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语文教学

2010-02-16刘丽娟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年10期
关键词:利用初中语文班级

刘丽娟

河北省河间市第六中学 河北河间 062450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语文教学

刘丽娟

河北省河间市第六中学 河北河间 062450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为初中语文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容量增大、色彩丰富、生动性更强,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第一,上课前布置课前预习,让学生从互联网上搜寻与课文教学有关的参考资料,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意境,体验课文内容的情感。同时思考教师给出的阅读探究题(教师提前在班级网络上发布),引导学生上网搜索相关资料,提倡阅读中质疑。学生通过自由和独立的网络阅读,信息检索,筛选信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获得的知识的构建。

第二,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大量信息后,主动整理相关资料,寻求最佳答案,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思维思想。在这个时候,师生网上交流和讨论,挖掘作者和主人公深层次的情感,最后达成共识,对形不成一致意见的,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建议课余时间继续在网上查找资料待思考。学生自主上网查阅材料,然后通过网络来实现教学资源的扩展,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阅读方式。

第三,课外网络自学后,教师要根据学生自学情况,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目标,围绕教学重点进行集体讨论探究。如查阅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语文基本知识等资料,指导学生收集、归纳、整理自学阶段所获得有关信息。引导学生集体讨论,组织演讲或辩论,启发探讨分析和深层的思考,从而形成更新更深层的认识和理解。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将音、视频资料,文字、图片以灵活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节省了教学时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四,从课内延伸到课后,创建与课内密切相关的讨论主题,营造讨论思考的氛围,借助班级主页,论坛,班级QQ群等网络平台,引导学生探讨,并鼓励学生将个人的观点写成小论文,在班级语文网络平台上发表,供大家学习阅读和交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有机结合,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得以实现,拓展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时空,优化阅读教学内涵,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深度。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写作兴趣。在作文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展示一些与写作有关的内容,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多媒体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将图画、文字、声音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了具体可感的形象,调动了多种感官参与,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学生耳闻目睹这些“真实情境”,很容易产生写作兴趣。如看到“乱扔垃圾,化工厂排放污水”“砍伐树木,破坏耕地”等多媒体播放片段后,对这样做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了解的不是很多,可以从网上下载了相应的资料:如沙尘暴、酸雨的形成,地球环境恶化,危及人畜健康生命的实例,从中分析、筛选、整理,再加上自己的所思所感,情不自禁的写成像《人类再也不能破坏地球了!》这样的调查报告或评论。

利用信息技术促发写作激情。作文教学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情感是作文的原动力,没有激情,写出的作文必然平淡无奇,枯燥乏味。因此要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触发灵感的写作环境。如看《焦点访谈》《今日说法》节目后,写时事短评和案例分析;也可以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自主从网络上获取阅读材料,搜集写作素材,然后根据要表达的主题选材取材用于写作。网络方便快捷的搜索引擎为写作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写作素材,名山大川、日月星辰尽收眼底,美丽的画面、动人的事件、感人的故事和鲜为人知的新闻背景,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随时调阅和欣赏,此情此景无不感人至深,拨动心弦,激发写作欲望。如看到“5.12”汶川大地震中那一幕幕施救幸存者的感人画面,谁都会写下可歌可泣的比《谁是最可爱的人》还动人的文章或诗句;看到“神州7号飞天成功”“国庆60周年盛典”“奥运会开幕”等重大事件后,文如泉涌,谁都会写下激动人心的观后感。

此外,可在班级网络搭建交流辩论平台,给学生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使师生之间方便快捷的讨论、交流、沟通,学会从各种不同的观点中进行反思和质疑,激发彼此的思想火花,使写作思维不断碰撞,促进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学生还可在互联网中搜集更多例文和评论,广泛地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阅读和鉴赏更优秀的文学作品。

2010-01-30

刘丽娟,本科,中教一级。

猜你喜欢

利用初中语文班级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班级“四小怪”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班级英雄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