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药为主治疗顽固性扁平疣46例
2010-02-26张世萍西安交通大学校医院西安710048
张世萍 西安交通大学校医院(西安 710048)
2006年 10月至 2009年 10月,我们观察门诊病人以在校学生为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46例顽固性扁平疣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门诊确诊扁平疣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46例,对照组 46例,男52例 ,女 40例 ,年龄 17~30岁 ,平均年龄 21.5岁 ,好发年龄 18~30岁。 病程 2个月~7年,平均 20.5个月。皮损仅发生在面部 40例,面部同时涉及双手背 30例,面部同时涉及颈部 9例,皮损数目 70个。如反复冷冻,口服中西药等,疗效欠佳,皮损反复发作,顽固不愈。两组病例在入选观察前 2周均未接受其他治疗,无系统性疾病,具有可比性,且年龄、病程及其皮损情况,无显著差异。
治疗方法治疗组 4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静脉点滴病毒唑 10~15mg/kg◦ d,中药(方剂:木贼、香附、山豆根、板蓝根各 30g)加水浓煎,用棉签蘸取药液者纱布包药渣趁热用力搓擦疣处,至疣体发热发红,但不要擦破表皮,2次 d,1剂药用 2d,每次加温热擦,每次中药洗后外涂 0.025%迪维霜(重庆华邦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 H50021816)。对照组 46例,用静滴病毒唑,外用 0.025%迪维霜治疗。两组用药 7d为 1个疗程,治疗 21d迪维霜看结果。
疗效标准痊愈为皮损消退 95%以上,无新疹出现;显效为皮疹消退 60%~94%,无新疹出现;好转为皮疹消退 30%~59%,有少量新疹出现;无效为皮疹消退<30%,不断有新疹再发。总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算。
不良反应 4例患者应用迪维霜后局部皮肤轻度灼热、干燥、脱屑,1周以后耐受,不良反应消失。治疗组 5例患者因用力过度致表皮擦破、疼痛,留有色素沉着,后经口服维生素 c渐消退,1例因患者严重色素沉着,半年未消退。
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附表。
附表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随访2月治疗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 5例,皮损数量<10个,治疗以后消退。
讨 论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表面细胞的增生,多见于青年人,皮损表现为米粒—绿豆大小扁平状丘疹,好发于面部及手背部,个别发生于颈部或者其他部位,如前臂、背部、小腿,影响了患者的外观形象及正常的社交活动。一般无自觉症状或偶有微痒,它的发生与病毒感染、细胞免疫功能有关,可自体接种,并易复发。对于少量皮损经过冷冻等局部处理,适当抗病毒素药物即可消退。而对于影响慢性、多发性、顽固性病毒采用常规单一疗法往往收效甚微,故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系统静滴病毒唑剂量较大,可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提高生物利用度,可有效控制病毒复发。病毒唑(三氨唑核苷)具有广谱抵抗病毒作用,为一种强效果单磷酸次嘌呤苷(IMP)脱氢酶的抑制剂,能抑制 IMP的活性,从而阻止病毒核酸的合成。局部中药外洗后外用迪维霜可促进皮损变平、消退,并可预防和清除色素沉着。
中医认为扁平疣是由于肝失疏汇,肝经郁热,血燥聚结或由于脾虚、痰湿阻络所致,中医称之为“扁瘊”,用中草药(木贼、香附、山豆根、板蓝根各 30g)水液趁热搓洗患部,利用药物功效的摩擦作用,起到清热解毒、收湿止痒、活血祛瘀的功能。药物通过皮肤吸收调整机体机能或直接作用于患处发挥其局部治疗效应。洗擦时,动作要轻柔,稍用力摩擦至局部发热发红以利于药物吸收,不宜用力过猛以免发生明显擦伤。也不能轻轻涂擦以免起效不大,达不到满意效果。
邦力迪维霜(国药准字 H50021816),即全反式维A酸包合霜剂,具有促进上皮细胞分化,抑制角质形成细胞过度角化及抗炎、抗乳头瘤病毒及调节病变部位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通过激活吞噬细胞对免疫系统起调节作用,可提高抗体生成水平,增加细胞免疫功能(对疣的防御机制起重要作用),且能抑制黑素生成和黑素小体运输功能,达到去除和淡化色斑的作用,是治疗扁平疣比较理想的药物。
通过两组治疗观察,中西医结合可发生协同作用,取长补短。知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愈率 69、2%,总有效率达 89、7%,明显明显高的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且发率低,此法具有高效、经济、副作用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多发性、顽固性扁平疣较为理想的方法。在治疗中观察到皮损颜色越淡、病程越短效果越好。
[1]王坤山,吴立祥,仝选甫,等.中西医临床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0.
[2]张其成,张楚瑜.抗病毒中药研究的最新进展 [J].中成药,2005,(1):1.
[3]赵 辩 .临床皮肤病学 [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95.
[4]王英燕,王 海.抗病毒中药的研究进展 [J].中医药报,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