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营技术条件的选择
2010-02-17邵明伟
邵明伟
(河南大学产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河南 开封 475004)
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营技术条件的选择
邵明伟
(河南大学产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河南 开封 475004)
转换农业经营技术条件对发展现代农业尤其重要。诱致性技术变迁强调,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等内在因素是变迁主要力量。改革以来,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营技术条件变迁,主要是一场由追求潜在获利机会而对技术需求引发的诱致性变迁过程。随着市场体系建立,有利于推进诱致性变迁的因素也在逐渐被强化。目前和将来,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营技术条件选择目标模式定位不能简单根据理论推演,必须结合其实际,遵循诱致性轨迹,注重过渡模式。
农业经营技术条件;诱致性技术变迁;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
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深刻表明农业增长对工业化和一般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速水佑次郎等,2000)。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我国近几十年一个主要经济社会现象,给农业发展带来机遇,也使其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在转移过程中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农业增长始于农地制度变革和随之而演变的农业经营方式(张红宇,2002)。前者的基础变革需要付出不可预测的巨大成本,后者的进一步调整和更新就成为惟一选择。本文目的在于,以处于农业经营方式核心地位的农业经营技术条件为对象,运用特定理论,对特定功能区域、特定背景下农业经营技术条件选择进行分析。
一、相关文献研究述评
农业经营技术条件,主要在于通过农业经营技术改变寻求最佳要素组合比例和方式,提高生产力,达到既定目标。王征兵(2002)从此角度研究,认为要素种类、份额和组合方式三者之不同就构成不同农业经营方式。农业技术一般分为机械和生物(化学)技术,分别对应“农业剩余”范式和“农产品品质”范式农业技术发展理论(洪银兴,2008)。横向上,根据人地比例状况有三种技术选择;纵向上,约翰·梅勒按农业技术性质将农业发展过程分为技术停滞、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三个阶段(郭将,2008)。
20世纪前,世界农业一直沿用“传统农业”方式,并由于资源条件不同,形成东方集约农业与西方休耕农业差异。之后,西方在“农利论”、近代“试验农学”以及工业革命等影响下,把机械和化学工业引入农业领域,形成“石油农业”。各发展中国家也竞相采用。几十年实践后,它逐渐暴露出问题和危机,引发寻求新农业经营方式。从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自然农业、生物动力农业等早期替代方式或具体模式,到可持续农业经营方式(王小利,2004)。
而中国一直在“农本论”和“经验农学”影响下,没能跳出传统劳动集约农业经营方式,多数学者在分析其问题及原因后主张改变。也有人认为,几十年转型已使农业投入逐渐转向资本集约型经营方式(课题组,2000)。可是梁惠清等(2008)非常强调,尽可能依靠传统农业技术精耕细作,改造传统农业。比较折中的观点为,中国未来农业技术应强调高就业、低成本,实现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结合(郎秀云,2008)。伍旭中(2009)、胡培兆(2004)也认为,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应该是“中国式”现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绿色农业)与世界现代农业道路的结合。李勋华等(2008)把中国农业经营方式分为精细密集农业型+生物技术型、资金密集型+生物技术型两个阶段。就技术投入而言,中国要走机械和生物技术并重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伍旭中,2009)。洪银兴(2008)则认为农业现代化更要关注生物技术,重视发展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农业。胡浩等(2008)实证了在中国要解决农业问题,生物化学技术比机械技术应用更为重要。王征兵(2002)着重探讨精细密集农业新型经营方式。实践中我国探索的生态农业经营方式,具体模式广义上还包括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白色农业、精准农业、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生态农业是按系统工程原理,运用多种理论,把现代和传统融合建立起来的,更大程度上属于知识、技术集约型农业。从经营规模上,一些人分析当前分散经营的合理性,罗伊·普罗斯特曼等(1996)早期对中国发展资本密集型规模经营做法提出相反意见。可是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和客观要求。过渡期要考虑劳动力转移等问题,建立“土地适度规模效益型农业”(刘志强,2003)。彭群等(1999)等从理论角度对国内外农业规模经济研究进行了一个较为详尽的述评。有更多学者对农业规模经营形式进行了探讨。
总之,文献已基本表明我国农业未来技术取向,只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将是一个很长的非均衡发展过程,具体模式可能多种。并且由于农业经营方式路径的依赖性,对其选择、创新不能脱离具体时空界限。目前很多基于具体行政区域的研究重复或弱化了实践意义,将来的研究更应该基于具有共同“环境”特征的、一定农业功能区内而展开,有必要系统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经营技术条件等造成的影响,特别是转移活跃地区,展进涛等(2009)的研究是一个好信号。
二、农业经营技术条件选择的理论依据
(一)诱致性技术变迁思想
