈值的选择
为大鼠移植人脑细胞
巴曲酶治疗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及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重视急性脑梗死后缺血半暗带的临床评估和治疗
脑细胞消失记
巴曲酶对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为什么在睡觉时会做梦?
长阳南曲缘起《桃花扇》之考析
睡眠不足会永久损伤脑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