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发展 深化改革 不断创新再创江苏职业教育新辉煌
——杨湘宁副厅长在2010年全省职业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0-02-16杨湘宁

职教通讯 2010年3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职业学校

坚持发展 深化改革 不断创新再创江苏职业教育新辉煌
——杨湘宁副厅长在2010年全省职业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年初,省教育厅党组对领导班子成员的工作分工进行调整。根据厅党组的安排,由我联系职业教育工作。今天,第一次参加全省职业教育系统的大会,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总结、交流2009年工作,研究、部署2010年工作。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关于2009年工作

刚刚过去的2009年,在江苏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省职业教育工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职教富民主题,抢抓发展机遇,坚持好字优先,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内涵建设,突出以生为本,促进了职业教育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事业规模持续发展。2009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继续保持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超额完成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137.82万人。各地各校克服了初中毕业生生源下降等不利因素,明确目标计划,加强督促检查,圆满完成招生任务。同时,重点抓好职业教育东西部合作招生,先后与新疆、西藏、四川等十多个省建立了合作关系,全省完成东西部合作招生1.8万人。拓展招生对象,引导往届初高中毕业生、社会适龄青年、农村青年、农民工、退役士兵、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群体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招收非应届初中毕业生5.7万人。积极开展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招收退役士兵1.01多人,在各地各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下,教育教学活动有序展开,学员学习积极性较高,其中短期培训的4 700多名学员普遍获得职业技能证书,获证率达97%,92%的学员实现就业,学员、企业满意度较高。

基础能力显著加强。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星级评估,组织高水平示范学校答辩评审,经过星级评估和答辩评审,省教育厅认定全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即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57所(包括今年1月通过第三批评审的17所学校),三星级中等职业学校82所。新增103个中职、27个五年制高职省级示范专业,新增60个课程改革实验点、50所实验学校。视导并认定省级实训基地46个。全省各地加大布局调整力度,对达不到教育部设置标准的职业学校停止学历教育招生,两年来调整减少中等职业学校112所。资源优质化程度明显提高,校均规模达到2 600人,其中教育部门主管的学校校均规模超过3 000人,在全国各省市中名列第一。

师资队伍建设措施有力。认真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安排270名教师参加国家级骨干培训;组织800名教师参加省级骨干培训;结合全国和全省技能大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组织1 000名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结合示范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重点工作,组织1 000名教师参加重点工作推进培训。进一步完善职业学校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制度。制定并颁发了《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资格条件》,首次实现职业学校教师职务单独评审、首次开通正高级职务评审。各市、县、学校普遍建立和完善了职业学校师资培训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创新继续深化。一是推进对口单招改革。继续突出对口单招技能教学和考试,遴选组织近3万名技能优秀的学生参加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考试,录取1.8万名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升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根据对口单招工作的总体要求,组织开展对口单招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大纲的全面修改,引导中等职业学校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高等学校提供优质生源,进一步拓宽和完善人才培养立交桥。二是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技能集训聘请行业专家制定训练方案、全程指导选手;积极推进以行业企业牵头的职教集团建设,先后成立了江苏美容美发职教集团和江苏餐饮职教集团2个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的职教集团。

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以创业创新创优为导向,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一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得到加强和改进。积极推进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对300名中等职业学校和五年制高职校分管德育的副校长进行了课改培训,组织了暑期德育骨干教师培训。积极推进公民教育试点,举办了第一届江苏公民教育国际论坛·职业学校项目展示会。去年7月,在建国以来首次全国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上,我省作重点发言,江苏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获得教育部领导高度评价和兄弟省市广泛好评,中央媒体进行了采访报导。二是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创新大赛、文明风采大赛再创佳绩。上下联动,层层选拔,百万师生踊跃参与。全省技能大赛推广到15大类46个单项,覆盖了全省已有专业的90%以上。据统计,三年来通过省级技能大赛,6人取得高级技师,191人取得技师,1 765人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在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江苏代表团中职组获得总分第一和37个代表队唯一的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首届全省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共收到参加省赛作品9 500多件,择优选送了3 668件作品参加第六届全国文明风采大赛,我省在4个项目的竞赛中获得3个项目一等奖总数第一名,江苏省教育厅获得唯一的组织工作特别贡献奖。三是职业教育领域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2009年全省职业学校首次开展“江苏省和谐校园”评比,全省59所职业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和谐校园”。评选表彰了475名省“三创优秀学生”和225名“优秀学生干部”。10月,省教育厅在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职业教育表彰大会,表彰了98个全省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先进集体和200名先进个人,表彰了全国、全省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创新大赛、文明风采大赛的获奖选手和先进单位。

