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香菇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基本内涵*
2010-02-17吴积雷
吴积雷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浙江丽水 323000)
庆元香菇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基本内涵*
吴积雷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浙江丽水 323000)
浙江省庆元县有着悠久的人工栽培香菇历史,被誉为“香菇之源”,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淀了深厚的香菇文化;自吴三公发明“砍花法”等制菇技术至民国年间,香菇文化的形成有一条较为清晰的脉络;香菇文化包括以菇业为中心的生活与生产习俗、行为规范、共同语言等十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香菇文化;历史渊源;基本内涵;吴三公
被誉为“中国生态第一县”的浙江省庆元县有着悠久的人工栽培香菇历史。800多年前,庆元县龙岩村农民吴三公发明了“砍花法”、“惊蕈术”和“烘焙术”等一系列制菇及加工技术,被当地菇民膜拜为“菇神”。1989年 3月,国际热带地区菇类学会主席张树庭教授赴庆元考察,亲笔书写了“香菇之源”的题词;同年 10月,张寿橙在国际第八届应用生物会议上称吴三公为“全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创始人”,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800多年来,香菇产业成为庆元人民赖以生存的传统产业,菇民足迹遍布全国 11个省 200多个市县,庆元香菇以“历史最早、产量最高、市场最大、质量最好”闻名于世,[1]1香菇文化深深地扎根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
一、香菇文化形成的历史渊源
香菇生产的鼻祖是吴三公。吴三又名吴昱(“公”是后人对他的尊称),浙江省庆元县百山祖乡龙岩村人,出身贫寒,以上山狩猎和外出担盐为生。①在百山祖北麓茶枚圩香菇湾一带打猎烧炭的过程中,吴三发现阔叶树倒地所生之蕈无毒味美,便取名“香蕈”。后又发现香蕈多从刀斧砍痕中长出,砍多处蕈多如鳞,砍少处蕈少,无砍处则无蕈,因而总结出“砍花法”。他在西洋、竹山一带制菇和传播菇术时,对剁而未出者狠狠猛击树段,数日后遍树出菇,继而发明“惊蕈术”。[1]91吴三在长期广泛的探究中总结出了场地选择、菇木种类、砍花、遮衣、倡花、惊樯、烘烤等一整套科学的人工栽培、管理和加工方法,开创了香菇生产的先河。
吴三所处宋代正是我国历史上道教兴盛时期。吴三父子曾学道炼法,成为道士。传说吴三在去福建寿宁斜滩挑盐途中堕入深潭,上闾山修炼道法,受五显神点化从而掌握了菇术。回乡后,他把道法与菇术巧妙地结合起来并融为一体,使其带有“神”的色彩,在民间进行传道活动的同时传播菇术,加快了制菇术的传播和推广。
香菇砍花法和惊蕈术使山区人民找到了生活门路,吴三也因此受到了百姓的称赞,在他生时就被尊称为“吴三公”,宋嘉定戊辰年 (1208)去世后则被奉为菇神。宋咸淳元年 (1265),盖竹村建“灵显庙”,祀奉吴三公父子,开始举行菇神庙会,标志着香菇文化的初步形成。
元明时期是香菇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1924年龙泉人叶耀庭在《菇业备要全书》中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奠都金陵,因久旱求雨而食素,苦无素菜作下筷之物,刘伯温以菇进献太祖,太祖尝之甚喜,旨令每岁置备若干。刘伯温处属青田人,顾念龙、庆、景三县田少山多,地瘠民贫,乘间奏请太祖,以种香菇为三县之专利。”现在民间仍有“朱皇亲封龙庆景,国师讨来种香菇”的传说。[1]92香菇成为贡品以后,大大促进了菇业的发展。菇神信仰中除了五显神、吴三公外,还增加了刘伯温。元大德年间西洋一带菇民在吴三公生前的菇棚遗址建庙纪念他;明万历 3年 (1574),明神宗敕封吴三公父子兄弟等十二位为判府相公;后来菇民又在原址重建寺庙,改称“吴判府庙”。这证实了《庆元县志》吴判府庙中“神姓吴”指的就是吴三公,也说明奉吴三公为菇神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清康乾时代国家稳定,加上明初刘伯温奏请香菇皇封专利的影响,菇业拓展到了江南各省。黄皮村吴三公后裔的家书记载,道光年间菇民已在云南开设菇行。菇业发展的同时扩大了菇神信仰。乾隆年间,菇民社区大小村落先后都建有菇神庙。菇民嫌西洋村吴判府庙狭窄,便集资在溪边古道旁扩建 (后因战火破毁,光绪元年又在原址重建),取名“松源殿”(又叫“西洋祖殿”)。西洋殿道藏明确记载了吴判府是吴三公父子等:“到西洋殿吴三公案前进香后,可以使造香菇者香菇茂盛,生意兴隆,人增百福,户纳千祥,四季平安。”[2]243屋柱楹联是道光年间吴三公后裔用木板镶装的,上曰:“手创香菇一方沾恩泽,身骑黑虎随地庇人家”,从而证实了西洋殿是菇神庙。三县菇民还集资兴建了毛坑口三合堂和凤阳山菇神庙。随着各地菇神庙的建立和菇神庙会的不断举行,清朝时期,人工栽培香菇的技术得到广泛传播,香菇文化发展进入第三阶段。
