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剂临床应用分析

2010-02-18唐黎明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9期
关键词:味药原方方药

唐黎明,张 丽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中医院,河南南阳 473000)

“疾虽久,优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灵枢·九针十二原》)人命关天,杏林中人应上求下索,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如何来“采”?北京王琦先生说得好:“经方时方各擅其长,无需各立门户;辨证用方专病专方,无需形同水火;复方原方择言而从,无需厚此薄彼;临证活方活法活用。全在领悟贯通”。如此兼容并蓄,实为提交临床求效。世上本有活人术,劝君当向古方求,笔者体会,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密切结合辨证论治,用中医理论作指导

中医学几千年来逐步形成了“辨证论治”的独特医疗体系,使这门既能发挥保健长寿作用又具临床治疗效果的医学科学,达到了医疗艺术的境地,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辨证论治的具体内容,包括理、法、方、药几个方面。“理”就是中医理论。“法”指治疗法则。“方”指方剂的运用,方剂俗称“药方”,药方是由“药”组成的。可见,理、法、方、药是密切联系的。方药是辨证论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药”既然是辨证论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临证时,要密切结合辨证,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灵活运用方剂。例如对患者经过辨证,确认患者证属外感病风寒属表证,治疗法则确定用辛温解表(发汗)法,这时要根据“法”去选“方”,选方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因人、因地、因时灵活掌握。例如:同为外感风寒属表证。如果发病在我国北方,那就据法选用麻黄汤或人参败毒散之类的方剂;如患者在我国南方,那就选用香苏饮或连须葱白汤之类的方剂;如患者在我国中原地带者,则选用神术散之类的方剂。另外,对虽是北方人但已久居南方,或南方人已久居北方,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生活习惯和饮食居住特点不同,春夏秋冬季节气候不同及不同年份运气特点等,都要在选方时加以考滤,灵活掌握,不可千篇一律[1]。

2 以“法”统“方”,“方”中有“法”

《黄帝内经》中论述了许多关于治病的大法(亦称治则),使医家对疾病的治疗,有法可依,有规律可循。它指出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救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有正治,反治。有“反佐以取之”,并有“上取、下取、内取、外取,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旁取之”等多种治病大法。如该书中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

一般来说,在临诊时运用中医理论,确定主证完成“辨证”以后就要进行“论治”。论治首先根据病机“立法”(确定何种治法),把治法确定以后,就要根据这个治法去选方,用药。前人把这种方法称作“以法统方”意思是要根据治法的要求去选用方剂及加减药物。例如立“法”是辛凉解表,那么可选桑菊饮或银翘散方法随证加减。具体地讲,如果疾病处在初期阶段,证见头痛,发热,口渴,脉数,温热之邪居于卫分尚浅,则可用桑菊饮加减;如果病邪虽仍在卫分,但患者出现了咳嗽,口渴,咽喉微痛等邪盛症状,则可用银翘散加减。如果立“法”是急下存阴,则可选用大承气汤加减。如果立“法”是清泻心胃湿热,佐以解毒,则可选用凉膈散加减。总之,要根据立法选方。

临床运用方剂时的药物加减变化,也要体现出“法”中的要求,更好的反映出治法的内容,以提高疗效。前人称此为“方中有法”。例如:当选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时,若年事已高,平时体弱,就可把方中芒硝去掉,改为玄明粉,这样既能达到泻下的目的,又比较平稳,不伤正气[2]。再如:用凉膈散加减时,考虑到立法中还有“佐以解毒”,所以就可再加金银花、蒲公英等,以加强解毒功效,更好地满足治法的要求,提高疗效[3]。至于补有峻补、缓补、凉补、温补,泻有急下、缓下以及攻补兼施等治法,均有相应的方剂可供选用。

3 运用前人成方要随症加减,灵活变化

在临床应用前人的方剂时,还应该根据具体症情随症加减,灵活变化。如:患者,女,两乳房下方,沿第6、7肋走行方向生有像倒放的牛犄角样条状硬块,已有十多年。经辨证认为是由于肝气郁滞,气痰凝结,久病入血,气、痰、血互相积结而成。笔者根据疏肝行气,消痰散结的治则,选用了柴胡疏肝散的柴胡、香附、枳壳疏肝行气,又加入生石决明滋肝阴、潜肝阳以助调肝行气之力[4]。为了加强行气作用而比原方加重了香附和枳壳的用量。二诊时又加入丹参、炙山甲活血散瘀、化癥消积,另加白金丸。共服18剂,硬块完全消失,一直未复发。