科学发展纵深推进。一是根据厅党组统一部署,研究制订江苏省职业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省教育厅成立了职业教育专题调研组,分赴苏南、苏中、苏北开展专题调研,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家和兄弟省市规划纲要意见中创新的思想理念、目标任务、观点做法,反复研讨,数易其稿,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和江苏省职业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的初稿。二是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全省500多所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开展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扣“创新职业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职业素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主题,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今年1月,省教育厅在常熟职教中心召开全省职业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地方作贡献现场会,城市职业学校、县级职教中心、“三农”类职业学校、民办职业学校等不同类型职业学校都涌现出一大批服务地方经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先进典型。

经过全省职教战线同志们的共同努力,江苏职业教育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这是省委省政府和教育厅党组正确领导、全社会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职教工作者和广大职业学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去年,教育部组织由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12家中央主要媒体组成的新闻采访团为此专程来我省总结、宣传中等职业教育工作,中央新闻媒体相继刊登、播发了近5万字的江苏职业教育新闻信息。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严峻挑战、经济发展十分困难的宏观环境下,取得这些成绩极为不易,为2010年和今后一段时期江苏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

多年来,我省职业教育长足发展,结构不断完善,质量明显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传统的、认识的、制度的、体制机制等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职业教育的战略重点地位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与全省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多元化的教育需求相比,仍有差距。具体表现为:职业学校整体办学条件还比较薄弱,南北、城乡和校际差距不断加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急待提高;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仍需强化;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体制机制还没有真正理顺;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职业岗位对接的专业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与企业需要和岗位技术标准对接的课程体系还不尽完善,教材内容脱离企业实际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机制还不够完善,校长改革创新能力和科学管理能力有待提升;科学的职业教育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尚未建立;学生成长的“立交桥”还不够宽畅。这些问题既有宏观层面,也有微观层面的,需要国家、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各司其职,进一步提高科学决策和规范管理水平。

当前,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带来的新挑战,优化产业发展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秩序的新变化,迫切要求江苏加快实现增长动力从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要素支撑从物质资源为主向人力资源为主转变,把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科学管理的轨道上。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与国计民生关系最为紧密,肩负着为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培养有职业道德、有技能水平、高素质劳动者的历史使命,肩负着服务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产业优化升级的历史使命。当前,职业教育尤其要在服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服务国计民生、增强人民满意度方面率先做出榜样示范。

根据国家、省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的既定方针,2010年和今后一段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我们初步考虑有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发展方针。受初中毕业生生源下降等因素的影响,现在,社会上对要不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不要坚持高中阶段普职比大体相当等问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温总理多次强调,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他指出“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这样做有利于缓解当前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紧缺的矛盾,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扩大社会就业。”从我省实际看,江苏职业教育支撑了江苏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半边天,没有职业教育的发展,就没有今天这样的投资环境。同时,职业教育对优化教育结构、解决农村孩子的出路,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业教育更亲近平民特别是比较贫困的人口,是社会公平的平衡器,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期规划、同步实施、协同发展。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要贯彻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发展方向,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致力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切实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推进整个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努力促进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协调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完成“全面提高质量”和“服务国计民生”作为两项重大的发展任务,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

二是坚持育人为本。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人的发展,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根据这一基本任务和职业学校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遵循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具备娴熟的职业技能,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实际工作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企业用人和职业岗位需要,结合中职学生特点,要从三个方面准确理解和把握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正确理解全面发展与一技之长的关系,不仅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还要关注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重点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落实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第二,正确处理学生全体与个体的关系,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特长,为其提供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拔尖人才,最终实现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正确处理升学和就业的关系,着眼于学生的人生道路,帮助每一个学生持续发展。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就业创业能力,还要注重培养他们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众所周知,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江苏历来是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实验区,江苏职业教育一直是全国职业教育的排头兵,针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重大政策制度建设需求,我们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探索制度、体制、机制和模式创新,现阶段重点在校企合作、对口升学、五年制高职、职教集团办学等方面先行试点,力求突破,探索、推进具有中国特色、富有江苏特点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式,努力成为国家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省教育厅正在酝酿江苏优质职业教育示范区实验工作,拟在苏锡常地区先行试点,以推进办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职教体系为重点,探索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优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苏中苏北有条件的市、县(市、区)也欢迎积极加入。广大职业学校要突出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重点对教学环境、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等进行创新。各地各校都要从实际出发,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真正办成、办好几件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好事实事,为全省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四是坚持质量核心。质量是人才培养工作的生命线,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和中心任务。要确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探索和掌握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时代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就业导向,强化技能训练,改革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机制;完善职业院校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全面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能力水平和贡献大小为依据,构建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评价模式,将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加强对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形成有利于全面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新导向。