民国时期,菇业继续着清代的发展势头。龙泉人叶耀廷编印的《菇业备要全书》,是菇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用文字叙述菇民外出踏樯、判樯、出门做樯、菇树柴名、请伙伴帮工、守菇装山、开香菇行、收拾回程的全过程,是菇民自己总结的关于香菇生产的传世珍宝。从书中的《香菇笙歌》歌词可看出,菇民的足迹已遍布了大半个中国。尽管受日寇侵华战乱破坏的影响,菇业受损,菇民还是坚持在大山里从事菇业的生产。
二、香菇文化的基本内涵
任何一种文化表现形式,都必然存在于广大民众的现实生活当中,同时也伴随社会生活的进程而演进和发展。民众社会生活既是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存在的土壤,也是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发展的“资料库”和动力源泉。[3]庆元菇民世代在深山老林中劳作,创造了独特的语言和习俗,编织了大量充满菇乡风情的歌谣、谚语和富有传奇的人物故事,抒发制菇苦乐,反映菇民生产、生活以及与大自然作斗争的情景。这些东西生动朴实,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朵独放异彩的奇葩,也构成了香菇文化的基本内涵。
一是以菇业为中心的生活习俗。“枫树落叶,夫妻分别;枫树抽芽,丈夫回家。”秋去春归的侯鸟式生活,彻底改变了菇民社区的年节习俗。每年 6-7月举行的菇神庙会胜于过年,替代了男人不在家的春节和元宵节。其他还有适应菇业生产需要的“洗谷俗”(秋收结束,杀猪宰鸡,做麻糍、沫浴、祈神)、吃告别饭和路上吃麻糍等生活习俗。
二是以菇业为中心的生产习俗。1.离家时择三六九黄道吉日,晨鸡初鸣动身,取三支香、一块“麻糍”、一块猪肉,到村口菇神庙上供跪拜后上路;2.路途中不住店而住庙堂;3.到了菇山所在村庄先上神庙烧香膜拜,祈求神圣保佑后才上山劳动;4.上了山择地建菇寮,首先搭建菇神神位,并庄重谢神;5.每月两次供奉菇神,即“过旦”。过旦之夜菇民喝酒吃肉,谈笑唱戏,规定的忌讳开禁;6.落棚下山要祈神谢恩,黎明即走,路上不说话,不回头看;7.回到家乡要“分彩”,庆元发菇山饼,龙泉景宁发糖粒。
三是以菇业为中心的文化观念。几百年来在社区经济发展上都把菇业看作龙头产业,把砍花法和惊蕈术看作香菇的中心环节。菇业是充满风险的艰苦劳动(生产地在环境艰苦又危险的深山老林;生产季节是秋天至来年春天的严寒日子;完全是手工操作,上树要冒生命危险;生活艰苦,山上和路途中随时会遇到各种灾害),能够取得制菇丰收的菇民就是英雄好汉,所以,“香菇客”成为了社区内受人尊重的男子汉的美称。男孩从七八岁就开始随父兄上山熟悉生活,连年获利的菇寮主也就成了菇民中有权威的领袖。“若要富,年年菇山去”的说法表明了菇区人的文化观念。
四是以菇业为中心的共同语言“山寮白”,在方言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词语的变化而构成,既适应深山野林的环境需要,又能防止技艺外露。它混合在方言中使用,不但外地人听不懂,社区非菇民也只能听懂方言,难以分辨混合在其中的隐语含义。据调查,菇山隐语可分为五类:1.回避不吉利的字眼。如受伤叫“挂彩”、死了叫“老了”、老鼠叫“罗爽”、老虎叫“蒲篓”、野猪叫“山乌背”;2.回避鬼神。如鬼叫“崇”、菩萨叫“泥块”、神仙叫“白胡须”;3.保护人身安全。如贼偷窃叫“刷去”;4.技艺保密。如香菇叫“香老”、砍树叫“做墙”、小菇叫“香丁”;5.生活避讳。如饭叫“天”、柴刀叫“弯”、蛇叫“长长”(方言“团团”)、斧头叫“棒”、鸟叫“生莺”、吃饭叫“奉”等。庆元方言 (包括山寮白)被日、美等国专家看作是语言的活化石。[2]244
五是有以菇业为中心的共同的行为规范。规范大多以禁忌的形式存在:1.早晚菇寮开门前需老者开口曰:“老大、老师祖令我去看香老啦!”来人需叩门三声,寮内问:“谁之之?”来人答:“我之之。”不报姓名,只听声音,确定是熟人后才能开门;2.夜间行走需二人以上手持照明物结伴而行,严禁单人出走和途中出声讲话;3.其他如玩乐、吹奏乐器、捕捉禽兽和碰撞工具等都有禁忌规定;4.最严历的是种菇技艺“传子不传女”,严禁泄漏外传,如若违犯,处置制裁甚严。这些规范强化了制菇技术上的因循守旧,阻碍了菇业的发展。