目前,该思想占据对技术变迁分析的绝对主导地位,国际经济学界对其主要循着两条线索发展:一方面(速水佑次郎等,2000),主要在西方要素和产品市场完全条件下,有关诱致性技术变迁(诱导创新)理论,在厂商理论框架中发展起来。一个是着重相对要素价格变化诱导的要素节约偏向的希克斯传统;另一个是关注增长的产品需求对技术变迁速度影响的施莫克勒—格里利切斯传统。这两者相互补充。汉斯·宾斯旺格把二者综合到一个诱导的技术变革模型中。在此基础上,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提出了公共机构的诱致性创新模型和农业中诱致技术变迁模型,试图把技术变革过程看做是经济制度的内生变量。通过它,一个社会可以从各种途径中选择能有效消除资源禀赋制约的技术变革的最优途径。另一方面,林毅夫(1996)放开完全要素和产品市场假定,认为只要技术投入市场不受限制,以上理论同样适用于初级要素市场交换受到禁止、产品市场交换也受到限制的经济。此外,从新制度经济学派诺斯开始,很多中外经济学家都把诱致性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结合在一起,因为制度存在为创新者建立一种激励结构,促进技术变迁(李少育,2006)。雷家骕等(2005)认为,克服某个技术瓶颈的利益预期会诱使承受者进行诱致性技术原创。笔者认为,也应该建立一种融合技术需求和供给,使外部因素和内在动力相协调的、内生性的所谓广义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来拟合现实复杂性。
(二)诱致性技术变迁思想的启示
一开始,诱致性变迁思想因各种问题受到批判;但从传统需求诱致性变迁到供求融合的诱致性变迁思想,对现实解释力越来越强,启示是丰富的。
首先,潜在获利机会的存在和实现是技术变迁的根本原因和动力。其他行为动因则表现出很强的被强制性、易变性和非持久性。其次,是否存在合适的主体及不同主体间适合的关系,是技术是否变迁的关键。最为重要的是善于发现获利机会的私人主体存在,这与他们的理性程度和对待风险态度相关;并且因为市场失灵行为存在,必须存在公共部门主体,与前者有主次之分,要适当协调。即使诱致性变迁也可能由政府发动,但需要微观主体需求基础并获得更大政治支持,且把握正式变迁时机、重视微观需求主体实践,反对纯理论性推导和方案设计。第三,自发性、自主性、渐进性和兼容性等特征使技术变迁具有很高经济绩效。最后,既要重视存量环境,注意变迁方向和速度与环境的适应性,又要避免路径依赖甚至形成体制锁定,适时对环境存量进行革命性调整。
由此,尽管我国经历了几千年封建集权统治和小农思想意识根深蒂固,随着市场化深入,诱致性变迁思想正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理论基础。有众多学者运用该思想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各方面取得的成就进行解释,也有不少学者在丰富该理论的同时,对我国将来技术、制度变迁方式和取向等进行设计。这意味着在分析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营技术条件选择方面,诱致性变迁思想也有同样指导意义。
三、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营技术条件选择
(一)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区情
据《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该区主体范围大体相当于河南欠发达平原农业区。耿明斋(1996、2004)对其基础条件进行过高度概括。具体而言,其一般社会、经济特征表现为:良好的自然地理地域特征为农业形成发育奠定十分有利的自然环境基础,使其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主产区;人口基数、密度大,增量多,城乡分布不均衡,文化素质低于全国水平,年龄结构正处于向老年型过渡时期;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但宗族观念比较强烈,特别在农村;历史文化思想基本为儒家典范,包含不少封建局限性,比如忠孝、家庭本位、安土重迁、香火相传、基本自足的小农生活生存信念等;经济上,经济地理位置优越;耕地资源大而集中,平坦而肥沃;农村人力资源巨大,隐含很大潜力和机会;产业结构以种植业尤其是小麦、玉米为主的农业比重大,二、三产业基本由此而派生。此外,该区生态环境区位优势明显。
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该区目前最主要的经济社会特征,农村逐渐变为开放系统。可观的劳务收入和回乡创业的现代农民,为培育农村经济能人创造一种新市场机制,成为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和人才基础。以省外为主的输出方向说明该区没有使农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一个新产业。转移给农业提供的机遇,因为某些瓶颈并没有完全转化为农业发展现实。以致该区农业基本上处于分散经营状态,结构单一,石油农业特征典型,现代新型农业组织发展滞后,农民因为没有定价权而面临很大市场风险等。这使农业经营动力减弱、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民创新能力弱化、农业区域结构同化等问题出现。因而,转换以农业经营技术条件为基础的农业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就会使该区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许多潜在获利机会呈现。目前该区对东南产业转移的承接势必会形成更大推力。
(二)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营技术条件选择目标模式定位
1.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营技术条件变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该区农业技术选择主体由政府变为私人主体;农民根据农产品和要素相对价格等形成的利益机制,选择农业技术变迁方向、内容和速度。这是该阶段农业技术路线选择适合资源禀赋的重要诱致性决定因素。
在家庭承包经营初期,土地经营规模较小,劳动力相对富裕。就一般农户而言,活劳动价格低于物化劳动价格,使用机械成为不经济选择,农民自然选择劳动密集农业经营,使替代劳力的农业机械技术需求不足。一些地区曾一度出现农机具闲置现象,人力和畜力成为主要动力,使机械技术进展缓慢。当时有机肥使用大量增加;以间套种、高产多熟等节约土地为核心的农业技术体系进一步强化,耕地复种指数提高较多。进入20世纪90年代,机械技术发展速度和化肥、农药等使用显著高于80年代。这是因为,随着市场活跃和城乡隔离减弱,农业劳动力开始向其他产业或城市转移,非农业收入增加使劳动力价值提升,因而适合家庭分散经营的小型农机具、化肥等大量使用。这使农业需要更少劳动力,进一步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并体现其非农价值,形成对农业技术等更进一步的需求。进入21世纪,明显的务农和非农收入差距等,使劳动力大规模流向城市,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小农思想意识,农业劳动力更显不足,以致农业经营简单化、粗放化,冬小麦、水稻、秋玉米成为该区主要种植对象;农药、化肥等几乎完全替代了有机肥,更有效的中型机械开始使用,也产生了专门服务队伍。农民兼业时间中用于务农时间越来越短,甚至常年在外打工。
当然,农业经营技术条件的这种变迁,还在于政府等农业技术供给主体积极协调。甚至有时候,由于需求主体有限理性、低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市场外部性等原因,农业技术供给主体还处于主导地位。