三、关于2010年重点工作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计划的总结之年,也是“十二五”的规划之年。江苏职业教育要进一步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按照“稳定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的总体要求,统筹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着力推进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发展方针,稳定事业规模

坚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方针不动摇,根据我省初中毕业生生源持续下降的实际,2010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计划招生46.5万人,继续保持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各地要坚持按照大体相当的原则,协调好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的招生计划,保持1:1左右的比例。加强招生工作的统筹管理,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注意用就业市场信息来引导招生市场。进一步扩大招生范围,拓展招生对象,引导往届初高中毕业生、社会适龄青年、农村青年、农民工、退役士兵、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群体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响应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加强职业教育的东西部合作与援藏、援疆工作,省继续支持一批中等职业学校与西部职业学校开展合作,全省东西部合作招生不低于3万人。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进一步挖掘广大职业学校资源优势,着力推进“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退役士兵免费技能培训,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针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生源新格局——既有应届初中毕业生,又有应、往届高中毕业生甚至需要一技之长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以及社会青年、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在职职工等,要研究制定相应的招生办法及培养方式,省教育厅正在研究制定《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培养管理办法》。各地也要加强招生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对学生学籍信息报送等工作,要定期开展检查,严肃查处虚报学生人数、骗取助学资金的违规行为。

(二)调整专业结构,提升服务能力

职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社会分工决定了专业分工,产业结构决定着专业结构,而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对产业发展也具有引领促进的功用。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端正了办学思想,不断调整专业设置,有效增强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陆续出台了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等13个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全省正在进行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方向的产业结构调整,职业教育必须及时主动地调整专业结构,创设更大的服务空间。各地各校要巩固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果,扎实、有效地开展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调研,紧紧围绕我省产业振兴规划、物联网建设和沿海开发等重大战略,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做到“一地一策”、“一校一策”,每个地区每所学校都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专业设置调整升级的措施。

(三)夯实基础能力,打造优质资源

推进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根据省政府决定,“十一五”期间全省要重点建设100所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目前经过四星评估和答辩评审的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为57所,加上30所左右的示范性高职校,距离目标还有15所左右。2010年,省将继续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星级评估,各地各校要加大创建力度,在普遍提高三星级学校比例的基础上,争创四星级学校。已经建成高水平示范学校的要争创国家级高水平示范学校,力争我省国家级高水平示范学校达到同批次全国总数的10%,即30所左右。

推进高水平示范专业建设。自“十一五”开展新一轮示范专业建设以来,各地各校高度重视,积极创建,踊跃申报,现已重点建设了400个多中职和60多个五年制高职示范专业。今年仍要加大建设力度,争取圆满完成规划明确的500个中职示范专业和80个五年制高职示范专业,全面提升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

启动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十一五”期间,我省围绕江苏支柱产业,在重点领域着力建设了一批专业门类齐全、设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实训基地,已经覆盖了所有五年制高职校和县级职教中心。2010年将启动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创建工程,在上一轮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统筹中央财政、中央国债、省级财政等方面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投资项目,至2012年,每所高水平示范学校再建一个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

启动高水平示范性课程建设。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实施模式建设等方面,其目的就是要转变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鼓励使用国家和省规划教材,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率先创建并组织实施高水平示范性课程,高水平示范性课程是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成果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突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个核心,继续完善各级各类教师的培养培训。在全省遴选并加快培养一批省级职业教育名师、专业带头人和教学能手,联合相关行业企业建设一批“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省、市、校都要加强领军人才的培养,校长要有先进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教师要有个性鲜明的教学主张、教学方法,让领军人才、杰出教师引领、带动全省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

(四)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深化教学改革。建立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制度;完成并颁布省十大主干专业指导性课程方案;组织公共课和专业课课例研发;出台《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意见》;2010年继续创建30个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和部分实验点。

推进校企合作。以经常性对话协商机制为载体,建立教育部门与行业企业教产合作新机制。以学校与企业一体化建设为载体,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新机制,在全省确定一批校企合作模式创新试点学校。调研、制定《江苏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指导性意见》。

促进职教集团建设。进一步与行业协会联系,有步骤的推动建设一批行业协会牵头的职业教育集团,发挥职业教育集团联系教产、推进校企一体的功能,充分发挥江苏农业职教集团的功能,提升农业类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组织省内5所农业类高等院校与10所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对口帮扶机制。

(五)着眼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省教育厅正在制定贯彻落实全国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力争解决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中一些障碍性因素,切实提高德育工作地位,发挥德育骨干教师、班主任和管理干部的积极性,普遍加强对职校生在校和实习实训期间的德育引导。全力推进德育课程改革、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完善德育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制度,进一步增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

