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创新
2010-02-18黄志良
黄志良
(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常州 213016)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创新
黄志良
(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常州 213016)
以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阐释了高职院校要凝心聚力,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就必须开拓创新,深化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努力探索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构建德育工作新模式。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创新
长期以来,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上下一心,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积极拓宽德育工作渠道,丰富德育活动形式,重视德育工作创新,努力探索新时期做好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形成了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的班集体建设德育工作新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围绕一条主线,突出职业生涯规划中心地位
学校将德育工作理念确定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使学生得到可持续发展。德育工作总目标定位在经过五年使学生素质得到拓展、技能得到提高、思想不断成熟、人格得到完善。德育工作模式确定为实施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的班集体建设,并申报了“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的班集体建设”课题,用课题加以引领与贯穿,同时,还出台了具体实施办法与学期实施方案,学校各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均围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一主线展开,
二、打造两支队伍,夯实思想道德工作组织基础
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主线的思想道德教育重在引导,贵在落实,突出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两大要素。教师中的关键是班主任,学生中的关键是学生干部。因此,高度重视这两支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一)班主任队伍建设
学校注重提升班主任工作水平,努力做到制度化、专业化、专门化。建立完善的班主任管理与考核制度,把担任班主任工作作为教师考核评比、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落实各类奖惩制度,在组织年度评优的基础上,5年1次大力表彰优秀教育工作者;加强班主任教育与培训。2005年9月起,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建立和壮大了专职班主任队伍,探索学生管理新途径,成效突出。2009年,成立了首个班主任工作室,进一步提升班主任工作的层次与水平。通过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建设了一支能力强、素质高、成绩好、留得住的班主任队伍。
(二)学生干部建设
学校建立了“校、系、班”三级学生干部队伍。设立团委、学生总会,各系部设立团总支、学生分会,班级设立团支部、班委。注重抓好学生干部选拔、培训、管理、考核四个关键环节。在选拔上突破常规,实行竞聘上岗,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在培训上实行分级开展,通过团学干培训班、业余党团校、素质拓展等多种形式,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利用“建校学子岗位成才典型”激发学生发展动力;管理上努力体现“管理与教育并重、管理与服务并重、管理与发展学生个性并重”的原则,高标准、严要求;考核上坚持日常考核、年终公开述职、个人自评与群众测评相结合。通过以上措施,形成了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会共事、不出事”的学干队伍,在学生中起到了良好的榜样作用。学干带头落实生涯规划,带头参与各类活动,带动了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三、推行三全育人,构建全方位一体化教育体系
学校十分注重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把握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大力构建全方位一体化的育人体系,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2008年,学校下发了《关于在全校实施“三全育人”的工作意见》,全面推进这一工作,形成了“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全员育人
在日常工作中,以学生为核心,以班集体作为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单位,校内各级部门共同参与,各司其职;以班主任为主导,基础课老师、专业课老师、家长、企事业单位领导、专家、优秀学生和毕业生成才典型等校内外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新格局。学校成立德育资源委员会、讲师团,拥有德育基地30余个;建立了学生成长导师制度;成立了由全省各地家长组成的家长委员会,各系成立分会,定期召开年会。学校结合“满意在建校”活动,调整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行政后勤管理部门的工作思路,提出创建“满意管理、满意服务、满意教育”的口号,服务学生成长,推动全员育人。
(二)全面育人
