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的演变特征

2010-03-03郭秀文

中国体育科技 2010年1期
关键词:艺术体操器械级别

郭秀文,郭 蕾

1 前言

对于评分类项目来说,规则是指导性文件,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它引领着项目的发展方向。艺术体操自1976年第一版国际评分规则出台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有9个版本的规则陆续出台。认真研读历届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并对它们进行理性的梳理,有利于找出规则发展变化的动向,对艺术体操运动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一定的推测和预见,可为我国艺术体操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促进我国的艺术体操运动向着正确的方向稳步迈进。

2 研究方法

阅读1976—2009年以来由 FIG正式出版的9个版本的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及相关文献资料。

对9个版本的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进行对比分析。

对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身体难度动作在数量和级别上不断发展壮大,并呈现出先慢后快的增长态势

身体难度动作是衡量运动员技术水平高低的主要方面。艺术体操自第一版国际评分规则问世以来,到2009年已经陆续出台了9个版本的评分规则。通过对这9个版本规则身体难度动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身体难度动作在数量上和级别上均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先慢后快。

在2001年以前,身体难度动作数量递增缓慢,且级别较低。由表1可以看出,在1976年版至1997年版规则执行期间,单个身体难度动作的级别仅有A和B两个级别,C和D级别的难度动作均为联合难度,即,C=A+ B或B+A,D=B+B。而且,在1976年版至1997年版规则执行期间身体难度动作数量增长缓慢(图1)。

然而,从2001年版规则开始,在身体难度动作的数量和级别上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身体难度动作数量增幅明显,而且,难度动作的级别由“A”级别增加到“J”级别甚至更高级别。另外,除“U”难度外,从A~J级别的身体难度动作均为单个难度动作。难度动作在数量和级别上的快速增长使得运动员选择动作的空间大大增加。

表1 各版国际艺术体操规则在身体难度动作级别上的变化一览表

3.2 器械技术动作的发展不断受到重视

艺术体操要求运动员必须手持轻器械进行运动,并且要求器械不能在手中长时间静止,即不能将器械作为装饰品。然而,在艺术体操的发展进程中,身体难度动作一直是创新的主题,并且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但是器械技术的发展相对于身体技术来说还较为落后。为了促进器械技术的快速发展,2001年版规则对器械的使用出现了加分因素,而且越来越具体,但是器械的使用情况仍然隶属于艺术价值。2009年版规则将器械技术价值从艺术价值中彻底独立出来,它不再隶属于艺术价值,而是与身体技术价值并驾齐驱,同属于技术价值,且所占分值相同。可见,规则对器械技术动作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凸显了艺术体操“手持轻器械”的项目特征。

3.3 运动员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体现出对运动员的人文关怀,有利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竞技体育追求的目标是“更高、更快、更强”。艺术体操在竞技化的发展进程中也在不断追求这一目标。艺术体操界曾一度就艺术体操的竞技化和人性化的关系问题展开大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竞技化”与“人性化”并非水火不容,“人性化”能够使项目发展的更稳健,项目存活的更持久。“竞技化”能够使运动员间的竞争更激烈,更好地调动观众的观看热情。舍弃二者中的任何一个,或片面强调二者中的任何一个,都会导致项目朝着非良性的方向发展。过于从保护运动员的角度出发,那只能是舍弃难度,降低竞技性,造成缺乏竞争,不能很好地吸引观众,最终成为自己人看自己人的窘态。而过分追求竞技性,一味地增加难度,只会以牺牲艺术体操的美学价值为代价,使艺术体操运动失去它最本质的特征。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项目的开展,而且,能够更好地促进项目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

1997年版规则从人性化的角度考虑,将那些对运动员损伤较大的身体难度动作在成套中的数量上进行了严格限定,如严格限定了踹燕动作在成套中出现的次数,并对超出规定数量要求的该动作进行相应的扣分。2001年、2003年和2005年版规则的频繁修订促进了艺术体操身体难度动作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了大量新动作,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对运动员身体健康不利的动作,如以膝关节为轴的转体动作对运动员膝关节的伤害较大;再比如,上体过度后伸动作,对运动员腰骶椎的伤害较大。胡效芳等人对第26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个人全能前3名运动员的比赛难度类型的统计得出,运动员平均完成身体难度动作的57%是靠躯干后屈来获得的[2],认为上体后伸幅度与身体技术难度级别成正相关,认为2003年版规则在身体难度动作上的导向作用是运动员腰椎损伤率上升的一个主要因素[2]。张景等人认为,从现代艺术体操的发展和2005—2008年国际新规则可以看出,脊柱腰段高难度动作已经普及,超高难度和不断创新的技术动作是现代艺术体操的发展趋势。规则的导向促使运动员在成套动作中有大量的动作是通过脊柱腰段过度后伸来完成的。在调查的114名运动员中,有97.5%的运动员患有腰部损伤[8]。

