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2010-02-16天津科技大学宁培智
□天津科技大学 宁培智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天津科技大学 宁培智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因而,要想切实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实现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强化对肩负着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实施人文关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实现途径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且,高校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力军[1]。然而,长期以来高校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往往偏重于对教师的考评监督,却忽视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容易导致教师缺乏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影响了教书育人的实效。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一新提法与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一脉相承,不仅彰显了党中央的人本情怀,体现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和新思路,也为高校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的方向。
一、“人文关怀”释义
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
在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的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包括层层递进又密切相关的如下涵义:一是承认人不仅作为一种物质生命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存在。二是承认人无论是在推动社会发展还是实现自身发展方面都居于核心地位或支配地位。三是承认人的价值,追求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作为手段和目的的统一。四是尊重人的主体性。人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主体,也是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主体,因而,也是改善人的生活、提高人的生活品质的主体。五是关心人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不仅关心人的物质层面的需要,更关心人的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不仅要创造条件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更要着力于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需要的满足。六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自由、积极、主动的发展,而不是由外力强制的发展;是各方面素质都得到较好的发展或达到一定水平的发展;是在承认人的差异性、特殊性基础上的全面发展,是与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帮助大学生完善素质、提升人格、激发生命激情和创造力的职责[2]。教师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推动者和参与者,其工作“责任心”和效度,直接关系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因而,对高校教师实施人文关怀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1.强调人文关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人,对象是人,其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就要以教师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进而可以提高教师的思想境界、生活情趣和个人品味,培育教师乐观、豁达、宽容的职业精神,调节教师的情感和心理,让他们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态,学会沟通,学会聆听,学会宽容,学会赞美,懂得感激,从而促进自身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而这正好体现和践行了以人为本为核心内容的科学发展观。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强调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强调人文关怀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为构建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校园,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妥善处理好教师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尤其是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教师更容易感受到来自工作上、生活上,乃至个人的心理上的压力。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只有更加注重人文关怀,让高校教师深切感受到自己的人格得到尊重、价值得到肯定、专业得到发展、心灵得以自由飞翔,才能使职业之“辛劳”,生活之“劳累”,精神之“疲倦”,随之释放消融,进而快乐地工作,幸福地生活,并自觉地倾心于教书育人,使教师所追求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得以实现。
三、人文关怀的实现途径
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人文关怀”,表明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然而,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对“人文关怀”的解读,往往是理论研究得多,口号喊得响,实际落实得却不够。因此,如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将人文关怀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注重教育,提高人文关怀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强化人文关怀意识是注重人文关怀的内因,也是人文关怀落到实处的内在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关键是要加强人文关怀教育,不断地树立人文关怀意识,形成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首先,作为各级领导者或管理者,要努力提高自身对人文关怀的认同度。实践证明,人文关怀的认同度影响并决定着领导者或管理者的对人文关怀的落实力度。其次,作为高校政工人员是人文关怀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提高他们的人文关怀的认知度,也必将直接决定人文关怀的落实效果,对营造高校浓厚的人文关怀的校园氛围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人文关怀扩展了思政工作的内涵,是使思政工作要由单纯的政治教育向综合性教育转变,不断满足高校教师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的需要
加强人文关怀,就要求我们应高度重视教师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特别要注重在改善教师生活、工作条件的同时,更加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使个性的人格可以获得更多的尊重,并在个人发展上获得更多的机会。
加强人文关怀,就要求我们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努力营造更加公平的校园环境。着力解决好教师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加强人文关怀,就要求我们善于引导教师逐步确立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和生活,用理性的头脑、合理的方式来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
加强人文关怀,就要求我们不断引领教师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树立合理竞争、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倡导合作、包容的精神,形成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
3.高校强调人文关怀,应转变观念,使思想工作由原来的“教育人”向“服务人”转型
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把人的生存、发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从而意味着一种对人的充分尊重,而且也突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职能,有助于实现人们的全面发展。为此,在实施人文关怀的过程中,一是应把服务教师作为基本要求,把帮助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重点,从满足教师的正当需要出发,努力做到“因势利导”,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才有生命力。二是要创造条件,善于在服务中培养教师高尚的人格。在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也要把培养和发展教师的综合素质作为工作的重点,注重开发每教师个人的最大潜能,给每位教师以同等的发展机会,在教学、科研实践中培养教师高尚的人格。三是要尊重教师的个性特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兴趣和爱好,也都有缺点和不足,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通过人文关怀的手段,关注、同情和帮助教师克服缺点与不足,通过心与心的互动与交流,把工作做到人的心坎上。引导教师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发展和他人的发展,自身的幸福与他人幸福的关系,是每个人都能以更加积极乐观态度投入生活和教学工作中去。
4.注重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人文关怀既是我们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它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理念、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在实际工作中把人文关怀落到实处,需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1)更新思想理念
思想政治工作和其他党的工作一样,都应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必须从传统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由原来的“教育人”,也就是由原来的政治宣传员,向“服务人”,也就是向政治政策的讲解员、心理咨询员转变。以诚心、爱心帮助人,以实际行动鼓舞人,有的放矢地针对实际问题解疑惑,送温暖,在润物无声的氛围中让人们的心灵得到升华。
(2)注重提高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人文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文关怀的落实程度,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为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在实践中,将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作为一项重要责任,进而才能真正实践党的人文关怀的要求。
(3)要实现“润物无声”的理想效果
当今,高校正面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广大师生对思想政治的期望和要求也明显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要满怀对教师的鱼水之情、感人之心,以平等的态度实现工作上互相信任、人格上互相尊重、感情上互相理解,从而实现“润物无声”中的理想效果。
总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才能有效地调动起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继而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产生深沉的爱。实践表明,只有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创造性地投入自己的工作,真心地关怀学生,以良好的师德素养、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才能构建和谐的、具有人文精神的大学校园,才有可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实现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4]。
[1]孙梅.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当代教育论坛,2009(9).
[2]杨庆华.人文关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J].扬州大学学报,2009(1).
[3]曹一峰.爱是沟通的桥梁[J].教育,2008(6).
[4]曹晓明.试论对高校教师的人文关怀[J].赤峰学院学报, 2009(6).
G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