4 方剂加减变化要有方法

前人在方剂加减变化方面,积有丰富经验,可供我们学习应用。现归纳如下:①加:即在原方中加一二味药,或是加重原方中一二味药的用药的用量。②减:即在原方中减去一二味药,或是减轻原方中一二味药的用量。③裁:“裁”如裁衣,即在原方中裁去目前不需要的部分药物。④采:“采”亦称“摘”,即是在保留原方主要药物的基础上,再把其他的方剂中功效最突出或配伍最巧妙的部分采摘过来。⑤穿:就要把所需要的两三个或四五个药方的主要部分,有主次、轻重地穿插起来成为一方。⑥合:“合”就是根据治则要求把两个或三个、四个药方合并成一方,有轻重主次地集合起来应用。⑦化:“化”既是方法也是要求。上述的加、减、裁、采、穿、合,有时可以单独使用,有时要配合使用。对选用的方剂,经过加减或采裁穿合的变化后,还要注意力争达到“化”。也就是把经过变化的药方,除再次与证候,治法、人、地、时等多种情况进行分析,核对无误外,还要仔细分析药方中各药的组织配伍和药力比重、用量、轻重、先煎后下及炙、包、研、炒等是否合适,各药之间以及证候、治法之间是否有着有机联系,能否发挥其最大的治疗特长并纠正原方所短等,使药方比原方更符合治疗的要求。

5 注意方药的煎服方法

我们在学先前人的方剂时,不但要学习方剂的药物配伍、组织法度,还要注意方剂的煎服方法。例如《温病条辨》中银翘散的煎法,服法就很详细,兹录于后:“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肺药去轻清,过煎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两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引文中“二时”指6 h,“三时”指4 h。另如后世方治脚气的鸡鸣散,则要求把药煎好后,放在床头,要在清晨(鸡鸣时)服用。

以上诸例可见,方药的煎法、服法、服药时间等,对疗效的取得非常重要。概括起来说,发散解表的药,宜用急火。煎的时间不要太长(15~20 min),服药次数以日服三四次为宜,表证解除后即可停药。用生大黄、芒硝导泻时,也不宜久煎,弄且得泻后即停药。用于补益的方药,煎煮适宜用慢火久煎(约40 min),每日早晚各服1次,可较长时期服用。一般说,治上焦病的药宜饭前服,治下焦病的药宜空腹服用,治中焦宜在两顿饭之间服。服用急救药则以及时快速为原则,不必拘泥于时间。对药方中的“先煎”药,要先煎10 min,然后先加冷水,再放诸药煎之。对“后下”药,要在诸药煎好前3~5 min放入同煎[5]。总之,临床医师根据自己所处的药方,详细嘱咐病家应如何煎煮之,对“先煎”、“后下”、“冲服”等药,都要交代清楚,以免因煎服不得法而影响疗效。

王绵之先生说临床用方“先是‘对号入座’,即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成方,但是注意辩证准确,选方切合;逐步过渡到加减一二味;再进一步到合方加减,即将2个或3个小方合为一方,去其不合的药味,加入必要的药物;最后就能‘师其法而泥其方’进入遣药的自由王国,即所谓变化灵活而不越乎规矩”[6]。

[1]王世民,王永吉.实用中医方药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218-221.

[2]郭成伟,吕璐.实用中医妙方[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8:3.

[3]清·姚俊.经验良方全集[M].赵建新,田元祥,编校.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0.

[4]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5.

[5]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90.

[6]王绵之.王绵之方剂学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

猜你喜欢

味药原方方药
家庭解酒方药集锦
图片赏析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前半部分方药图解
中医药抗癌应重视扶正方药的应用
复聪汤缓解耳聋耳鸣
急性腰扭伤泡脚方
情绪管理“三味药”
越有学问越沉默
银翘散“因地制宜”名家临证举隅
“六炭止血散加减”治疗家畜内外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