大力开展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和文明风采大赛。2010年全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已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大赛将于3月28日至4月1日在全省10个城市同时举行,届时全省近3 500名教师及学生选手将在16个大类49个竞赛项目中展开角逐。今年省赛有如下特点:一是竞赛项目覆盖面进一步加大,实现了覆盖所有专业大类。二是竞赛内容更加贴近实际,从今年起,全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不再与省人保厅合办,这样省赛内容就不会受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约束,既避免了不必要的理论知识考试,又能紧贴当前教学实际、企业需求,特别是紧跟国赛要求。三是竞赛分组更加合理,今年开始将五年制高职1-3年级(初中后3年,属高中阶段教育)学生归类到中职组参加比赛,理顺参赛序列,减少参赛组别交叉,也利于全省选拔出更优秀的选手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四是政策导向更加明确,为进一步落实技能大赛“四覆盖”、“四促进”的要求,从今年起要求参加省赛选手必须经过所在学校及所在地区的层层选拔,同时规定前两年已获省赛一等奖的教师选手不得参加今年同一项目竞赛。五是承办机制更加完善,从今年开始,省级大赛的承办单位采用竞争申办机制,在各市教育行政部门书面申请的基础上,由相关专家对申办单位承办条件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确定了2010年省赛承办单位。各地各校要认真组织和迎接省赛乃至国赛,确保江苏全国第一的地位。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和文明风采大赛都要突出“创业创新创优”的时代精神,引导广大职业学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特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效益,全面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全面深化创业教育。《江苏职业教育创业行动计划》实施三年多来,职业学校对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创业教育的思路逐渐明晰,有的市和学校初步建立了一支适应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结合自身特色,在创业教育理念、创业教育课程、创业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全省扶持建设了28个职业学校在校生创业基地(或创业园)。在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现实情况下,职业学校必须全面深化创业教育,从提高创业意识、增强创业能力、优化创业环境等环节入手,不断完善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继续引导全省职业学校从创业知识传授转向创业实践锻炼,积极鼓励、扶持在校生开展创业实践,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主动的学习观和创造的价值观。省将继续重点扶持一批在校生创业基地(创业园)。

(六)强化政策落实,完善保障体系

狠抓政策落实。当前,国家和省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十分明确,关键在于落实。教育厅沈健厅长在多次会议上反复强调,“要下大力气落实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举措”,特别是经费投入、师资建设、制度保障等方面,教育费附加、职工教育经费统筹、助学金发放、加大专项投入、面向社会招聘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等。今年特别要重点落实国家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的政策意见,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做细做实工作,把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关注民生、扶贫助学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免费政策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免费,它对于深化解决“三农”问题,稳定职业教育规模、解决贫困家庭孩子上学的问题,提升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个人竞争力,实现社会公正和教育公平,都具有深远意义,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关键是各级政府、教育部门能不能落实、学校能不能做好,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加强制度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职教规模的快速扩张,使职业教育从宏观管理到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从人才培养模式到人才培养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职业教育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国家正在以修订《职业教育法》和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加快完善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建设。教育部将2010年确立为中等职业教育制度建设年,集中力量解决制度方面的问题,包括国家层面的制度和国家指导下的学校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要加强制度的研究,从宏观、微观、中观各个层面明确制度建设的目标要求。针对现阶段非应届初中毕业生求学需要,要创新灵活的学习制度,大力推进职业学校“双证书”制度,职业学校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均要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逐步提高学生获得高级证书的比例。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督导检查制度,省教育厅正在制定职业教育督导工作意见,今年五六月间将开展全省职业教育督导工作,对各地职业教育工作特别是各级政府履行发展职业教育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

重视教科研工作。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完善省、市、学校三级职教科研机构,推动职业教育科研与行政决策、学校办学、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教育科研对职业教育而言尤为重要,专业与课程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和变化,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论证、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育教学研究等任务繁重,特别需要教科研机构的指导和把关。目前,全省职业教育科研机构不健全,人员编制偏少,难以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评价和监控体系。各市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教科研队伍建设,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落实科研经费。今后,在职业教育督导检查中,教科研队伍建设将作为一项重要的检查内容。

加强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政策的重点研究,推进职业教育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专业化。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和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为载体,建立保障职业教育科学决策新机制;以加强重大课题科研为载体,建立企业家、教育工作者、各领域专家共同参与和推进改革创新的新机制。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近期我厅准备推出若干项重点研究课题,包括江苏省职校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研究,中高职衔接立交桥建设研究,职教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教学能手培养评审标准研究,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指标研究等,作为教育行政决策应用型课题,在全省遴选骨干研究力量集中研究,为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同志们,回顾过去,成就斐然;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需要,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期盼。让我们高举科学发展观伟大旗帜,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继往开来,锐意进取,努力开创江苏职业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继续作出贡献!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

[责任编辑 谭 明]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职业学校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学校推介
数据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