出于保护运动员身体健康及艺术体操运动良性发展的考虑,2009年版规则对前几期规则执行期间出现的问题给予了较好的解决,对身体难度动作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将身体难度动作表中含有伤害运动员身体健康的难度动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削减,取消了对运动员的躯干柔韧性(上体极度后屈)要求过高的身体难度动作和以膝关节为轴的慢转平衡动作及以膝关节为轴的转体动作。同时,合理的高难度身体难度动作的保留又使艺术体操的竞技性得以张扬。可以说,2009年版规则较好地处理了“竞技化”与“人性化”的关系。这种举措必将促进艺术体操运动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3.4 艺术性受到高度重视

艺术体操是一项非常优美的运动项目。“优美性”是艺术体操运动区别于其他运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可以说失去了美,艺术体操就失去了生命力。一直以来,艺术体操的艺术性问题都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从历次对评分规则的修订中可见一斑。1993年版、1997年版和2005年版规则执行期间,编排分在总分中所占的比例较低,即编排分和完成分各占总分的1/2。而在其他几版规则中,编排分占总分的比例均较大(图2)。由图2可以清楚地看到编排分在总分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艺术体操运动有了较大的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如难美项群的一些运

动一样,在艺术性上我们始终不如其他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这与地域间的文化差异有关,同时也与其他一些因素有关。由于艺术性的不足我国艺术体操水平始终没有进入世界前列。但是,在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终于取得了第2名的好成绩。这与教练员、运动员的辛勤训练分不开,同时也得益于2005年版规则在艺术性上的要求较低有关。在2009年版规则中,艺术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表2)。因此,我国艺术体操要想继续保持北京奥运会的良好战绩就必须高度重视艺术性,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今后的比赛中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

3.5 动作规格是艺术体操运动得以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艺术体操运动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美”,如果一味地追求难度而舍弃动作的艺术性和欣赏性,艺术体操运动的魅力将不复存在。因此,在历次对规则的修订中,都对动作的完成质量给予了重视,只是在重视的程度上有所不同。

器械掉地情况是衡量完成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图3

是按器械掉地的不同情况所占同期完成分的比例制成的。

由图3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版规则在对器械掉地情况的处罚力度上有所不同,呈“V”字形,即1997年版规则对器械掉地情况的处罚力度最小,以后各版规则及以前各版规则的处罚力度都较大。可见,艺术体操规则对动作规格的要求虽经历了一定的波折,但最终又统一到了“规格就是美”的思路上,并且在规则中得以较好地体现。

表2 各版国际艺术体操规则在总分分配上的变化情况一览表

4 小结

1.难度的发展和创新是艺术体操发展的永恒主题,并且在难度的创新中还要特别关注难度动作是否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即在进行难度动作的创新过程中要以“既要有难度,又要尽量确保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不受到伤害”为原则。

2.“规格就是美”,对于艺术体操运动来说,成套动作完成的高质量、高规格是艺术体操运动持续、稳步发展的生命线。运动员完成每一个动作都要充分体现“美”。

3.艺术性一直以来都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并且在总分中所占的比例也较大。虽然,在规则的变化历程中出现过编排分与完成分并驾齐驱的情况,但是,随着规则的不断修订艺术性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这与艺术体操运动的特征分不开。

4.艺术体操运动竞技化发展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得运动员的身体伤害也频繁发生。曾一度出现了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艺术体操运动竞技化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规则的不断演进过程中,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竞技性与人性化得到了协调发展。

5.艺术体操是一项运动员手持轻器械的运动,在艺术体操的发展进程中,身体难度动作一直是创新的主题,并且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但是器械技术的发展相对于身体技术来说还较为落后。近几年规则针对器械技术发展滞后的现象对器械技术的发展给与了高度重视,并且在2009版规则中将难度价值分为身体难度和器械难度两部分,所占分值相同。可见,规则的这一导向作用是希望器械动作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与身体难度动作协调、并进地发展。

[1]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2001年版)[S].胡效芳译.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2000.

[2]胡效芳,郭丽,朱秀芳.艺术体操运动员运动伤病机理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3):71-73.

[3]李红艳,赵玉华,熊平,等译.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2003年版)[S].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2002.

[4]艺术体操评分规则(1976年版)[S].国际体操联合会艺术体操委员会编.1982.

[5]艺术体操竞赛规则(1985年版)[S].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

[6]艺术体操评分规则(1989年版)[S].国家体委训练竞赛四司, 1989.

[7]艺术体操评分规则(1993年版)[S].国家体委训练竞赛四司, 1993.

[8]张景,黄亚飞,王燕.艺术体操运动员脊柱腰段损伤现状及规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1):78-81.

[9]张亦农译.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1997年版)[S].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1997.

[10]Code of points rhythmic gymnastics[S].Rhythmic Gymnastics Technical Committee,2009.

猜你喜欢

艺术体操器械级别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第一个中级别举重奥运冠军
———占旭刚4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级别分明
优雅背后的艰辛
浅谈艺术体操的审美体现①
分析现代艺术体操中舞蹈元素的融合途径①
高校艺术体操教学中动作编排与音乐选用的策略
健身器械
竞技武术套路B 级“抛+接”类高难度动作445+8的运动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