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教育现状与对策

2010-02-17林妙贞潘福中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12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民办就业指导

林妙贞 潘福中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0925)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教育现状与对策

林妙贞 潘福中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0925)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日趋严峻。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关键是加强学生的就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分析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有助于提高学生就业教育的成效,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教育;现状;对策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职教育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高职院校要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服务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市场和高职学生的需求,特别是在学生的就业教育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教育现状

由于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时间较短,还处在扩大办学规模阶段,在生源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学校更多地关注“入口”即招生;而对于“出口”即就业方面则重视程度明显不够。目前,民办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忽视就业教育工作、师资力量单薄、教育形式单一等问题。

重视就业率统计,忽视就业教育工作 对于民办高职院校而言,学生就业率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招生,因此,民办高职院校高度重视每年的就业率统计上报工作。有不少民办高职院校要求就业工作人员,特别是毕业班辅导员,在学生毕业离校后每月定期电话联系毕业生,了解其就业情况,及时登记上报学生就业信息,确保完成学校预定的就业目标。有些民办高职院校为了追求高就业率,甚至不惜虚报学生就业信息,虚报就业率,导致部分学生“被就业”。虽然不少民办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但只局限于就业率,对于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就业教育工作往往不够重视。就业教育是指以就业为目的的教育,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求职技巧教育、求职心态教育、职场礼仪教育、创业教育等。就业教育是贯穿学生在校学习全过程的重要主线之一,因此,学校不能只看就业结果,而忽视就业教育过程。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例,学生就业率之所以居高不下,除学生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主要还在于学校注重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工作,通过分阶段分专题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求职教育、职场礼仪教育、就业心态教育等,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技巧,提升就业综合能力。

师资力量单薄,就业教育成效低 就业教育的成效往往取决于就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与水平。由于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办学投资方,各项教育经费非常有限,因此师资力量略显单薄。例如,在就业教育人员配置方面,往往是“兼职为主,专职为辅”,除就业工作机构负责就业教育工作的人员之外,大部分就业教育人员都是由辅导员或行政人员兼任,由于资历浅、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流动性大、就业指导能力不强等原因,导致对学生缺乏专业化、系统性、连贯性的就业教育,就业教育成效较低。另外,大多数就业教育工作人员都是从高校到高校,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对学生的就业教育更多地停留在理论教学上,缺乏个性化辅导,不能结合就业市场需求和企业用人需求,辅导学生调整就业心态、掌握求职技能、提高就业能力。因此,就业教育师资力量单薄和队伍素质不高,致使就业教育的效果不理想。

教育模式单一,就业教育层次较低 不少民办高职院校就业教育形式单一,教育层次较低,仅局限于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缺乏专家辅导讲座、求职专项技能培训、企业文化培训、模拟求职、顶岗实习等环节。因此,提高学生就业教育的成效,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之外,还要改革创新教育模式,形成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能力提高为核心的多样化、多层次就业教育模式。例如,有的高职院校在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邀请企业人员开展就业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调整就业心态,明确职业定位;通过求职专项技能培训、模拟求职等,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技巧,提高综合就业能力;通过企业文化培训、顶岗实习等,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更好地融入企业。通过形式多样、教育层次较高的就业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就业问题得以迎刃而解。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教育对策

