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探析

2010-03-14魏红星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2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事业单位部门

魏红星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的加快。预算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的管理方法,也必须适应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笔者针对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提出了几点改进和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建议。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预算是现代管理理论中一种重要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预算管理是指收集和整理有关预算数据,并尽可能地按照预算方案实现预算目标的过程。事业单位进行预算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预算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总体目标的实现。

(一)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

由于我国事业单位存在特殊性,它们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的财政资源,而财政资源是有限的。在事业单位中进行有效地预算管理,把有限的财政资源分配到最需要它的单位和部门,将会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在很大程度上节省成本费用,减少财政资源的浪费。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在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推行预算编制改革,采用零基预算,实行定员定额,区别轻重缓急,科学规范安排财政支出,能够从源头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对重点支出项目的资金保障程度。通过实行预算的项目管理,可以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总体目标的实现

目标的实现往往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不断的与阶段目标进行差异分析,找出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的调整和修改计划,最终实现组织目标。而预算发挥着编制、执行、控制、监督、计划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控制财务收支不平衡,促进事业单位总体目标的实现。

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一)思想上,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预算管理虽然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但是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尚没有深刻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很多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部门编制预算并不是为了更好的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只是为了得到财政拨款而编制预算。编制预算的时间过短、各部门参与性低、对预算缺少必要的调研和论证,这必然会使预算缺乏可行性,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方法上,零基预算尚未落到实处

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往往取决于预算的编制方法。在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渐形成了“上年基数加本年调整”的预算编制方法,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编制方法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已经不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进行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提出以“零基预算”作为预算编制的方法,即不考虑往年的基数,根据部门和单位的职责、任务、目标以及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结合实际可用的财力、物力来重新编制预算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应用存在很大的刚性,并且由于体制的惯性,大部分事业单位仍然习惯原有的编制方法,从而使得零基预算的预算编制方法难以落到实处。不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必然会造成预算编制结果脱离实际,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和闲置。

(三)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素质较低

预算管理的有效进行必须有良好的组织基础和足够的工作人员,这是预算管理的基础之一。目前,由于许多事业单位的领导没有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单位内部未设置预算管理部门,而是将预算管理的职责交给财务部门。此外,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较低,没有接受过预算管理方面的教育和培训,预算编制的质量不高。

三、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

(一)强化预算管理意识

提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是推行预算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单位领导必须树立起预算管理的意识,深刻认识预算管理对本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在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合理安排预算编制的时间,积极宣传预算管理知识,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加深各部门以及单位职工对预算管理的认识,调动各职能部门以及个人参与单位预算管理的积极性,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

(二)全面推行零基预算

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是预算管理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传统的“上年基数加本年调整”的预算编制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它的弊端尤其是预算编制结果脱离实际这一缺点已十分明显。零基预算不受往年基数的影响,编制出的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是进行预算编制时首选的方法。因此,应改变传统的观念,将零基预算落到实处。

(三)健全组织机构,提高人员素质

预算管理的实施必须有组织和人员上的保障。预算管理工作政策性强、技术含量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只有独立的预算编制部门和专业的编制人员才能编制出符合单位发展要求的部门预算。因此,事业单位应该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引进专业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为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

(四)完善相应的配套机制

首先,建立健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监督控制机制,对预算管理的整个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控制。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缺乏应有的公开性,透明度比较低,在实施中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因此,要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一方面要对预算实施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包括预算编制控制、预算执行控制、预算考核控制等;另一方面要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对每项收入和支出的明细项目进行控制,保证专款专用,克服经费使用的盲目性,有效地控制各项费用相互挤占和超支现象,提高项目控制的精细化程度。其次,完善考核和激励机制。编制预算时,要尽量将预算目标细分化,明确责任中心,明确在预算管理各个环节有关人员的职责和权力。这样一方面能提高相关人员执行预算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另一方面容易对每个工作人员进行业绩考核,对工作踏实认真、为预算管理作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奖励,既完善了单位的激励机制,又能促进下一轮预算的有效执行。

四、结语

预算管理是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前提条件,是事业单位确保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事业单位更好更快的发展离不开预算管理。因此,事业单位应该不断的提高预算的编制水平,编制全面、科学和规范的责任预算,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建立预算考核制度,将预算考评与业绩评价结合起来。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也应适应于更广泛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保障公共服务的同时面向市场,提高竞争力,促进自我发展。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事业单位部门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