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科研项目过程管理的实践
2010-02-16天津科技大学贾子申
□天津科技大学 贾子申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科研项目过程管理的实践
□天津科技大学 贾子申
随着我国科技体制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国家对科学研究投入不断增加,而高等学校作为国家科学研究的生力军,每年承担的各类纵向项目日益增多,并且体现出多学科联合参与等特点,使科研项目管理的难度日渐增大。实践表明,在科研项目的管理中,组织申报是很关键的一环,当通过激烈竞争获得资助后,为使项目正常实施、保质保量按计划完成,除项目课题组技术水平外,还必须加强课题的实施过程管理,否则,只注重立项而忽视实施过程管理,势必会产生项目虎头蛇尾、高投入低产出的格局,使学校科研工作的信誉度下降,影响学校的创新能力建设。
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是指项目立项后到结题前的全过程的监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科研项目计划的制定、人员管理、财务管理、中期检查等。笔者仅就加强项目的过程管理作如下探讨。
一、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可靠保证
1.做好项目的计划管理工作
计划要以确立的科研任务书或合同书为依据,详细地确定进度和质量要求。对每个科研项目都要严格按计划进行考核,项目应进行中期检查,以确保项目完成后应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验收,从而确保科研课题按时、按质完成。
2.制定严格的财务制度,保证项目干净、平稳地运行
目前,各级科技主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使用都非常严格,项目经费的使用按照预算执行,科研经费实行一题一本的独立核算制,按照年度下拨,并根据年度进展情况决定是否下拨来年经费。为此,既要增强课题负责人对经费的支配权,同时要提倡精打细算、合理开支。对于完成科研任务后所节余的经费,一部分可发给课题组作为奖励,另一部分转为课题组探索性研究经费。经费的支出应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对经费的使用负有全部的责任,但是若要购买大型的仪器设备,需要由学校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凡能通过部门协作解决的仪器设备,尽量通过协作解决,并且在项目经费中不能列支教师的劳务费等等。
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保证了经费的使用,便于课题检查、审计,加强了科研工作的计划性,有助于项目按计划实施,也减少了经费使用中的不合理开支,如购买与课题无关的设备、超量添置高档办公用品、非研究性出国开支、经费随意外拔等。此外,实行预算报账制还可防止管理部分的截留、挪用,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3.加强对科研人员的管理工作
除保证课题组拥有所需的科研人员外,还应不断加强对科研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应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政策,保证科研人员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科学研究工作。要不断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全面素质,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实施校院两级管理,发挥学院对科研项目的管理作用
从传统意义上看,科研项目的的管理体系一般分为科技计划主管部门、承担单位(即学校)和课题组三个层次。主管部门主要起宏观调控作用,承担单位对课题实施起保证监督作用,课题组负责具体的科学研究,这种体系很容易忽视学院对项目实施的管理作用,尤其对于高等院校的基层教学科研单位来说,因教学任务重,科研工作时间不连续和不固定,仪器设备不如专门科研机构齐全、先进,很容易影响科研工作的具体实施。为此,除建立相应制度外,还必须重视发挥学院的科研协调管理职能,使之在协调各个实验室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统筹安排教学、科研任务,合理调配仪器设备使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并为项目的正常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实践表明,这种做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在各学院中,分设了主管科研的院长和科研秘书,从而在学院层面上加强了对科研项目的管理,并且收效良好。
三、积极了解并随时把握项目的进展情况
1.积极进行项目的中期检查工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检查评价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而,过去有些单位的检查往往流于形式,任凭其自生自灭,形成了各级科技主管部门只管播种,至于“田间管理”,一是委托承担单位进行,二是每年只收集一下书面汇报材料。至于是否有弄虚作假、偷工减料现象,无法证实。加之承担单位在汇报时往往报喜不报忧,甚至帮助作假,认为这样便于今后得到各级科技主管部门的继续资助,因此,容易养成管理上的“官僚主义”。
2.逐级负责,突出重点,讲求质量
