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理念 丰润细节

2010-03-04张永久

中国音乐教育 2010年1期
关键词:鄂伦春目标音乐

张永久

哈尔滨市兆麟小学张洪宇老师执教的《勇敢的鄂伦春》一课,因在黑龙江省内的教学交流活动中广受好评,而被选送到全国参加展示交流。从“黑龙江省音乐学科地方课程教学观摩与交流”转换到“全国中小学课堂唱歌教学展示与研讨”,因体现的主题不尽相同,且要教师从40分钟课堂的习惯性考虑变成30分钟的构思,以至于目标、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做了全新的改变。

教学目标的改动

调整前的目标1是“在创设的情境中,随音乐加入鄂伦春语‘xina ye,感受歌曲的情绪,表现鄂伦春小朋友快乐的心情。”加入“xina ye”只是定位为感受歌曲的情绪、表现鄂伦春小朋友快乐的心情。试讲过程中发现,低年级学生不易控制情绪的特点暴露,在兴趣高涨时已经忘掉倾听音乐,只是一味地高喊。经研究,大家一致认为“xi na ye”是音乐风格的体现,还是要保留,需要改变的是既要让学生的声音“放”,又要让学生的声音“收”,以加入不同力度的应用。于是目标1调整为“通过听、辨、做,学会用有控制的声音在歌曲中准确地加入鄂伦春语‘xi na ve”。

之前的目标2是“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简单了解鄂伦春族的民俗。”可以明显看出,目标的定位已经落脚到了解民俗、风土等信息,有偏离音乐学科的趋向。调整后的目标2“通过简单了解鄂伦春族的民俗,有浓厚的兴趣学唱歌曲。”着重于情感态度方面,从中也体现了我们对学科和文化的思考和认识。不能否认人文信息确实附着在各种艺术的存在中,但过多强调人文,势必会将所有艺术大同,让艺术学科的开设失去意义。所以在音乐这种特有的学科里,还是应该透过各种人文因素去体现音乐本身的内涵。文化的渗透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文化气息带来的情境感染可能是立竿见影的,所以针对学生的普遍特点,这节课中把人文信息的传递理解为增进情感态度的途径,因为相信引发兴趣而产生学习歌曲的愿望是可以预断的。

调整前的目标3是“通过聆听,能用有弹性的声音随音乐读歌谣,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多次试讲中发现,经常是有弹性的声音做到了,而歌曲演唱还不能准确完整。于是调整为“能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针对难点“兴安岭”处的演唱,设计了带音高说唱的方法学唱,音准问题更容易解决。新课程实施以来,过多关注方式方法而对知识技能生畏已成普遍现象。如何在重视、发展知识技能的同时,寻找到符合新理念的好方法,可以说,这样的调整也是寻找这一问题答案的实践尝试。

教学策略的运用

1两种主要模式过程的交织

情感模式贯穿全课,鄂伦春的文化信息浓缩成了一句简单用语“xina ye”。在兴奋呼喊与亲切问候的比对中,不仅使学生体会了鄂伦春人的豪爽与质朴,又满足了学生心理情感的释放。还做到了力度的变化。在整节课浓郁的情境体验中,学生似乎真正走入了兴安岭,每个学生从心境上仿佛都成了“鄂伦春人,这种氛围的营造,离不开教师精心的预设,也离不开现场对学生情绪的即时调动。

在不变的情感模式中,运用“引导——发现——领会——运用——迁移”的认知模式学习歌曲。如当学生学会了“xi na ye”后,教师分步骤地引导,注意听辨范唱中哪些地方加入了“xi na ye”,通过动作提示帮助学生发现,通过师生对唱等过程达到准确加入演唱,直至学生整齐、有控制地完成。再如,当教师让学生听辨音乐的伴奏多出了哪种表现音色?因为教师提示鄂伦春是打猎、骑马的民族,学生很容易地发现是马蹄声。教师再问马蹄声是用哪种乐器表现的?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判断出是双响筒,接下来又将双响筒短促、轻快的演奏特点迁移到歌曲有弹性的表现。

这样两种模式过程的交织运用,好比是一首复调音乐中两个主旋律的此起彼伏,协和而又流畅地不断进行。

2多样教学方法的选择

唱歌教学是本次会议交流的主题,所以有关学生唱歌活动的具体方法也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虽然本课中的有些方法并不能称其独特,但都是与目标实现密切关联的,是教师根据过程的需要而适当选择的。

首先,以听唱法为主,有变化地创造多听音乐的环境。如听鄂伦春语的演唱(感受风格)、听教师的范唱(加深印象)、听歌曲的旋律(听辨伴奏乐器)、听放慢了的旋律(加强音高准确度)、再听鄂伦春语的演唱(启示学生完整表现歌曲,哪些地方加入了“xina ye”)等等。

有了多听做基础,在学生熟悉旋律之后,教师大胆地采用了视唱法,演唱歌曲旋律的字母谱。新课程实施以来的中小学音乐课,因大众音乐教育的定位,这种方法是被谨慎使用的。但对于这节课来说,正是有了熟悉旋律的基础,因而视唱字母谱和演唱歌词的难度是不分上下的,是合情合理的。学习效果证明,学生通过努力达到了目标。也可以说对字母谱如何应用、什么时候应用是由学生的学习程度决定的。这样简单一步的迈出,是有意义的,积累了能力也培养了意识。