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的班集体建设将常规管理、专业教育、社会实践、心理咨询、礼仪教育和生涯辅导作为每学期共同的活动主题和班集体建设内容。一年级开设“建设类专业职业入门”选修课,加强专业引领;二、三、四年级通过主题教育课强化生涯设计。通过常规管理常抓不懈培养形成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通过不同层次的心理咨询和生涯辅导提高学生的方法能力,通过持续的专业引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通过不间断的社会实践和礼仪教育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最终构建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为总目标的全面育人体系。
(三)全程育人
学校德育工作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实行“五线并举”,即保持每学期班级工作常规管理不断线、礼仪教育不断线、心理健康教育不断线、社会实践不断线、专业引领不断线和生涯辅导不断线,分学期制定实施主题与目标,并逐学期提升每项工作的内容、层次和要求,形成德育教育全程化,体现“爬坡式”渐进、可持续的原则。其中重点抓两项工作:(1)开展“练就正确的起跑姿势”新生主题教育月活动,把好起点关。(2)实施“三二工程”,把好全程关。主要内涵是一、二年级学生着重培养“三基两能”,即基础知识扎实,基本能力提高,基础习惯养成,英语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符合要求,力争学生二年级结束前英语、计算机证书获取率为100%;三、四年级学生注重“三专两创”,即着重培养专业知识过关、专业技能过硬、专业资格考取,创业意识浓厚和创新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力争三年级结束前测量中级工、四年级结束前其它任一工种通过率为100%。各系部成立了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全局工作,各专业成立了专业实施小组,负责纵向工作,各年级成立了年级实施小组,负责横向工作,各班班主任为本班该项工程的直接负责人;建立了学分清理、纵横向交流、对口班级结对帮带、毕业生资格信息收集和党员干部结对等一系列保障制度。工程实施以来,学生升学率、毕业率、就业率不断提高,淘汰率、失学率、留级率持续下降,全校学风改善明显。
四、贯彻四项规范,保证思想道德教育正确方向
在学校德育工作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以四项规范为自己的行动准则,保证正确方向,即《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江苏省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规范》、《常州市“五四”红旗团委评估标准》及《江苏省五年制专业建设标准》。对于前两项规范,2005年,结合《学校“十一五”期间建设和发展规划》和四项规范的要求,研究制定了《“十一五”期间学生工作规划》,并结合学校实际工作,进一步出台了《德育工作实施细则》,对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从机构设置、实施办法、教育内容、考核评定和信息管理等诸方面作了全面细致的规定。实施二级管理,形成了“学校抓宏观、系部抓微观;学校抓方向、系部抓执行;学校抓政策、系部抓落实;学校抓整体、系部抓局部”的格局。共青团工作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创建省、市乃至国家级红旗团委是提升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水平的重要方面;《江苏省五年制专业建设标准》中有大量文化建设与职业道德素养的要求,在服务专业建设的思想指导下,将德育工作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突出成效。
五、抓好五个重点,提升思想道德管理综合水平
职业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在众多工作内容中,下列五项应当作为工作重点。
(一)常规工作
以卫生、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常规管理是学校各项德育工作的基石。学校将涉及学生卫生、纪律的各个方面用“一日十项常规管理”串成一条主线,各系统计评比,与班级和班主任考核结合,成效突出;建立了全天候管理制度、卫生检查评优秀制度、两操评优制度、宿舍管理制度、早读评比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规范、全面落实班级环境卫生和日常纪律。
(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成效的直接体现,可以分为传统文化、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等维度,又可以分为环境文化等硬件文化和制度文化、活动文化软件文化两大方面。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已经成为广大师生员工的理想追求和行为准则。通过校服、校微、校歌加强学校精神凝聚力。思成广场、敏行路、敦行路等硬件文化无形当中增加了学校的底蕴。环境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将公交、港华燃气公司的企业文化作为班风口号,积极争取校企合作单位在学校设立了“常州公交奖学金”、“港华燃气奖学金”等专项奖学金,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管理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三)心理健康
学校成立了“心灵驿站”心理服务中心,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引进心理学专业硕士担任专职心理教师,鼓励本校教师报考心理咨询师,担任兼职咨询师,形成团队,现拥有国家心理咨询师5人。中心成立以来,主动为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和援助,共接待教师咨询200余人次,学生咨询550余人次,开展团体辅导近150次,并积极举行班主任团体心理辅导,提高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每年举办“5·25”心理健康月,邀请上海七宝中学心理专家杨敏毅等来校指导师生开展团体活动。
(四)就业创业
