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练笔焕发光彩
2010-02-17许小定
许小定
(金坛市华城实验小学,江苏 金坛 21320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归根到底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人文意识。鲁迅先生所指引的“多读和练笔”这一语文教学之路,至今仍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法宝”。阅读和写作犹如语文教学这只大鸟的双翼,彼此必须密切配合,同步启动,相互渗透,才能使语文教学振翅高飞。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感受到:尽管语文课的时间很宝贵,但如果语文教师能忍痛割爱,在每一节语文课上能留出几分钟时间,巧妙地进行读写结合,让学生及时进行写的训练,那么学生的写作水平必然会有很大的提高。可以说,这短短的几分钟是极其宝贵的时间,是“读”和“写”和谐的结合点。于永正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经常巧妙地穿插小练笔,有时进行内容挖掘,有时让学生想象补充。每一次练笔,都是他教学艺术的映照,那么如何巧妙地安排阅读教学中的课堂练笔,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让课堂练笔焕发光彩呢?
一、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写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我们学语文,就是为了学以致用,所以,学生在习作时要学会活用学过的词语,老师要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例如: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最后留有5分钟进行了写的训练:选择运用课文中的“博览群书、鸿篇巨制、家徒四壁、化为乌有、一袭破衫、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不可多得、名垂青史”等词语写一段话。学生学了课文,理解了词语,再进行写的训练,就比较得心应手。如有一名学生这样写到: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从小博览群书,为了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他花了20多年的心血。可是就在他将写成的书稿付印前,书稿不幸被小偷当作值钱的财物偷走,20年的心血化为乌有。可谈迁没有被厄运打垮,他化悲痛为力量,不顾年老体弱,重新撰写这部史书。他奋笔疾书,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完成了鸿篇巨制——《国榷》,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二、抓住省略号进行仿写句式的训练
学生写好作文是从仿写开始的,我们不妨在教学中抓住课文中一些特殊的句式,如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夸张句等,对学生进行仿写句式的训练,进行语言的锤炼。如:《孔子游春》第2自然段讲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用了一组排比句,每一个分句又是比喻句: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它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这里有一处省略号。讲到这儿时,我留出5分钟,请同学们学着仿写几句,同学们写得还真不错:绽放的鲜花是她迷人的笑脸,绚丽的云霞是她美丽的披肩,茫茫的大雾是她神秘的面纱,挺拔的山峰是她强劲的手臂,奔腾的河流是她流动的血液,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声……
三、紧密联系教材内容进行写的训练
1.结合课文片段,进行写的训练
课文是作文的范例,在教学时,可结合课文的片段进行写的训练。例如:《黄山奇松》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的形态,除了这三大名松外,还有哪些奇松呢?学完课文后,我留出5分钟,指导学生观察图画中的黑虎松、凤凰松、双龙松、连理松等,仿照书上的写法,描写一种奇松的形态。下面是一名学生的小练笔:凤凰松主干粗壮但很低矮,主干顶端突分成两根枝干,一根昂然斜伸,就像一只凤凰正在引吭高歌,另一根则平伸,枝叶向四周伸展四射,就像凤凰开屏……
2.抓住课堂生成,进行写的训练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很多情况,抓住一些无意识的生成资源进行写的训练,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课文《学会合作》中谈到一位外国的教育家邀请中国的几个小学生做的一个小实验,这时我问:“在实验即将开始之前,他们是怎么想的呢?”有位同学说:“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我们刚刚学的《船长》这篇课文中的哈尔威船长,他在关键时刻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我想,他们当中,肯定也有一位‘小船长’在指挥着,领导着,才使得他们在做实验时井然有序,获得成功。”同学们听了都不住地点头。这时,我让出5分钟,让学生把它写下来。有同学写到:外国教育专家刚把要求讲完,几名小学生便快速地讨论起来,其中最大的一个孩子镇定地指挥着,领导着,只见他悄悄地对其他几个孩子说:“年龄最小的小红先出去,然后是小明、小华等,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出去,千万不能乱,我断后,知道了吗?”“知道了!”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哨声响了,7个孩子按照刚才的要求,一个接着一个,依次从瓶子里迅速地取出了自己的彩球,总共才用了3秒钟!那位外国专家连声赞叹道:“真了不起!真了不起!”
3.学会赏析批注,进行写的训练
革命老人徐特立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即读书时必须动笔墨,才会有收获。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课文内容进行赏析、评价、批注。这里的“批注”指读书时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上几句话,即眉批,既可以是对课文的批语,也可以是读课文后的感受。这里的“评价”既可以是对课文的褒奖、赞扬、肯定,也可以是不唯书、不唯师的质疑,甚至是否定等。这样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例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高尔基在给儿子的信中说道:“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学到这儿时,我让学生在书上写上批语,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有同学这样写到:读到这儿,我不禁想到了巴金爷爷说的:“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确,只要人人都乐于奉献,以奉献为荣,整个世界就能奏响一曲爱的交响乐。或许有人会问“爱”是什么,怎样才能奉献真爱?其实这并不重要,只要能够用爱心去耕耘,就一定会有爱的收获;只要在每个人的的心田里播下爱的种子,爱就一定会发芽、开花、结果。
四、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进行写的训练
课文的一些表达形式值得学习和模仿,如过渡句、设问句、反问句的使用,插叙、倒叙的运用,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等。课文的一些写作方法也值得学习和借鉴,如详略得当、点面结合、以小见大、移步换景、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欲扬先抑等写作方法。《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选材精当,点面结合。学完这篇课文后,我留出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这种写作方法,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一个劳动场面。请看一位同学写的作文:瞧,同学们正在打扫卫生呢,忙得热火朝天,有的一声不吭地闷头拖地,有的通力合作擦净窗户玻璃,有的弄巧成拙引“灰”上身……尤其是中队长小红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忙着擦瓷砖。只见他把抹布在水龙头下冲了冲,再拧一拧,然后蹲下身子,一下一下地擦起来。擦完了,再去洗抹布,拧干,然后歪着头检查一下,再擦,那股认真劲儿就甭提了。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教材,用好教材,但同时也要依托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课堂上才能更好地举一反三。如果每一位语文教师能坚持在语文课上留出宝贵的几分钟,适时地、恰到好处地进行读写结合的小练笔,学生的写作水平必然会有更大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