虽然有了多听的基础,但教师并没有急于教学完整的演唱,而是慢速地、随琴用“lu”模唱。可以清楚地看出,其意在歌唱技能方面的要求,即对学生歌唱生理状态的调动、齐唱声音位置的统一等。

有弹性的声音是本课教学的另一重要目标,教师为此设计了用双响筒模仿马蹄声来提示、引导,辅以手势动作帮助领悟的方法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而用听辨模仿马蹄的伴奏乐器“双响筒”来启发歌唱,寻找的即是音乐与生活的衔接,也是音乐学习不同领域的联系,不仅从器乐表现和生活经验中迁移出歌唱方法,同时也是对学生关注音乐多角度表现的一种意识培养。

另一处方法的运用也是经过反复试验、精心设计的,即加入“xina ye”演唱的过程。准确加入鄂伦春语是这一环节的目标,师生之间的对唱看似平常,但极为巧妙。方法的设计分解了任务、降低了难度,最后循序渐进地完成了任务。准确加入“xi na ye”也是对学生能力的挑战,而欲达到目标。学生此时已有了倾听音乐的注意,这种潜意识调动的方法对熟悉歌曲旋律形成了有效积累。

创新教学的体现

刻意寻找原则,会让评议一堂好课失去实在的价值。所以我们的发现一定是因其“确有启发”。

1教学原则

本节课中,有弹性的声音和准确的学唱始终是同时进行并完成的,这是音乐的传达与表现的最为鲜明的特征——技术的成熟完善同艺术的处理表现从来就是一个整体的两个视角。

2人文综合

自从有了课程标准,老师们的脑子里就铭刻了一种烙印——“人

文”,原因是“重视(后改为提倡)学科综合”理念的提出。于是中小学音乐课就不知不觉地体现出了地理课、历史课等学科的鲜明特点,如何把握“学科综合”成了最为关注的热门话题。本节课也运用了综合,但综合手段始终围绕歌曲的学习,为歌曲学习的快捷、有效服务。

“xi na ye”的语言学习和应用实为教师的创造之举。我们以往经常听到的《勇敢的鄂伦春》的汉语演唱是没有这一句的,教师通过多次聆听并搜寻大量原文的声像、文字资料研究,选人此句,可以说是一种再度创作,彰显了歌曲的民族风格,也让课堂的意境自始至终更为浓郁了。

像大多数音乐课一样,课中我们也见到了鄂伦春人生活的地貌图片、看到了鄂伦春人生活的场景、人们的穿着、小朋友的服饰……也是出自大量资料中。但不是随便拿来的,是根据歌曲演唱、情绪调动的不同视听需要而精选的。同样的展示工具也是多媒体,但不同样的是这些丰富的信息被教师极具艺术性地分插到每个环节中。综合了的人文信息不以块状呈现而是点状散发。于是,音乐和人文通过教师的思考,适当地处理了二者的关系,准确地协调了主次。

感悟与反思

现场看到刘德昌老师同张洪宇老师面对面,听着刘老师对歌曲的新诠释,我们领会到了许多。刘老师有感随发的动作可能学不来,松弛幽默的状态难把握,但时时注意把握歌曲的乐句感,强调气息的推动,歌曲的张力与弹性会更强。做到这些,老师的演唱是不是会更好?传递出的信息到学生,学唱和表现是不是会更美?

我们自己的感触也同样多,预先设计的说唱“兴安岭”为解决难点的环节没用上,是因为现场学生的能力强。但如打击乐的听辨等,是不是急于找到教师想要的答案了?比如,教师的提问,这次的音乐多出了什么声音?第一个举手的学生马上准确地答出了“双响筒”,而接着举手的学生有很多,他们或许还有不同的看法,但教师立即做出的肯定,似乎还是急于得到预想的标准答案。我们觉得应该让更多学生有机会表达,或是接着问一问你是怎样判断的,让学生自己找出判断的方法,学习的思维得到传递,已有知识得到复习巩固,学生之间也会因此相互学习和分享……

教师良好的习惯、准确的认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同样道理,不经思考的判断也会产生误导。比如师生对话中,音乐听没听懂的问题,这里给老师一个建议,如果非用是否听懂去议论,可以更合理地回答:“音乐的感觉你们听懂了,但歌词肯定听不懂”。因为音乐真的很难用是否听懂来定义,就像我们听一段咏叹调,不知歌词唱什么,但并不影响反应和共鸣。

还有,现场教学虽然得到好评,但是呈现出文字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表述上还不够清楚。语句、用词等也还需要再仔细斟酌。

用心揣摩可能还会找到遗憾和不足,这也充分验证了“我们永远都在力求教学完美,而教学又永远不可能完美”的箴言。所以多花时间寻找亮点可能会比发现问题更可贵。但反思也是有益的,它会带来更多启发,让我们感悟,为我们的继续探索不断积累新经验。

猜你喜欢

鄂伦春目标音乐
第五届鄂伦春冰雪“伊萨仁”开幕
音乐
鄂伦春的明月
凝望鄂伦春
音乐
秋夜的音乐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