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010-02-17刘月凤
刘月凤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刘月凤
10.3969/j.issn.1671-489X.2010.28.09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年的教学工作使笔者认识到,学生如果对数学发生兴趣,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清晰的感知,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形成“爱学——会学——学会”这样一个良性循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满怀信心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1 立足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1.1 创设民主氛围,培养兴趣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教学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实验表明,情绪高涨、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的学生,比情绪低落、忧郁愤满的学生学习成绩高出20%左右。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努力构建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好数学。笔者经常这样说:“这个问题谁愿意说一说?”“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回答的真好!”“试一试,你一定能做出来。”笔者经常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发言,给学生以恰当的评价。课堂上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都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
1.2 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生活情境激趣。教学中笔者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索新知。如在教学连除应用题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喜欢喝牛奶吗?你知道一头奶牛一天能产多少奶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好吗?老师告诉你们一条信息:王爷爷家养了4头奶牛,他虽然没有记下每头奶牛每天产多少奶,但是他记下了这4头牛每个星期产奶896千克。根据这条信息,你能计算出平均一头奶牛一天产多少千克奶吗?”然后鼓励学生试着算一算,再给大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学会新知,学习兴趣更浓。
2)“疑”境激趣。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把问题情境故事化,创设动物赛跑的动画——蓝猫和菲菲分别沿着圆形、正方形的花坛进行赛跑。学生很快发现它们所跑的路程实际是它们的周长,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会计算,圆的周长可能和谁有关系?在此,教师巧妙地创意和构思,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中,继而让学生大胆猜想,使之从中感受到有趣的数学问题,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
3)矛盾激趣。提出问题,矛盾激趣。如教学通分时,学生已经掌握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上课开始,笔者问学生:“同学们,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我们都会进行比较,那么,下面这组分数,你会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吗?”接着出示3/4和5/6。学生看后直摇头,感到无法比较出其大小,笔者抓住这一契机,通过点拨,诱发起学生解决矛盾的兴趣,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1.3 培养参与意识,增添兴趣
小学生有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逻辑思维较弱,有意注意差,对具体形象的实物、教具、学具比较感兴趣。在教学中,笔者在课堂上经常采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课前准备充分的教具、学具,特别重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并不枯燥乏味。问题的引入尽量从他们所熟悉的事物出发,让抽象的数学概念生动化、生活化,抓住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进而让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
例如在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时,笔者先把准备好的3个碟子放在讲台上,并分别放上2个、7个、3个塑料苹果。放好后,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谁能把他们移动几下,使每个碟子里装着的苹果一样多?”学生通过直观演示,亲自操作,联系熟悉的生活例子,体会到: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移多补少,使他们变成相同数,这个数就是原来几个数的平均数。这样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理解了平均数的概念。
1.4 优化课堂练习,增添兴趣
一节好的教学课不仅要“课伊始,趣即生:课进行,趣愈浓”,而且要做到“课结束,趣犹存”,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因此,课堂中应设计一些有层次、有坡度的练习及新异、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来调节学生的兴趣,使之保持积极参与的欲望,加深理解知识,提高能力,形成知识体系。
练习内容要有层次性,既能使学生掌握当天所学新知识,又能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需求,还能使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促进身心健康。例如在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多数学生做完基础课题后,笔者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小兰的家离北京525千米,她妈妈从北京打电话说要乘早上6时火车出发,火车每小时行75千米。小兰应该什么时候去火车站接妈妈?”这样比较难做的题,可以更为有效地开发聪明学生的智力,增添她们学习的兴趣。
1.5 树立差生信心,保持兴趣
在实践教学中注意为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课堂提问、作业测验都要根据学困生实际制定评价标准。做对了及时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做错了也不指责,耐心讲解,不让他们产生气馁情绪,鼓励他们奋发向上。在学习上要教他们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如在解应用题时,笔者经常鼓励他们画图、观察,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多打几次比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亲自说一说。这样半扶半教导,使他们逐渐走向成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另外,教师还要善于观察,适时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 开展有趣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2.1 数学游戏增添兴趣
把游戏引入课堂,使教学同游戏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想做、玩中理解知识,扩展思维,对于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受到正确的教学思维方法的熏陶。常见的数学游戏有“登云梯”“玩纸牌”“教学套圈”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新颖有趣的数学游戏。
2.2 趣味题巩固兴趣
利用趣味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兴趣,而且促进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开发。学生的思维、智力发展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更浓,从而使兴趣达到“不激”而“发”的目的。如趣味题:“一只鸡和一只鹅重13千克,一只鸡和一只兔重15千克,一只鹅和一只兔重18千克。你知道一只鸡、一只鹅和一只兔各重多少千克吗?”
2.3 数学竞赛增加兴趣
少年儿童普遍有荣誉心强、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必须为他们创设一种氛围,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获取知识。于是笔者改变过去巩固知识让学生写作业、做卷子等死气沉沉的形式,设立“数学小擂台”,通过必答、抢答、共答等形式,为巩固数学知识带来一种崭新的尝试。
3 改革评价方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成绩,在评价方面笔者进行大胆尝试,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
笔者曾经接过一个数学成绩较差的班,全班32人,5人数学不及格,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畏难情绪,卷子发下来看到数学成绩就令人心灰意冷,长此以往不利于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尝试数学测验只判对错,不给分数和等级。每次卷子发下来,学生看到的只是对号和错号,不再关注自己得多少分,及格与否,有力地保护了刚刚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一个学期下来,班上的学生特别爱学数学,很多学生都说数学是自己的强项,不及格人数由5人减少为1人,平均分也由72分提高到80分。随着实验的进一步开展(第二学期),笔者发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浓了,成绩也比以前提高了,但是不了解自己目前的成绩水平不利于提高数学成绩。这时笔者就在平时测验时尝试给学生打分,学生了解成绩后,给自己定目标、找差距,学习兴趣更浓。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海北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