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专业课程赏识激励教学实践心得

2010-12-01李伟娜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12期
关键词:技能型中等职业中职

李伟娜

(武汉市交通学校 湖北 武汉 430074)

中职专业课程赏识激励教学实践心得

李伟娜

(武汉市交通学校 湖北 武汉 430074)

赏识激励是促使学生奋进的源动力,能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和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阐述了如何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多方位地贯穿赏识激励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取得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中职;专业课程;赏识激励;教学实践;学习兴趣;心得

国务院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颁布以及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推动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决定》和《意见》中明确提出要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这无疑对中职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教师须对中职学生进行深刻地分析,对教材和社会技术需求的分析要高屋建瓴,并做到与时俱进。尽管一系列有利政策的出台意味着中等职业教育已经步入了发展的快轨道,但并不意味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上没有绊脚石。中职教育仍面临着职教的社会背景复杂和学生层次差异性较大等困难。

近年来,受“普高热”的影响,中职教育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生源数量上的减少,还有生源质量的良莠不齐。中职学生德育弱化现象很严重。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失败的应试教育经历,以及社会、家长甚至某些教师关于职校学生不如普高学生的错误认识,迫使中职学生承认自己比别人差,进而产生自卑心理和自暴自弃心理。他们从心理上排斥教育,对学习失去信心。在家长的高压甚至恐吓、毒打下,他们慢慢地失去自我,自控能力很差。久而久之,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生活习惯差、学习习惯差、基础薄弱和集体观念薄弱等现象,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如何才能使学生从根本上接受职业教育并认真学习专业技能,如何解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并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进而培养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符合《决定》和《意见》所提出的明确要求,这不仅仅是职校德育教师或心理教师的工作,也是专业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结合教学实践,笔者提出在职业教育中应实施赏识激励教学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塑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

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较少被赏识和表扬,被赏识的渴望很少得到满足。他们犹如背阴的禾苗得不到阳光的普照,变得异常脆弱。赏识激励教育是洒向学生心灵的爱的阳光。赏识激励教育是建立在 “人人都是可造之才”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和“爱的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这一现代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地肯定学生,挖掘其闪光点,努力满足学生被赏识的渴望,帮助学生逐步克服缺点,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上进心,不断提高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赏识激励教育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贯使用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方式多样,可操作性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实践,我不仅仅把赏识激励教学法用于课堂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还时刻贯穿于与学生交流接触的各个方面,例如用在作业的评语批注、现代发达的讯息工具的使用中。我坚信教育不仅仅存在于课堂上的有限时间,还贯穿于师生的整个生活。

首先,要想使学生专心地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师必须逐步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一缕阳光”。赏识激励教育也就成为消除学生消极学习心理的首选方法。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和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第一课堂。抓好课堂教学直接关系着职业教育的成败。对中职学生而言,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本身是很乏味的,如果课堂教学死板,也就为学生精力分散,小动作、玩手机和睡觉甚至逃课提供了温床。如果教师在这种情境下对学生进行批评,更会引起他们的反感,从而使教育进入恶性循环。在每学期伊始,我都会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专业课情况、学生所学专业情况,同时学习教育部颁布的《决定》文件。在我的课堂上,我杜绝死板,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赞赏,使学生快乐地学习。例如,在授课过程中,我会适时地提问当堂刚刚讲过的知识,对学生的认真听课和认真回答给予恰当的鼓励。有时,我会带头对学生的良好表现鼓掌表扬,进而带动全班学生对该生进行鼓励。有时,我会竖起大拇指赞赏地对学生说“你真行,太棒了”。让学生切身感到 “我认真听课也可以做到,我也行”,以及“我通过认真学习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可”等自信心理。这样,我高效地驾驭课堂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乐意主动学习,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课堂所传授的内容上。这样,学生会更积极地学习专业知识,听取教师授课,而不会在课堂上东张西望。并且,还出现了课后学生也会拿出专业课本来学习、来问教师问题的好现象。通过这种赏识激励教学,一方面,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另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以及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这恰恰符合了《决定》和《意见》所提倡的“质量教育,德育先行”。只有具有良好品德的人,才有可能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劳动者。在带领学生实训过程中,我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关注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注重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融洽协作能力。

其次,批改学生作业时应重视批注的作用。批注和对学生近段时间表现的反馈不仅仅是班主任(辅导员)的责任,也是每一位教师的份内之事。作业本上的批注是学生和任课教师交流的很好平台,批注语言流露出的对学生的关爱和鼓励能促使学生自检。因此,我在给学生的作业批注中,不仅仅指出学生解答某一习题的对错,还不时地对学生近段时间内完成作业的认真程度和学习表现做出评论,提醒学生认真地完成作业,并对他们的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给予肯定和表扬,如图1所示。这种表扬,体现在字面上,能对学生起到长效鞭笞作用。在他们做作业时或不经意间看到教师的表扬,在某种程度上会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有一名学生对我说“老师,每次看到你的批注和你的希望,我都有意识地要求自己做得更好”。另外,在批注中,我也很注重措辞,对学生尽量及时鼓励和关爱。例如,我班某学生生病了,我在批注中提到对他的问候和对他的期望,如图2所示。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时刻地关心着我,我一定要做得更好。”另外,应把作业本看作是学生和教师进行友好交流的一个平台。我允许学生在作业本上把他们这段时间的表现反映给我,也允许学生把对课堂的认识、对学习的要求以及对我的要求一并写在作业本上反馈给我。我和学生多了批注这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使他们觉得:“我也可以向老师提出建议和要求,我的要求也会得到老师的关注甚至采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我始终秉持这一理念:教师的教育作用不仅仅在课堂和学校,而是无处不在。因此,我会通过现代发达的即时通讯工具,如QQ、QQ空间和电子邮件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方便地与我沟通,我也能实时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和心理动态。我会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关心,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在QQ空间里,我会写出我的教学感言,言语中包含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和鼓励。学生给我的留言,我都会在第一时间给他们回复,从不吝啬我对学生的关爱和鼓励。这样,让学生在充满爱和呵护的环境中学习成长,给予他们阳光和知识的养分,他们才能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图1 我在作业中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示意图

图2 我在作业中对学生的关怀示意图

通过我的教学实践,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学习状态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学生们的朝气蓬勃、乐观自信以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使我看到了赏识激励教育的魅力。心中有对学生的关爱,是职校教师能顺利开展赏识激励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关爱之永恒,是职校教师能顺利开展赏识激励教育的保证。对已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我也时刻关心他们,利用互联网讯息工具与他们交流和沟通,使教育工作一直延续到他们的生活工作中,努力使得他们保持良好的素质,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孙云祥,骆文贤.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06,(3):23-27.

[2]陈娟.我国职业教育的反思与展望[J].继续教育研究,2009,(9):87-88.

[3]李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大众科技,2007,(9):159-160.

李伟娜(1982—),女,河南开封人,武汉市交通学校助教,研究方向为电工电子及自动化控制,职业教育与管理。

(本栏责任编辑:谢良才)

G712

A

1672-5727(2010)12-0048-02

猜你喜欢

技能型中等职业中职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框架下《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