以就业服务为宗旨,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服务机制 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机制要突出对学生就业的服务与指导,形成就业前、就业中、就业后的全程化就业服务机制。一是要树立新观念,由就业管理向就业服务转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就业工作机构不再有更多的分配权,在工作中体现更多的是服务。就业工作机构与办学系部应树立为学生提供优质就业服务的理念,从就业教育、就业推荐、就业信息反馈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程服务。以前有不少学校的就业工作机构只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宣传和就业信息发布,缺乏个性化、专业化的就业服务,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校的就业工作机构重视学生全程化的就业服务工作。就业前,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行业发展形势解读、工作岗位能力及素质培养等就业教育,明确学生的职业发展定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就业中,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和能力素质,推荐学生参加专业对口或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企业应聘就业,实现人职匹配;就业后,跟踪学生就业情况,做好就业信息反馈落实工作。二是要建立按市场机制运作的专业化就业服务体系。学生就业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企业用人需求,不断建立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要建立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就业运行机制;建立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化推荐管理体系;制定就业管理制度,健全就业推荐、笔试、面试、考察程序,确立由学校推荐、用人单位面试、考察签约的良性就业管理机制等。通过建立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建设、运作和管理提供保障。三是要建立毕业生追踪服务机制,做好信息反馈。建立毕业生追踪服务机制,有利于密切教育与经济、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关系,形成以毕业生为联结点的校外就业推广网络,检验学校人才培养的效果。通过追踪服务,广泛收集毕业生对教育教学、职业指导等方面的意见,建立起信息反馈体系,既可为在校生提供就业与创业示范,又可为学校的专业改革、教学改革及职业指导改革提供依据。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例,在学生毕业离校后半年内,学院每月定期安排教师回访学生就业单位,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情况,收集毕业生与企业对学院教育教学、职业指导等方面的意见,以便加强改进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通过回访企业,可加深学院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积累企业资源信息,为每年举办校园供需见面会奠定基础。

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为基础,构建科学的就业教育机制 学生能否做出准确的职业定位并科学择业,是对学校就业教育成效的检验,也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因此,学校要构建科学的就业教育机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一是要加强就业意识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学校的就业工作机构,一方面应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专题的理论教学,指导学生进行职业测试,了解自身职业特性,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实现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个人素质特点与职业要求的结合;另一方面,应通过技能实训、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使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从而调整就业心态,改变就业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确定客观的择业标准。二是要加强学生求职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高职学生要想在各类人才竞争中取胜,必须了解企业、了解职业、认识自我,必须具备相应的求职技巧与方法。因此,高职院校的就业教育工作人员应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不同类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对学生进行求职技巧与方法辅导。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例,就业教育工作人员在进行求职技巧专题教学的过程中,不是以通用的求职技巧与方法对学生进行笼统辅导,而是针对学生的求职意向类型,分类别做好求职面试技巧的个性化辅导。通过分类别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求职技巧与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围绕学生的就业意向为学生讲解具体求职技巧及注意事项,帮助学生全面准备面试,提高应聘的成功率。

以学生就业教育为核心,建设专业化、专家化的师资队伍 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劣。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应从专职和兼职两方面进行,一是要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一方面,可从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人力资源学等专业的教师和辅导员或行政干部中挑选一批工作责任心强,热心就业指导工作,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担任专职就业指导人员,并派遣其参加国家职业指导师培训,考取国家职业指导从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可从社会上聘请有就业指导工作经验的职业指导师加入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形成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二是要建立一支庞大的兼职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一方面可由校内兼职人员,主要是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另一方面可由校外兼职人员,主要是聘请教育专家和学者、企业家、成功创业者、心理辅导专家和人力资源专家等担任兼职指导师。通过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专业化、专家化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可以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更加全面的个性化就业辅导。

以学生就业基地为载体,构建真实性学生就业教育体系 根据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工作的特点,不少高职院校着力与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人才需求供给链”建设,搭建校外学生就业基地。学校的就业工作机构要充分利用校外学生就业基地,着力构建以学生就业基地为载体的真实性就业教育体系。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例,学生在校三年学习期间,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至少有一半时间要分阶段去校外就业基地参加顶岗实习,增强对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真实性的企业顶岗实习,可以帮助学生及早了解企业文化和岗位工作需求,帮助学生毕业后更好地融入企业、融入社会。

学生能否成功就业,是检验学校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民办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特别是在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之时,更要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提升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以此突显民办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

[1]顾馨梅.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8,(3).

[2]杜月菊.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15).

[3]梁迪.构建职业观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大学生职业指导体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4).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G715

A

1672-5727(2010)11-0067-02

林妙贞(1981—),女,广东揭阳人,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学生处助学中心主任,国家职业指导师,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潘福中(1981—),男,广东兴宁人,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管理工程系副主任,党总支书记,国家职业指导师,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民办就业指导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浅谈职业指导推动高职动漫专业学生就业的作用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浙江省国家税务局 便民办税春风来 简政放权提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