六是建立了以菇业为中心的独特的管理机构“三合堂”。作为最早的农业生产专业行会组织,它的主要作用是维护菇民利益和菇业生产秩序,监察规范禁忌的实施,对菇业大事作出决策。开会时间定在每年 7月,地点在毛坑口。现存的菇邦公所占地三亩,足见当时菇业的兴旺。三合堂碑和房子外墙仍存的“菇邦共所”四个大字,见证着菇业行会至高无上的权力。后来,菇邦活动多改在西洋殿庙会时举行。三合堂的作用主要有:1.对菇民利益受侵犯共商对策;2.对菇民的诉讼筹划抗争;3.对菇民纠纷进行调解;4.对严重违禁行为给予制裁等。民国时期三合堂在菇民较多的外省县市设立“同乡会”,最多达 100多个,拥有会员近 15万人,福建南平还建立了“浙江会馆”。
七是以崇拜菇神五显神、刘伯温、吴三公为主的共同的民间信仰。地方神祗的民间信仰是构成香菇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社区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这是香菇文化的重要内容。整个菇民社区菇神庙星罗棋布,庙中泥塑或木雕的神象中都少不了五显神、吴三公、刘伯温、十四夫人等。菇神信仰形式有菇山神位、家庭香火、村落神庙、大型神庙和规模、时间不同的庙会。
八是有菇民集中文化、体育、经济、政治活动的形式——菇神庙会。时间安排在每年插秧后收割前的空闲时期和高山林区气候凉爽宜人的 6、7月份。庙会由“缘首”负责,有相应的组织收缴神庙的山林田地收入和各地菇民所捐钱物。庙会期间除了菇民全家,邻县甚至邻省都有人来“走亲戚”、看庙会、摆地摊。高峰时有菇民领袖上千人,一般菇民上万人,总人数达数万之多,这在人口稀少的大山区实属罕见的盛事。
庙会是菇民一年辛苦之后休闲娱乐的大好时机。除了进香拜神谢恩,还有演戏、练功、游览嬉戏、人际交往、商品贸易、种菇技艺交流和交换菇市行情等诸多内容,领袖们则趁机商议菇业大事。“百乐戏为首”,庙会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演戏为主,有外地戏班,但以本社区的“二都戏”为主,剧目多达 172本,唱腔属多声剧种,道白带有浓重的乡音,通俗生动,深受菇民群众欢迎。
为了菇民防身及捕捉山害的需要,庙会期间还举行香菇功夫、体育竞赛表演等活动。各村菇神庙和菇山香菇寮是菇民练拳习武交流技艺的场所。据载,几座大型神庙都曾举行过擂台比武竞技,菇民和非菇民都推选健儿参赛。至今,每个香菇寮中仍会组合一两个会功夫的健儿当保安。
九是有内容深邃、形式繁多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存。独特的菇山生产生活,派生出了为菇业服务的各个方面的文物遗迹,例如:香菇湾的许多古菇寮遗址;菇民家里保存的古代菇寮的生活和制菇工具;古代菇民家书契约和祈求书;菇山医伤急救秘方;吴三公祠墓、香菇母墓庙、菇区祠宇神庙建筑 (黄皮的吴氏宗祠、西洋殿等);菇民修筑的道路廊桥;菇民山歌手抄本、谚语、诗词、楹联和西洋殿道藏等。庆元县香菇博物馆和龙岩村的香菇诗文碑廊、香菇文化陈列馆,集中展示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绚丽斑斓的香菇文化。
十是形成了“为民造福,开拓创新,保护生态,诚信经营”的道德精神。800多年来,传统的香菇生产虽然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但是恶劣的自然环境要求 5人以上的集体行动,特别要求菇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强调关心周围群众,判樯做樯要保护生态,不能乱砍树木,开香菇行要公平交易,讲究诚信,这些在吴三公的许多传说故事和长篇菇民山歌《香菇笙歌》中均有具体叙述。现代香菇生产经营中的许多典型事例,也从正、反两面告诫人们在生产经营中要发扬“为民造福、开拓创新、保护生态、诚信经营”的传统作风和道德精神。
三、香菇文化的传承发扬
香菇是庆元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上世纪80年代以来,庆元县大力弘扬“香菇之源”的历史文化,努力做好香菇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工作,如举行香菇研讨会、举办香菇节、建设中国香菇城等,推动了香菇生产的大发展。香菇产业拉动的香菇经济,成为了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庆元还兴建了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香菇专业市场,年交易额达 10亿多元,使庆元成了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和销售集散地。在香菇学术交流上,庆元县召开了“中国食用菌生产技术研讨会”和“国际食用菌生产暨产品研讨会”,兴建了1 400平方米的香菇专题博物馆,编撰完成了《香菇文化》系列丛书,书中收集了二都戏、食作菌菜谱、民间故事、香菇诗歌等素材资料,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内容深邃的中华香菇文化。2002年,庆元香菇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证书,国家质检总局颁布了《公告》和《原产地域产品庆元香菇国家标准》,市政府颁布了《庆元香菇原产地域管理办法》,为新世纪香菇产业的提升迈开了坚实的一步,也给香菇文化赋予了新的内涵。