为了防止检查流于形式或者应付交差,要建立检查指导小组。该小组一般由学校主管业务的领导、科技处和专家组成,负责项目质量的监督工作。要定期听取课题进展情况的汇报,掌握项目的研究进度,研究和分析影响因素。在指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层层监控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通过多种形式,形成对项目的经常性管理。应坚持项目上报制度,包括项目执行的阶段性总结和交流,要求各基层学院每月或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内部总结和项目组之间的交流,每半年将项目执行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上交学校科技处,科技处汇总形成项目执行年度总结,再上报不同的项目主管部门。此外,对于项目实施期间出现问题应及时上报,如:项目实施内容的调整、承担单位或主持人的变更、因不可抗拒的因素而影响项目实施或项目无法完成等情况。当然,对于项目实施进展特别好或执行过程中取得重大突破的,也应在上报范围之内。这样,就会使管理方法规范有序,岗位责任明确,考核办法健全,既完善了项目进展评估系统,也提升了科学评价项目的工作绩效。
3.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必不可少
由于现代科技呈飞速发展趋势,每个领域中每年均有大量的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涌现,因而要求每个项目在研究过程中,要及时掌握国内外动向,盯紧学科前沿,以保持课题的创新性和新颖性。同时,科技管理人员与课题组应保持经常联系,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以便采取相应对策,排除障碍。必要时,适时修改研究方法,确定新的研究路线以保持项目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4.加强对农业类项目的日常管理
我校由于学科的需要,承担农业类项目较多,根据此类项目的特点,我们制订了相应的的检查办法。
(1)对农作物类项目执行情况的检查
一般是根据作物的生长季节安排,每年进行两次检查:5月份进行夏熟作物的考察,到田间地头了解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9月—10月进行秋熟作物的考察,主要目的是了解项目实施的年度进展情况,同时对有突出进展的和实施中有困难的项目,采取针对性措施,使前者能尽快形成成果,后者保证能按期完成合同任务。
(2)对畜禽类项目执行情况的检查
一般是根据畜禽的生长周期,进行不定期的实地检查。例如,可到养殖户家中,直接查看畜禽的生长情况,若发现有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也可到畜禽屠宰厂,严格验看其营业执照及食品卫生许可证,从而保证畜禽产品的出厂质量。
3.应给予区外销售企业更高的额外量比例,降低资源成本,提升区外销售企业市场竞争力。区内销售企业因市场控制力强,网络健全,价格到位率高,应减少或取消额外量配置。
四、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交流
良好的学术氛围是教师科研能力迅速提高的沃土。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项目组时常会遇到一些较为棘手的交叉学科问题,因此,学校有必要组织一些跨院系、跨学科的专题交流研讨会,为相关教师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了解、协作。同时,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开阔视野,活跃思想。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把相关教师凝聚起来,为某一共同科研目标而相互合作。
五、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合作攻关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群体协作的精神显得尤为重要。项目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我们不仅在理论研究上需要共同探讨,在技术、完成进度上也要与同行群策群力,共同攻克难关。教师在承担科研项目后,既要思考如何做好科研,同时,自己还要提高组织协调能力。而学校则应大力加强对教师集体主义观念的教育,并且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和专家教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学校的青年教师尽快熟悉科研工作。
六、整合科技资源,搭建共享平台
要加大对弱势新兴学科的资金支持,改善其科研条件。同时,充分发挥科学仪器装备等资源优势,适时开展仪器升级改造、闲置仪器的调剂工作,促进科学仪器的校内一体化服务,打破科研设备管理和使用上条条框框,引入开放、共享、竞争、服务的新机制,建立科研设备公共共享平台。
七、科技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素质,增强服务意识
管理人员应经常深入科研第一线,掌握课题进展情况,协调解决科研中遇到的困难,提高项目的完成率。要加强科技发展趋势、科技新进展的学习,加强控制论、系统论和管理理论的学习,在全面理解把握项目进展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的业务指导,促进项目研究取得高水平进展,并逐步向高层次成果迈进。
[1]梁卫华,吴志华,叶深溪,等.发挥科研管理职能提高课题申报质量[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3,16(4):219-220.
[2]丁由中,饶昇苹,冯瑞英,等.科研管理工作在建设研究型大学过程中的四点思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S1):6-7.
[3]李久香,严群超,李晶.科研课题过程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1999,12(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