2.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营技术条件选择的目标模式定位
经文献述评,总体可以看到农业经营技术条件选择主要强调知识、技术集约型规模经营,发展各种形式现代农业。然而,有益的理论研究及其结论作为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抽象、总结过程,并没有与具体多样的区域存量环境相结合得出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结论。并且,诱致性技术变迁思想也启示我们,技术变迁是在潜在获利机会诱导下的自发渐进过程,其方向和速度等对环境存量具有高度依赖性。因而,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营技术条件选择的目标模式定位,必须在理论模式指导下与特殊区域环境存量相结合,找出一种渐进的过渡目标模式。
由于特殊自然地理地域特征使该区成为粮食作物主产区,特殊人口及家庭特征使该区农地对于农民还具有较强社保功能,而经营分散,特殊区位优势和资源特征等使该区具有潜在发展潜力,大规模劳动力转移所呈现的趋势以及兼业化、智力回流等特征使该区农业发展有了压力和机遇。在此背景下,该区农业经营技术条件目标模式定位可以按照以下思想进行。首先结合具体环境,按照广义诱致性思路从系统角度进行考察;其次,目前不适宜通过改变家庭联产承包方式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对于个别常年、甚至近于永久转移家庭可以通过规范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解决土地抛荒、低效问题;再次,主张通过农村智力回流机制等方式引入现代要素,发展以村集体、宗族等为核心的农业技术生产合作互助组织,发展产前、产中、产后等技术合作,并引入提供农业公共品的PPP机制以充分利用农村回流主体资金、智力及管理等资源;第四,强调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这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通过组织创新而实现的松散结构,以宗族为载体,以中、小型机械为基础,通过雇佣、出租等形式而实现的灵活方式;最后,作为中间过渡模式,这样的定位是一个动态、渐进过程。
[1]速水佑次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修订扩充版)[M].郭熙保,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张红宇.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制度绩效:从实证到理论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2,(2):21 -33.
[3]王征兵.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2.
[4]洪银兴.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经济学动态,2008,(6):62 -66.
[5]郭 将.农户行为与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8,(6):2568 -2569.
[6]王小利.替代农业研究综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4 -99.
[7]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课题组.中国农业发展新阶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8]梁惠清,王征兵,等.传统农业技术在现代区域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27 -31.
[9]郎秀云.现代农业:美国模式和中国道路[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2):49 -54.
[10]伍旭中.过渡农业、成长经济与中国现代农业道路选择[J].池州学院学报,2009,(2):37-39.
[11]胡培兆.有效供给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12]李勋华,杨永明,等.日本农业发展对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的启示与借鉴[J].乡镇经济,2008,(11):17-21.
[13]胡 浩,钟甫宁.近一个世纪中国农业经营变化之研究——基于与20世纪初期Buck资料的比较[J].农业经济问题,2008,(7):15 -23.
[14]罗 伊·普罗斯特曼,等.中国农业的规模经营:政策适当吗[J].中国农村经济,1996,(6):18 -25.
[15]刘志强.我国未来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J].科学新闻,2003,(14):26.
[16]彭 群.国内外农业规模经济理论研究述评[J].中国农村观察,1999,(1):38 -42.
[17]展进涛,陈 超.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农业技术选择的影响——基于全国农户微观数据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3):75 -84.
[18]胡书东.林毅夫教授经济思想述评[EB/OL].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http://finance.sina.com.cn,2004.
[19]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A].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20]李少育.产权保护下的诱致性技术创新——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73 -79.
[21]雷家骕,等.技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2]耿明斋.平原农业区工业化道路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1996,(4):3 -10.
[23]耿明斋.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工业化若干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04,(1):13 -17.
F327
A
1007-9734(2010)06-0010-04
2010-09-08
邵明伟,男,河南兰考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农业经济与管理、公共经济研究。
责任编校:张 静,罗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