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水平的高低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风向标,创业教育又是就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2007年,学校颁布实施了《就业工作条例》;加强队伍建设,拥有国家职业指导师2人,创业认证教师5人。通过开设“职业道德”课程、参加全国文明风采大赛、成立“职业启航社团”和组织主题班会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求职的技能和方法。以NEFT创业班、“创业光彩园”为载体的创业教育打开了校内“三创”教育新局面;在系部中成立“园艺协会”、“未来监理师协会”等与专业相结合学生社团组织进行创业教育。
(五)德育科研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将科研工作作为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与效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从课题申报、专家培训和立项研究等各个环节加强管理与引导。从2007年“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为载体的班集体的研究与实践”申报为常州市教科研课题,到2008-2009年度省职教学会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体现了学校德育工作者对高等级科研项目的追求;同时,一大批校级德育课题或已结题、或在研究之中。这些科研课题的开展,为学校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德育骨干力量,也发挥了较大的示范与辐射作用。
六、建设六大载体,结合学生实际,紧跟时代步伐
思想德育教育的开展需要紧跟时代步伐,需要紧密贴近学生生活与身心实际,更需要抓手与载体,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其针对性、有效性。否则,德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实践中,要建设好以下六大载体。
(一)课堂阵地
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战场。学校高度重视德育课、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灌输。德育课程充分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中职学生生活,尊重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注重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其它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紧密结合课程改革,要求双纲备课,做到知、情、行的统一。
(二)文体活动
文体活动深受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将德育工作与之结合起来,使德育工作项目化,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三)主题教育
德育需要引领。这里的主题教育是指学校在实施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开展的班级主题教育课,是班主任以“课”的形式,围绕某一教育主题,通过“情景设置、模拟、设疑提问、讨论与交流、问题解决”等教育方式,充分发挥班主任在主题教育课中的组织引导的作用和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主题教育课的开展上,本着人文主义精神,给学生以良好、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充分表达各自意愿,在各种观点的交流与碰撞中,极大提高了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社会实践
这是区别于普通中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载体之一。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感悟社会的大好机会。每年寒暑假,校团委都会精心组织、积极发动全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包括道德实践、专业实践等。各系部根据专业建设情况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专题调研,为专业建设提供参考。广大同学也都积极响应,自觉投身到社会大课堂,努力提高实践的能力,缩短与社会实际的差距,提前做好融入社会的准备。
(五)校园网络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网络已成为当今时代最为快捷有效的信息渠道。思想道德教育应当、也必须占领网络阵地。学校在校园网上开设了共青团、招生就业和建校社区等思想道德教育专门栏目,并按系部划分其各自信息渠道,要求设置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开通校长网上信箱,接待学生咨询与提问。鼓励班级设立班级主页,增强集体观念与专业学习。鼓励班主任、任课教师等开设个人博客,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在一些校级活动中,网上参与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和方向。
(六)学生社团
学生社团是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在一起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民间组织。近年来,学校学生社团从最早的“红杏”文学社不断发展,形成了人文类、文体类和专业类等社团群。依据共青团工作管理规范及学校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四自”管理,针对学生社团不断壮大的实际,学校于2006年5月成立了学生社团联合会,统一组织、规范管理,并配以具有相关特长和专业素养的教师担任指导,每学期开展评比与表彰,每年的社团巡礼都是学生的一个节日。迄今,学校共有学生社团41多个,其中“园艺协会”、未来监理师、未来建造师协会、未来造价师协会、测量协会和“钢精工”协会等专业社团引人注目。在学生活动开展、专业学习和能力提升上,社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大批人才从社团中走了出来。
G715
A
1674-7747(2010)05-0072-04
2010-01-10
黄志良(1965-),男,江苏溧阳人,常州建设高等职业学校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责任编辑 曹 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