鉴于砍花法制菇、香菇功夫、菇民山歌、菇山话、菇民戏等面临消亡的危险,庆元县抓紧时机发掘整理资料,修复龙岩村吴三公故居,建香菇诗文碑廊,办香菇文化博物馆,抢救性地拍摄录像、制作光盘,竭力让传统文化流传于后世。
为了进一步加大香菇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力度,庆元县采取了以下措施:1.与科研单位、高等学校协作,开展香菇深加工攻关研究,全力提高香菇的附加值;2.大力宣传普及香菇发源地文化和庆元香菇原产地域文化,弘扬“为民造福、开拓创新、保护生态、诚信经营”的吴三公精神;3.设立香菇文化研究会,挖掘、整理、研究、保护香菇文化,认真做好香菇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基础性工作;4.组织专人整理、编写庆元香菇原产地域文化资料及香菇文化经典,并加以出版;组织香菇功夫、菇民山歌表演队等,开展香菇文化旅游。
注释:
①明万历 37年(1609)撰修的《搓东云川吴氏宗谱》(云川是龙岩村旧名)载:吴三公“生于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三月十七日。娶刘氏香蕈。公葬乌龙墓,与父隔壁,吴处兰花形,于万历三年敕封为判府相公”。
[1]浙江省庆元县旅游局.品味庆元[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8.
[2]庆元县志编纂委员会.庆元县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5.
[3]刘魁立.文化生态保护区问题刍议[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3):9-12.
(责任编辑 吴 波)
Chinese-Mushroom Culture in Qingyuan:Its History and Contents
WU Ji-lei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the Journal,Lishui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Lishui323000,China)
Qingyuan County of Zhejiang Province boasts a long history of planting of Chinese mushrooms (Lentinus edodes),known as“the Home of Chinese mushrooms”.As a result,a profound mushroom-centered culture has been accumulated therein.During the period from the invention of effectivemushroom-plantingmethods,such as the chopping of the elm branches on which mushroomswere grown to accelerate their growth,by Wu Sangong(1130-1208),to the Republic of China(1912-1949),the Chinese-mushroom culture in Qingyuan followed a clear historyof development.The culture involves10 aspects centered by the trade ofmushroom planting,including the life style and customary practice,the rules of conduct,and the common jargon.
Chinese-mushroom culture;historical origin;basic contents;Wu Sangong
K892.24
A
1001-5035(2010)06-0053-04
2010-08-26
吴积雷(1968-),男,浙江庆元人,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