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咽通气管在神经内科抢救中的应用体会

2010-02-18周筱懿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7期
关键词:舌后通气管血氧

周筱懿

(北京航天总医院神经内科,北京 100076)

神经内科抢救危重症神经内科患者常有严重缺氧和呼吸性酸中毒,并且伴有舌后坠,严重影响呼吸。癫痫患者发作时容易发生舌头咬伤。放置口咽通气管不仅可以避免舌后坠,舌头咬伤,防止窒息的发生,有利于吸痰,而且操作方便、简单。我科对2003~2009年收治的23例危重神经内科患者使用了口咽通气管,可以维持有效呼吸,解除气道梗阻,改善患者供氧,提高抢救成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2009年我科在23例危重脑血管患者抢救时放置了口咽通气管,男17例,女6例,年龄61~87岁,其中脑出血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脑梗塞10例,癫痫患者2例,使用时间 1~10 d。

1.2 操作步骤

临床工作中多使用双通道半硬式口咽通气管,其型号分别为4~10号,是最简单的气道辅助物,易于插入,其作用在于限制舌后坠,维持开放气道。根据患者的年龄及口咽部的解剖特点,它们应大小合适,位置准确,在相应环境中使用。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利于插入口咽通气管。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型号的口咽通气管,插入前先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呕吐物,有假牙应取出,戴无菌手套放置:将通气管的咽弯曲沿舌面顺势送至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对意识障碍,牙关紧闭者,用开口器将牙关撬开,压舌板从臼齿处放入。插管后,以手掌放于通气管外端于呼气时感觉是否有气体呼出,导管口有气体进出即可。放置成功后,口咽通气管尾端固定在患者门齿外。取两条长胶布,妥善固定。对于胶布敏感者,可以使用绷带固定。

1.3 护理

1.3.1 正确安置口咽通气管,妥善固定,防止移位及脱出。正确的安置方法可使舌根离开咽后壁,解除气道梗阻,防止舌后坠。放置成功后,患者呼吸气流通畅。对于意识障碍、躁动不安患者,用开口器将牙关撬开,压舌板抵住舌面,口咽通气管迅速置入。患者翻身更换体位时,应加强观察口咽通气管是否在位。应及时更换污染及松开的胶布,重新固定。宁长勿短,宁大勿小,因为口咽管太短不能经过舌根,起不到开放气道的作用,口咽通气管太小容易被患者误吞入气管。

1.3.2 密切注意观察患者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面色呼吸情况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解决。在观察中发现5例患者在口咽通气管使用过程中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有效呼吸无明显改善,配合医师迅速拔除口咽通气管,改为气管插管,人工气囊面罩辅助呼吸,因病情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4例。另外有2例气管切开后转到ICU应用呼吸机,成为植物状态。

1.3.3 保持口腔清洁,加强口腔护理,注意观察口咽通气管是否通畅。对于昏迷者,口咽管可持续放置于口腔内,每隔2 h更换位置,防止口腔同一部位持续受压,引起破溃。并每隔早、中、晚清洁口腔及口咽管1次,防止痰痂堵塞。同时保持上下唇湿润,以潮湿纱布覆盖口唇。口腔护理时必须一手固定口咽通气管一手用棉球擦拭口腔,防止口咽通气管移位、脱出。对于清醒患者,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口腔,以保持清洁。每天更换口咽管1次。

1.3.4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清理呼吸道,防止误吸,甚至窒息。有假牙者应取掉假牙,经口咽通气管两侧吸痰过程中可以持续吸氧,同时吸痰前后适当调高吸氧流量,提高血氧浓度,改善缺氧症状。

2 结果

23例危重脑血管患者使用口咽通气管10~30 min后,缺氧症状改善。17例血氧饱和度由原来的75%~85%,上升至90%~100%,呼吸次数由原来40~50次/min下降至16~30次/min。6例患者放置口咽通气管后,伴有自主呼吸减弱,血氧饱和度递减,迅速拔除口咽通气管,改为气管插管,行人工呼吸,4例患者无效死亡,2例患者成为植物状态。

3 讨论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出现脑实质损害,神经冲动障碍,导致颌舌肌舌下肌失去神经支配,致使舌根后坠至咽喉部,咽腔容积变小,气道阻力增肺通气量减少而表面上气道梗阻[1-2]。呼吸道阻塞可立即造成不同程度的缺氧,这导致原发性脑损伤的加重和颅内压升高,出现频繁喷射状呕吐,容易导致呕吐物误吸,造成呼吸道完全梗阻出现窒息,危及生命等。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其操作简便,实用、易于固定、易于掌握,通过训练,护士可以独立完成操作,可使患者在数秒内获得有效通气,争取抢救时间,可防止患者躁动不配合引起牙齿损伤、缺氧、窒息,减轻缺氧造成的损害。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防止舌后坠,有利于吸痰。与气管插管相比,放置口咽通气管可减少患者的痛苦、防止口腔及气道黏膜损伤,能快速建立有效的人工呼吸。它适用于有自主呼吸、舌根后坠等所致的呼吸道梗阻患者,对于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不能改善呼吸。对伴有频繁呕吐的患者,口咽通气管的存在会增加窒息的危险,此时应改为气管插管。对于神经内科患者,由于刺激咽部,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可降低血管压力和减慢心率,对于脑血管意外的患者降低血压具有辅助治疗作用[3-4]。应用口咽通气管时需注意选择长短适宜的型号,插入的位置应使口咽管远端位于会厌上方,否则不能解除气道阻塞。口咽通气管的临床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神经内科舌后坠患者的通气问题,防止舌咬伤及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抢救成功率。

[1]隋广兰,周美香,鞠端芬.心理康复对脑卒中抑郁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3,1(9):63-64.

[2]赵冬玲.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及康复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4):110.

[3]周玲,余学,刘亚萍,等.浅谈口咽通气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9):27-28.

[4]万伟,杭星.高血压性脑出血院前急救之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118.

猜你喜欢

舌后通气管血氧
改良移动式氧气湿化瓶通气管清洗架的设计与应用
舌肌功能训练对舌后缩的无牙颌患者修复效果的初步研究
智能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气道开放新方法用于婴幼儿术后舌后坠的临床观察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两种通气管道在全麻术后舌后坠患者中的护理进展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鼻咽通气管与口咽通气管在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舌后坠气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乳腺血氧与多普勒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基层医院如何正确使用器械防止舌后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