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振兴大豆产业不是反对进口

2010-02-18刘登高

中国合作经济 2010年8期
关键词:转基因大豆进口

刘登高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在中国人的膳食结构中大豆一直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2001年我国加入WTO,此后3%的低关税、不设过渡期、没有进口数量限制使国外低价转基因大豆蜂拥而入。此后东北黑土地上频现豆农卖豆难,主产区大豆加工企业经营困难。而与此同时我国大豆及制品的年进口量却连创新高。

重视就业因素

如何看待我国自己的大豆生产?一直以来有一种声音颇具影响力,即认为进口外国的大豆就等于进口了国外的水和土地等资源,主张依赖进口满足国内市场放弃中国的大豆生产。

这一观点是放弃我国大豆主产区4000多万农民的就业。除主产区的4000多万豆农外,在主产区以外轮作、间作、套种的大豆面积不断在扩大,占到全国大豆播种面积50%左右,涉及农民3000万人以上。我国以国产大豆为原料的大豆食品加工企业有4000多家,职工有数百万人。

进口大豆等于进口水、进口土地,听上去很美。但是不要忘记,这不仅不能解决国内农民就业,而且如果无限量进口就会直接影响到中国农民就业。

而且,大豆也不是可以任意替代的产业。黑龙江、内蒙古北部是大豆的适生区域,这里生长期短、积温少,适宜种植大豆,如果用玉米、土豆、小麦等替代大豆,不仅产量低而且自然风险很大。另外大豆是少有的以根瘤菌固氮满足自身营养需要的作物,它不需要中耕追施氮肥,是最适合间作套种的低碳农作物。

非转基因优势

还有一种声音也流传甚广,国内的非转基因大豆与国外的转基因大豆相比不具优势,主张放弃中国的非转基因大豆,依靠转基因大豆取代中国大豆品种。

转基因是生物科学技术进步的一个标志,但对转基因产品要严格鉴别,依法实施严格的监管。近些年,关于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一直存在争论,这是有利于安全利用转基因技术的好事。

最近美国政府认为,转基因大豆对农业和生物多样性存在潜在危害,决定以“尊重自然”替代过去“挑战自然”的政策。正因为有了转基因大豆,才彰显出中国非转基因的食品安全优势。中国只有1.5亿亩大豆,不应该跟风搞转基因,要知道在美国种植非转基因大豆的成本很高。

在非转基因大豆的生产上中国是具有优势的。目前,美国非转基因大豆的生产成本远远高于中国。中国出口的非转基因大豆价格只有4300元/吨,竞争力高于美国。目前中国大豆每年的出口只有50万吨左右,而1988年中国大豆出口曾经达到418万吨,可见中国非转基因大豆发展潜力巨大。

重新定位大豆产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已然发生变化,人们对蛋白质的需求增加。此时不应该还停留在几十年前以吃饱为目标的数量指标上,而应该在考虑数量指标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指标。如果我们把大豆只看作无足轻重的低产作物,甚至不惜放弃,这将会犯“历史性错误”。

实践证明,中国大豆含蛋白质高,而且安全可靠,更适合于直接食用。国产大豆的主要方向应该是直接食用和食品加工。我们应该重新定位国产大豆的发展目标。

2009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达4255万吨,比2008年净增加500万吨。进口一部分大豆是必要的,是不能因此放松对进口贸易的宏观调控,以免过量进口大豆造成对国内大豆产业的冲击。

振兴中国的大豆产业不是反对进口,而是要着力种好国内1.5亿亩大豆,使每一寸土地都能获得高产量,使每一粒大豆都能卖个好价钱。

鉴于大豆在国际贸易中的敏感处境,在国民食品营养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以及国产大豆在产业安全、农民就业方面的重要地位,建议国家从大豆产业入手探索制定“敏感农产品”的5年发展规划。

不仅是大豆,像油菜、棉花、玉米等作物也正面临与大豆产业相似的处境。探索大豆产业发展规划也有利于将来应对其他产业的潜在危机。

要打“组合拳”

要实现中国大豆产业的自强,必须从统一认识和发展思路、贸易和产业政策等方面入手打出“组合拳”。

第一,要统一对大豆产业的认识。要反思我国大豆产业陷入困境的教训。应当明确进口大豆应该以不危害国内大豆生产,不危及我国农民和职工的就业为前提。要看到过量进口的现实损害与威胁。

第二,要制定有效的宏观政策。6月我国进口大豆620万吨,环比增加41.87%,这种增速很不正常,已经达到了WTO规定的启动保障措施的界限。由于进口大豆是转基因大豆,所以有关部门要严格监督管理流通加工过程,防止非法种植。

在国内政策上关键是要把大豆纳入粮食、营养发展规划,从生产基础设施、产品质量安全、供应链建设等多方面扶持大豆生产。

第三,实现大豆产业体制与机制创新。影响中国大豆产业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传统的“农户一盘散沙、加工企业孤军奋战”的松散产业体系。我国农户之间缺乏互相协作,本来一个农户种植一个品种,经过小商贩的走村串户收购,混收混存造成了农户之间产品的混杂,降低了大豆品质,也丧失了农户在市场上讨价还价的权利。解决问题的现实办法是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鼓励豆农组建大豆专业合作社。

2009年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在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开展了大豆产业发展机制创新的试点工作。在试点合作社里,大豆的每亩成本降低10%左右,亩产则提高10%以上。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振兴大豆产业的新路。

我国要借鉴美国大豆协会的经验,由政府设立大豆产业发展基金,从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等各方面引导我国主产区大豆加工企业联合构建以农户为基础、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加工企业为龙头的现代大豆产业体系,并增强中国大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第四,集中力量完成新品种、新技术攻关。我国大豆专家已经研究创造出了杂交大豆育种技术,并且获得了高产品种。目前黑龙江农业科研部门总结出来的“垄三栽培”技术已在国营农场推广,亩产比农户产量高出50公斤。扶持常规、杂交育种和栽培新技术是振兴中国大豆产业的现实政策选择。

猜你喜欢

转基因大豆进口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探秘转基因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转基因,你吃了吗?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天然的转基因天然的转基因“工程师”及其对转基因食品的意蕴
把“进口门到门”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